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灿新 《种子》2004,23(5):80-82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在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情况下,花时相遇的机率大小,直接影响制种产量.影响花时相遇的因素,除不育系的遗传性外与温湿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花时相遇的机率越高,制种产量越高,反之,则制种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2.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钧 《种子科技》1995,(4):38-39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的途径和措施江苏省响水县种子公司周钧在中高产制种实践中,母本的异交结实率是左右产量的关键。影响异交结实率的因素归纳起来有:(1)抽穗扬花期间的气候环境;(2)父母本的花期和花时相遇水平;(3)母本受粉状态;(4)父本花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实用价值及两系杂交粳稻的制种产量,以6个不育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开花习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间开花习性差异明显,其中G 067 S单穗和单株开花期最短,LY 056 S的单穗和单株开花期最长;G 09 S、G 153 S、G 067 S、LY 056 S、LY 201 S花期和花时比较集中,G 178 S花期和花时都较为分散;G 153 S开闭颖时间最长,G 067 S最短;G 09 S开颖角度最大,G 178 S最小;G 067 S柱头外露率最高,LY 056 S柱头外露率最低;LY 056 S不包颈,其余不育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包颈。相关分析表明,不育系包颈与开闭颖时间和柱头外露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颖花开颖角度与其他性状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庭旭  陈美容 《种子》1995,(5):59-60
多微灵配合九二○在杂交水稻制作田使用,能迅速解除不育系包颈,促使抽穗快而齐,提早花时,加大颖壳开张度,提高不育系柱头外露率,促使授粉期叶片下垂,减少受粉障碍,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制种产量,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海军 《种子科技》2002,20(1):33-35
概述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既经验摸索和积累阶段,技术形成和规范阶段,成熟阶段;影响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即不育系,恢复系,气候条件,栽培技术,激素调控技术,花期和花时相遇程度,影响制种质量的因素,即不育系,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
父母本花期相遇是三系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重点分析了影响杂交水稻制种花期不遇的主要因素,根据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不理想的主要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3个染败类型粳稻不育系与3个分子辅助选择的恢复系制种机制比较,研究北方杂交梗稻高产制种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动态和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等特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决定性作用;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关键性作用。大田制种比较9个组合相同行、不同行结实率与制种产量的差异,得出高产制种机制在于制种父母本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综合各研究结果,认为制种关键因素对结实率所起的作用为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张颖面积。本研究为杂交粳稻高产制种在不育系、恢复系的高异交结实特征特性的选育上提供理论基础,为从根本上解决北方杂交梗稻制种产量偏低的问题和北方杂交粳稻稳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杂交玉米制种成败的关键是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确保花期相遇良好的基础是掌握好父母本的播期以及捉全苗 ,促齐苗。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 ,采用地膜覆盖是解决杂交玉米制种捉全苗、调花期、保产量、上质量最有效的方法。1 杂交玉米制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杂交玉米制种中 ,父母本播期有三种不同的状况 :一是同期播种 ,二是先播母本后播父本 ,三是先播父本后播母本。不同于大田生产的是 ,父母本花期相遇状况、父本花粉量的多少决定母本的结实率 ,母本的成熟度决定种子的发芽率。山西十年九春旱 ,多数地区无灌溉条件。杂交玉米制种区…  相似文献   

9.
2011年在杂交水稻川农优528制种生产中,采用父本手插单行,母本设计机插4行、8行、12行、手插8行(对照)4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父母本叶龄、生育进程、群体动态、花时、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机插母本分蘖发生早、多,但后期营养不良,成穗少,抽穗不整齐,机插比手工插父母本花时相遇好,父母本1∶8处理的花期相遇好,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协调发展,制种产量高,是母本机插制种较适宜的行数.机插母本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实粒数>结实率>穗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简单相关程度、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结实率和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为:结实率>穗数;结实率和穗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但结实率通过稳数对产量的间接效应和穗数通过结实率对制种产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值,在机插母本制种中必须兼顾穗数和结实率才能提高机械化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根据高产典型分析,制种亩产150~200公斤,异交结实率要达40%~50%。因此,要提高制种产量,必须从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入手。由于母本结实率高低受到花期花时是否相遇、种性包颈程度、柱头外露率、父本花粉量、花粉柱头生活力、开花授粉时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提高不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育种自1973年实现籼型野败“三系”配套,早期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很低,亩产仅90kg,主要问题是籼型不育系穗颈节短,包颈现象严重,异交结实效率低下。80年代初,由于九二0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包颈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对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后随着对制种技术的不断探索,又陆续推出了多种化学调控物质,进一步完善了制种调控技术,解决了花期不遇、花时不遇、结实率低等问题,起到了方便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成本,大幅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杂交水稻制种花时不遇的原因与对策四川省永川市种子公司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花时与花期均是制约产量的关键。1995年,我市水稻制种父母本群体结构合理,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及时,花遇良好,但产量不理想。从年度间看,1994年以晴朗高适温天气为主,而19...  相似文献   

