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疆荒漠区梭梭水分、盐分和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奇台、吉木萨尔、阜康荒漠区和吐鲁番荒漠区的1,2,5,10 a树龄梭梭为研究对象,通过梭梭枝条中水分、盐分和养分状况的对比分析,掌握不同荒漠区不同树龄梭梭的水分、盐分和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奇台、吉木萨尔、阜康和吐鲁番荒漠研究区不同树龄梭梭同化枝、2 a生枝条和多年生枝条中的水分及养分氮素、钾素含量均表现为,随梭梭树龄的增大而减小,且同一树龄梭梭枝条中的水分和养分氮素、钾素含量:同化枝〉2 a生枝条〉多年生枝条,而不同类型枝条中的盐分和养分磷素含量变化则相反(P〈0.05)。吐鲁番荒漠研究区梭梭同化枝、2 a生枝条和多年生枝条中的水分和养分磷素含量低于其他研究区,而盐分和养分氮素、钾素含量则高于其他研究区。  相似文献   

2.
探讨立冬本龙眼不同留穗量对花芽分化期秋梢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结果母枝生长及果实品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株留穗量1/3和对照树的秋梢叶片N、P、K含量高于株留穗量1/2处理,Ca、Mg含量表现为留穗量1/2留穗量1/3对照。留穗量1/3处理,年际间结果母枝粗度、长度、叶片数差异均不显著,都是优良结果母枝,大年和小年均表现果大(13.0g以上),穗大(800.0g以上),品质优,大小年变幅小(14.67%),与留穗量1/2相比,4年平均增产24.20%,提高经济效益44.68%。说明留穗量1/3是较适宜的负载量。  相似文献   

3.
密闭苹果园树体优化改造对树体结构及产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密闭果园树体优化改造对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及果品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666.7m2枝量由改造前的105 392条下降到78 288条,减少了27 104条,降幅为25.7%;改造后短枝和叶丛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由改造前的28.3%和25.5%提高到31.3%和26.3%,分别提高了3.0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改造后群体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优化改造树产量比密闭树降低15.8%,而单果重、着色指数、光洁度指数、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则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烤烟良种繁育技术,以毕纳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2和2013年研究了烤烟不同分枝种子成熟度、活力和萌发的差异;并于2012年研究了不同分枝种子抗氧化和呼吸酶活性。中间2枝和顶3枝蒴果成熟比例显著高于下2枝(P0.05);中间2枝种子千粒重、胚根长度和浸泡液电导率均显著高于下2枝(P0.05);不同分枝种子萌发速率、发芽(势)率、胚根重量、胚根体积和SOD、POD、CAT、NA+K+-ATP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中间2枝种子Ca2+Mg2+-ATP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顶3枝和下2枝(P0.05)。烤烟顶3枝和中间2枝蒴果成熟较整齐一致,种子活力表现为中间2枝顶3枝下2枝,良种繁育时应适当增加中间2枝蒴果比例而减少下2枝的蒴果比例。  相似文献   

