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通过对牛场的运动场、卧床以及牛蹄福利设施的配备情况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78.7%调研牛场配备有运动场,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相较没有配备运动场的牛场高6.4%;在48家配有运动场牛场中,采用泥土、砂土、红砖/废旧石板、三合土作为运动场地面材料的牛场分别占39.6%、27.1%、25.0%、3.3%,且当运动场地面材料为三合土时,泌乳牛的年均产奶量最高;运动场头均占有面积以10~20m2为宜。(2)调研牛场均配备有卧床,卧床平整频率以1天1次的产奶量最高。(3)牛舍及挤奶厅配有防滑措施的牛场分别占91.8%和93.4%,相较于无防滑措施的牛场,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分别高11.4%和18.4%;牛舍及挤奶厅配有保护牛蹄部材料的牛场占比55.7%,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未配备的牛场高15.4%。综上所述,奶牛场的运动场、防滑设施、牛蹄保护设施的配备以及卧床平整频率均影响奶牛的年产奶量和牛场经济效益,奶牛场应当注重奶牛饲养环境和有关福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中国西南地区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的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分析了牛场福利设施的配备情况及其相关泌乳牛产奶量、肢蹄病数据。结果得出:(1)配备牛体刷的牛场占比为14.9%,其年平均产奶量比没有配备牛体刷的牛场高17.6%;配备防滑道、橡胶过道、蹄浴池的牛场占比分别为89.4%、68.1%、70.2%,相比没有配备防滑道、橡胶过道、蹄浴池的牛场年平均产奶量分别高3.3%、12.5%、18.8%,奶牛肢蹄病发病率在5%以上的牛场占比分别低44.8、44.8、50.0个百分点。(2)配有卧床的牛场占70.2%,其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比没有配备卧床的牛场高13.1%。(3)配有运动场的牛场占36.2%,与没有配备运动场的牛场相比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高13.6%。运动场占有面积平均每头牛少于5m~2、5~10m~2、大于10m2的牛场分别占23.5%、47.1%、29.4%,随着每头牛占有的运动场面积的增加,牛场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逐渐提高。综上,牛场配备牛体刷、防滑道、橡胶过道、蹄浴池、卧床和运动场均有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或肢蹄健康,应重视这些配置的投入,特别是牛体刷和运动场配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中国西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四个省、直辖市的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牛场数据,分析了调研牛场的存栏量、年产奶量、牛舍类型和犊牛饲养管理以及其随牛场规模的变化情况。结果得出:(1)1 000头以上规模牛场较100~499头规模牛场年平均产奶量高了11.1%。(2)西南地区主要以半开放式牛舍为主,占调研牛场的46.8%,随着牛场牛舍封闭程度的提高(从开放式到封闭式),泌乳牛年产奶量提高10.0%。(3)新生犊牛配置新生犊牛保育舍和专用产犊区、哺乳期犊牛一直单栏饲养或先单栏饲养后大群饲养、断奶缓冲7d再转群的牛场,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高。综上所述,奶牛的产奶量与牛场存栏规模、牛舍类型以及犊牛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数据。通过对东北三省奶牛存栏量、年均产奶量及牛场饲养管理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东北地区牛场牛舍以封闭式牛舍为主,采用封闭式牛舍牛场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开放式牛舍牛场低5.2%。(2)26.2%的牛场配备有发酵床,其年均产奶量较未配备发酵床的牛场高11.3%。(3)配备有犊牛岛、犊牛保育舍以及专用产犊区的奶牛场,泌乳牛年均产奶量均得到提高。(4)63.9%的牛场在给犊牛饲喂初乳时采用灌服方法,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奶瓶或奶桶的牛场高出16.7%和29.1%。(5)采用一直单栏或单圈饲养断奶前奶牛的饲养方式,相较于其他饲养方式,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高。