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水质在线监测采样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节省昂贵的在线检测仪表使用数量,使用一组仪表轮流检测多组养殖水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相应的水样采取方式发生了变化,往往不符合仪表传感器的最佳采样方式,可能造成额外误差.通过分析常用水质在线检测仪表在多路取样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误差,证明该方法对pH、氧化还原电位等化学性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影响不显著,对温度、溶解氧等物理性水质指标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际应用该方法时需采取的修正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利渔业》2007,27(3):69-69
①控制温度:控制好温度就可以使龟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水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龟的生长。稚龟刚人池时,水温应控制在25℃左右,以后每天提高1℃,逐渐提高到29~31℃。因为这一温度是龟生长的最佳温度。②控制放养密度:控制放养密度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又可保证龟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中。稚龟放养密度一般为100~120只/m^2;  相似文献   

3.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6):48-49
本月气温、水温平均在30℃以上,阳光充足。鳗鱼在最适合的温度(26~28℃)条件下,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必须勤于分养,更需适当控制摄食量,严格掌握“四定”投喂:即定质、定位、定量和定时。在生产中控制八分饱为度。  相似文献   

4.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实现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高产高效。如采用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还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若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塑料大棚周年连续高产养殖黄鳝技术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控制牛蛙适温投饵和防止高温致死牛蛙养殖投入低,产出高;效益快,但在饲养的过程中必须控制适温投饵和防止高温致死。一、控制适温投饵牛蛙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决定因素是温度,在一个地区栖息,一则取决于月平均温度;二则取决于温度上下的极限。在饲养过程中,不要误认...  相似文献   

6.
膨胀水箱系指在水循环系统中,能够随水温的变化而自动调节系统中循环水总量的专用水箱。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对膨胀水箱在渔船闭式冷却水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一、自动调节系统循环水量,避免系统遭到破坏。渔船闭式冷却水系统中,工作介质水的温度变化很大,例如:常温下水温为冬季0℃~8℃,夏季30℃~37℃。工作温度为主机进水温度45℃~55℃,出水温度75℃~85℃。最大温差达80℃之多。由于水的膨胀系数大于系统管路等材料的膨胀系数,当温度升高时,系统内循环水的总体积将大于系…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怎样安全越冬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罗非鱼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省、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外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罗非鱼越冬期较长,因此,必须做好控制水温、增加溶氧、投喂精料、防治鱼病等饲养管理工作。1控制水温要使罗非鱼在小水面、高密度条件下安全越冬,越冬水温应经常控制在16~20℃之间。水温要稳定,防止忽高忽低。在此温度下,罗非鱼可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摄食较少,耗氧量低,便于管理。越冬后期需适当提高水温,…  相似文献   

8.
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宪栋  蒋霞敏  符方尧 《水产科学》2007,26(12):643-647
以COA为基础培养基,进行了光照、温度、盐度等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和色素含量影响的单因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绿球藻适宜生长的光照度为500~2500lx,最适光照度为500~1000lx: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5~30℃;适宜生长的盐度为0~44.9,最适盐度为13.7~33.4;适宜生长的pH5~11,最适pH8~10;最适氮源为NH4-N,其次为(NH2)2CO;适宜生长的氮(NH4Cl)质量浓度为5~25mg/L,最适质量浓度为15~25mg/L。理化因子对该藻色素含量的影响与其生长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嘉庚蛸对温度、盐度的耐受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3年4~10月在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嘉庚蛸成体对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利用温水和冰水调节水温,在温控加热器和生物冰袋的协助下完成温度耐受性试验;通过淡水和海水晶调节试验过程中所需的盐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嘉庚蛸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2.0℃~31.0℃,临界上限水温为35.2℃,临界下限水温为0.5℃;耐受盐度的范围比较广泛,为4.8~48.5,适宜养殖的盐度为18.4~33.1。较高的耐受性范围可以保证嘉庚蛸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的环境,不至于由于环境因子的激变造成嘉庚蛸的大规模死亡。因此,人工养殖和育苗过程中,保持环境因子的稳定是获得高孵化率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谢林荣 《畜禽业》2023,(8):63-65
育雏阶段对鸡场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面对开口、环境温湿度控制、消毒以及生物安全管理等问题时,必须结合鸡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解决;首日龄雏鸡开口药物可从抗生素、中药、微生态制剂以及消毒药中进行选择;育雏过程中须结合日龄变化逐步调低环境温湿度,使实际温度和体感温度保持一致;加强舍内消毒,对外来人员进行重点监控,防止将场外病原带入;不断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雏鸡平稳度过育雏期。  相似文献   

