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种植模式 种植模式为早春西红柿—越夏西红柿—秋延西红柿—冬油菜。 2 接茬时间 早春西红柿上年12月底温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开始采收,6月初拉秧腾茬。越夏西红柿5月初遮阳育苗,6月初定植,7月底8月初开始采收,8月底拉秧腾茬。秋延西红柿6月底7月初遮阳育苗,8月中旬定植,10月1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分析湖南不同生态烟区主要虫害的发生动态差异,进而根据当年某一生态区的虫害表现,指导其他生态区的虫害防控,于2014—2016年定点调查了湘中南(衡阳衡南)和湘西北(张家界慈利)2个生态烟区害虫的迁飞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湘中南生态烟区烟蚜、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迁飞时间分别为2月上旬—5月中旬、2月中旬—4月底、3月底—5月上旬和4月中旬—6月中旬,危害时间分别为4月初—5月底、3月下旬—4月中旬、4月下旬—5月底和5月中旬—6月下旬,湘西北生态烟区的害虫迁飞和危害时间相对湘中南总体上延后15~30 d。3 a中湘中南生态烟区烟蚜年度累积诱集数量显著小于湘西北,而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诱集数量显著大于湘西北,且多数年份湘中南烟蚜和烟青虫最大发生量显著大于湘西北。不同生态烟区以及不同年份的害虫诱集量和发生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海拔高度500米~800米的山区,中稻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栽插,最佳抽穗扬花期为7月下旬至8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收获.主要种植地区在湘南和湘西山区,平湖区不宜种植优质中稻.  相似文献   

4.
参照国际优质雪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对德宏州5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数据以及110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气候资源推算和分析,筛选出德宏州适宜种植雪茄烟的气象指标,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雪茄烟的单因子的气候要素进行分区及评价。结果表明,从气温条件上来看,建议到1月末2月初开始种植,最适的区域有芒市南部、瑞丽南部,次适宜区域为芒市中部以及陇川南部和盈江海拔较低的坝区一带。从降水条件上来看,1—4月气温上适宜种植雪茄烟的区域降水都有所不足,需人工加强灌溉,到5月份后德宏州雨季开始,降水大幅增多,均已超过雪茄烟成熟的需水量,会导致雪茄烟叶返青,影响品质,因此建议在5月中旬之前完成雪茄烟的采收工作。从相对湿度上来看,3—4月份相对湿度稍低,但一般来说田间相对湿度会比气象观测台站数据偏高,总体来说还是满足雪茄烟的生长条件。从日照上来看,德宏州1—6月日照都比较充足,而雪茄烟在多云寡照的条件下品质更好,因此建议对雪茄烟进行遮阴处理,以追求更高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种植雪茄烟叶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当前雪茄烟叶发展迅猛的今天,四川地区雪茄烟叶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品种单一、抗病差、混杂严重、缺乏气候适应性和统一的技术标准、烟叶分级标准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四川地区雪茄烟叶在种植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改善雪茄烟叶种植质量和水平的主要对策,以期为雪茄烟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火龙果生长气候影响研究基础上,分析建立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对元江县气候区划因子进行了基于空间模型的精细推算,借助GIS平台,依据区划指标得出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综合区划,并分析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存在的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可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区域,最适宜区为元江县河谷、山谷周边海拔在500~800 m的平坝或坡地,可大面积种植高品质火龙果;适宜区为元江县流域沿岸低海拔地区和海拔在800~900 m的坡地;不适宜区为海拔在1 000 m以上的山区,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其余地方为次适宜区,可小面积种植。影响元江县火龙果种植的气象灾害有高温热害、渍害、低温冻害和大风。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生产(3)海拔高度500米~800米的山区,中稻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栽插,最佳抽穗扬花期为7月下旬至8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收获。主要种植地区在湘南和湘西山区,平湖区不宜种植优质中稻。1.选用优质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用通过审定或认定的优质水稻品种。