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充分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做大做强棉花产业,促进棉花生产持续稳步发展,2009年金塔县认真开展了棉花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确定主栽品种,实行全膜覆盖,宽窄行种植,高密栽培,科学调控,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了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皮棉158kg,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皮棉163.3kg,百亩综合示范点平均亩产皮棉171.3kg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通讯》2006,(4):58-59
日前,从江西彭泽县棉花科学研究所传来喜讯,该县从中国棉花科学研究所引进的重点科研项目——棉花“正反杂交制种”技术获得成功,制种亩产高达225kg,首次突破棉花制种亩产200kg大关,试种后,棉花亩产将达到400kg,增长10%~5%。彭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  相似文献   

3.
棉花生产传统上惯用早抪、稀植,人工整枝,争取“三桃”,生育期长,病虫危害重,管理繁杂,劳动强度大,投资多,产量不高.为了改革栽培技术,提高棉花单产,几年来,我们和裴村大队科研站,共同进行了棉花高密度化学除草、不中耕试验和大田生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77年示范种植186亩,平均亩产皮棉114.2斤,其中有14.5亩达168斤。1978年示范种植127亩,平均亩产皮棉131.5斤。较常规种植增产2—3成。前茬油(艹才)平均亩产86斤。高密化除棉田在栽培管理上和常规管理不同,也和过去“万株小棵早打顶”不同。  相似文献   

4.
1基本情况 近年来,邢台市广大棉农和科技人员创造了很多棉田间套模式,主要集中在几个植棉大县,技术上有的比较成熟,更多的还处于摸索阶段。全市以南宫、威县、广宗棉田间套种植居多,发展较早也较快,今年各地农业部门都在创新棉田间套模式。例如,南宫、广宗的棉花-花生套种模式,威县的棉花-小麦、棉花-辣椒等套种模式。各地也培植和涌现出了一批棉田间套种植的成功典型。如南宫市工管委、垂杨镇发展棉花、西瓜间作8000亩,采用日本田珍、欣抗6号、新红宝等西瓜良种,实行开沟卧式覆膜栽培,西瓜平均单瓜重3.5kg,亩产3000多kg,收入2400元,除去投入400元,仅西瓜一项亩纯收入2000元;威县沼水镇香花营村种植的棉花-辣椒套种模式,亩产辣椒3000kg、籽棉280kg,亩纯效益2300元,比单作棉田增收1400元。  相似文献   

5.
西瓜是我场主要种植作物.1984年开始我场种植棉间瓜,面积多达10000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2200kg,最高亩产可达3000kg,正常年份亩纯收益除棉花收入外可得1500元左右.棉间地膜西瓜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棉花种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种植棉花时,掌握合理的密度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是获得棉花高质高产的关键。现将棉花高质高产栽培管理经验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1棉花栽培1.1选地在种植棉花时,要选择肥力充足的黏土,在冬季,每亩(667平方米/亩,下同)地应浇灌超过100m~3的水,在深秋季节要翻耕土地,翻深29cm左右。在翻耕时每亩撒施硫酸钾5kg、油渣100kg、磷酸二铵20kg。  相似文献   

7.
小型西瓜"拿比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西瓜"拿比特"系日本育成,我市于1998年引入,1998~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分别为50、200、1500和6000亩,2002年已成为我市小型西瓜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同类西瓜面积的60%以上."拿比特"西瓜在我市春季作大棚早熟栽培,亩产1500~2000kg.夏秋季大棚遮雨栽培亩产1000~1500kg.其中2001年嘉兴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春季种植"拿比特"面积12亩,亩产高达3800kg,亩产值超8000元;秋季种植面积6亩,亩产为1600kg,亩产值超3000元.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南疆棉花生产又有了新的突破,在种植面积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单产、总产大幅度增加。农一师1992年棉花亩(旧制,下同)产已过lOOkg,1994年6万多hm~2(旧制90多万亩)陆地棉亩产皮棉突破llOkg。尤其是沙井子垦区3个团场,共计23万多亩棉花,亩产皮棉突破130kg大关,创造了全地区,全疆乃至全国的大面积丰产的最高记录。农三师以及阿克苏,喀汁地区的部分县,皮棉亩产也突破了100kg,还有三四个团场均有小面积(都在10亩以上)亩产皮棉超200kg的记录。仅从技术角度考虑,南疆棉花生产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说明其整体的栽培技术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与其它地区相比较,除气候因素差异外,其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施肥技术,建立了全新的施肥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棉花前期旺长,克服了后期早衰,是棉花单产迅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此笔者曾撰写  相似文献   

