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ED光源研究了不同单色光质及其组合(红光、蓝光、红光∶蓝光=10∶1)对叶用莴苣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叶片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光源光质处理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不同单色光质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不同,各种光质间存在差异性.各光质处理下不同品种种子发芽率与荧光灯(CK)没有显著差异,但LED-R提高了种子的发芽活力,LED-B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单色光质处理下‘奶油生菜’的胚根长度均比对照增加.荧光灯有利于增强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蓝光下超氧化物氧化酶(SOD)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低.同一光质下品种间各生长指标和酶活性有差异,光质对‘奶油生菜’在设施弱光环境下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醋液对茄子和水稻幼苗保护性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茄子和水稻幼苗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处理,取样叶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木醋液均对植物体内保护性酶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500倍稀释液木醋液对茄子叶片保护性酶活性提高综合效果显著,400倍稀释液木醋液对水稻幼苗保护性酶活性提高综合效果显著;而100倍稀释液木醋液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但对作物伤害较大。可为木醋液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ermidine:Spd)含量与质膜NADPH氧化酶和3种抗氧化酶——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48 h,抗旱性弱的掖单13号幼苗叶片的NADPH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而农大108幼苗叶片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号.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了掖单13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也明显抑制了NADPH氧化酶活性的上升.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则明显抑制了渗透胁迫下农大108叶片中SOD,CAT和APX活性以及Spd含量的上升,也明显提高了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还表明,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的Spd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以及促进抗氧化酶活性而降低叶片内的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以黔茄3号为供试材料,探讨茄子不同发育阶段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发育阶段3种防御酶系(β-1,3-葡聚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现较大差异,3种酶活性均以开花初期最高;随着叶龄增加,3种酶活性逐渐增加,以衰老叶酶活性最高.表明茄子发育阶段及叶龄与茄子叶片防御酶类活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00mmol/L NaCl胁迫对嫁接茄子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嫁接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显著低于自根苗;嫁接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上升,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自根苗;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嫁接苗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嫁接苗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氧化损伤,从而增强茄子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防治茄子黄萎病,探讨利用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提取物抗黄萎病的可能性,以茄子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0.0,3.0,6.0,9.0,12.0g·L-1)的厚朴提取物灌根处理茄子幼苗,研究其对茄子黄萎病抗性、植株生长状况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施用厚朴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病情指数有所下降,对茄株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增加或促进作用,而对茄株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最佳作用浓度均为9g·L-1。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Cd2+、Zn2+)胁迫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温室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2 、Zn^2 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Zn^2 胁迫浓度的增大,番茄幼苗生长明显受抑制,生物量积累、株高和叶面积下降。番茄根系和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GAT)活性上升。酶活性高浓度下变化明显。叶片中SOD、CAT活性大于根系,但活性变化小于根系,而POD则相反。且叶片中活性变化高于SOD、APX、CAT。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能够提高幼苗适应和抵抗重金属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重金属镉(Cd)、铬(Cr)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d、Cr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以及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NADPH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0/1000μmol·L~(-1))两种金属(Cd、Cr)胁迫下,谷子幼苗株高、根长显著减小(P0.05),H_2O_2和MDA含量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随Cd、Cr的浓度升高,根和叶片中NADPH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高浓度Cd、Cr可导致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同时Cd、Cr诱导编码NADPH氧化酶基因Sirboh D和Sirboh F的表达,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低浓度增加高浓度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知,Cd、Cr对谷子幼苗的胁迫使其发生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造成植株不同程度损伤,植株自身则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苗期稻麦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 g/L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苗期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效唑浓度为20m g/L时,根系活力达到峰值;浓度为100m g/L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0.