常规优质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贵州辣椒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是日常生活中的蔬菜、调味品、医药原料和化工原料,有健胃、助消化和降血糖等功能,研究辣椒的气候适宜性对辣椒种植的优质高产和生产合理布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贵州省84个气象站点的气候资料,选取7~8月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气候因子作为辣椒气候适宜种植的区划指标,构建各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模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辣椒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贵州省最适宜种植辣椒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和省的中部;适宜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中部和南部;次适宜种植辣椒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的西部、西南部和东部的少部分地区;不适宜种植辣椒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西南、黔南部的小部分地区。全省各地可根据区划的结果,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完善辣椒气候适宜性指标,为辣椒的生产种植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酒用高粱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的酒用高粱种植农业规划提供参考,从农业气候统计学角度,应用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对贵州酒用高粱进行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确定高粱气候关键期、生育期气候指标以及影响高粱产量的气候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当10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12℃时,适宜高粱播种育苗;在积温达2 700~2 900℃时,适宜高粱移栽—成熟期的生长需要;从播种到成熟期的总日照时数与单产呈显著正相关性,日照越多单产越高;从播种至成熟(4—8月)需降水量在650mm以上才能满足高粱生产的需求。针对贵州气候因子,在GIS平台上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绘制贵州酒用高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显示,全省除西北部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不够,不适宜种植高粱外,大部地区气候条件均适宜种植;最适宜高粱种植区域大部分分布在贵州省的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6—2005年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及2016—2100年气候预估数据,分析RCP2.6、RCP4.5、RCP8.5情景下2016—2100年贵州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1986—2005年相比,除RCP8.5情景下2081—2100年外,未来其他情景下各时期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整体呈增加趋势;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面积和比例增加突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和比例下降明显;各时期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变化空间异质性突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各气温因子和年降水量对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变化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湖北枣阳烟区雪茄烟种植的生态条件,本研究分析了枣阳烟区主要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特征。结果表明,枣阳大田生育期(4—7月)月平均气温为23.58℃,气温范围、变化特征与烟草适宜温度要求相一致,降雨量前少后多,晾制期(7—8月)平均相对湿度达到77.37%,累计日照时数为365.94 h,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82.97 h。枣阳烟区热量丰富,降雨量适宜,光照充足,较适宜茄芯烟叶的生产。枣阳植烟土壤pH值适宜,处于最适宜范围(5.5~6.5)的比例达到76.40%,碱解氮含量适中,有机质含量丰富,高于20 g·kg-1的比例达到78.65%,速效钾、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上,偏肥沃的土壤适宜雪茄烟生长。由此可知,枣阳烟区具备生产优质雪茄烟茄芯烟叶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方县天气气候特点,结合大方县猕猴桃种植情况,分析了大方县猕猴桃生长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当地种植猕猴桃气候条件适宜,具备猕猴桃生长所需温、水、光等气象条件,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7月平均气温、8月昼夜温差、年日照时数、7—9月相对湿度6项指标[1]达到国内优质猕猴桃种植区种植气候条件;通过增强气象服务工作,决策气象服务,制作大方县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将猕猴桃产业发展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核桃气候适宜性分区评价与种植区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甘肃省核桃主产区气候条件的主成分分析,制定了核桃气候适宜性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对75个县(市)进行核桃气候适宜性评分和分区,初步制定了相应的种植区划.结果表明:年均温、1月份均温、7月份均温、≥10℃的积温、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是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甘肃省核桃产地可划分为气候适宜区和气候次适宜区.