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为了探索马铃薯间种芸豆最佳方式,明确马铃薯间种在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前提下的黑芸豆播种密度,为完善马铃薯间种黑芸豆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二、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落实在化德县朝阳乡补龙湾行政村,试验地土质砂壤,前茬玉米,马铃薯播种时,亩施碳铵50  相似文献   

2.
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该区玉米应用技术进步的主导研究方向。为此,针对玉米边际效应的优势和芸豆耐阴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经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应用晚熟、耐密、穗大、抗病等特性突出的玉米品种,增加密度,芸豆应用蔓生性品种进行间种,间种比例为玉米芸豆2比1的小比例间种方式,实现了玉米增产芸豆增效的效果,总结了玉米芸豆间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玉米边际效应的优势和芸豆耐阴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经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应用晚熟、耐密、穗大、抗病等特性突出的玉米品种,应用蔓生型芸豆品种进行间种,间种比例为玉米芸豆2比1的小比例间种方式,实现了玉米增产、芸豆增效的效果。本文作者总结了玉米间种芸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技术指标产量目标:500-550公斤/亩。群体结构为:冬小麦早熟品种,有效穗数38-43万/亩,穗粒数30-33粒,千粒重43-48克,基本苗25-30万/亩,冬前最高总茎数75-80万/亩。冬小麦中晚熟品种,有效穗数37-41万/亩,穗粒数33-35粒,千粒重41-46克,基本苗22-25万/亩,冬前最高总茎数70-75万/亩。  相似文献   

5.
一、产量示范结果寒地水稻覆膜等距穴播节水栽培技术自2001年引进,在饶河镇岭南村试验2亩,1亩为寒地水稻覆膜等距穴播节水栽培,1亩为条播,品种为合江19,经试验,寒地水稻覆膜等距穴播节水栽培m2有效穗数535穗,较ck521穗多14穗。穗粒数69·8粒,较CK多20·8粒,千粒重多0·5g。覆膜  相似文献   

6.
吨粮田夏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氮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度在濉溪县和宿县,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研究了淮北地区小麦玉米吨粮田系统中夏玉米的密度与氮素效应。建立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综合效应方程,并对其进行了解析。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光合面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掖单13号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高亩产量为715.4公斤,达到最高产量的密度为每亩5371株,亩施氮量为20.3公斤。其产量构成及主要生育指标是:每亩5210穗,每穗478粒,千粒重305.3克;叶面积系数开花期为6.75,成熟期为3.35;亩干物重开花期为614公斤,成熟期为1608.9公斤。  相似文献   

7.
玉米育苗单株定向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与大豆、芸豆套种,多采用直播方式,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350~400千克。通过采用玉米育苗单株定向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玉米产量达到600.650千克,大豆、芸豆产量分别增产10%以上。该技术荣获贵州省毕节地区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8.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2003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晚季在闽侯县南屿镇“省千亩水稻新品种示范片”试种,结果表现产量、米质等都较好,获得农民的认可。 一、产量表现 该组合产量结构合理,亩有效穗18.4万,穗长25厘米,每穗总粒数125.6粒,每穗实粒数102.1粒,千粒重30.5克,亩产506公斤,比对照两优2186亩增91公斤。  相似文献   

9.
当前推广应用的大穗型品种如:鲁麦22号、鲁麦23号、济宁13号、兰考906等,每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0~50克,穗粒重1.5~1.8克,亩穗数30万~40万.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与大豆、芸豆套种,多采用直播方式,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350~400千克.通过采用玉米育苗单株定向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玉米产量达到600~650千克,大豆、芸豆产量分别增产10%以上.该技术荣获贵州省毕节地区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1.
选用郑单958玉米品种,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的过程中采用单施N、单施P、NP配施、NPK配施、单施有机肥(用腐熟的猪马粪750千克/公顷)、N+有机肥、P+有机肥、NP+有机肥、NPK+有机肥9个处理不同的施肥措施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的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高产量是NPK+有机肥和NPK配施处理籽粒的的产量分别为825.4千克/公顷和809.9千克/亩,最低产量是单施N和单施有机肥处理籽粒的产量分别为684.9千克/亩和682.5千克/亩,产量最高和最低的产量相差142.9千克/亩,不同施肥措施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塔城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探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本文筛选出3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通过对其生物性状、产量的分析,判断该玉米品种能否在塔城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下种植并获得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天泰316株型紧凑,穗位适中,667米~2产量1 059.3千克;中天303株型紧凑,穗位略高,667米2产量1 018.45千克。推荐这2个品种进入下一轮试验,以进一步确定其生物性状与产量。  相似文献   

