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土保持小灌木-马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棘 (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是豆科木蓝属半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东及陕西、山西、湖北。日本也有分布。是近年来从野生驯化栽培出来的绿化及饲草兼用型优良水土保持植物。1 马棘的生态环境马棘在湖北省主要分布在宜昌、兴山、恩施、巴东、利川等地区海拔 1 30 0m以下的山坡灌丛中或草地上。马棘生长地气候温暖湿润 ,年平均气温约 1 6℃ ,年降水量 1 4 0 0mm ,水热条件十分优越。土壤主要以山地黄土、黄砂土和青砂土为主。在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 ,生长着亚热带、暖温带、冷温带等各类植物 2 0 0 0种 ,木蓝属中除马棘…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检测法对不同生长期(7、8、9和10月)黄花棘豆经过不同青贮方法青贮后对其苦马豆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贮前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035%、0.019%、0.043%和0.015%,而经过直接青贮、添加"棘防E号"青贮和添加酶制剂青贮后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均未达到监测量。说明通过不同的青贮方法青贮黄花棘豆后,均能将黄花棘豆中主要有毒成分苦马豆素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3.
苦马豆素(SW)是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引起家畜中毒的主要原因,而苦马豆素的产生与棘豆属植物的内生真菌有关。目前,棘豆属植物中能够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不断被发现,所以文章对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寄主植物、形态、培养条件及其与苦马豆素的关系、对寄主植物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为棘豆属植物的有效利用及家畜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甘肃棘豆毒性及其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肃棘豆是棘豆属植物中的一种,为多年生豆科有毒植物,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高山草甸草原,在甘肃省甘南州、临夏州及永登、天祝、肃南等县草原分布面积大,引起家畜中毒发病率高.仅天祝、肃南两县,甘肃棘豆分布面积达200万亩,每年都引起大批山羊、绵羊、马中毒,致使母畜流产及家畜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当地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开展棘豆毒物学、中毒病研究的同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有益尝试.结果表明,棘豆经脱毒处理或采用间歇饲喂方式,对于草食家畜有一定饲喂效果,但可引起一些血液指标的升高,并可能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实际应用较为费时,不易推广.依据对棘豆植物有毒成分结构和性质的认识,经对草食动物及杂食动物试验研究,不同动物对棘豆毒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杂食动物对棘豆植物易感性低,其添加量只要控制在一定限量内(10%以下),长期饲喂杂食动物较为安全.为便于推广应用,笔者等对甘肃棘豆的毒性及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以便为甘肃棘豆开发为杂食动物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宁夏黄花棘豆中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疯草内生真菌合成苦马豆素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菌种和奠定基础。分离并纯化黄花棘豆植物组织中的真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各菌株菌丝中的苦马豆素进行分析,筛选能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紫外线照射和黑暗交替培养诱导内生真菌产孢;提取真菌DNA,扩增和测定真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PD)、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和线粒体核糖体小亚基(mitochondrial small subunit,mt SSU)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对其进行种属分类和命名。本研究从宁夏黄花棘豆中共分离到5株真菌,其中菌株NX-FEL001菌丝中含有苦马豆素,经诱导培养,该菌株能产生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等结构;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Undifilum真菌的亲缘关系最近,根据形态结构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将菌株NX-FEL001鉴定为Undifilum oxytropis。  相似文献   

6.
关于猪、牛、羊棘球拗感染。惰况报道很多,马棘球拗感染的资料则罕见,仅有的少数材料认为马棘球拗的感染一般不如其他动物那样常见,且腔内比肺内多见,通常在其发育初期发生变性,随即钙化[‘’‘’。我地区位于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养马业十分繁荣,马基本为天然放牧,我局辖区国外注册厂每年均收购大量马匹,用于加工马肉出口,在肉检中,发现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马匹感染棘球拗比较严重,为此开展了广泛的调查。1调查方法】.1概况调查1.1.1对呼伦贝尔草原地理自然情况进行综合调查。1.1.2对呼伦贝尔草原其他家畜棘球拗感染情…  相似文献   

7.
通过气相色气谱—质谱联用仪,从甘肃棘豆中检出有毒成分苦马豆素和新的多羟基吲哚兹啶生物碱斑荚素。应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法,首次从中毒孕羊尿液、胎水和胎儿胎盘中检出苦马豆素。由此证明,苦马豆素能损害胎盘并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胎儿。本研究为甘肃棘豆引起山羊流产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对人畜危害严重,甚至能引起死亡。在各种动物中,对绵羊的危害最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农业部十分关注包虫病的防治,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包虫病列入丙类传染病,2009年卫  相似文献   

