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峰 《中国麻业》1989,(1):22-25
我区是两熟麻区,近年来种植红麻近30万亩,年产量3500多吨(熟麻,下同)。红麻的前作主要为小麦,其次是油菜,常年麦茬红麻占总面积的60%以上。由于小麦一般在5月上中旬收获,红麻中下旬才能播种,比适宜播期要迟40天左右。而且我区秋季气温下降快,到9月下旬必  相似文献   

2.
海宁麻区是粮食三熟制地区,又是蚕桑重点产区。因此,红麻苗期管理劳力紧。麻田前作油菜面积多,比重大,红麻套播,麻苗受油菜荫蔽严重,苗期管理困难,致使红麻早播不能早管,影响麻苗素质。近年曾提倡红麻带肥下种,对促进麻苗早发和健壮,起到良好作用,是行之有效的一  相似文献   

3.
红麻又名洋麻、槿麻Hibiscus Cannabinus,属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5米,茎粗1—3厘米,生长期4—6个月。红麻易于种植,适应性强。我国每公顷产量有12—18吨,单位面积产量为松木的3—5倍。以重量计算,红麻全杆韧皮部占35—40%。韧皮部纤维属长纤维范畴,相似于松木纤维,木质部  相似文献   

4.
啤酒大麦的栽培高产与优质同等重要 ,高产栽培以主攻足穗 ,稳定粒数 ,增加粒重为目标 ,品质要求控制麦粒蛋白质含量 ,提高粒重 ,提高发芽率为关键。1 )适期播种 :啤酒大麦属春性大麦 ,切忌早播 ,以防早播引起冬前拔节 ,抗寒性差 ,冻害加重而影响产量。江苏以 1 0月底至 1 1月上旬播种为宜。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协调穗、粒、重三因素的关键 ,根据土壤肥力、生产水平合理确定基本苗。肥力中等条件下 ,纯作田基本苗每公顷 2 2 5万~ 30 0万为宜 ,套作田每公顷 1 50万~ 2 2 5万为宜。3)科学施肥 :每公顷产量 6 0 0 0kg以上田地 ,一生施纯…  相似文献   

5.
海宁麻区是粮食三熟制地区,又是蚕桑重点产区。因此,红麻苗期管理劳力紧。麻田前作油菜面积多,比重大,红麻套播,寐苗受油菜荫蔽严重,苗期管理困难,致使红麻早播不能早管,影响麻苗素质。近年曾提倡红麻带肥下种,对促进麻苗早发和健壮.起到良好作用,是行之有效的一项保苗措施。力明确红麻带肥下种最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效果,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的红麻主产区。1981年该区共有红麻205万亩,总产264000吨(熟麻),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45%和41%,在全国红麻生产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区红麻又以麦收后播种的麦茬麻占比例大。如河南、安徽两主产省的麦茬麻占70%以上,有的县多达90%。麦茬麻因播种迟,生育期短,产量较低,一  相似文献   

7.
红麻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7—10万亩,最多时达15万亩。种植茬口以油菜茬和小麦茬为主,尤以油菜茬面积最大,占红麻种植面积的50%左右,但全市红麻平均单产一直在200公斤(熟麻,下同)上下徘徊。为挖掘红麻生产潜力,提高油菜茬红麻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油菜茬红麻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和应用已日益被重视。实践证明,微肥施用得当,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农业增产措施。浙江省是全国红麻重要生产基地,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对微量元素肥料在红麻上施用的效果尚不了解。为不断提高红麻的产量和品质,指导合理施肥,提高经济效益,探讨红麻的养分吸收特性和研究施用微肥效果及影响因素,于1983年开始了本课题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和应用已日益被重视。实践证明,微肥施用得当,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农业增产措施。浙江省是全国红麻重要生产基地,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对微量元素肥料在红麻上施用的效果尚不了解。为不  相似文献   

10.
在晚稻收割后的稻田中免耕撒播油菜,研究了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渔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田撒播油菜出苗率在90%左右,其中80%左右的苗可成为有效植株,株高和总叶数分别为耕栽的70%和65%左右,冬前叶面积系数平均比耕栽大1.60,板田撒播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多,每株角粒数和有效分枝数少,产量1200kg/hm^2左右,播期和播种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板田撒播油菜播种迟,成熟早  相似文献   