综上所述,奶牛的产奶量与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泌乳牛舍建筑结构及其配套设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奶牛场泌乳牛舍建筑结构及其配套设施的差异,选取188个存栏规模在110~23000头不等的奶牛场,对泌乳牛舍建筑结构、环境控制设备、其他配套设施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河北省冷应激严重区域的泌乳牛舍以全封闭舍和半开放舍为主,热应激严重区域多为棚舍和半开放舍。河北省泌乳牛舍屋顶类型以普通双坡形式为主,约95%泌乳牛舍屋顶建材为复合保温板,约30%泌乳牛舍屋顶安装有透明采光带。全省90%以上泌乳牛舍内装有通风降温设施。清粪方式以铲车清粪为主,约45%奶牛场建有粪污处理设施。近几年随着奶牛舍改造升级,约90%牛舍内设置卧栏、颈枷。卧床垫料主要为沙子和牛粪。电加热保温饮水槽、照明设备、TMR已在全省普遍应用。本调研可为全省新建泌乳牛舍的设计及旧舍的改造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北京市奶牛场环境调控能力、牛群健康与福利状态,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密云、大兴、昌平、延庆、顺义、房山6个区的62家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调查指标涉及福利设施装配情况(牛体刷、牛舍到挤奶厅橡胶过道铺设、挤奶厅地面防滑设计)、饮水器清洁频率及饮水卫生、乳房炎随季节的发生率以及牛体表缺损状况等。结果发现:(1)安装牛体刷牛场的产奶量比没有安装牛体刷的牛场高出8.3%;从牛舍到挤奶厅铺设橡胶过道与没有铺设橡胶过道的牛场相比,前者产奶量比后者高6.7%;(2)1~3d清洁一次饮水设施的牛场占到51.6%,其产奶量相比不定期清洁的牛场提高16.7%,差异显著;(3)夏季是临床乳房炎高发季节;(4)奶牛体表有缺毛的斑、关节破损和肿胀、运动时发生跛行的比例少于一成的牛场分别占98.4%、85.5%和85.5%,相比发生比例大于一成的牛场,其年平均产奶量依次高5.7%、3.8%和1.9%。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通过对牛场牛群精细化管理以及健康情况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评估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配种选用公牛精液时考虑母牛难产、围产期时将后备牛与干奶牛分开饲养、新产牛与其他泌乳牛分开饲养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49.2%的牛场将头胎牛与经产牛分开饲养,其年均产奶量分别较未采取相应措施的牛场高11.0%、11.1%、7.9%、27.3%、21.0%;(2)90.2%的牛场会定期评估牛群体况,其年均产奶量较没有定期评估牛群体况的牛场高15.0%;11.5%的牛场奶牛体况偏瘦或偏胖,其年均产奶量低于奶牛体况正常的牛场;(3)尽管产后瘫痪发生率在0.5%以下、酮病发生率在1%以下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但产后瘫痪、酮病在产奶量高的牛场发生率偏高;夏季高产牛乳房炎发生率高,更应关注。综上所述,牛场应注重分群及其他精细化管理,并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以期获得更高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中国西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四个省/直辖市的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分析了调研牛场的冷热应激程度与防暑防寒情况。结果表明,夏季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受到影响的牛场分别占70.2%和66.0%;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在夏季的牛场占76.6%。采用喷淋、风扇、冷风机的牛场,相比没有采用这3种措施的牛场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高16.5%、18.5%和12.6%。奶牛冬季受到的冷应激相比夏季受到的热应激程度小,仅有5家牛场冬季有轻度冷应激,采食量和产奶量受冬季冷应激影响的牛场分别占51.1%和17.0%。泌乳牛乳头冻伤的牛场占比为6.4%。冬季牛舍采取防风措施,给犊牛加铺垫草、犊牛舍加热和给犊牛提供暖棚的牛场比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牛场产奶量分别高6.5%、18.8%、7.4%和9.7%。