9.
苦马豆素的来源及分离方法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苦马豆素(SW)是疯草的主要毒性成分,研究表明它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目前,SW作为一种崭新的抗癌药物倍受关注其实验室分离技术已取得很大进展,并已通过索氏抽提、柱层析、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萃取等方法分别从苦马豆属、棘豆属、黄芪属的多种植物及豆类丝核菌中分离出了SW。文章对SW来源和的分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引言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细粒棘球绦虫的不同虫株在形态学.发育史.对中间宿主的感染性、抗原组成.免疫诊断和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均具有其独特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本国境内的棘球绦虫形态学作了详细的报道.然而,我国目前对该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诊断和化疗方面。而对本病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镁含量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影响,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0、1250、3750、5250、8750 mg/kg MgSO4,配制镁含量分别为167、284、491、959、1327、1759 mg/kg的6种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2.31±0.02)g的鲈鱼56 d。结果显示:日粮中适当添加镁显著影响鲈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P <0.05),其中D4组(镁含量959 mg/kg)鲈鱼的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 <0.05)。饲料镁含量显著影响鲈鱼全鱼水分(P <0.05)。随着饲料镁含量增加,肝脏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OT)和丙氨酸转氨酶(GPT)呈下降趋势,GOT与GPT比值和肝脏谷氨酸脱氢酶(GDH)也出现显著变化(P <0.05)。通过回归分析增重率得出,本试验中鲈鱼生长的最适饲料镁含量为846 mg/kg。  相似文献   

12.
苜蓿籽蜂是沙打旺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其蛀食种子,严重影响沙打旺的种子生产。为了确定籽蜂在田间寄生于种子内的时间,以便适时防治,减少危害,本研究于11月初沙打旺成熟期采集了8个品种沙打旺的早花穗(已成熟果穗)和晚花穗(未完全成熟果穗),将每个品种早花穗和晚花穗的单穗脱粒后分别放置于室内用自封袋封闭的玻璃培养皿中,同时将每个品种的3个果穗放置于室外有细小网孔可防止成虫逃逸的尼伦纱网中,每周统计1次羽化成虫数直至羽化结束。室内、外试验均测定籽蜂的整体羽化进度以及在不同品种、不同花穗上的寄生水平等。结果显示,籽蜂对沙打旺种子的寄生率为0(辽宁阜新晚花穗)~20.71%(固原早花穗),随着花穗早晚和品种不同而不同,其中内蒙早熟、宁夏彭阳、固原、辽宁阜新、河南沙打旺的早花穗种子中籽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晚花穗(P<0.05)。籽蜂在室内与室外羽化的进度不同,在室内羽化历时167 d,而在室外羽化历时仅77 d;在室内与室外最早羽化时间分别为2月3日和5月5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91 d;羽化高峰期分别为3月31日和5月26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56 d,但羽化末期相同,均为7月21日。早花穗和晚花穗均有2个羽化高峰期,说明收集的果穗中的籽蜂有2个寄生高峰期。籽蜂在不同品种上的羽化进度也不同,意味着籽蜂寄生种子的时期与品种有关。由此可知,籽蜂的幼虫无冬季休眠习性,只要温度适宜就可继续生长取食、发育并完成羽化。室外放置的沙打旺果穗和室内存放的种子中的籽蜂均可成为田间沙打旺的虫源,由本研究得出田间防治籽蜂应在沙打旺始花期至7月下旬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拉萨河谷冬春季放牧与舍饲彭波半细毛羊采食牧草、血液及被毛中主要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试验选用1.5岁左右彭波半细毛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GZ)和舍饲组(IF)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牧草矿物质元素,除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为绿麦草>冬季天然牧草。冬季天然牧草磷、镁、硫、铜、锰、锌和硒及绿麦草镁含量低于正常范围。(2)舍饲组血清钙(P=0.026)、硫(P=0.030)、铜(P=0.011)和钼(P=0.014)含量高于放牧组,镁(P=0.090)、铁(P=0.071)、锌(P=0.083)和碘(P=0.066)含量有增高的趋势;其被毛钙(P=0.003)、磷(P=0.006)、镁(P<0.001)、铁(P=0.022)、锰(P<0.001)和碘(P=0.012)含量均高于后者,铜含量有增高的趋势(P=0.068)。在血液和被毛中,放牧组血清铜、锰及被毛铜、锰和硒含量及舍饲组血锰及被毛锰、硒含量均低于推荐值。以上结果表明,拉萨河谷冬春季放牧彭波半细毛羊钙、铁、钼和碘充足,但磷、镁、硫、铜、锰、锌和硒缺乏或不足;舍饲(以谷物为主的精补料+绿麦草干草)能有效解决磷、镁、硫、铜、锌和硒的缺乏问题,但锰仍需补充。  相似文献   