南瓜幼苗叶片感染白粉病菌后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南瓜不同抗病品种幼苗接种瓜类白粉病后叶片内一些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白粉病侵染南瓜幼苗后,南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D)活性增强,中国南瓜(抗病品种)和印度南瓜(感病品种)的3种酶活性曲线均呈现两个峰值.抗病品种酶活性峰值比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值高,增幅大.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随着病菌侵染的不断深入,酶活性逐渐降低.在未感染情况下,中国南瓜叶片PAL、POD和PPOD活性比感病品种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蒲高斌  刘世琦  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71-972,975
研究了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的生长以及对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红光和蓝光处理均可增加幼苗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 ,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 ,显著提高POD、SOD及APX活性 ,有利于培育壮苗。除绿光使CAT活性明显降低外 ,红光、蓝光和黄光对CAT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嫁接是克服茄果类蔬菜连作障碍的重要手段,砧木是影响嫁接蔬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分别采用番茄属(Lycopersicon Mill.)和茄属(Solanum L.)砧木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及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进行了嫁接,研究嫁接后对番茄和茄子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属砧木和接穗嫁接亲和力相对较低。番茄属砧木嫁接番茄对其生长无影响,但能显著增加茄子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生长势,减少了叶片数,显著增加了茄子的株高和叶片数。番茄属砧木嫁接番茄后可显著降低番茄的糖酸比,降低茄子的可溶性糖含量;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糖酸比,增加了茄子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番茄属砧木显著提高了番茄和茄子的产量,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产量,显著增加了茄子的产量。因此,在生产上建议,茄果蔬菜嫁接采用同属植株为砧木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番茄耐盐性茄子砧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Cl胁迫下,对以茄子为砧木的番茄嫁接苗和自根苗的生长、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绿素荧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番茄嫁接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自根苗,叶绿素荧光值Fv/Fo和ETR高于自根苗,嫁接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根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均低于自根苗。其中砧木07-11-5最不耐盐,72号和CGN-17497较耐盐。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b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番茄工厂化育苗的光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ED调制并获取6种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光源,以镝灯为对照,在AGRI-LED植物培养系统内培育番茄幼苗,其它环境因子保持一致。在幼苗期测定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糖氮物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特性。【结果】蓝光、红蓝光组合及红蓝绿光组合处理的幼苗植株矮壮、比叶面积小,根冠比及壮苗指数高,红光处理与之相反。复合光谱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形态建成;单一红光、黄光或绿光处理引起幼苗徒长,添加蓝光能够抑制这种效应。蓝光处理的幼苗总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干样质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红蓝绿光组合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总淀粉含量最高;红蓝光组合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且有利于糖氮物质在叶、茎、根中的均衡分布。蓝光、红蓝光组合、红蓝绿光组合处理的幼苗叶片的气孔密度较高,气孔面积及单位叶面积气孔面积较大;黄光处理的幼苗总的蔗糖含量虽然较高,但其它各项指标都较小,不利于幼苗生长发育。【结论】蓝光、红蓝组合光及红蓝绿组合光有利于樱桃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并能降低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拟结合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豆蔻酸对茄子幼苗生长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豆蔻酸浓度为0.05~1 mmol·L-1时,随浓度的增加,豆蔻酸对茄子幼苗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加,在1 mmol·L-1时促进作用最大,而后随着浓度增大,又表现出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豆蔻酸对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起到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作用强度增大。当浓度增至1 mmol·L-1时,表现的抑制作用最强;在0.05~1 mmol·L-1时,豆蔻酸对叶片防御酶CAT、POD、PPO和PAL活性均表现促进作用,且在1 mmol·L-1的促进作用最大。豆蔻酸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茄子幼苗的生长并提高叶片防御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幼苗叶片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硫灯和氙灯下生长的番茄幼苗真叶之间以及野生型(WT)和光敏素双突变体(phyB1phyB2)幼苗真叶之间花青苷含量的差异,以叶绿素荧光为指标,研究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荧光变化的影响。【结果】低温弱光(2oC, 100 µmol photons•m-2•s-1)对番茄幼苗叶片PS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PSI活性影响不大。低温弱光处理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幼苗及硫灯下的WT和突变体番茄幼苗3 h后,硫灯下富含花青苷的番茄 PSⅡ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76.3%,氙灯下的降低到63.3%;能合成花青苷的WT的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64.3%左右,而不能合成花青苷的phyB1phyB2降低到处理前的53.7%;下降程度显著高于WT。在番茄幼苗叶片不能合成花青苷后,分别生长在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植株叶片在经过低温弱光处理3 h后,叶片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幅度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样,硫灯下WT和phyB1phyB2植株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花青苷对低温弱光逆境处理的番茄叶片的光合机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极可能与花青素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和屏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外源茉莉酸(JA)对菜豆和番茄化学防御的诱导作用,以鲁阳地豆菜豆和红珍珠番茄为材料,研究4种浓度(0.001、0.01、0.1和1 mmol/L)JA喷施2种植物幼苗后叶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 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JA处理可以提高菜豆和番茄叶片3种防御酶的活性,活性提高与诱导的JA浓度和诱导时间有关。0.001 mmol/L JA对菜豆叶片3种防御酶诱导作用不明显,0.1 mmol/L JA诱导效果均显著。4种JA浓度对番茄叶片POD和PPO均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但0.001和1 mmol/L JA对LOX诱导效果不明显。0.1 mmol/L JA处理72 h后对番茄叶片LOX诱导作用最强,但处理24 h后对番茄叶片POD和PPO以及菜豆叶片3种防御酶诱导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野生番茄抗叶霉病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欲获野生番茄抗叶霉病生理指标的重要数据资料 ,揭示其抗病机理。以多毛番茄、秘鲁番茄、小花番茄、多腺番茄醋栗番茄 5个野生番茄和 L 4 0 2栽培番茄为试材 ,设置接种处理和喷水作为对照。它们在接种叶霉菌生理小种1.2 .3后 ,其叶片的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相对电导率、以及叶片木质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野生番茄叶片中 POD、PPO活性、相对电导率和叶片木质素含量在接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基本上与抗病呈正相关 ,但各指标变化幅度和时间依各野生番茄又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不同砧木嫁接番茄抗青枯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青1号茄子、抗青1号番茄和托鲁巴姆为砧木,分别与接穗品种西粉三号番茄嫁接,研究了不同砧木品种嫁接番茄抗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抗青1号茄子是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最佳砧木,它与西粉三号的嫁接亲和力强,其嫁接苗成活率超过99.0%,且生长势强,单果重最高;以抗青1号茄子、托鲁巴姆为砧木的嫁接苗的田间发病率均在6.67%以下,明显低于对照西粉三号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