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越冬冻害是我国北方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而选育出适合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的高抗寒的酿酒葡萄新品种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葡萄种间杂种杂交后代及其亲本为试材,通过冬季自然低温胁迫处理1年生未埋土葡萄枝条,测定其总含水量、自由水、萌芽率以及LTE,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亲本及杂交后代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出现了抗寒性分离,且存在超亲遗传现象,并且抗寒能力偏向于抗性增强的方向;杂交后代枝条的束缚水含量高,自由水含量较低,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高,LTE值低,则萌芽率高,抗寒性强;而自由水含量高,束缚水含量较低,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低,LTE值高,则萌芽率低,抗寒性弱。通过综合评价,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高抗单株38株,可以作为后续葡萄抗性育种的材料;LTE值与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值与抗寒性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都可以作为葡萄抗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冻害是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北缘地区柑桔生产的主要威胁因子,也是致使其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束缚水与自由水比例与抗寒性强弱有着明显的关系,比值越高抗寒性越强;以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东茶区茶树冻害频发情况,进行浇"三水"试验研究,发现秋季适时浇"三水",能有效提高茶树含水量,增大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强茶树抗寒性,为北方茶区越冬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10个种源1年生香椿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其茎部的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等水分状态及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5℃范围内,茎部含水量、自由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逐渐降低;束缚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不同种源各试验指标含量与其低温半致死温度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挖掘平欧杂种榛优良抗寒品种资源,更好地为生产管理及科研育种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达维’‘晋榛1号’‘平欧21号’‘玉坠’‘辽榛8号’‘魁香’等6个平欧杂种榛的1年生成熟枝条为试验材料,在自然越冬主要阶段,测定其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值,幵结合露地越冬试验调查,综合分析枝条含水量与抽条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过程中,抗抽条品种的1年生枝条含水量均较高,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抗抽条性越强,上升越快;不抗抽条的品种1年生枝条含水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自由水含量也呈?下降—上升?的趋势,但抗抽条品种越冬初期自由水含量少,降幅较小;抗抽条差的品种越冬初期自由水含量多,降幅较大。束缚水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抗抽条性强束缚水含量高,下降幅度小。束缚水/自由水值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抗抽条性强的品种比值大,极显著高于抗抽条性差的品种。综合来看,供试品种抗抽条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达维’‘晋榛1号’‘平欧21号’‘玉坠’‘辽榛8号’‘魁香’,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平欧杂种榛优良抗寒品种资源,更好地为生产管理及科研育种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达维’‘晋榛1号’‘平欧21号’‘玉坠’‘辽榛8号’‘魁香’等6个平欧杂种榛的1年生成熟枝条为试验材料,在自然越冬主要阶段,测定其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值,并结合露地越冬试验调查,综合分析枝条含水量与抽条的关系.结果 表明:在越冬过程中,抗抽条品种的1年生枝条含水量均较高,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抗抽条性越强,上升越快;不抗抽条的品种1年生枝条含水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自由水含量也呈“下降-上升”的趋势,但抗抽条品种越冬初期自由水含量少,降幅较小;抗抽条差的品种越冬初期自由水含量多,降幅较大.束缚水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抗抽条性强束缚水含量高,下降幅度小.束缚水/自由水值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抗抽条性强的品种比值大,极显著高于抗抽条性差的品种.综合来看,供试品种抗抽条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达维’‘晋榛1号’>‘平欧21号’‘玉坠’>‘辽榛8号’‘魁香’,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锦带花属的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和四季锦带3个优良的锦带花栽培品种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冰冻方法,测定了模拟低温0(CK)、-10、-20、-30、-40℃条件下3个锦带花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K+相对渗出率及相对电导率与人工模拟低温变化关系,推算出3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对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以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CK有显著差异;对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与温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推算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5.60、-32.21、-31.50℃和-34.88、-31.14、-28.44℃;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束缚水含量均高于自由水含量,其中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值排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综合比较,3个锦带花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  相似文献   

8.