结合核桃的气候适宜性及生产现状,将全部产地划分为7个种植区:陇东南部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陇南天水北秦岭山地种植区、陇东北部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陇南南秦岭山地种植区、平凉天水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陇中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河西走廊绿洲种植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庆阳市7县1区8个气象站1968—2020年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及GIS空间插值方法,对影响苹果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6—8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合苹果种植区划指标,研究庆阳市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庆阳市1968—2020年年平均气温、6—8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波动增加;空间分布受海拔高度影响,年平均气温和6—8月平均最低气温具有东北低西南高的特点,1月平均气温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增加。苹果最适宜种植区为宁县大部、西峰南部、镇原东南部、合水西南部、庆城南部、正宁西部等海拔800~1 400 m的塬地和川地;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为西峰中北部、镇原西部、正宁大部、合水东北部和环县中南部、华池大部等地海拔1 400~2 000 m的山地及塬地;不适宜种植区是环县西部等地2 000 m以上的高海拔山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精细化了解余杭蜜梨种植适宜区域,为推广蜜梨种植、促进余杭特色农业增收起到生产指导作用。【方法】基于气候和地形因子对浙江省余杭区蜜梨种植适宜性进行分析与区划研究,选择3个气候因子,分别为≥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和年日照时数,选择2个地形因子,分别为海拔高度和坡度。首先利用分布式模型,对所有气候因子进行空间分布的精细化模拟。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子的权重,利用加权求和法建立蜜梨种植适宜性区划评估模型。最后,结合各因子适宜度等级的量化指标,得到蜜梨适宜性综合评价得分的精细化空间分布。【结果】根据余杭地区蜜梨种植适宜性综合评分,将种植区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种。余杭区蜜梨种植较适宜区在各个乡镇都有分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余杭西部地区,不适宜区较少,主要分布在百丈镇、鸬鸟镇、黄湖镇等地区的地形背阴地带。【结论】通过适宜性分析评价,为余杭区蜜梨种植提供了地理位置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栽培茬口与品种秋冬茬8月上旬育苗,8月底~9月初定植,1月中旬结束;冬春茬12月中旬育苗,1月底~2月初定植,5月底结束;越冬茬8月上旬育苗,8月底~9月初定植,次年5月底结束。品种可依据当地气候、消费习惯、市场需求选择。二、穴盘育苗1.浸种催芽先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分钟,捞出洗净,然后放入55℃温水搅拌,水温至30℃浸种6~8小时,用吸水棉布包好,置于28~30℃环境催芽。  相似文献   

18.
以新平县代表的尼鲊站和新营盘站2009—2017年、他拉站2009—2014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数据,结合新平县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计算基于模糊数学的气候适宜性指数.结果发现,新平县各站点的气候适宜性由大到小依次是他拉站、尼鲊站、新营盘站,它们的气候适宜性指数CFI分别是0.93、0.89、0.51.新平县烤烟种植气候条件总体条件优越,但大田中后期降水量相对过剩,大田前期日照时数明显不足.对新平县烤烟种植适宜性影响最大的是海拔,其次是大田期≥10℃积温.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桂阳烟区烤烟生产气候适宜性,以1991—2020年桂阳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趋势分析、适宜性评价等方法,分析了桂阳烟区气候资源变化,烤烟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及烤烟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桂阳烟区气候因子年际间差异较大,大田各生育期均温显著升高,其中伸根期均温上升速率达0.128℃/a;大田期降雨量和大田期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剧烈,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 0.05);气候适宜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桂阳烤烟生产主要限制因子是伸根期均温和大田期可用天数,均有向好趋势;成熟期均温和旺长期降雨量适宜度较高,但呈变差的趋势;桂阳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指数有所增加,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 0.05)。综上,近30 a桂阳烟区气候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上必须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的变化,合理布置好烤烟生产物候期。  相似文献   

20.
梁兰 《河北农业》2005,(11):16-17
日光温室两瓜三菜即黄瓜、芹菜,生菜、丝瓜、小白菜,一年五种五收立体种植模式效益高,其中黄瓜8月初定植,10月中旬拉秧,亩产3000—4000公斤,亩收入3000元;芹菜10月中旬定植,2月底收完,亩产5000—6000公斤,亩收入6000元;生菜2月底定植,4月上旬收完,亩产2000—2500公斤,收入3500元;丝瓜3月下旬定植,5月初开始采收,7中下旬拉秧,亩产600—7000公斤收入6500元;小白菜4月初旬种植,5月初开始采收,亩产2000公斤,收入1000元,亩效益达2万元。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