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为了研究农家肥、缓释肥、菌渣处理对安哥诺李李园的施肥效果。以十二年生安哥诺李为试材,采集0~40cm土样,测定土壤养分;采集树冠外围果实测定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缓释肥更好地提高了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90%、27.77%、45.76%。菌渣相比于对照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88.75%,pH降低了3.32%,效果比其它处理显著。对于果实品质,农家肥极显著地提高了果实锌、镁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2%、82.61%、25.63%。缓释肥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降低了32.58%,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钙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17%、26.21%。菌渣显著提高了果实的铁含量,比对照提高了30.75%。3个处理均对果实单果重和单株产量起到了显著的提高作用。其中单果重提高效果最好的是菌渣,增重率为10.68%,单株产量提高效果最好的是缓释肥,单株平均产量为48.99kg,比对照提高了40.14%。缓释肥极显著地提高了安哥诺李的产量,为果园增加了收入。菌渣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改善果实品质。综合分析3种长效基肥中,施肥效果最好的是农家肥。  相似文献   

2.
用钼磷酸钾拌种可显著提高大豆种子活力及苗期各项生理指标,拌种后种子的发芽率及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4%和25.7%,根系活力提高了64.9%,根硝酸还原酶(NR)活性提高了29.5%,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31.3%。其适宜的拌种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3.
张伟  季划 《新农业》2012,(1):55
棚室卷帘机的应用扩大了设施栽培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卷帘机及配套设备使用频繁的冬季,一定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  相似文献   

4.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黄瓜、番茄、辣椒为试验材料,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冲施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冲施晶可以使黄瓜株高提高49.3%,番茄株高提高13.3%,辣椒株高提高20.0%。改善了黄瓜、番茄、辣椒的长势,促进了生长发育,使植株长势健壮,叶色浓绿。在经济性状方面,冲施晶可以使黄瓜瓜长提高11.3%,产量提高30.9%;番茄畸形果及病果率降低50%,果直径提高79%;辣椒座果率提高36.3%,果长提高18.8%,果实直径提高26.7%。明显改善了经济性状和商品性状,提高了座果率,增加了产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冲施晶,在蔬菜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可用于蔬菜生产预报并且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机设备的作业效率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就如何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的措施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介绍了提高农机设备作业质量的方法和农业机械的常见保养方法,以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垄作栽培对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品种龙麦26和克旱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垄作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可以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子粒容重10 g.L-1以上;改善了小麦的加工品质,提高湿面筋含量5%以上,降落数值提高6~34 s;面粉的粉质质量有较大改善,面团的耐柔性显著提高;由于垄作小麦穗粒数增加了0.5~3.3个,千粒重提高了0.1~0.5 g,致使单产比平作单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实测产量增加了2.4%~16.5%。  相似文献   

7.
吡啶羧酸铬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长肓肥猪日粮中补充2.0mg(每千克饲料添加量)吡啶羧酸铬,其生长发育、饲料报酬等都有明显提高,生长前期表现更为明显:日增重前期提高了8.34%,后期提高了4.87%;料重比前期降低了5.96%,后期降低了5.01%。同时,对猪的胴体品质也有了明显地改善:试验组猪屠宰率提高了1.12%。皮厚降低了0.3mm,膘厚降低了3.6mm.眼肌面积增加了2.08cm2,瘦肉率提高了3.75%,后腿比例提高了3.82%。  相似文献   