13.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森和 《种子》1995,(1):38-39
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杂交水稻制种超高产的关键。根据高产分析,制种产量200公斤/667m2以上.异交结实率要达45-60%以上。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必须从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入手。本文就有关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机理及措施问题进行探讨研究。1提高杂交水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制种,常因父母本花期、花时相遇不佳而造成低产。采取一系列制种技术措施,虽能解决花期不遇的矛盾,但由于父母本开花习性上固有的差异及气候条件的种种影响,花时相遇仍不能很好得到解决,以致严重影响到制种产量的提高。近年来,有关单位在探索三十烷醇对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可能性上做了一些工作。在吸取外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县今年在杂交稻制种上,同时进行了三十烷醇应用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现将有关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洪  管恩相 《种子科技》2011,29(7):33-35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是确保父母本花期完全相遇。一般来讲,通过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可以达到父母本花期全遇。但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单靠按照双亲生育期的差期来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以达到父母本花期全遇是不够确切的。亲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受气候条件以及人为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亲本生长发育的异常,造成花期难以相遇。  相似文献   

16.
烤烟不育系杂交制种的最适授粉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金仙 《种子》2006,25(8):104-105,107
为提高烤烟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结实率和种子活力,对烤烟不育系MS云烟85不同时期的花朵进行授粉留种。结果表明:不同花期授粉对杂交结实率和种子的活力有显著的影响。处理间相比,以花长4.43~5.84cm、花冠膨大至松散、花色泛红至红的植株杂交结实率较高,种子活力较强。因此,此花期是烤烟不育系杂交制种的最适授粉期,此期授粉能保证有较高的结实率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7.
导致杂交玉米制种花期不遇的因素和应采取的调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玉米制种生产过程中,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父母本花期不相遇,致使制种产量下降甚至制种失败.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杂交制种过程中必须准确掌握花期动态以及影响花期的因素,以便及时采取促控措施,确保花期相遇良好,提高制种产量,保证制种成功.  相似文献   

18.
杂交玉米制种有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提高结实率。二是严防混杂,保证种子纯度,提高制种质量。三是尽量提高杂交制种田的产量,多收种子。为达到上述要求,玉米杂交制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制种常用发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由于不育系开颖、陈种、穗萌、种衣剂、南繁新种等原因和催芽技术上的问题,常会出现发芽烂芽问题.由于水稻不育系用种量增大,种子成本高,关系到花期相遇,因此解决制种中发芽这一关,是取得制种效益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隐性红色颖壳资源是杂交水稻混播制种理想的遗传工具。为选育优质高产适用于混播制种的杂交新组合,本次研究探讨了‘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的产量影响因素。以‘隆科638S’为母本,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为父本,基于正交设计法设计了3个因素:父本处理方式(抛秧和干处理)、播种方式(机械混直播、人工混撒播)、父母本比例(6:1、9:1、12:1、15:1),母本结实后进行小区测产,并通过五点法随机取5株样本考种,事后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中父母本比例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最佳参数为机械成条形播、父母本比例(6:1)、父本抛秧播种,此时制种产量最高,为4157.85 kg/hm2,异交结实率为66.8%。初步得出结论该组合父母本花期相遇理想,产量高,异交结实率高,基本符合机械化制种的要求。本试验为机械化混播制种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