11.
大黄鱼幼鱼对若干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有实验装置的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以每批100尾大黄鱼幼鱼进行光照强度、水温、溶氧量、盐度等的单因子适应性实验以及对温度、溶解氧和盐度正交适应性实验。其结果是:全长29~44mm,平均全长为39mm的幼鱼.适光范围为520~5500lx,最适范围为780—1830lx;适宜温度为21.4~24.9℃,最适温度为22.4~24.9℃;适宜盐度为25.5~28.8,最适盐度为26.8~28.8;适宜溶氧量为4.70~5.38mg/L,最适溶氧量为4.76~5.15mg/L。全长为59~86mn,平均全长为75mm的幼鱼,适光范围为620~5500lx,最适光照强度为850~1820lx;适宜温度为22.3~25.0℃,最适温度为22.3~24.3℃;适宜盐度为26.5~28.5,最适盐度为26.7~27.8;适宜溶氧量为4.65~5.38mg/L,最适溶氧量为4.75~5.21mg/L。温度对幼鱼的影响极为显著,盐度和溶解氧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鱿鱼本身的特点,通过选择不同的热烫温度与时间,控制为干的时间和温度、添加护色剂,可以得到体型匀称、肉腕无残缺、肉质洁净、体表呈半透明状、气味清香的合格调味半干鱿鱼片。试验表明,控制鱿鱼地酶促进褐变和非酶促褐变,掌握好烘干工艺中鱿鱼水分随时间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保证鲅鱼加工质量的两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滤技术分离扇贝边酶解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砜中空纤维为膜材料的超滤装置对扇贝边酶解液进行分离,分析酶解液超滤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操作压力、温度、料液pH、体积浓度比率(VCR)等因素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操作压力在0.05~0.10MPa,温度40~43℃,料液pH7.0左右,并在超滤过程中采用间断循环清洗的方法,可提高膜分离效率。经超滤的酶解透过液在色泽、风味、澄清度等方面均理想,营养成分保持较好,氨基酸态氮保存率较高,可达92.2%。  相似文献   

14.
温度、光照和pH相互关系及其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在不同温度、光照及pH下光合细菌的不同生长情况。发现温度、光照、pH之间相互制约,三者同时影响着光合细菌的生长。试验得出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15~20℃,光照为30000~5000Lx,培养基pH为7;温度为25~30℃时,光照为3000~500Lx,培养基pH为7。  相似文献   

15.
影响罗非鱼肉块保鲜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值、保鲜剂、保鲜时间。用6种不同配方的保鲜剂处理罗非鱼肉块后放在4℃~7℃、13℃~16℃二个温度段下,进行保鲜对比,温度低,保鲜时间长。在同一个温度段下,不同配方的保鲜效果不同,在4℃~7℃温度下,经保鲜剂处理过的都可保鲜4d,1号、2号和5号配方的可保鲜8d,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幸奠权 《畜禽业》2003,(2):31-31
1~3日龄:及早饮水,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0.5%的多维葡萄糖,0.1%维生素C,清理肠胃。抓好开口水和开食工作。控制好育雏温度在34~35℃,湿度65%~70%。注意强弱分养,水温20℃。4~8日龄:饮水中加入0.06%罗迈新或喘呼宁、庆大。料中加0.04%氟哌酸或0.02%环丙沙星,预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与慢呼。并用NDVH+H120+28/86冻干苗1.5倍量点眼滴鼻。9~12日龄:饮水中加速补14或利高霉素12g/1000只、北里霉素0.06%或罗迈新0.06%或普乐健0.5ml/kg…  相似文献   

17.
鱼类腐败菌不同生长动力学温度模型的可靠性评价和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和比较了Arrhenius方程和Belehradek方程两种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温度模型预测鱼鲜度和货架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温度模型都能很好地预测罗非鱼中假单胞菌的生长动态和预报货架期,通过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罗非鱼中假单胞菌生长的实测值比较,偏差度在0.95~1.01之间,准确度在1.02~1.06之间,两种温度模型相比,Belehradek温度模型的可靠性更好。罗非鱼在3和8℃贮藏中货架期实测值与利用Arrhenius方程和Belehradek方程建立的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温度模型求得的预测值的比较,Arrhenius温度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1.8%和8.00%,Belehradek温度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47%和一7.91%,两种温度模型相比,Belehradek温度模型的结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19.
在再循环养殖系统中使用更新水(Refresh—mentwater)主要是为了清除异味,增加碱度,时而也为控制温度。作为替代方法,碱度可依靠化学品库补充,热可通过加热系统提供。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温度和水价,找到这三项控制的最优化组合(成本最小化):水,化学品库和热能。最佳解决方案随温度空间而变,还取决于水价。对于在以色列伊拉特(Eilat)的情况,采用补充暖气维持恒温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20.
扇贝柱是扇贝的闭壳肌,其干制品称为干贝,为八大海珍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扇贝产量不断增加,为出口干贝提供了货源。但是随着出口量的增加,传统的加工技术和落后的加工设备逐渐不能满足需要,产品质量一直不稳定。一般合同要求成品中NaCl含量在3%~7%之间,而成品于贝丁的盐分是在预煮过程中加入的,其最终盐度与煮液中盐水浓度、温度、预煮时间及成品中水份等因素有关,目前生产中很难将成品的盐度控制准确,经常出现成品盐度不符合合同要求,再加上水产品不能再次加工的特殊性,产品只能转为内销,造成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