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1年至1993对江西黄麻、红麻98份种质资源进行研究、鉴定,确定利用价值,筛选出具有各类综合优异性状种质。黄麻高产、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支数、高束纤强、高抗炭疽病种质1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2份;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5份。红麻高产、优质种质1份,高产、高束纤强、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9份。利用优异种质杂交培育出麻纺、造纸两用的红麻86—4新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筛选出10份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资源材料。在综合性状优良或较好的前提下,又分别筛选出早熟、高抗伏、高抗病、原茎高产、纤维高产、种子高产和长麻率高的材料。筛选的国外优良材料具有农艺性状优良(早熟、多抗)、高纤和种子高产等优点,只是株高和原茎产量偏低,这些材料育种和引种价值均很大,但只能作为“搭配”品种来引种。国内外品种优点的结合即为我国亚麻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3.
潘其辉  赖占钧 《中国麻作》1996,18(3):9-12,24
1991年至1993对江西黄麻、红麻98份种质资源进行研究、鉴定、确定利用价值、筛选出具有各类综合优异性状种持。黄麻高产、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支数、高束纤强、高抗炭疽病种质1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2份;高支数,高抗炭疽病咱质9份。利用优异种质交培育出麻纺、造纸两用的红麻86-4新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挽救和保护三峡库区宝贵的芝麻种质资源,对库区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及主要农艺性状和特征特性鉴定,调查了该区芝麻的地域分布、生产和品种利用现状。经过近10年的整理、归并、分离、提纯和鉴定、筛选,从采集到的50余份混合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不同农艺性状的材料166份,这些资源中蛋白质含量在27%以上的材料有3份,高度耐渍和耐渍的有46份,高度耐旱和耐旱材料103份,高抗和抗枯萎病的64份,高抗和抗茎点枯病的材料18份。  相似文献   

5.
西瓜种质创新途径及创新种质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西瓜品种与高抗西瓜枯萎病的野生西瓜杂交,后代在病圃中经连续多代抗性筛选和自匀纯化,选育出4份抗性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将对西瓜枯萎病免疫的瓠瓜DNA导入西瓜,选育出4份性状稳定的抗性材料,苗期接种鉴定和疫土自然接种鉴定的结果均表明,选育出的这8份材料中有2份高抗枯萎病,6份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芝麻种质资源搜集整理与特征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挽救和保护三峡库区宝贵的芝麻种质资源,对库区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及主要农艺性状和特征特性鉴定,调查了该区芝麻的地域分布、生产和品种利用现状。经过近10年的整理、归并、分离、提纯和鉴定、筛选,从采集到的50余份混合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不同农艺性状的材料166份,这些资源中蛋白质含量在27%以上的材料有3份,高度耐渍和耐渍的有46份,高度耐旱和耐旱材料103份,高抗和抗枯萎病的64份,高抗和抗茎点枯病的材料18份。  相似文献   

7.
橡胶热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橡胶热作6067份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318份(次),其中农艺性状优良的141份,抗逆性强的53份,抗病力强的45份;优质的59份,具其他优良性状如多乳管系和杂交亲和力强的20份。  相似文献   

8.
花生晚斑病抗性常与不良的产量和株型性状相连锁,为发现更多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品种,以感病亲本中花5号和抗病亲本ICGV 86699及其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ed inbreed lines, RIL)为材料,进行晚斑病抗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的调查,以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病新种质。结果表明,4个环境下共发现18个稳定高抗和26个稳定中抗晚斑病的家系;在两个环境中对百果重和单株结果数进行考察,筛选出38个百果重(≥180.0 g)和单株果数(≥20.0个)都比较大的家系;同样,在两个环境中筛选出主茎高(30~60 cm)和总分枝数(≤20.0个)适中的家系54个。综合分析晚斑病病害等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共鉴定出4份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新种质,其中1份高抗晚斑病,3份为中抗晚斑病。该研究结果为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花生品种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芝麻资源主要性状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芝麻种质资源以分枝、三花、四棱蒴为主,茎秆茸毛量以中等较多,花色以淡紫、种皮色以白色为主。平均生育日数为101.5天,千粒重为2.66g;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3.59%和22.12%,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8.56%、4.92%、42.20%和44.33%。高耐渍、高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材料分别有198、352和159份,占鉴定总数的4.8%、8.5%和3.8%。筛选出了一批优质、多抗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黑芝麻资源的分布及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黑芝麻资源主要分布在江淮区和华南区,东北、西北区和云贵高原区较少。黑芝麻的主要性状因生态区不同而有差异。高耐渍品种较少,抗病性较弱。筛选出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品种各2份。平均含油量为50.78%,有8个品种超过57%;蛋白质含量为20.80%,超过26%的品种4个;亚油酸含量较高,平均为45.80%。  相似文献   