11.
我县沿淮和沿史河湾区,常年红麻种植面积都在11万亩以上,绝大部分作为接茬栽培。小麦或油菜收获后接种一季红麻。麦茬麻生长期较短,由于夏收整地有时再遇阴雨耽搁,不能及时播种,影响了红麻产量的提高。笔者从1981年起在沿史河湾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系J210对早播的适应性以及为早播早熟型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2006-2007年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早播(从10月18日到11月5日每2 d一个播期,共10个播期)对J210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J210的生育进程随播期的提前而提前,全生育期和灌浆持续期随播期的提前而增长;10月18-30日间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变化不明显,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差异也很小,但粒重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而10月30日之后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明显减少,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高;从产量看,以10月18日播种最高,但在10月28日之前播种减产不显著,在10月28日之后播种显著减产,10月18日播种比11月5日播种增产达29.92%.考虑到试验期间为暖冬年,认为J210在生产上的高产而又安全的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在进行更加高产的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选育时,可将育种材料的播期提前到10月20日左右,这样有利于育成更加适应早播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县黄、红麻面积每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占全省麻田面积的15—20%,单产从320斤上升到550斤,总产25—30万担,占全省收购量30—50%。过去,我县麦茬麻的比例较大,黄、红麻要待麦收后播种,因小麦生育期长,不能保证黄、红麻有150天的生育期,产量不高。为了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种时期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垦啤麦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播种时期对其生育期、产量、品质等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该品种在黑龙江东部地区2005年春季低温多雨、夏季干旱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最佳播期在4月6日至4月23日之间,最早3月27日播种的产量不是最高,4月29日以后越晚播的产量越低,品质也差。5月25日播种的每公顷产量可达3 000 kg,6月4日播种的每公顷产量仍可达2 000 kg以上,说明在灾害年份迟播大麦可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大麦过早播种,总叶片数多,生育期延长,增加了肥料投入而单产并无明显提高。过迟播种,春化阶段通过得快,总叶片数减少,生育期缩短,不利于高产,同时还会使千粒重、容重等下降,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15.
红麻氮磷钾化肥用量的互作效应研究简报冯汉皋,曹凤进,施惠明(江苏省南通县农业局)(南通县竹行乡农技站)南通县每年种植红麻2500—3000公顷,约占全省红麻面积的二分之一.研究这一地区红麻经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在生产上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16.
在晚稻收割后的稻田中免耕撒播油菜,研究了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田撒播油菜出苗率在90%左右,其中80%左右的苗可成为有效植株,株高和总叶数分别为耕栽的70%和65%左右,冬前叶面积系数平均比耕栽大1.60。板田撒播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多,每株角粒数和有效分枝数少,产量1200kg/hm2左右。播期和播种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板田撒播油菜播种迟,成熟早,产量虽比移栽油菜低,但经济效益是移栽油菜的3~4倍。  相似文献   

17.
播种期的迟早对红麻产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掌握适时播种和收获是保证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和收获期与产量的关系,探索红麻在湘北滨湖地区适宜播种和收获期,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密度与播种期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完善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探讨其在本地的最适播种期和最佳密度,2002~2003年度在安乡进行了播期和密度试验。通过分析播期、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认为稻田油菜免耕直播在9月底到10月份均可播种,都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且播期越早,产量越高;播种密度以每公顷36万~45万株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我区以麦收后夏播红麻为主,生长期短,纤维产量较低。从播种到收获一般只有120—130天,亩产纤维280斤左右。为挖掘夏播红麻增产潜力,我们于1982年对其密度及播种方式进行了试验。供试品种为青皮3号,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20平方市尺,重复4次。密度试验设  相似文献   

20.
播期对信阳红麻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阳市红麻不同播期的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红麻最适播种期是5月5日。从5月15日后。随着播期推迟,纤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逐渐降低。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确保较高的红麻产量,建议改夏麻为春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