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儒麦 22 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3 年以小麦新品系 11J86 为母本、山农紫麦 1 号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广适、抗逆黑小麦新品种。 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6032 。  相似文献   

2.
济儒麦 19 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千禾麦 17 为母本、良星 66 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 20210012。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抗倒、粒重高。对济儒麦 1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逆性,特别是选育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高效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产稳产、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70是以BPT06068为母本、良星6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于202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20200005。对该品种的亲本特点、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襄麦55是襄樊市农科院以复合杂交的方法选育而成的中筋、中熟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湖北省各麦区种植。该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上全面超过了郑麦9023,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宛麦788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麦54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做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适合河南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该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刘伟 《中国种业》2021,(12):105-106
中垦麦616(原名隆垦616)于2021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09,是集高产、稳产、大穗、抗逆于一身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以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好的弱春性小麦郑麦9023为母本,以广适、抗逆、大穗型小麦扬麦158和宁麦13的后代为父本杂交配组,经多代选育而成。对中垦麦6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突出优点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厚德麦981 是以周麦16 为母本、才智97(5)-3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29。厚德麦981 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气候正常年份产量在8400~8800kg/hm2 之间。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晋饲草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3年以中饲237与太633/紫6//RECITAL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是通过小黑麦与小麦杂交,后代经多次选育而成的,性状稳定的粮饲兼用强冬性小黑麦新品种,植株繁茂,优质、高产。2012-2014年参加山西省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2015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饲草(认)2015001,在山西省中部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国审小麦新品种豫农0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农35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6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827.15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49增产4.05%,达显著水平,2006-2007年度国家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6号,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种淮麦29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9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淮麦20/绵阳04254通过有性杂交,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突出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  相似文献   

11.
垦星8号是兰陵农垦实业总公司于2009年以济麦22为母本、金禾9123为父本常规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0年11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2020631)。对垦星8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介绍,论述了该品种配套的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融合新技术,实现小麦良种与良法结合,充分挖掘垦星8号的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凡军洲 《中国种业》2010,(Z1):95-95
<正>小麦新品种洛麦22是由洛阳市农科所以周麦13为母本、豫麦49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8年经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  相似文献   

13.
众麦1号是由河南省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于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19。该品种半冬性中晚熟,株高适中,抗倒伏,成穗多,穗较大,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抗逆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利用前景。2012年众麦1号在河南省的种植面积达到43.4万hm~2,成为全省小麦五大主导品种之一,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众麦1号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镇麦16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麦168(原名镇麦02168)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以苏麦6号,97G59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示范表明,该品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农艺性状好、综合抗性强等特征.属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江苏省首个适合淮南麦区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2004-2007年分别参加江苏省和国家长江中下游小麦区域试验.综合表现较好.于2007年8月和10月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701、国审麦2007004,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小麦新品种皖麦30皖麦30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以百农82-5034为母本,穗2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3~1995年在安徽省区试中,2年平均产量6230kg/hm2,比对照增产7.3……  相似文献   

16.
马继民  鲁珊  姜东元  陈超 《中国种业》2021,(10):106-107
华麦158是山东德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SF211/济麦20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稳产性好,抗倒性好,抗寒性好,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金禾 9123 为母本、周麦 28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成小麦新品种天益科麦 8号,于 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230050。该品种综合抗性较为突出,对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的抗性较好,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对天益科麦 8 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助力该品种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龙堂一号是以济麦22为母本、452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株高68cm,分蘖多,成穗率高,高产稳产,具有抗倒性和极强的抗寒性,2020年6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龙堂一号的选育理念和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对应的栽培管理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豫农416是以豫麦49为母本、以豫麦21/豫麦35的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846.5kg/hm~2和7 987.5kg/hm~2,分别比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625.0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居参试品种首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01,其特点是超高产、优质、广适,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徽研77是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新麦13为母本、烟农15为父本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倒、抗病小麦品种。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16033,该品种适宜在沿淮、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