综上,西南地区夏季热应激相比冬季冷应激更加普遍,以牛场年产奶量衡量,喷淋和风扇防暑、给犊牛加铺垫料防寒效果最佳,冷风机防暑、为犊牛舍提供热源的防寒效果较佳且在牛场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北京市郊奶牛场环境调控能力、牛群福利状态,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密云、大兴、昌平、延庆、顺义、房山6个区的62家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分析了调研牛场的存栏量、年产奶量、牛舍类型、犊牛饲养设施与饲养方式及其随牛场规模的变化情况。结果得出:1新生犊牛饲养设施配置、哺乳期犊牛饲养方式、年平均产奶量与牛场规模有关,牛场养殖规模越大,新生犊牛和哺乳期犊牛饲养设施配置率越高,奶牛年平均产奶量越高;2成乳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以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牛舍为主,断奶期犊牛以无床位大圈大群饲养为主,不受牛场养殖规模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奶牛淘汰原因与淘汰时泌乳天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奶牛场每天重点关注的是泌乳牛、在群牛,往往忽略了淘汰牛,然而淘汰牛在牛场饲养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改善牛场管理的重要信号之一。本研究对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2 728头淘汰牛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淘汰牛的疾病效应对淘汰时泌乳天数有极显著(P<0.0001)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分析了各种疾病淘汰时的泌乳天数分布。这些研究结果将对奶牛饲养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我国东北地区奶牛场冷热应激及其调控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到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泌乳牛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夏季受热应激影响致使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下降的牛场分别占到62.3%和65.6%;为了缓解奶牛热应激,采取风扇、喷淋、遮阳棚、遮阳网防暑降温的牛场分别占98.4%、75.4%、83.6%、83.6%,并且配备有喷淋降温措施的牛场也均配备有风扇降温,采用喷淋及遮阳棚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较好。(2)冬季78.7%的牛场存在冷应激,进而导致奶牛采食量上升和产奶量下降的牛场分别占到52.5%和26.2%;为了犊牛防寒保暖,77.1%、65.6%、60.7%的牛场在冬季分别采取密闭牛舍、加垫草、提供温水措施,而给犊牛穿马甲能够提高年均产奶量,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3.1%的牛场存在乳头冻伤情况,分别有9.8%的牛场犊牛咳嗽发生率和8.2%的牛场犊牛腹泻发生率在10%以上。综上所述,为了更有效地降低冷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东北地区牛场夏季宜采用喷淋或遮阳棚防暑,冬季犊牛宜穿马甲防寒。  相似文献   

12.
酒精阳性乳的产生原因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滑酒精阳性乳,是指刚从乳房内挤出的奶与等量的70%酒精混合出现凝集现象的牛奶。1983年7月,北京海淀四季青牛场85头泌乳牛,阳性牛24头,占28.4%;1975年5月,门头沟龙泉务牛场52头泌乳牛,阳性牛26头,占50%;昌平南邵牛场124头泌乳牛,阳性牛43头,占36.4%;朝阳将台牛场108头泌乳牛,阳性牛56头,占51.9%。多年来,酒精试验已为乳品厂检测牛奶品质好坏的一个指标,常用来作为评定牛奶  相似文献   

13.
用SCC体细胞计数法对西宁市某奶牛场48头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头被检奶牛和38个乳室的乳汁呈阳性反应,隐性乳房炎的头患病率和乳室患病率分别为31.2%和19.8%。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4~6胎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牛(P<0.01);2~4月份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高于其他阶段;第5、第6个泌乳月和第9个泌乳月以上牛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牛(P<0.01),。  相似文献   

14.
