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北部地区棉田烟粉虱成虫季节性动态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1997~2000年对河北省廊坊市棉田烟粉虱季节性种群动态的系统调查表明 ,棉田一般 6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 ,轻发生年份烟粉虱成虫数量增长缓慢 ,7月中旬后逐渐减退。严重发生年份(2000年) ,烟粉虱成虫种群数量在棉花生长中前期即持续增长 ,7月下旬进入高峰期 ,棉田烟粉虱成虫数量达百株 3叶2236~8310头 ,8月中旬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棉田烟粉虱在湖北棉区扩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已成为棉花主要害虫,2007年自6月中旬棉田见虫以来日趋严重,已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烟粉虱最佳防治药剂,我们在枝江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烟粉虱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寄主范围广,不但对大棚温室蔬菜严重为害,且对露地黄瓜、番茄、茄子、辣椒、四季豆、萝卜、红菜苔、大白菜、莴苣及棉花等作物造成极大危害.由于其食性杂、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多、发生量大,以及迁移性强、为害时间长、抗药性强的特点,给防治工作造成很大难度.2006年湖北省的烟粉虱从蔬菜、棉花上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因受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蔬菜上的烟粉虱发生十分严重,并向棉田扩展.特别是武汉市、仙桃、潜江、天门、汉川、鄂州、浠水、黄石等沿长江、汉江的蔬菜棉花混栽区,棉田烟粉虱大暴发.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市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外地花卉蔬菜苗木等大量引进,导致烟粉虱在我市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特别是2007年,发生面积广,为害作物多,发生数量大,防治措施不力,局部造成严重危害。为了顺利扎实开展烟粉虱防控工作,实现烟粉虱可持续绿色治理,开展冬季,防控,打围歼战,能有效地降低越冬虫源基数,减轻全年棉花经济、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烟粉虱的防治压力。为此,我们在马家店街道办事处腾家河村开展了冬春烟粉虱防控示范。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东台市棉花烟粉虱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粉虱是一种新入侵东台市的外来有害生物,2003年在东台市部分地区查见以后,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发生程度不断加重。2006年烟粉虱在棉田大发生,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紧紧围绕控害保产这一主线,全力推进统防统治,有效地控制了棉田烟粉虱的危害,实现了大面积棉花有虫无害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6年4~9月系统调查敦煌市杨家桥乡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5种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敦煌市棉田5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6月下旬开始普遍发生,8月上旬形成第一个成虫高峰,至9月中下旬随棉花采摘和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数量逐渐减少.烟粉虱在不同的棉花品种上发生数量不同,敦棉V3上虫量显著低于另外4个品种.5种农药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阿克泰、蚧虱傲克药效最好,其3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8.86%、82.66%.  相似文献   

7.
聊城、潍坊市2001年烟粉虱大发生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提出,烟粉虱主要越冬场所保护地蔬菜面积扩大,主要寄主棉花、大豆等种植面积大,迅速扩大的抗虫棉用药面积小,特别是6~8月干旱少雨等是2001年烟粉虱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据此试验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由于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以及外地花卉、苗木、蔬菜等大量调运,导致烟粉虱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2006年开始在棉田上出现少量烟粉虱为害,2007年其发生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08年在局部棉田暴发成灾,2009年其为害有所减轻。我站2007年开始对棉花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瓜套棉种植模式烟粉虱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瓜套棉田与单作棉花两种种植模式下烟粉虱在甜瓜和棉花寄主上的发生规律表现一致。套作甜瓜上的烟粉虱成虫的数量显著高于套作棉花和单作棉花,而套作棉花与单作棉花烟粉虱成虫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均差异不显著。瓜套棉与单作棉花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早晨8:00平均温度较低时(22℃),套作甜瓜、套作棉花和单作棉花烟粉虱成虫数量均表现出上部中部下部的分布特征,但在多数调查时间点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而中午14:00和黄昏19:00时平均温度较高(分别为32和28℃),两种种植模式下所有寄主的下部叶片烟粉虱成虫数量上升。两种种植模式下,无论是甜瓜寄主还是棉花寄主,烟粉虱若虫均以植株中部叶片数量最大。套作甜瓜若虫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中部≥下部上部,而套作棉花和单作棉花若虫的空间分布规律均是中部上部≥下部。  相似文献   

