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传宝 《齐鲁渔业》2005,22(9):50-50
单胞藻,是刺参育苗中必不可少的饵料,单胞藻培育的好坏有时成为刺参育苗能否成功的关键。现介绍刺参育苗过程中单胞藻培育技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对虾育苗室培育海湾扇贝苗高产技术和亲贝暂养、幼体培育、虾池中间育成等有关技术环节,并提出海湾扇贝人工育苗高产稳产的主要技术是:种贝暂养饵料品种要多样化;要保证幼体生活环境的稳定性,老化和原生动物污染严重的单胞藻不能投喂幼体,幼体培育过程氯霉素和青霉素混合使用;虾池中间育成稚贝时,暂养网箱网目大小要适度。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出大量的可供海珍品育苗使用的单细胞藻类,一直是海水育苗生产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20多年的教学和生产实践,发现教学中缺乏实践经验,对生产中的施肥认识不够、讲解不透,而生产中经营者过分注重育苗技术,忽视单胞藻生产培养中的施肥浓度调节,把培养失败片面归结为原生动物污染。单胞藻生产培养不稳定一度制约着海珍品人工育苗的正常发  相似文献   

4.
单胞藻作为贝类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生物饵料,其培育技术是贝类繁育的重要环节。因此为探索研究紫彩血蛤(Nuttallia olivacea)苗种繁育中所需单胞藻培育及投喂技术,结合日照地区水文条件开展紫彩血蛤苗种单胞藻培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种藻类分阶段混合投喂有助于紫彩血蛤幼虫发育。总结实验结果得到一套繁育速度快、密度高的单胞藻培育技术,及其适宜紫彩血蛤幼虫发育的投喂方式,以期为紫彩血蛤苗种繁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周颖 《河北渔业》2014,(5):14-15
<正>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es)是我国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受饵料影响很大,目前主要采用单胞藻作为养殖菲律宾蛤仔的饵料,湛江等边金藻、球等边金藻、小球藻、盐藻等都是菲律宾蛤仔的最佳饵料。养殖场在繁育和养殖菲律宾蛤仔苗种过程中,需要培育大量单胞藻,培育单胞  相似文献   

6.
全封闭式塑料薄膜袋培养金藻类单胞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藻类单胞藻细胞小,营养全面,是双壳类育苗幼虫理想的开口饵料。金藻类单胞藻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特别容易受污染,大量培养难度大。所以,金藻类单胞藻培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育苗的结果。笔  相似文献   

7.
快速培育单胞藻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洪泽 《河北渔业》2002,(4):23-23,51
<正> 在虾、蟹的育苗生产中,单胞藻是最好的开口饵料。商品浓缩藻价格昂贵,生产单位不能接受,自己培育又因各方面因素造成培育失败或供应不及时等。笔者多年从事单胞藻的培育工作,从中得出一些实践经验。1999年在江苏省赣榆县水产苗种场用15d培育出一池直链藻,于当年4月20日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作者五年来在浙江省宁海、鄞县和奉化对虾育苗厂专职从事单胞藻培育的实践中,就如何做好单胞藻的接种培养,使之和溞状幼体的摄食需求相吻合,提出看法供有关人员参考,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单胞藻作为饵料在贝类育苗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单胞藻培养的好坏成为贝类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度大、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出苗的质量和数量。笔者在1995年7月至2004年8月在威海市渔政处海珍品试验站和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从事培育贝类单胞藻的培养,下面谈谈实践结果和个人体会,以供技术人员参考和交流。贝类育苗中,常用的单胞藻有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金藻、扁毛藻、小球藻、微球藻等。一、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都属硅藻门。角毛藻…  相似文献   

10.
青蛤(Cylina sinensis),是我国新兴的一个海水养殖优良品种,而人工育苗主要在7~9月高温季节进行,此时单胞藻培养难度大,经常由于单胞藻供应不足造成育苗失败,成为决定育苗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我站在2007年高温期单胞藻培养中,通过方法改进,取得良好效果,利用40个10000ml和5个20000ml细口玻璃瓶,每天提供单胞藻8~12m^3,成功培育出壳长2.5~5mm的青蛤幼贝1.2亿粒。  相似文献   