现不少奶牛场存在着泌乳牛食欲差、体形消瘦、肢蹄病多、产奶量和繁殖率低、淘汰率高的现象,已严重影响了牛场的经济效益。为证实这与泌乳牛运动不足、运动场地不好有关,本人设计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二胎泌乳早期荷斯坦牛体重、日产奶量、平均日增重和周平均日产奶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体重影响显著(P0.05),奶牛体重在第6泌乳周达到最低值;(2)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3)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第5泌乳周达到产奶高峰;(4)泌乳早期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和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4周奶牛体重和产奶量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哈尔滨市奶牛养殖相对集中的道里区、南岗区、呼兰区、松北区选取不同规模的奶牛场和养牛户20个,对奶牛的年龄、品系、胎次、泌乳奶牛的健康情况、饲草、饲料、榨奶、饲养管理和选种选配等问题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结果(1)养殖规模。目前奶牛养殖户主要以饲养5~10头奶牛的小养殖户为主,较大规模即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不是很多,但是较前2年有了较快的增长。近年来也涌现了一些养殖量在500头以上的较大规模的奶牛养殖基地,如松北区大通集团杏林牧场、南岗区海顺集团奶牛场、香坊区综合牧场、道外区松花江奶牛场等。(2)饲…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江苏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及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江苏省7个市和不同地区的13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40份血清中IBRV抗体进行检测,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来自江苏省5个市和不同地区的11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460份血清中BVDV抗体进行检测,同时从中随机采集100份血清样本,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RTPCR)进行BVDV抗原检测与基因分型。结果表明:不同牛场的BHV-Ⅰ抗体阳性率为0%~82.1%%,平均阳性率为21.1%(114/540);不同牛场的BVDV抗体阳性率为0%~98%,平均阳性率为51.5%(237/460);不同牛场的BVDV抗原阳性率为0%~100%,平均阳性率为55%(55/100);对相应样本的BVDV抗原与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抗原~+/抗体~+牛占40%(40/100),抗原~+/抗体~-牛占15%(15/100),抗原~-/抗体~-牛占35%(35/100),抗原~-/抗体~+牛占10%(10/100);基因分型结果显示,BVDV-Ⅰ型占11%(6/55),BVDV-Ⅱ型为78%(43/55),Ⅰ型与Ⅱ型混合感染占11%(6/55),未发现BVDV-Ⅲ型。研究表明,BVDV和BHV-Ⅰ在江苏省主要规模奶牛场普遍流行,但不同地区、不同牛场的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牛场均能检测出抗原~+/抗体~-的持续感染牛,BVDV含基因Ⅰ、Ⅱ型,但主要以Ⅱ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8.
2014年8月-2017年4月,为掌握垦区奶牛白线病发病原因,对垦区范围内9个规模奶牛场饲养的8 139头奶牛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白线病发病率为1.30%~4.35%,平均发病率为2.58%;犊牛、青年牛发病率为0;每年6~10月是白线病发病高峰期,占总发病数的72.38%;5胎及5胎以上发病牛数占比43.54%。通过对运动场地面进行软化处理以及蹄部修理,能够有效降低奶牛白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阶段荷斯坦奶牛群异常行为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率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后续减少奶牛异常行为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实践。在长江以北地区选择5家不同规模的奶牛场进行实地调研。在每家牛场,分别选出1个断奶犊牛、育成牛、泌乳牛群进行观察,每天定时观测8次,每个牛群每次观测15 min,连续观测3 d,对有异常行为的奶牛进行记录统计。结果表明:异食、过度自我梳理、相互梳理、咳嗽和相互吮吸发生率,断奶犊牛极显著高于育成牛(P0.01),育成牛又极显著高于泌乳牛(P0.01);卷舌和蹭痒发生率断奶犊牛与育成牛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泌乳牛(P0.01);断奶犊牛、育成牛和泌乳牛之间的晃头及喊叫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荷斯坦奶牛部分异常行为发生率由断奶犊牛经育成牛到泌乳牛呈现明显的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制定奶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通过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检测上海某奶牛场的483头奶牛,然后用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皮试法阳性牛及与阳性牛密切接触牛共50头。结果发现: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ELISA的阳性符合率100%;在变态反应阴性牛中,仍然检出了部分ELISA阳性牛。我们考虑在高风险牛场增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频率,再随之实施抗体检测,会更有利于结核牛场的净化与防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