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麻种子根尖和雄花花蕾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和去壁低渗法对大麻染色体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去壁低渗法较常规压片法更易获得分散细胞,且染色体制片背景清晰;对大麻根尖有丝分裂不同时期进行观察,在种子发芽46h时取材,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最多;染色体2n=20,38,40,80等不同倍性的大麻染色体细胞均有存在.  相似文献   

2.
采集母树生长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二倍体和四倍体种子,在室外自然层积至萌发,待根长(L)分别达到0.5 cm2.0 cm时,选取根部嫩白且完整的根尖,按照试验设定的处理条件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取长度达到0.5 cm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紫草不同材料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为今后倍性鉴定奠定技术基础.[方法]以新疆紫草根尖及毛状根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分别考察培养方式及培养时间、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酸解方法、酸解时间、染色时间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B5固体培养基培养4d的毛状根中期分裂相指数较大,且染色体清晰,制片效果较好;早上08:00取材的毛状根根尖的中期分裂相指数(124.2‰)最高,原植物根尖(115.4‰)在早上10:00取材较为适宜;毛状根根尖采用0.1;秋水仙素、温度15℃、预处理时间4h时的中期分裂指数为97.6‰~124.2‰,室温酸解法、10;盐酸、酸解时间为12 min、染色时间为20 min有利于毛状根根尖的制片.原植物根尖采用0.1;~0.2;秋水仙素、温度4 ~15℃、预处理时间3h、室温酸解法、10;盐酸、酸解时间为15 min时的中期分裂指数为128.6‰~128.9‰.[结论]材料不同则取材时间及秋水仙素预处理时间就有所不同.秋水仙素预处理时间、温度及酸解时间是影响新疆紫草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尖细胞涂抹制片方法,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研究染色体组型染色体分带的基础。甘薯属包括有不同染色体数的物种,即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由于甘薯属物种的染色体小和染色体数目多,以及受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局限,使得对甘薯属物种体细胞染色体形态、组型分析研究很少,仅见有关甘薯属物种染色体数目个别报道。这对从细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柑桔选育种时对染色体的分析和鉴定,一般正如Soost和Cameron 1975年所报道的可以用花蕾、根尖、茎尖和胚制片观察。但是,目前我国柑桔类果树已普遍采用嫁接繁殖。对柑桔类果树的多倍体诱变育种和辐射诱变育种处理的嫁接苗的嫩芽或接穗时,要进行细胞学观察和鉴定,根本不可能采用根尖为材料,如用花蕾制片检查也要待嫁接幼苗生长2~3年开始开花时才能进行。综合一些报道,认为在短期作物观察体细胞的染色体,用根尖比茎尖方便,而用叶片又比根尖方便。到目前为止,除短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麦根尖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技术参数,并对小麦远杂组培苗进行倍性鉴定。[方法]以品种郑麦9023为材料,通过种子催芽、种子根根尖压片试验对小麦根尖的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探讨,找出最适合的技术参数,用于小麦远杂组培苗的根尖染色体压片试验,并对其倍性进行鉴定。[结果]利用冰水混合物处理根尖可代替浓度0.1%秋水仙素的作用;根尖的酸解时间宜控制在9.5~10.0min;夏季染色时间宜在5 min以内,冬季染色时间宜在10~15 min。经染色体压片计数得到该小麦组培苗的染色体数为21条,鉴定其为小麦单倍体苗,可进行下一步育种。[结论]该研究对指导单倍体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染色体制片效果影响因素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是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要获得理想的制片并不容易。本文综述取材时间与根尖长度、预处理、解离、染液的选择和制片方法等5项压片法中影响植物染色体制片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预处理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向日葵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制片技术,以龙葵杂8号向日葵根尖为试验材料,探讨低温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使用Photoshop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辅助对龙葵杂8号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像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表明:低温预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容易获得较为理想的可用于核型分析的染色体制片,龙葵杂8号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4,其核型分析公式为:2n=2x=34=24m+6sm+4st.  相似文献   