8.
种植紫花苜蓿提高黄土坡地土壤肥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试验在退耕坡地种植紫花苜蓿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同时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孔隙度。增强了土壤的渗透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对保持水土有重要意义。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提高肥力的幅度增大。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提高幅度较小,效果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增施微生物菌肥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施用微生物菌肥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后,烟叶中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明显增加,类胡萝卜素和类西柏烷类含量提高30%以上,苯丙氨酸类分别提高68.3%和14.0%,棕色化产物类分别提高了34.8%、16.1%。各种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相比于对照提高了总糖、还原糖和氯离子的量,降低了钾离子、烟碱和总氮的量;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3.0和2.2百分点,产量分别提高3.8%和2.0%,产值分别提高8.1%和5.0%。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呼伦贝尔市玉米的生产现状、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及存在问题等。同时,提出了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土地集约化进程,提高玉米机械化水平;建立新型推广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附加值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坝楞村试验站以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为对照,春小麦收获后及时移栽向日葵,监测并分析春小麦-向日葵复种对耕层土壤盐分、作物产量、产值和固化热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向日葵复种耕层土壤盐分较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分别降低了32.52%,16.70%和24.92%;等价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07.25%,23.20%和17.28%;籽粒固化热能分别提高了105.35%,6.06%和18.31%;总等价产量分别提高了126.01%,3.86%和3.21%。春小麦-向日葵复种的等价秸秆产量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252.19%,较玉米单作降低35.94%,较向日葵单作降低30.01%,秸秆固化热能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91.84%,较玉米单作降低了10.05%,较向日葵单作提高了4.08%;总固化热能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98.40%,较玉米单作降低了5.82%,较向日葵单作提高了7.83%。复种移栽的向日葵经济系数显著高于单作的向日葵。春小麦-向日葵复种的总产值较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了143.35%,102.33%和3.19%,总净产值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176.15%,较玉米单作提高了116.55%,较向日葵单作降低了13.26%。春小麦-向日葵复种的总净产值虽然低于向日葵单作,但可降低土壤盐分,故春小麦-向日葵复种在河套灌区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解。探讨了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强调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非常关键,另外,分析了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在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世绿牌生物肥的施用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茎数及有效穗数,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分蘖能力,并且能够使水稻干物质向着有利于提高产量的方向积累,同时也提高了水稻茎秆的充实度,提高了抗倒能力,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问题讨论式课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的教学中开展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尝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问题讨论式课堂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对问题讨论式课堂教学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秸秆焚烧,连续三年在全县推广4种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实施水稻、油菜、马铃薯、玉米秸秆还田示范6.57万hm~2,秸秆还田示范区土壤有机质提升5.68%、全氮提高2.86%、全磷提高7.25%、有效磷提高6.88%、缓效钾提高11.40%、速效钾提高10.6%、容重降低4.32%、CEC值提高3.46%;秸秆还田后农作物平均增产11.96%。示范区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秸秆还田率达到了97.40%,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09,(6):28-28
1 肉牛直线育肥的优点 一是缩短了生产周期,较好地提高了出栏率;二是改善了肉质,满足市场高档牛肉的需求;三是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四是提高了草场载畜量,可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安庆市水稻产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开展了稻作"五提高"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应用,取得了初步经验和实效:提高了超级稻先锋组合应用率,提高了秧苗群体素质,提高了群体成穗率和结实率,促进了安庆市水稻生产稳定发展,促成了无公害绿色水稻快速发展,节本、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南召县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限制性因素,论述了提高森林质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措施,以期为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50多年来,陇东地区共培育和推广了127个优良冬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六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育成的主要品种遗传基础包含了地方品种白齐麦、山西小白麦,碧蚂4号、农大183以及国外种质钱交麦、新乌克兰83、苏联早熟1号、早洋麦三大基因群。产量持续提高,90年代比80年代产量提高了19.98%,比50年代提高了55.27%;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陇东地区冬小麦产量三要素的主导因素;穗粒数的变化趋势和成穗数基本一致;千粒重不断提高,近期比90年代产量提高了14.78%,比50年代提高了57.14%;收获系数的提高是不同年代冬小麦新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来源。加强旱作种质资源的评判、筛选和创造是提高持续旱作育种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湿拌料在断奶仔猪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强  张远  郭东升  王承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62-2162,2164
研究了湿拌料饲喂断奶仔猪对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的保育期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8.80%,料重比比对照组提高3.07%,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明显提高,并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