5.
生姜群体及其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姜群体光合速率与群体姜产量密切相关,群体光合速率决定于群体的构成。高产群体姜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应超过150/m2,叶面积指数不得低于6m2/m2。本试验中种植密度超过7000株/666.67m2的3个群体均达到了这一要求,这3个群体间的株高、分枝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且都获得高产。姜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而异于单叶光合的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6.
施氮对籼型双季杂交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籼型杂交组合淦鑫688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不同用氮总量及不同用氮模式对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与形成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195 kg/hm2氮素用量有利于提高单穗一次枝梗分化数、二次枝梗分化数和颖花分化数;减少一次枝梗退化数、二次枝梗退化数和颖花退化数;降低一次枝梗退化率、二次枝梗退化率和颖花退化率;提高一次枝梗形成数、二次枝梗形成数、一次枝梗颖花直接形成数和二次枝梗颖花形成数,最终提高单穗颖花总形成数。(2)相同施氮量下,提高幼穗分化期氮肥使用比例,可起到优化稻穗发育的效果,而分蘖期和叶龄余数2~1时施氮量对稻穗发育影响小。(3)淦鑫688稻穗良性发育适宜的用氮模式为:基肥(82.5 kg/hm2):分蘖肥(54.0 kg/hm2):幼穗分化肥(58.5 kg/hm2):保花肥(0 kg/hm2)。(4)还讨论了稻穗枝梗、颖花分化、退化与形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增加单穗颖花形成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籼粳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形成的播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播期对不同籼粳杂交稻穗粒数形成规律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偏粳型中熟中粳甬优8号、偏籼型迟熟中粳甬优15号、中熟晚籼钱优2号和常规品种迟熟中粳浙粳88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类型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特性及其与籼粳性成分的关系。【结果】籼粳杂交稻甬优8号及甬优15号每穗总颖花分化数均显著高于籼稻钱优2号和粳稻浙粳88;甬优品种的一次枝梗及颖花分化数显著高于籼、粳稻,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以偏籼型品种甬优15号和钱优2号较高,而甬优8号二次颖花分化数与钱优2号的基本持平。随播期推迟,每穗总颖花分化数显著降低,尤为二次颖花分化数,而一次颖花分化数以适期播种最高。甬优8号和钱优2号总颖花分化数以早播显著高于适期播种和迟期播种,甬优15号则以适期播种最高,适期播种能显著提高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8号和甬优15号的一次颖花现存数,主要体现在稻穗中上部与穗基部、顶部,这与其较高的一次枝梗分化能力有关。不同播期间,各类型品种稻穗不同部位一次枝梗上的二次枝梗分化数从穗基部到穗顶部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二次枝梗和颖花现存数、二次颖花分化数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甬优8号不同部位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和颖花现存数的早播优势主要体现在穗中上部位,钱优2号早播的优势为稻穗中下部,甬优15号适期播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穗顶部,而浙粳88迟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稻穗基部。相关分析表明,各类型品种粳性成分与稻穗总颖花分化数及一次、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均呈极显著抛物线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2、0.9416、0.9004、0.8718和0.7988。【结论】与籼、粳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具有较多的枝梗数和颖花数。推迟播期,降低每穗颖花分化数和二次枝梗分化数;早播有利于中熟品种颖花和二次枝梗的形成,而适期播种对迟熟品种的效应较好。不同播期下各类型品种粳性成分与稻穗枝梗和颖花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零式果枝和长果枝海岛棉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棉株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海岛棉株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海岛棉9122N(零式果枝)×H7124(长果枝)杂交,F2代3种不同果枝类型棉株(零式果枝、长果枝、混合型果枝)分别收获300个单株的棉铃,采用R语言对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产量、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及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杂交F2代3种不同果枝类型棉株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性状:混合型果枝表现最好,长果枝次之,零式果枝最差;品质性状:长果枝表现最佳,混合果枝混合型果枝次之,零式果枝表现最差。3种果枝类型各性状间相关系数不同,但部分性状表现有相同趋势。在产量性状中,3种果枝类型相关性趋势一致,籽棉重与铃数、单铃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铃数相关系数均为0.85以上,且高于与铃重的相关系数,铃数与铃重间呈负相关关系,衣分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单株铃数对籽棉产量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品质性状中,零式果枝中纤维品质5个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另2种果枝中,除马克隆值以外,长度、整齐度、强度和伸长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零式果枝中单铃重与5个品质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长果枝和混合型果枝中衣分与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等品质指标均呈负相关。【结论】 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相互影响,表现并不相同,混合果枝类型产量和品质性状整体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直播油菜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最佳组合,为油菜的高效栽培和四川丘陵区直播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建立双低油菜国豪油8号在四川丘陵区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在四川丘陵区,直播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国豪油8号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该品种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799 kg/hm2的农艺方案:9月25—30日播种,密度45.0万~52.5万株/hm2,施肥量0~750 kg/hm2。农艺措施增产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播期、密度、播期与施肥量、施肥量。8个农艺性状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段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高度、千粒重、株高、根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结论]直播油菜的二次有效分枝、根茎粗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二次有效分枝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杨树器官含碳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化验分析了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8、10、13、16年4个龄级杨树干、枝、叶、根器官有机含碳率。结果表明:山东郓城黑杨派中林46杨树叶平均含碳率为55.13%,树枝平均含碳率为54.65%,树干平均含碳率为50.05%,根平均含碳率为45.40%,不同器官组分含碳率按平均值可排列为树叶树枝枝干树根;杨树叶、枝、干含碳率随高度层次不同而发生变化,依平均值依次为下层叶中层叶上层叶,中层枝上层枝下层枝,上层干中层干下层干,但变化不大,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随着深度的增加,树根的含碳率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且各层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但粗根含碳率显著大于细根;各器官总体平均含碳率为51.37%,高于同类地区非农林复合系统中杨树器官平均含碳率。  相似文献   