9.
芝麻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关键因子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最佳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以芝麻活体种子根尖为材料,研究根尖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取材长度和染色方法等关键因子对芝麻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为40 mg/L的放线茵酮溶液处理3h、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处理4h或0.002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处理3h;取材长度为0.5~1.0 mm;在V无水酒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优良制片,清晰观测到小麦染色体,以Taichung 29、中国春、中4的根尖为材料,通过时间、染色、解离和制片4个方面对常规方法和酶解法进行比较,并且在这4个方面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得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地数出小麦染色体的数目。常规方法整体操作时间较长达到7d,解离程度控制较精细,需要严格把控解离时间,并且对染色的时间长短要求比较严格,更需要在压片过程中严格控制力度单张玻片进行压制;而酶解法无须染色而且时间较短大约4~5d,酶解过程较易控制并且只需要对根尖捣碎不需要进行压片,控制相对容易很多,一次可进行大量制片。对比2种制片方法可以发现酶解法比较适合进行大量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11.
洋葱核型分析及有关制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秋元  杨约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341-12343
[目的]研究洋葱核型并探索其较佳的制片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洋葱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进行洋葱核型分析,其根尖细胞制片技术则是关键。研究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时间(1.5、2.0、3.0h)、不同固定时间(18.0、21.0、24.0h)、不同的染液(醋酸洋红染液、碱性品红染液)对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发现,洋葱根尖的较好的预处理时间为3.0h,较好的染液为碱性品红染液;在此基础上,通过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试验所用洋葱的染色体数为2n=2x=16。在洋葱的16条染色体中没有发现具有随体的染色体,但发现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过对染色体的测量与计算,该研究中洋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6=14m+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2%。[结论]这种核型公式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对洋葱品种资源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朱顶红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顶红新生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对朱顶红属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水溶液4℃预处理朱顶红根尖9—24 h,1 mol/L HCl溶液60℃解离根尖9 min获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首次对朱顶红品种'柠檬冰糕'进行核型分析,发现其为三倍体朱顶红,核型公式为K(2n)=3x=33=12 m+12 sm+9 st,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0.19%,核型类型为3B型。根据染色体制片结果对6个朱顶红品种进行倍性鉴定表明:'凤蝶'为二倍体朱顶红,'特伦蒂诺'为三倍体朱顶红,'粉色惊奇'快车'苹果花'樱桃妮芙'均为四倍体朱顶红。  相似文献   

13.
玉米(Zea mays)为玉米属中仅有的一个栽培种,按其籽粒形状、胚乳性质和稃壳有无又分为9个亚种或类型.它分布广泛,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玉米染色体数目较少(2n=20),染色体大小居中偏小,是染色体研究最有用的材料之一.目前,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分析技术已成为玉米绷胞分类、遗传育种、组织培养以及细胞工程研究中必备的实验技术.为进一步推动此项技术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其它作者的报道,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玉米染色体的主要制片技术及其显带流程.l 玉米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1.1 根尖染色体制片1.1.1 取材玉米种子较大且易获得足够的种子量,因此,取其萌发种子的根尖最为方便.具体方法为:种子在约60℃温水中浸泡1天后,播种于经消毒的细砂中,置26~29℃下萌发.待根长2.5~3cm时切取根尖进行预处理.根据我们的经验,切除种子根后继续砂培,可产生大量侧根,当侧根长1~2cm时取其根尖,其细胞分裂指数常高于种子根.1.1.2预处理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其他作者的报道,曾采用过下述各种处理方法和条件,均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快速获得用于染色体分带或者荧光原位杂交的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通过选择适当粗细的花生侧根,经过对二氯苯浸泡预处理,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后,直接用45%醋酸烘烤压片,得到了细胞平整、染色体分散的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与HCl解离压片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中试剂对染色体影响微小。与酶解去壁低渗法相比,该方法没有酶解去壁低渗的过程,不需要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较贵重试剂,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制片效率。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花生,也适用于芝麻、水稻、玉米、大豆、青豆、番茄等多种植物。  相似文献   

15.
以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的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用Schiff’s进行孚尔根染色,对接骨木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显微摄影。同时对接骨木进行核型分析,为其植物资源的开发,良种的选育和分类提供了细胞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薏苡属植物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根尖为材料,通过压片法制片和核型分析,研究了中国薏苡属植物川谷和薏苡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川谷和薏苡具有统一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20=18m(2SAT)+2sm,但二者在某些染色体编排顺序、随体大小上有差异。根据这一结果,从染色体水平上讨论了川谷和薏苡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冬凌草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染色制片方法,并确定冬凌草染色体数目,采用丙酸-铁矾苏木精染色方法,对冬凌草的根尖及下胚轴进行染色制片,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预处理液、不同取材时间对制片效果的影响,以探寻适宜于冬凌草染色体制片的有效技术。结果表明:进行冬凌草染色体数目观察适宜选取的材料为下胚轴,且取材时间8:00-9:00为最佳,将下胚轴用0.1%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h,并用丙酸—铁矾苏木精染色方法制片,观察到冬凌草染色体数目为16条。  相似文献   

18.
以胡萝卜根尖作为试验材料,对常规胡萝卜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了改良,结果表明:经改良后的制片方法在质量和获得所需细胞数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香石竹花蕾的子房壁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大小花蕾和预处理方法对香石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嫩花蕾的子房壁中期分裂相细胞多;在3种预处理方法中,用冰水混合物预处理24 h效果最好;与根尖相比,幼嫩子房壁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较多,且中期染色体在形态上与根尖中的无明显区别;利用子房壁制片,验证了13个香石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多数为30(二倍体)。  相似文献   

20.
以紫薇属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屋久岛紫薇(L.fauriei)、福建紫薇(L.limii)为研究对象,从取材、预处理、制片方法等方面比较了常规压片和去壁低渗法两种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效果,并进行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利用新萌发的茎尖在改良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三氯甲烷=5∶3∶2)中-20℃固定过夜后的制片效果最好;常规压片法适用于普通计数、观察,利用火焰干燥法可获得维持染色体原有形态、能用于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的染色体制片。此外,本研究观察到紫薇、屋久岛紫薇和福建紫薇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福建紫薇和屋久岛紫薇的染色体数目均为初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