14.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是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方法,但其转化效率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包括化学物质、物理方法、外植体遗传特性等,涉及农杆菌与植物互作的各个阶段。将这些影响因子及其功能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优化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流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放牧对西藏温性草原的影响敏感且复杂。本试验通过研究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变化,以期为物种多样性保护和放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拉萨河谷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放牧梯度,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处理下植物群落高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显著升高,但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物种更替程度最低;中度、重度放牧处理下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放牧是直接影响物种重要值的重要因素,并且是物种更替的直接驱动力。围封使植被群落高度、物种多样性增大,物种更替率降低,对退化草地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重度放牧使植物向耐啃食、耐践踏、低矮化方向发展,并且使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腾格里"无芒隐子草是2016年由我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野生栽培品种(登记号:499),抗旱性极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治理、园林绿化和草原恢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但目前急需加快种子扩繁和解决种子脱粒与清选等技术问题。在甘肃省榆中县小区预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在河西走廊民勤县农户生产规模条件下开展了"腾格里"无芒隐子草适宜的种子脱粒和清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户生产规模下(3.5hm2左右及以下)的无芒隐子草种子,在采用的50kg石磙碾压不同遍数处理中,以45~55遍碾压处理的种子收获率最高,与手工完全脱粒对照相比,收获率达78%以上,并且对种子发芽率与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另外,利用4.5m·s-1风速并配以筛孔尺寸为0.7mm的筛子过筛清选2遍,种子净度可达86%,与仅过筛而未风选的对照比较,种子净度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上述结果对"腾格里"无芒隐子草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推广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28种地被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北京市耐荫绿化地被植物,选用28种地被植物,测定了其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并对28种地被植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石竹、鼠尾草、‘原野’无芒雀麦、百脉根、‘纽一’多年生黑麦草、紫花地丁、‘Accent’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蓝亚麻、桔梗及‘WL354HQ’紫花苜蓿中的叶绿素a/b比值较低。细茎冰草、美国石竹、蒲公英、日本苔草的光饱合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表观量子效率均在0.05以上。‘Accent’多年生黑麦草、老芒麦、普通高羊茅、‘科罗拉多’高羊茅、百脉根、鼠尾草的光饱和点均在1200μmol/(m^2·s)以上,光补偿点均在50μmol/(m^2·s)以下,同时总叶绿素含量均在0.8mg/g以上,表观量子效率均在0.05以上。将28种植物的光补偿点进行了聚类分析,当聚合距离为5时可将这28种地被植物分为3类,其中,光补偿点最大的是‘WL354HQ’紫花苜蓿、‘Companion’日本结缕草和蓝亚麻。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重庆市草地资源最新分布现状及类型特征,本试验于2017—2018年以重庆市32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为研究区域,对重庆市草地资源展开清查。本研究根据重庆市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成果、第二次国土调查成果、地理国情调查成果和中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等,利用ArcGIS10.2软件制作外业调查底图,开展外业调查获得地面调查数据,进而掌握重庆市最新的草地资源面积、分布及草地类型。结果表明:重庆市共有206 653个草地资源图斑,总面积合计约3.35×105 hm2,主要分布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云阳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8个区县,占草地总面积的64.2%。草地资源有4类,即: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山地草甸类和低地草甸类,其面积占草地资源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72.80%,20.62%,6.23%和0.36%。草地型有40个,其中热性灌草丛类有15个草地型,暖性灌草丛类有10个草地型,山地草甸类有13个草地型,低地草甸类有2个草地型。本研究为推进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究ZjNAC2在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本试验运用酵母双杂技术筛选与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中的ZjNAC2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克隆获得了日本结缕草ZjNAC2的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ZjNAC2,同时构建高质量的日本结缕草的均一化酵母杂交全长文库。通过酵母双杂筛库的实验筛选到30个阳性菌落,其测序表明获得了20个与ZjNAC2互作的蛋白。NR(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s)注释分析结果显示,20个注释基因NR同源物种比对到9个物种,其中比对到高粱(Sorghum bicolor)中的注释基因最多。GO(Gene Ontology)注释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化过程3大类。本研究初步筛选到4个与抗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相关的候选互作蛋白,为进一步探究ZjNAC2在日本结缕草中的下游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术苦芩总多糖(ZKQPs)对湿热泄泻仔猪小肠修复作用的影响,将60头断奶仔猪分为空白对照组(n=10)造模组(n=50),造模组采用高温高湿环境配合高脂配合饲料等建立湿热泄泻模型,进一步将造模成功后的50头仔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白头翁散)、ZKQPs高、中、低剂量组(n=10),分别拌料给药,连用7d。采用过碘酸雪夫染色(PAS)结合显微镜观察小肠组织杯状细胞(GC),利用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湿热泄泻仔猪小肠黏液中黏蛋白-2(MUC-2)和肠三叶因子(ITF-3)的转录和含量变化。试验结果:1)模型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GC数量均减少,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ZKQPs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GC数量均增加,ZKQPs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ZKQPs中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回肠GC的数量差异显著(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MUC-2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ZKQPs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MUC-2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均升高,ZKQPs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MUC-2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差异显著(P<0.05或P<0.01)。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ITF-3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均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ZKQPs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ITF-3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均升高,ZKQPs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仔猪空肠、回肠中ITF-3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差异显著(P<0.05或P<0.01)。ZKQPs可提高湿热泄泻仔猪小肠GC的数量以及MUC-2和ITF-3mRNA的转录,促进湿热泄泻仔猪小肠内GC分泌物MUC-2和ITF-3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