13.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育期表现较大差异,温度是影响玉米生育期的主要生态因子;覆膜对生育期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影响作用 主要在玉米生育前期,开花期玉米根系数量和最大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同播期条件下,掖单13号开花期根系数量和最大LAI大于登海1号品种,适宜生态条件下,玉米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13穗长较大,易于形成大果穗,高产潜力大,但高温弱光条件下,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空秆率高,果穗不整齐,产量低。  相似文献   

14.
富硒多元素台湾彩仁花生--四粒黑 该品种株高60厘米,分枝6~8个,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丰产性能好,大果型,百果重250~300克,单果3~4粒的占98%,子仁黑色,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该品种春播覆膜的每667平方米(1亩)产荚果600千克,夏播667平方米产量400千克.该品种好种易管,病害少,遗传基因稳定,连年种植不退化,纯度高,黑色浓,外观、品质、产量、抗性均优于国内两仁黑花生.栽培时,667平方米用种果13千克,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磷肥50千克,钾肥25千克.  相似文献   

15.
水稻轻简栽培模式主要有直播、机条播和机插等三种模式,本次试验主要对盐粳15号的直播和机插两种高产轻简模式进行了探讨。盐粳15号的直播模式,主要探讨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量对盐粳15号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最适宜的直播时间为6月15日左右,其亩用种量为6 kg/亩,亩有效穗为27万穗/亩,每穗总粒数为105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7.9 g。盐粳15号的机插模式,盐粳15号的适宜机插密度为30 cm×13 cm,栽插前15~18 d播种,基本苗为7.5万/亩,每亩有效穗21万~22万,千粒重27.9 g,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15粒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玉米品种禾源18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以期为该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禾源18号在不同密度水平下产量与穗长、穗粗、秃尖、穗粒数、行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亩穗数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对其表现进行客观评估。结果表明,禾源18号在种植密度为4 500株/亩时产量最高,达到876.2 kg/亩。  相似文献   

17.
以夏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6个种植密度条件下的玉米产量、穗部性状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夏播玉米品种登海618的每亩最佳种植密度约为5 760株。在本试验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亩密度达到5 760株后,产量有所下降,产量结构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随之增加,穗粒数先增后减,百粒重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一、产量指标和基本条件 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667米2基本苗45万~50万,收获穗数45万~50万,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0~45克,667米2产500~550千克。2.品种选择选用耐水肥、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的中秆大穗型优良品种,如新春17号、新春11号、新春6号等。  相似文献   

19.
经试验、示范,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栽培技术。小麦品种以博爱7422和西安8号为主,夏玉米以掖单12号、13号为主。单产350kg以上麦田,平均亩基本苗15~18万,冬前总茎蘖数65~80万,每亩穗数35.48万,穗粒数33.6粒,千粒重38.4g。单产620kg以上的夏玉米,平均密度4423株/亩,穗粒数510.3粒,千粒重297.7g。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氮肥应偏施在夏玉米上,玉米田氮肥运筹以苗期施40%、大喇叭口期施50%、吐丝期施1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2
水晶糯1号经2001年浙江省特种玉米区试,鲜穗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88.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3%。2002年区试鲜穗平均亩产689.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4.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7.8%。大田生产一般亩产700千克。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摘)93.2天,与苏玉糯1号相仿。株高225.3厘米,穗位高93.6厘米,果穗长筒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