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善成 《水产科学》1996,15(4):23-23
泥鳅的稻田养殖刘善成(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关键词:泥鳅,稻田,养殖泥鳅俗称“水中人参”。泥鳅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的养殖品种。一、稻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凌继忠 《内陆水产》1997,22(2):24-24
泥鳅又名鳅鱼,是一种分布广、耐低氧,适应强、食性杂的小型鱼类,常见于底泥较厚的湖汉、池塘、沟渠、稻田等浅水水域,喜栖于静水水域的底层,适合稻田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殖泥鳅,每667m2稻田可产泥鳅75kg左右。1稻田选修凡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一般能旱涝保收的稻田,面积为667—1333m2都可以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稻田还要加工整理,一要加固和筑高田埂,设置水泥防逃板,水泥防逃板高度为70cm,其中要埋入田泥15-20cm,各水泥板相接处用水泥勾缝;二要在稻田内开挖鱼沟和鱼溜,鱼沟的形式有“目、田、井”等类型,…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殖泥鳅夺高产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还可入药辅助治病,是老少咸宜的膳食医用佳品,也是出口创汇的畅销水产品。我们湘西山区农村有稻田养殖泥鳅的传统习惯,1992年怀化地区生产泥鳅500吨以上,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每亩产量可达50到200公斤以上,经济...  相似文献   

4.
我国稻田面积大.天然饵料多.利用稻田养泥鳅.是条致富的好门路。一、稻田饲养方法。饲养泥鳅的稻田.要求弱酸性土壤;其饲养方式有: 1.稻田粗放养殖。采用粗放方式饲养泥鳅的稻田.不投饵,不管理.水深为10厘米左右.田埂加高到20—25厘米,放养量为每平方米50—100尾。  相似文献   

5.
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发展稻田养殖泥鳅,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稻田养鳅的管理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饵料的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可以摄食多种饵料。故稻田养殖泥鳅,一方面应通过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充分发挥稻田的光、热、水、气等资源的作用,培养大量饵料生物,作为泥鳅的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又应采取多种渠道,落实人工饵料来源,进行科学投喂。泥鳅的人工饵料,有小杂鱼、鱼粉、动物内脏、蚕蛹、猪血、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还有米糠、麸皮、豆饼、蔬菜、瓜果皮等植物…  相似文献   

6.
张新峰 《内陆水产》2004,29(9):23-23
近几年,我们在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还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价高且畅销,适应了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要。现笔者把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泥鳅是一个食性广、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水产养殖品种;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广大农村发展渔业,特别是稻田养鱼的一个优良对象。为了深入探索稻田养泥鳅的生长、产量和效益情况,自1997~1998两年进行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8.
张新峰 《齐鲁渔业》2005,22(5):31-32
近几年,我们在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还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价高且畅销。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现把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饲养,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稻田投饲施肥精养泥鳅,年增长可达2~4倍,是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互.稻田的选择和修建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养殖为宜。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稻田面积可大可小。防逃设施要严格:田埂加高加固夯实到30~50厘米,最好用塑料股或木板、石板、网片等贴于埂的内侧,下端埋入硬泥中;进排水口设置网拦,防泥鳅钻逃和野杂鱼污物进入。禾苗返青后,将稻田四角的稻株移栽…  相似文献   

10.
泥鳅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食性杂,稻田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等特点,实践证明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我县从97年开始进行稻田试养,99年已推广到大舜、洪溪、俞汇等7个乡镇进行较大规模的泥鳅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在泥鳅的消费前景不断看好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多种方式的养殖实验,体会到泥鳅非常适合稻田养殖,并能获得鳅、稻双丰收。现就泥鳅的稻田养殖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常先苗 《水产养殖》2009,30(8):30-32
泥鳅属小型经济鱼类,性习钻泥,游动能力弱,直接放入水稻大田中养殖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常规稻田泥鳅养殖标准要求相对较高,对一般未从事过泥鳅养殖的人来说难度大。2008年笔者结合泥鳅池塘养殖、小体积网箱养殖和常规稻田养殖的优点,与水产养殖企业联合开展低洼地改造稻田小体积网箱泥鳅养殖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泥鳅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温水性底层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泥鳅广泛分布于有淤泥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尤其喜欢在中性或弱酸性的淤泥处栖息。泥鳅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泥鳅的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群众喜食的淡水水产品,又是风味独特的滋补品,也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水产品之一。利用稻田养殖泥鳅,可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同时,泥鳅可以充分利用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可减少投资。丰南市柳树华镇柳前  相似文献   

15.
赵林斌 《齐鲁渔业》2007,24(11):29-29
稻田养殖泥鳅投资少,管理方便,既增产水稻又增加水产品,并且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泥鳅的身价越来越高,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在我县利用稻田养殖泥鳅热潮已悄然掀起。2006年我县孔津湖稻田生态养殖示范区养殖泥鳅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10 kg,渔业产值3 800多  相似文献   

16.
泥鳅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美誉,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泥鳅身价倍增,逐渐成为国人在餐桌上的佳品。因此,大力发展泥鳅养殖前景可观。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广泛,开展稻田养泥鳅可使水稻增产,鱼粮双收,我国已有许多稻田养殖泥鳅提高经济效益的实倒。现将稻田养泥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据测定,养殖泥鳅的稻田中有机质含量、有效磷、钙、镁含量均高于未养泥鳅的田块。2011年6月25日-10月25日,在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开展了稻田大鳞副泥鳅健康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名特优新养殖品种,拓宽稻田养鱼生产领域,2005年,我们与本县新民镇华山村农民何学志合作,利用120亩稻田进行养殖泥鳅试验,获得稻鱼双丰收的可喜成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泥鳅是稻田种养结构中的优良物种,稻田内养泥鳅,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种、养鲤鱼鲫鱼或养蟹等。这种饲养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的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求。近几年,山东省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饲养泥鳅的试验,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盐都县郭猛镇戚庄村张国华,1996年利用1.07hm2稻田种稻养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每667m2产稻谷375kg,成蟹61.25kg,纯收入3006元,创全县稻田养蟹最高记录。现将他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1.稻田准备稻田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较好,田间工程由环沟、田间沟组成,环沟宽3m,深1m,沿田埂内侧约3m处开挖,田间沟宽1-1.sin,深0.6m,开挖占稻田总面积的20%。四周用竖砖砌成防巡墙,内侧用水泥抹面。放种前清除沟中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消毒,以杀灭沟中的黄鳝、泥鳅、赘虾等敌害生物。2.留种放养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