以"左山一""5C""5BB""SO4""红地球"和"巨峰"6个葡萄品种一年生根系为试材,测定经人工低温胁迫处理后的相对电导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根系硬度及做功量,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利用聚类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及相关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种的抗寒性.探究适宜评价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方法,以期为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及抗寒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各品种根系相对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左山一"根系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束比(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横切硬度、横切总功和纵切总功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红地球"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束比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横切硬度、横切总功、纵切硬度和纵切总功均最小,且此4项指标与其它品种间均达差异显著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6个葡萄品种抗寒性强弱归为3类,"左山一"抗寒性最强;"5BB""SO4"和"5C"抗寒性居中;"红地球"和"巨峰"抗寒性较弱.由隶属函数值得出各葡萄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左山一">"SO4">"5BB">"5C">"巨峰">"红地球".相关性分析可得,根系半致死温度与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束比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横切总功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纵切硬度和纵切总功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根系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自束比、横切硬度、横切总功、纵切硬度和纵切总功可以作为评价葡萄抗寒性的有效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葡萄抗寒性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9.
金叶莸与金山绣线菊的生理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金叶莸与金山绣线菊的嫩枝扦插苗,在西宁冬季自然气温-5~-20℃下测定扦插苗根部的脯氨酸、丙二醛、组织水分变化、根系活力、CAT和SOD活性,通过比较分析评价2种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金叶莸的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根系活力、丙二醛含量、CAT和SOD活性都高于金山绣线菊,这说明金叶莸比金山绣线菊具有更强的抗寒力,同时证明了几种抗寒性评价方法所得结论的一致性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根据根部游离脯氨酸含量看出:金叶莸具有很强的御寒能力,金山绣线菊则表现出更能忍耐低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7a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7个冰冻低温梯度短时间处理对花芽和叶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影响,并探讨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1月30日低温处理中-4℃、-7℃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不明显,萌芽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及相对电导度均变化不明显;自-10℃0.5h后的其余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呈正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相对电导度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虽然部分花芽和叶芽因低温处理而死亡,但是在存活芽中短时间低温对桃芽休眠解除作用效应明显增强.12月10日和12月20日低温处理的效果与11月30日类似,只是处理时期越晚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越明显.不同低温处理的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变化表明:短时间冰冻处理可有效解除芽休眠,并显著促进了水分由束缚态向自由态的转变以及膜透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叶片耐旱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共7个品种,对耐旱性的形态与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耐旱性较弱的品种相比,耐旱性较强的品种有较大的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较高,气孔密度较大,束缚水/自由水比例较高,表明品种耐旱性较强;干旱条件下,耐旱性较强的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葡萄种间抗寒性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张文娥  王飞  潘学军 《果树学报》2007,24(6):849-853
在冷冻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葡萄属12个种45个株系枝条的膜透性变化、含水量动态变化及萌芽能力3项指标,并以种内不同株系间3项指标的平均值综合评价了12个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我国葡萄属野生种(东亚种群)山葡萄、燕山葡萄以及美洲种群中的河岸葡萄为高抗类型;蘡薁葡萄、复叶葡萄、毛葡萄为中抗类型;秋葡萄、刺葡萄、瘤枝葡萄为低抗类型;秦岭葡萄、麦黄葡萄和欧洲葡萄为不抗类型。抗寒性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利用平均隶属度评价葡萄抗寒性最为科学,为鉴定葡萄新种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SDC系苹果砧木为试材,连续9年观察测定了在其上嫁接的红星树早花、早果、产量、果实品质、树体矮化性及抗逆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SDC系砧木嫁接树比M9、M7嫁接树提早1—2年开花结果,幼树期花量密度大,5年生树总花序数及单位树干面积花序数明显高于M9和M7.(2)果皮色素花青苷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量均高于M9和M7,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优良.(3)幼树矮化性状明显,树高/冠幅比值小,树冠开张.(4)叶片蒸腾量小.脱落酸(ABA)含量高,单位叶面积失水量小,抗旱性强.(5)嫁接树越冬期枝条自由水含量高,抽条率明显低于M9,越冬能力强.并对SDC系砧木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应用低温放热分析测评8个酒用葡萄新品种的抗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低温放热分析(Low Temperature Exotherms Analysis,简称LTE分析)方法对M39-9/74、Kristaly、Sk77- 10/69、Viktor、Norton、Ivan、Vignoles及Michurnetz等8个酒用葡萄新品种(或类型)进行了休眠芽主芽抗寒性测定。结 果表明葡萄品种间的抗寒性存在显著差异,Kristaly的LTE温度最低,Viktor的LTE温度最高;就一个品种而言,不 同月份的LTE温度不同,Kristaly、Viktor、Norton及Ivan等4个品种在各自的不同休眠阶段的LTE温度表现出显著 差异;在休眠中期(1月12日),多数品种的LTE温度最低,该期取样测评能够更好地反映葡萄品种的抗寒性;上述 葡萄品种枝蔓在-5℃冷藏处理2周不能明显降低其LTE温度。  相似文献   

15.