11.
<正>四角蛤蜊是我国常见的滩涂贝类,生长快、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适应水温是0℃~35℃,适应盐度是5‰~35‰,饵料为单胞藻及原生动物,年繁殖2次,每年4月和10月为其采捕期。为了提高四角蛤的加工质量,采捕后需要立即进行净化、育肥和加工,所以单胞藻的持续供应很关键,贝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48)利用半连续培养单细藻技术提高单胞藻生产的稳定性,解决了四角蛤低温净化保活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的海水育苗场多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初。用来培育东方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种苗。当时解决种苗开口饵料的方法是直接向育苗水体中施肥,使天然单胞藻达到一定数量,再搭配一些蛋黄等代用饵料,足以使幼体顺利渡过开口关。所以多数育苗场没有兴建培育单胞藻的相关设施。时过境  相似文献   

13.
黄边糙鸟蛤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幼虫生长发育时期的合适饵料,研究了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效果。用浓度为105个·m L-1的9种单胞藻分别饲喂2、6、10、14和18日龄幼虫,1 h后观察幼虫摄食情况,对已摄食单胞藻的幼虫过滤冲洗后转移至过滤海水中观察其消化效果。结果表明,幼虫在所有日龄都能摄食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6日龄开始摄食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14日龄摄食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18日龄摄食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但对小球藻和微绿球藻较难消化,水体中单胞藻投喂过多使单胞藻不消化或不完全消化。因此,在幼虫培育中应选择容易摄食和消化的绿色巴夫藻、湛江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作为开口饵料并遵循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二)生物饵料培养与强化技术 1.植物饵料的培养技术:我们在轮虫培养、轮虫的营养强化和早期仔鱼培育过程中都要使用单胞藻,目前最常用的单胞藻是小球藻和等鞭金藻,Howell(1979)认为:在大菱鲆育苗过程中使用等鞭金藻,仔鱼的成活率比较  相似文献   

15.
戴海军 《海洋渔业》2002,24(1):37-37
在育苗生产中对单胞藻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贝类育苗中对藻类的需求更为突出。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造成培养失败,从而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笔者通过几年来对单胞藻的培养,初步总结出在单胞藻培养过程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方法,现归纳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1980年开始,经过四年的努力,在上海地区用盐卤制或海水培育对虾苗已告成功。1983年的育苗量已达352.7万尾,平均每吨水体出苗6.8万尾,但育苗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育苗量,现就育苗中的饵料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目前,上海地区在对虾人工育苗过程中,从对虾溞状一期开始投喂单胞藻,溞状二至三期投喂轮虫,糠虾一期开始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对虾幼体需要摄食大量轮虫时,而轮虫的生产却没有达到高峰;当轮虫需要摄取大量单胞藻时,而单胞藻却供应不上。因此,一定要以较大的精力和设备从事单胞藻和轮虫的培养,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对虾苗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育苗生产中对单胞藻的需求日益增加 ,尤其在贝类育苗中对藻类的需求更为突出。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 ,常会遇到各种困难 ,甚至造成培养失败 ,从而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 ,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笔者通过几年来对单胞藻的培养 ,初步总结出在单胞藻培养过程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方法。1 单胞藻培养用水的处理单胞藻培养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作为生产性藻种培养用水 ,必须要经过煮沸灭菌 ,冷却至室温后再使用。在冷却过程中必须加盖 ,无盖的容器可用清洁的白纸盖在…  相似文献   

18.
在海洋经济贝类育苗过程中,尤其是附着型双壳贝类的育苗中,从D型幼虫到稚贝下海前,金藻、扁藻等单胞藻都是最佳饵料。人工育苗条件下,幼虫密度高,往往需要大量的单胞藻饵料供应,是否有充足的饵料对于贝类育苗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单胞藻的生长与繁殖等生命活动都在一定的适宜范围才能正常进行,超出适宜温度范围,单胞藻生长与繁殖就会受到影响。笔者多年在海南从事珍珠贝类育苗工作,海南南部每年4月以后,气温即高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从单胞藻粒径大小、表面结构、生化组成及饵料浓度等角度开展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单胞藻摄食与消化效果研究。投喂粒径大小相近的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混合藻,粒径大小不同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海水小球藻(Marine chlorella)混合藻,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剩余混合藻中各单胞藻浓度。分别投喂以上4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单胞藻,观察比较粪便中单胞藻消化状况。结果显示,合浦珠母贝对粒径大小相近的单胞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摄食(P0.05),对粒径较大的单胞藻摄食率明显高于粒径较小的单胞藻(P0.05);随着投喂单胞藻浓度的升高,合浦珠母贝对单胞藻的消化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培育海湾扇贝幼体的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了光合细菌与湛江叉鞭金藻,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混合使用,培育海湾扇贝幼体的试验结果。光合细菌与单胞藻混合投喂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使用单胞藻,同时光合细菌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