11.
芝麻抗茎点枯病及枯萎病种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1998年,对“八五”期间收集的芝麻种质资源初鉴获得的高抗茎点枯病和高抗枯萎病种质共85份及4个育种单位提供的8个新品系,在芝麻主产区三个生态试验点(病圃)进行了鉴定评价,均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评价出抗性稳定、相对病情指数<15%的抗茎点枯病种质34份、抗枯萎病种质38份,其中兼抗两种病害的27份,并明确了不同基因型抗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抗性表现及利用价值、对抗、感品种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在A区检测出感病品种的相似性和抗、感品种间的带型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工灌水和自然渍害相结合的大田试验方法,以萎蔫率、死株率、生长速度、茎点枯病感病率和产量为指标,对我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和综合评定。初步明确了我国芝麻种质资源的耐渍性分布情况;分析了芝麻耐渍性与地理纬度、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根系发育的关系;评选出湖北红洋芝麻、地壳黄、迟芝麻、缅甸黑芝麻、河南一号、湖北毛秆糙、江西山芝麻、贵州岑巩白芝麻、晴隆白芝麻、印度Gouri等10个耐渍性强的抗原材料。  相似文献   

13.
运用种子腐烂率测试法对208份大豆材料进行测试,研究了根腐病原菌中立枯丝核菌对大豆的致病性,并对抗大豆立枯丝核菌抗源材料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是大豆根腐病病原菌中致病性较强的一种,大部分品种对立枯丝核菌高度感病,高感品种(系)153个,占参试材料的73.55%;高抗品种(系)21个,占参试品种(系)的10.1%,其中有7个来自国外;中抗品种(系)34个,占参试品种(系)的16.35%,其中12个中抗材料为创新改良的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14.
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小麦纹枯病稳定抗源,在对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初选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病麦粒接种法对114份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进行了连续3年的鉴定.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未发现免疫或高抗纹枯病材料,大部分为中抗材料,共筛选出包括Niavt 14、剑子麦、新麦26在内的37份稳定抗和中抗纹枯病种质.在这些抗病材料中,13份为国内改良品种,7份为国内地方品种,17份为国外引进品种.其中国内改良品种农艺性状较好,可直接用于抗病育种,国内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农艺性状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良后用于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15.
周芝12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法选择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647. 3 kg/hm^2,比豫芝4号(CK)增产12. 1%; 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芝麻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产量1253. 3 kg/hm^2,较豫芝4号(CK)增产19. 1%,其粗脂肪含量56. 1%,粗蛋白质含量19. 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耐渍、抗病、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介绍了周芝12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Southern stem rot, caused by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is a destructive soil fungal disease of peanut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evaluate resistant germplasm, a total of 256 peanut accession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ir resistance to southern stem rot in 3 environments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Varia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disease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 genotype and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Peanut accessions of var. vulgaris type exhibited higher resistance to southern stem rot. Disease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inoleic acid content, whil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leic acid content. Six resistant accession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Hua 28, Shandongzai, ICG 6326, Quanhua 7, Quanhua 9 and Guihua 836, with their disease indexes under 40 and mortality were less than 30% in the three environments. The identified resistant accessions showed the great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in resistant peanut breeding, and would be good genetic resources for enhancing the resistance to southern stem rot.  相似文献   

17.
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