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针菇、草菇、香菇和红灵芝液体培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室对几种常用食用菌液体发酵进行了初步试验,效果较好。下面我们将试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种:金针菇麓一号、草菇157号,香菇20号,红灵芝505号。以上菌种均由湖南师大菌种场提供。(二)培养基:1.斜面培养基:加富 PDA 培养基;2.原种培养基:麦粒种培养基;3.摇瓶培养基;(1)玉米粉3%,豆芽浆2%,葡萄糖1%,酵母膏0.5%,KH_2PO_40.1%,MgSO_40.1%;(2)玉米粉3%,豆芽浆2%,葡萄糖1%,酵母膏0.5%、甘蔗5%,KH_2PO_40.1%、MgSO_4  相似文献   

2.
陈海荣 《食用菌》1995,17(2):9-10
强力增产素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三十烷醇晶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混合而成,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保存性能。笔者曾在金针菇和香菇的母种制作上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确定了其适宜的应用范围为0~1ppm,为了观察强力增产素在草菇菌种上的应用效果而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业增产的一项新技术,具有使用浓度低,经济效益高和免污染的特点。在耳类上使用的效益如何?详细报道不多。本试验是在西园中学耳场进行实验,重点摸索三十烷醇对毛木耳的增产效果。现将实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三十烷醇:供试产品是我县科技实验站用蜂蜡提取的纯度87%晶体,乳剂是由酒精加吐温-80配制成500ppm浓度,再用井水稀释成各种所需的浓度。 (二) 供试菌种: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AUP-781号毛木耳。自制塑料袋栽培种,其配方为78%蔗渣,20%麸皮,1%碳酸钙,  相似文献   

4.
1982年,我所采用厦门大学化工厂生产的三十烷醇[CH_3(CH_2)_(28)CH_2OH],进行了不同浓度三十烷醇喷施蘑菇的试验。结果表明,0.5ppm浓度的三十烷醇为最佳浓度,比对照(清水)增产。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三十烷醇设0.1、0.2、0.5、0.8、1.0ppm、清水对照等6种处理。以本地接种的彭浦菌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床架排列,三次重复。  相似文献   

5.
丁凤珍  潘琦 《中国食用菌》1990,9(5):18-19,16
植物生长调节剂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效应和对多种作物的增产效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兴趣。在食用菌方面,近年来也做了不少工作,但用多种生长激素进行比较研究,报道不多。本试验采用多种生长调节剂,对金针菇的生长,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食用菌生产中合理地应用此类物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三明一号。培养基成份(%):棉籽壳77,麸皮20,石膏1,蔗糖1,石灰1,料水比1:1.2~1.3。拌匀后装入17×33厘米的聚丙烯袋。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培养。当每潮菇生长至子实体形成期,在现蕾,齐蕾和菇柄伸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3次,两潮菇共喷6次。处理如下:1.三十烷醇:农用品,喷施浓度0.5ppm;2.乙烯利:农用品,500ppm;3.赤霉素:生化试剂,10ppm;4.α-奈乙酸:生化试剂,10ppm;5.激动素:生化试剂,5ppm;6.三十烷醇  相似文献   

6.
高淑敏 《北方园艺》2011,(12):154-156
为适应高海拔气候条件下金针菇规模化栽培生产,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野生植物研究所选育的金针1号菌株为试材,研究了5种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号培养基配方(玉米粉5%、麸皮1%、酵母粉0.5%、葡萄糖2%、KH2PO40.1%、MgSO40.05%、CaCO30.2%、维生素B11 mg),在25℃1、80 r/min的培养条件下,恒温培养6~7 d,培养出的金针菇液体菌种菌液清亮、颜色浅黄、菇香味浓、菌球直径小、密度大,接种栽培袋后,多点上下同时发菌,发菌速度快,菌龄一致,与对照固体菌种接种后发菌时间对比缩短18 d。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通过对白色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液体菌种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营养物质(C源、N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白色金针菇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效应依次为玉米粉麦麸葡萄糖蛋白胨;最佳比例为玉米粉3.0%、麦麸2.5%、葡萄糖1.5%、蛋白胨0.5%,可获得最高菌丝干重。微量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依次为KH2PO4MgSO4VB1≈VB2,最佳比例为KH2PO40.10%、MgSO40.05%、VB10.005%、VB20.005%。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培养基主料为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供试菌种为本所采集驯化的孢犊金针菇、上海金针菇和福建三明8201金针菇。 2.方法:(1)培养基配方:一级种为PDA培养基,二级种和栽培用料为棉籽壳93%,蔗糖1%,石膏粉1%,玉米粉5%,料水比1∶1.3。 (2)培植方式:瓶栽。选用500g罐头瓶,常规拌料,堆闷2小时后装瓶。装料时装满压实与瓶口齐,在瓶口中间打穴,接种穴的直径为3cm,深3cm,用聚丙稀薄膜和牛皮纸封口,用扎绳扎紧。  相似文献   