11.
磨盘柿(DiospyroskakiL.f.cv.Mopan),是中国北方主要栽培的涩柿品种。在此,对其叶片、果实及萼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在多个发育时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内,柿萼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完全不同;叶片的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果肉的酚类物质含量;结果梢叶片与营养梢叶片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同,8月下旬以前,结果梢叶片的值大于营养梢叶片的,8月下旬以后,前者又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肉质根大小对胡萝卜采种的影响。[方法]以"甜红1号"胡萝卜采种亲本植株为试材,设种株肉质根平均单根重为50、100、150 g3个处理,探索其对胡萝卜种株发育及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胡萝卜肉质根平均单根重为150 g的株宽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一、二级侧枝数为平均单根重150 g的最多。3个处理的始花期在5月26~28日,平均单根重150 g的盛花期为6月2日,比平均单根重50和100 g的分别早7和3 d。平均单根重100和150 g的主枝产量/单株产量、一级侧枝产量和一级侧枝千粒重显著高于平均单根重50 g的,而一级侧枝产量/单株产量显著低于平均单根重50 g的。[结论]胡萝卜肉质根大小的3个处理在单株产量、主枝产量和主枝千粒重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粱穗结构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两个单交组合的P#-1、P#-2、F#-1、F#-2、B#-1和B#-2 6个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了世代平均值分析。估算了a、d、aa、ad和dd各类基因效应及其相应的方差和平方和百分比。分析表明,世代间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大小取决于杂交双亲。一级枝梗和穗轴长两个性状的加性效应比例占60%以上,二级枝梗的显性率最高(48.76%),其次是加性效应(42.49%)。一、二级枝梗的上位效应占10%左右,穗轴长的上位效应占32.44%。可见,上位效应对穗结构性状的遗传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杨淮  夏晶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19-11120,11168
[目的]探讨微波及保鲜剂对碧桃切枝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微波和保鲜剂的处理组合来研究碧桃切枝采后衰老的进程,测定了其形态和生理指标来考察微波火力和时间以及保鲜剂配方的组合对碧桃切枝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处理4(A2B1C2D3),即蔗糖50g/L+硝酸银68mg/L+8-羟基喹咛150mg/L+微波火力10%,处理时间70s的微波及保鲜剂组合对碧桃切枝的保鲜效果最好,提高了碧桃切枝瓶插寿命2.0d;提高了花枝鲜重、开花率、蛋白质含量;降低了脱落萎蔫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了其观赏品质。[结论]研究可为碧桃切枝的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但同时显著减少了退化数,且退化数的降幅大于分化数,导致现存数比T0显著增加;麦秸还田对一次枝梗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形成。3种氮肥水平下,N2处理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且对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T0N2处理下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最高,但T1N2处理下的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现存数最高;麦秸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上部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特别是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与退化对总颖花数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枝梗及颖花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现存数与产量及每穗总粒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 枝梗与颖花的分化数和现存数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规律有差异;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枝梗和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稻穗部位不同而异,中下部和二次枝梗受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麦秸全量还田和适宜的氮肥水平有利于枝梗和颖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2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阿克苏地区主栽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的1 a 生和2 a 生枝条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处理,采用电导法配合水培观察比较,旨在探讨两种核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的1 a 生枝条电解质透出率明显增高,温185与新新2的2 a 生枝条在温度-27℃时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增高.温185核桃枝条的电解质透出率4于新新2.在水培法恢复生长试验中,温185枝条在-18℃处理时全部成活,-27℃时温185枝条全部死亡,新新2枝条在-15℃处理时全部成活,-24℃时全部死亡,核桃品种温185枝条的萌芽率大于新新2.核桃品种温185枝条抗寒性强于新新2.  相似文献   

17.
王晓春  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65-6266
[目的]分析滇中地区洋蓟同一植株不同部位花苞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4因子交叉设计,对云南嵩明地区杨林、杨桥乡镇种植的2个洋蓟品种进行观察,并对其同一植株不同部位花苞的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除铁外,主茎上花苞各营养成分与侧枝上花苞各营养成分的差异达0.05显著水平,第一侧枝与第二侧枝上的花苞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异不显著(P>0.05)。主花苞的各营养成分均高于第一侧枝和第二侧枝上花苞。2个乡镇间洋蓟各营养成分的差异达0.05显著水平,钙含量相差8.73 mg/100 g。[结论]该研究为洋蓟的收购和出口产品的分级标准和质量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富士苹果改形程度对冠层光强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改形程度高干开心形树形冠层相对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季节变化动态和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传统树形改为高干开心形树形后,冠层相对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显著升高,且随高干开心形树形留枝量减少,光强升高明显.但冠层有效光照在主枝数由4~5个减少为2~3个时反而降低.由于改形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杨桃对各种整形修剪措施的响应、以大棚栽培的马来西亚1 号甜杨桃为试验材料、于5~9 月研 究回缩尧短截尧疏枝尧拉枝对杨桃芽体萌发尧新梢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院5~7 月回缩尧短截后侧芽萌发率达到 40%~50%、5 月中旬回缩和7 月中旬短截后发出的新梢80%可当年开花、而7 月中旬回缩尧疏大枝后萌发的强枝仅 有35%左右可当年开花。回缩尧疏枝处理能显著提高单果重和果实硬度、而短截处理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9 月上旬 采取拉枝措施可以极显著地促使直立枝开花、开花枝条比率较对照提高60%。因此、杨桃不宜修剪过于频繁、对于确 需修剪的大棚杨桃、应选择5 月进行回缩、适当抹除侧芽和不定芽、疏除弱枝尧阴枝;7 月后应以适度短截尧抹芽尧疏除 弱枝为主;9 月上旬采用拉枝方法促进直立枝开花。合理修剪后杨桃树体光照条件及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品质明 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留枝数与摘心强度对寒地栽培枣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寒地栽培红枣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设定不同的留枝量和摘心强度,分别对红枣产量、果个大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进行测定,从而确定最佳的留枝数和摘心强度。结果表明,对于株行距为2m×2m的寒地栽培枣树,留枝数为5个,摘心长度为110cm时产量较高,平均株产达到3.85kg;平均单果质量最大,达到19.27g;其大果和中果所占比例中等;糖酸比较高,达到97.35。因此,留枝量为5个,摘心长度为110cm时,寒地栽培枣树产量较高,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确定枣树寒地栽培枣头新梢一次枝留枝数量和摘心强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