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牛流产是指母牛在妊娠时期发生中断现象,会出现产死胎、产木乃伊胎、胎儿腐败气肿、隐性流产等,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导致母牛流产的原因有多种,如饲养管理不当、感染某些疾病、喂服禁用药物、受到外界刺激、生殖系统患病、有多次流产史等,如果不正确处理就会严重降低母牛的繁殖性能和养殖效益,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母牛的日常饲养管理以预防流产发生,要做好保胎和流产后的治疗工作,根据流产症状给予及时的对症治疗,确保母牛充分发挥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正>严冬季节,怀孕母牛若饲养不当,特别是遇到气温变化,在饥寒交迫之中极易导致怀孕母牛体质下降,甚至导致母仔双亡。为此,冬季妊娠母牛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下面浅谈妊娠母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1妊娠前期饲养管理(怀孕1~6个月)1.1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整修栏舍、防寒保暖怀孕牛应有单独的栏舍,以免拥挤、踢打造成流产。栏舍要堵塞漏洞,向阳避风,不漏雨,不潮湿,栏舍内及运动场要定期消毒。牛舍在11月中旬后,视天气情况蒙上塑料布,  相似文献   

3.
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饲养肉牛的经济效益。从牛舍的建造、母牛的发情与配种、妊娠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肉牛育肥、牛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肉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饲养肉牛的经济效益.从牛舍的建造、母牛的发情与配种、妊娠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肉牛育肥、牛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肉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母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母牛的繁殖性能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母牛能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犊牛是保障牛养殖场发展的基础。本文对母牛养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及养殖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母牛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繁殖母牛按照生理阶段分为妊娠母牛、泌乳母牛和空怀母牛.要根据各阶段母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进行饲养与管理. 1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处于妊娠阶段的母牛,不仅本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而且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贮积.所以,应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正常产犊和哺乳.饲养管理的重点在于保持适宜体况,做好保胎工作.  相似文献   

7.
后备母牛与犊牛相比,生病较少,很少出现健康问题,但是由于不产奶,不能马上带来经济效益,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往往得不到重视。然而后备母牛是牧场的后备力量,牧场每年都会淘汰一部分成母牛,都要靠后备牛进行补充。如果后备母牛饲养得不好,不仅会增加养殖成本,还会降低奶牛群体的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奶牛场应当重视和加强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1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妊娠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勿使之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使其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础母牛在肉牛养殖场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繁殖性能包括配种受胎率、产犊间隔、发情率、犊牛的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等方面。母牛围产期、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与这几方面的指标有着重要的关系。带犊母牛的饲养管理较为复杂,也较为繁琐,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以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和犊牛的成活率,从而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1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妊娠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勿使之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使其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者对于牛肉需求量的提高,肉牛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肉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效益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肉牛场中母牛的繁殖性能对于牛场生产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最大,做好肉牛场中母牛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肉牛场的产出.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可以从品种的选择、完善发情配种以及饲养工作着手,本文将对母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母牛的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促使养牛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养牛业中,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对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简述了导致犊牛养殖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先天发育不良,母牛分娩难产,犊牛护理不当,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提出了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加强妊娠母牛后期的饲养管理,加强初生犊牛的护理,加强牛舍管理,加强犊牛饲养管理,做好犊牛的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干奶母牛是指在妊娠最后2个月停止泌乳的母牛.很多养牛户认为干奶期母牛不产奶,不重视其饲养管理.其实,母牛干奶期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胎儿正常发育和分娩,关系到产后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1].在奶牛生产中,为了保证母牛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并使母牛在泌乳期后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使其体况得以恢复,乳腺得以修补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2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产奶,称为干奶.干奶使奶牛体内胎儿后期快速发育,恢复奶牛体况,为下一胎产奶做准备,促使乳腺机能、瘤-网胃机能的恢复,还可防制乳房炎[2].对于广大奶牛养殖户或牧场来说,做好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人们期望母牛的受胎率高,泌乳性能高,哺育犊牛的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又期望出生的犊牛质量好,初生重、断奶重大,断奶成活率高.那么如何饲养好、管理好母牛呢? 1 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1.1 母牛的妊娠诊断 1.1.1 妊娠诊断的意义 在母牛的繁殖管理中,妊娠诊断尤其是早期妊娠诊断,是保胎、减少空怀、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母牛是发展肉牛养殖的基础,饲养母牛的目的是为了繁殖、生产优良犊牛,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牛繁殖能力和养殖效益。本文从母牛选择、发情配种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魏春景 《兽医导刊》2020,(8):237-237
犊牛养殖成活率关系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和养牛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犊牛死亡的原因,包括母牛选择不当或产前饲养管理失败、分娩因素、护理不到位以及喂养不当等。并从做好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做好犊牛护理工作、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犊牛的健康养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母牛在经过配种后,养殖人员应做好母牛妊娠的鉴定工作。并观察母牛的行为特征,查看其是否存在返情现象。同时也可借助B超等先进仪器,确定母牛是否妊娠。如母牛在配种过程中未成功妊娠,就需及时挑选出来,并做好下一轮的配种工作。而妊娠成功的母牛,则需根据科学的饲养方式,规范化饲养。从而增强母牛的身体素质,以此达到保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性能与其日常的饲养管理紧密相关。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也不同,如果饲喂营养不均衡或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和疾病等问题。尤其随着奶牛使用年限的增长,日常饲养管理对奶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犊牛、育成牛和成母牛3个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阐述,希望为奶牛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犊牛是肉牛养殖的基础,犊牛成活率的高低关系着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犊牛成活率是肉牛养殖的关键。提高犊牛的成活率要加强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工作,这一阶段是关系到胎儿生长、母牛分娩和泌乳的重要时期,还要做好初生犊牛的接产工作,并做好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母牛繁殖障碍是母牛养殖中极易发生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以妊娠母牛流产、难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和不孕不育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造成母牛死亡。本文通过分析引起母牛常见繁殖障碍的病因,提出科学的饲养管理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