9.
三十烷醇提高裂褶菌深层培养菌丝球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外文献报道,在培养基中加入0.01-10ppm的直链饱和脂肪醇(c=26-36),能明显地促进担子菌的生长。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自79年起将三十烷醇用于担子菌的培养,观察到在含5-28ppm三十烷醇的固体介质中培养担子菌可使子实体的产量增加184-190%,干菌丝产量比对照增加37%。国内有人报道,在食用菌栽培中喷洒三十烷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但在深层培养中使用三十烷醇尚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裂褶菌深层培养中,试验了以蛋白胨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  相似文献   

10.
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金针菇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烷醇和赤霉素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浓度的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多种食用菌均有较明显的生长效应。本文主要报道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金针菇的生长效应。1试验材料 菌种为金针菇杂交21,引自江苏高邮食用真菌研究所。培养基配方:棉子壳80%,麸皮18%,蔗糖1%,石膏粉1%。料液比1:1.3,pH值自然。栽培袋为17 ×33cm聚丙烯塑料袋。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均为常州市东风化学品研究所生产。2试验方法 装袋后的培养料在1.5kg/cm2下灭菌2小时,取出待料温降至25℃左右即可接种。接种后移至恒温箱内21~23…  相似文献   

11.
夏温澍 《食用菌》1994,16(6):11-12
木屑培养基通常是用来生产木腐菌二级种和栽培种的,用于一级种的分离、鉴别、制作和保存都比较少。笔者从1981年以来先后用该培养基进行了下述几项试验,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平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蜜环菌,黑木耳,毛木耳,银耳,灵芝,茯苓等。 (二)培养基 ①试验培养基为木屑78%,麸皮20%,蔗糖和石膏粉各1%,水适量。②对照培养基为马钤薯200g、蔗糖和琼脂各20g、水1000ml,均装瓶或试管中,前者1.5kg/cm~2压力灭菌60分钟,后者灭菌20分钟。  相似文献   

12.
生长调节剂对黄绿蜜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三十烷醇(triacontanol)和肌醇(inositol)两种生长调节剂对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和肌醇对菌丝生长都有较明显的影响,但肌醇效果不如三十烷醇。在培养基中添加1.5ⅹ10-7mg.mL-1三十烷醇,可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关键是菌种,菌种的纯度、活力、培育时间和抗杂能力,决定着生产的成败、效益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菌种生产工艺和培养基成为菌种生产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纸浆50%,甘蔗渣40%,玉米粉6%,糖、石膏、石灰、过磷酸钙各1%、水料比1∶1.2~1.3”金针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菌丝萌发力强,液化效果好,接种到采收时间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史胜辉  方淑荣 《食用菌》1994,16(1):22-22
本文介绍的是北方半地下室玉米芯熟料开放式袋栽金针菇新技术,与常规栽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污染少、出菇齐、产量高、管理方便等优点.现将其工艺流程简介如下:(一)选种 选用耐低温的吉农5号金针菇菌株,其一、二、三级菌种均按常规法制备.(二)配料 配方为粉碎的玉米芯78%,玉米粉20%,石膏1.5%,石灰0.5%.将玉米芯加水拌匀,使其吃透水闷12小时后,将玉米粉、石膏、石灰按比例拌入料中,加水拌匀,料水比为1:1.3.  相似文献   

15.
白色金针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适于白色金针菇F81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麸皮2%、KH2PO4 0.1%、M茚040.05%、10ugVB1/100ml、50ugVB2/100ml;适宜摇瓶的培养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6~8,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三十烷醇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笔者在安徽农学院陈长庚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三十烷醇在蘑菇、辣椒、蕃茄、四季豆等蔬菜喷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现将蘑菇喷施试验作一简介。试验设三个小区,每小区1m~2。三十烷醇浓度为0.5ppm,以喷清水为对照。试验结果,喷三十烷醇的较对照区采菇期早2~5天。各取10个子实体称  相似文献   

17.
猴头菇喷三十烷醇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烷醇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年来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应用已有过不少报道,但应用于猴头菇栽培上还未见详细报道,为了提高猴头产量,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 (一)供试菌种猴头菌种由上海师大提供。 (二)培养墓质斜面培养基用PDA。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进行灵芝菌的液体培养时,发现添加大豆粉后的液体培养基,对灵芝菌丝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①菌种:赤灵芝,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一级摇瓶培养基:玉米粉3%,蔗糖2%磷酸  相似文献   

19.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验证其对香菇后期生长的促进作用,我们对已出过两批菇的菌块喷施三十烷醇,达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现简介如下:培养料配方撒播78%木屑、  相似文献   

20.
两段出菇也叫覆土栽培,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在平菇栽培中已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金针菇的覆土栽培,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就覆土栽培对金针菇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杂交19,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培养料为棉杂质98%,石灰2%。 (二)试验方法 母种和原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满菌丝后备用。栽培料投料50kg,按上述配方调含水量为65%,装入12×50cm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500g,每袋打4个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