9.
黄淮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丘县位于豫东南,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亩产维持在600 kg水平;笔者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几点栽培管理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夏墅镇杂粮种植大户吴海清种植500亩杂粮,其中春玉米、秋冬瓜间作秋玉米、冬豌豆栽培模式全年亩产青豌豆1100kg、春玉米1200kg,秋冬瓜5000kg、秋玉米500kg,平均亩产均超过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农科院镇原试验站研究成功的一项冬小麦栽培新技术。它是将夏休闲期覆膜抑蒸保墒与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其技术核心是:麦收后遇雨深耕→足额施肥→起垄覆膜→秋季人力穴播。 我县 1999年秋播前引进该项技术,在焦村乡任村示范种植 20亩,平均亩产 241.6 kg,较同期播种的秋覆地膜穴播小麦亩产 201.8 kg,亩增产 39.8 kg,增产率 19.7%,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其中杨秉中种植的 2亩周年覆膜小麦平均亩产 395 kg,创当年全县旱塬区小麦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2.
一、技术理论 水稻高产育苗技术是反常规具有突破性的种植技术.它将保护地特殊的环境与水稻栽培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保护地特殊的生长环境提前水稻播种期,通过提早种植,使水稻各生育期均提前,实现无霜期短的地区种植生育期长的品种,利用晚熟品种的增产性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应用这项技术,水稻亩产可达到600~650kg,较常规亩增产100~150kg,亩增效180~270元.  相似文献   

13.
直播水稻面积在我市逐年增加、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10%、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今年全市直播水稻平均亩产488.5kg,涌现出了一批亩产超千斤的示范典型根据三年的生产实践,结合直播的生育特点,总结提出寒地直播水稻生产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博州通过实现机械化、集成化、标准化以及规模化的种植模式,提升了棉花的产量与质量.就当地现有的几种棉花种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从技术路线、栽培管理、生育性状以及生产成本与产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可知,机械采收和手工采收棉花品质差别不是很大,单行的行间距增大通风透光好使单株结铃数多于常规,品字型种植模式要比常规种植模式亩产高20 kg左右,单行的脱叶效果要好于常规种植,使机采的含杂率低.  相似文献   

15.
红花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药用植物之一 ,常年播种面积 3.3~ 5 .8万公顷 ,正常年景可收干花 1,6 0 0~2 ,0 0 0吨 ,其药用价值较高 ,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创汇。甘肃省河西走廊栽培红花历史悠久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有利于红花高产优质。长期以来 ,由于品种单一 ,加工技术落后 ,栽培措施不配套 ,种植面积波动很大。近几年 ,随着新品种的引进 ,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技术的提高 ,红花种植面积逐年上升 ,2 0 0 1年 ,走廊内栽培面积达 8万亩左右 ,平均亩产干花 2 6 .5kg ,亩产籽 2 4 5 .5kg ,亩纯收入 80 0元左右 ,成为当地优化种植结构和农…  相似文献   

16.
<正> 地面薄膜复盖是棉花栽培上一项新的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显著.1980年棉花地膜复盖试验田3.2亩,平均单产皮棉289.8斤,其中沈家大队杨庄五队0.45亩,收皮棉139.8斤,折合亩产310.6斤,1981年地膜复盖棉花12亩,单产都在250斤以上,其中郑庄、杨庄4亩多盖膜棉花,单产皮棉都突破300斤.地膜复盖棉田增产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正>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常年棉花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其中棉麦间作是当地一种主要种植模式,面积一般在2万亩以上,核心区面积1000余亩。经实际测产,小麦平均单产425kg,平均亩产籽棉315kg。下面就馆陶县棉麦套种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棉种和麦种的选择首先要符合棉麦配套原则,棉花品种优先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中后期  相似文献   

18.
皖麦38是涡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该品种1999年在我县示范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390kg,比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产17.2%.2000年全县推广种植近10万亩,在迟播1个月并连遇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300kg以上,是适合我县高产栽培的较理想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9.
吴桥县梁集镇素有"棉花窝"之称,植棉历史悠久,农民种植棉花喜密植,管理费工费时,加之连年种植,棉田枯黄萎病严重。农民和技术人员为寻找一个优质高产、省工省力的棉花品种,于2007年引进种植棉花新品种冀228,当年表现良好,亩产皮棉95.8kg,比对照品种高4.7%,比全县平均产量高13.8kg。2008年被确定为良补品种,良种补贴面积5万亩,表现出苗好,整齐度高,抗虫性强,抗枯黄萎病,管理简单,高产稳产。2009年吴桥县种植冀228超过8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8%以上。  相似文献   

20.
棉花简化整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尤其是免整枝技术是棉花由传统栽培管理向现代栽培管理的技术变革,亦是棉花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