10.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发生为害与生态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粉虱是江苏棉花、蔬菜、花卉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在江苏地区,烟粉虱不能在露地越冬,但可以在保护地越冬;春末夏初,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向露地作物上扩散为害。烟粉虱从保护地向露地第一次扩散在500 m范围内,食料条件恶化时再次向周边扩散。在食料丰富的田间一般在寄主植物冠层上5~10 cm飞行。越冬虫源丰富、外地虫源引入、作物布局有利、抗逆性增强、预警机制不健全和防治方法不当是烟粉虱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烟粉虱"区域控制、全程控制、生态控制"的防控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甘肃棉田烟粉虱发生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了甘肃敦煌地区棉田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发生情况,分析测定了棉田烟粉虱的发生特点、危害损失,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烟粉虱是近年来在棉花上发生为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它每年8月、9月份集中于棉田为害,导致棉花早衰,影响单铃重,而且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对棉花生产构成巨大威胁.由于化学药剂对其防效不佳,针对其成虫具有趋黄习性,我们利用黄板进行诱杀,探索烟粉虱的物理防治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高邮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进行了调查,共查到烟粉虱寄主21科、48种(变种);烟粉虱在不同寄主上的危害程度有一定差异;通过棉田烟粉虱的系统调查,初步探明其发生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为害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我国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为害特点及近几年种群上升的原因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棉田烟粉虱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烟粉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年对湖北转Bt基因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调查表明 ,与常规棉相比较 ,转Bt基因棉有利于烟粉虱的发生。Bt棉化防田采用农药防治措施 ,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有一定控制作用 ,烟粉虱年发生量分别为652、1084头/100株 ,与常规棉田年发生量246、68头/100株相比 ,其种群数量仍有显著增加 ;Bt棉自控田未采用任何防治措施 ,烟粉虱的发生量显著高于常规对照棉田 ,其年发生量分别为1582、1210头/100株。  相似文献   

16.
烟粉虱自2001年在敦煌市发现后,因该虫酷似温室白粉虱而被忽视。近2年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2004年在本市部分棉田严重发生,形成大暴发局面。发生面积750.9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3%,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据9月上旬测产,烟粉虱重发棉田平均籽棉产量损失51.5%。其中因单株结铃数减少减产26.5%,因铃重下降减产25.0%,严重地块减幅高达98.4%,几乎绝收。其为害损失之严重,为本市植棉史上所罕见。为经济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的为害,2004~2005年我们采取定时、定点观测,大田调查,黄板诱杀,化学农药筛选等措施,对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  相似文献   

17.
烟粉虱在棉花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又叫棉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棉粉虱呈逐年加重为害趋势,现已成为棉花生长中后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受害棉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20%~30%。  相似文献   

18.
龟纹瓢虫对烟粉虱和棉蚜取食选择及适合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近年来棉田烟粉虱数量上升并与棉蚜呈混合或交替发生的态势,比较研究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对棉蚜和烟粉虱的取食偏好和食物适合度.结果显示,龟纹瓢虫不同虫态对烟粉虱若虫和棉蚜均具有较好的捕食作用;在棉蚜和烟粉虱若虫不同比例共存的情况下,龟纹瓢虫成虫均显著地偏好取食棉蚜;空间增大和蚜虫数量不足有助于增加龟纹瓢虫成虫对烟粉虱若虫的控制效应.取食烟粉虱若虫和棉蚜若虫的龟纹瓢虫幼虫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对后代成虫性比亦无影响;但取食烟粉虱若虫的龟纹瓢虫幼虫期延长3d,死亡率升高5.45倍,幼虫和成虫体重明显减轻;成虫取食烟粉虱若虫不能满足其产卵的营养需求.综合分析认为,棉田具有一定数量(经济域值以下)的棉蚜,有利于增加龟纹瓢虫对烟粉虱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19.
金党琴 《植物医生》2005,18(1):16-16
烟粉虱又称棉粉虱、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全国普遍发生,是蔬菜、棉花等的主要害虫.烟粉虱自2000年传人江苏后,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烟粉虱药效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吡蚜酮(飞电)汉川县2007年推广使用在防治稻飞虱上,得到较高防效评价,近两年,我市棉田烟粉虱严重发生,对于烟粉虱这样的新发生害虫,农民普遍反映药剂选择困难,受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委托,汉川市植保站进行了25%吡蚜酮防治棉田烟粉虱药效实验,通过这次实验,了解本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