苹果品种抗寒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采用电导法、恢复生长法、组织褐变法及Logistic方程法对部分苹果品种进行了测定。提 出了以电解质渗出率 40%相对应的温度为枝条组织的临界致死温度(C. L. L.T);通过组织褐变法 求得褐变温度(Browning Temperature,B.T.);应用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温度,即半致死温度(LT_(50)); 通过恢复生长法观察了各种处理温度下的萌芽率。综合以上测定结果,以IBPGR分类标准为基础 将参试品种分为5级,列出了供试品种抗寒力的相对强弱顺序,并对抗寒性作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对枣树适地适栽提供依据,以该地区9个枣树主栽品种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相对电导率(REC),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9个主栽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LT50在-20.16~-32℃,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相似文献   

17.
几种方法测定鲜食葡萄枝条抗寒性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5种方法测定7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枝条抗寒性,对测定结果与品种抗寒性进行分析,结合本地区葡萄越冬表现结果表明,7个鲜食葡萄品种中矢富罗莎、奥古斯特和京秀比其他几个品种抗寒,红地球和美人指居中,而乍娜和里扎马特抗寒性最弱。对测定方法进行了简单比较表明:在品种抗寒性差异比较大时可用电导率法测定,既简便又节省费用。抗寒性差别比较小时则可采用过氧化物酶和可溶性糖测定,若要精细比较抗寒性采用电导率、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的综合测定。  相似文献   

18.
桃品种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导法、萌芽生长法和组织变褐法对82个桃品种或优系的耐寒性评价,结果表明:桃一年生休眠枝的耐寒温度为-19.0~-27.0℃,叶芽为-18.5~-26.1℃,花芽为-17.0~-24.0℃;枝、叶芽和花芽三者间耐寒性呈显著正相关,抗性强弱的顺序为:枝>叶芽>花芽;枝组织的耐寒力顺序为: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髓;品种间、品种群间及变种间抗寒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提出在很少发生-23.0℃以下低温的地区为桃适宜经济栽培区。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休眠芽为试材,对利用低温放热(low temperature exotherm,LTE)分析耐寒性方法中适宜的保湿水量及取芽位置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4 ℃和–8 ℃低温贮藏过程中葡萄冬芽LTE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LTE测定时每个模块中适宜的保湿水量为150 μL,取样时应选择第3 ~ 8节位饱满休眠芽。枝条在–4 ℃贮藏能够有效延长冬芽LTE的评价,但适宜的贮藏期限为3个月。同时,采用优化的方法对4个类型20个葡萄种质的LTE测定表明,欧亚种、欧美种、种间杂种和野生种的耐寒性依次增强,且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的耐寒性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短时间高温对‘曙光’油桃芽自然休眠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曙光油桃/青州冬雪蜜桃为试材, 研究40、45、50℃高温短时间处理对花芽和叶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影响, 探讨短时间高温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11月30日40℃高温对桃芽自然休眠呈负调控效应, 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调控效应增强, 其萌芽级数、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及相对电导度均低于对照; 45℃和50℃高温各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呈正调控效应, 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调控效应增强, 其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相对电导度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 虽然部分花芽和叶芽因高温处理而死亡, 但是在存活芽中短时间高温对桃芽休眠解除作用明显增强。12月10日40℃高温处理对桃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不明显, 45℃和50℃高温各处理和11月30日高温各处理相同, 也具有正调控效应, 只是前者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果优于后者。不同高温处理的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水分由束缚态向自由态的转变以及膜透性的增加可能是高温解除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