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6年瓦房店市耕地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瓦房店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21 g/kg、86.45 mg/kg4,5.8 mg/kg和75.02 mg/kg。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遵义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在14个县(区、市)采集有代表性的耕地土壤样品90 712个,检测其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应用Excel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耕地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6.82、29.63g/kg、1.76g/kg、146.70mg/kg、17.56mg/kg、309.77mg/kg、130.91mg/kg。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全氮处于上等水平,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与贵州省耕地土壤平均值相比,土壤pH、有效磷、缓效钾分别高10.89%、3.60%、14.21%,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分别低16.58%、10.66%、7.53%、6.26%。与遵义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分别增加1.13%、26.67%、122.78%,碱解氮和速效钾降低4.98%、0.09%,碱性和强酸性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增加73.87%和16.02%,强碱性、中性和酸性耕地面积比例降低287.50%、69.59%和60.25%。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统计和GIS技术,研究陕西省陇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形因子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位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98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7.68mg/kg,有效磷含量变幅较大,平均含量10.26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为157.95mg/kg。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形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海拔与速效钾、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坡度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显著负相关;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阴坡含量高于阳坡含量,速效钾阳坡含量高于阴坡。  相似文献   

4.
对2018-2019年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与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历史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博州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变化趋势,并开展肥力评价。当前,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9.76 g/kg,碱解氮平均值为86.69 mg/kg,速效磷平均值为16.75 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84.90 mg/kg。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中等水平,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速效钾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5.
分析霞浦县耕地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结果表明:耕地土壤pH值5.20,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32.34 g/kg,处于高水平;碱解氮含量94.11 mg/kg,处于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19.20mg/kg,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75.95 mg/kg,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1.07 g/kg、0.68 g/kg、24.53 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霞浦县耕地土壤酸化比较严重,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速效钾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响水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响水县耕地0~20 cm土壤样本5 366个,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可溶性盐分。结果表明:响水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且分布不均,平均含量为15.2 g/kg;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92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平均值为14.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匀,平均值为98 mg/kg;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明显降低,平均值为0.43 g/kg;土壤pH值平均为8.10,属碱性土壤;施肥结构存在问题。结合响水县的作物种植种类、土壤类型及土壤养分状况提出与之相应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麦积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天水市麦积区17个乡镇的耕地土壤分区域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麦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1.35 g/kg、全氮含量0.76 g/kg、全磷含量0.78 g/kg、碱解氮含量56 mg/kg、有效磷含量13.2 mg/kg、速效钾含量224 mg/kg、全钾含量20.3 g/kg;铜含量1.10 mg/kg,有效铁含量8.38 mg/kg、有效锌含量1.12 mg/kg、有效锰含量11.77 mg/kg、有效硼含量0.29 mg/kg。总体评价结果为有机质处于较缺水平,速效磷、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属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速效钾和有效铜处于丰富水平。全氮、全磷、碱解氮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速效磷上升幅度较大,全钾、速效钾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昌吉市阿什里乡牧民定居区耕地的土壤养分情况,为其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常规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指标.[结果]研究区域土壤养分中有机质的含量在9.82~ 15.96 g/kg,平均为14.24 g/kg;碱解氮含量在20.67~ 82.70 mg/kg,平均为39.05 mg/kg;速效磷含量在0.54~ 7.63 mg/kg,平均为3.12 mg/kg;速效钾含量在19.30~ 34.47 mg/kg,平均为25.80 mg/kg;pH值在6.9~8.6,平均为7.9.[结论]该牧民定居点的耕地土壤养分水平较低,耕地质量以四至六级耕地为主,耕地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诸城市土壤中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评价诸城市的土壤养分丰缺,以期为诸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产量和科学施肥等方面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研究诸城市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诸城市土壤pH均值为6.10,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6.95 g/kg、108.58 mg/kg、 60.36 mg/kg、168.35 mg/kg。[结论]总体来看,诸城市的土壤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适量水平,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极丰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盈江澳洲坚果种植地土壤特征,探索特色农产品地耕地质量提升及培肥措施,筛选了4个主要澳洲坚果种植地进行施肥调查及土样采集,分析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澳洲坚果种植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幅较大,为土壤pH值4.7~6.3、有机质2.2~65 g/kg、全氮0.112~2.67 g/kg、碱解氮94.4~208.2 mg/kg、有效磷1.7~96.8 mg/kg、速效钾45~114 mg/kg,调查区土壤整体偏酸,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均为缺乏。各种植地应根据当前养分状况,优化施肥结构和肥料配比,从而实现土壤养分平衡供给与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分别于2013、2014年8~10月对河北省廊坊市农田土壤进行初步调查,共选择该市23个农田样点,结合土壤理化分析的常规方法,通过分析p H、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等指标进而评价该市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廊坊市农田土壤为弱碱性(8.33),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64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99 g/kg,碳氮比均值为16.79,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88.47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9.37 mg/kg。从种植的植物来看,各种蔬菜的农田土壤养分均低于玉米农田。从区域分布特征看,廊坊西部地区农田土壤养分的各项含量均略高于总体平均值,且差值较小,而北部与东部地区的各项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宜宾市兴文县植烟土壤肥力状况,实现烤烟科学种植、施肥,提高烟叶产量、品质,本研究在兴文县具有代表性的烟田中采集了土壤样品30份,对其pH值、有机质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植烟土壤pH值平均值为6.23,整体偏酸性;有机质平均值为3.18%,含量较为丰富;全氮、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84 g/kg、164.20 mg/kg,均处于丰富水平;全磷、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0.89 g/kg、17.71 mg/kg,均处于缺乏水平;全钾、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9.04 g/kg、200.33 mg/kg,速效钾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3.
为江西宜春烟区烤烟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进行了宜春烟区151个土壤样品的肥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宜春烟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别为121.00 mg/kg、25.80 mg/kg和25.54g/kg;而速效钾含量在适宜范围的下限,为87.00mg/kg;土壤养分含量丰富,部分植烟土壤pH偏酸性。宜春烟区烤烟生产中应合理控制施氮量,补足钾肥及调节土壤pH。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土壤养分评价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g/kg、0.89g/kg、32.80mg/kg和136.79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与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平谷区养分含量结果相比,全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1.8%,全氮含量增加了17.1%,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46.0%,速效钾含量下降了8.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了调查寿宁县土壤养分状况,研究探讨土壤养分供应与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在全县范围内,共采集土壤样品3177个。结果显示,供试土壤均值有机质含量为28.4 g/kg、pH 4.83,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是150、24.0、69.9mg/kg,交换性钙、镁、有效硫含量分别为335.4、62.6、31.5mg/kg,有效硼、锌含量为0.2、2.9 mg/kg。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属于酸性,碱解氮含量中等以上,有效磷含量中等偏缺乏,土壤速效钾严重缺乏,交换性钙中等,交换性镁缺乏,有效硫含量丰富,有效硼含量严重缺乏。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钾肥施用量,适当补充硼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改良土壤酸性应作为本县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奕  满秀玲  蔡体久  盛后财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13-1416,1420
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山地樟子松天然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得出:坡位对土壤速效养分影响较大。樟子松天然林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水解氮含量均有:坡上〉坡下〉坡中,二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4%和573.45mg/kg;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其含量平均值为2.504g/kg。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规律为:坡上〉坡中〉坡下,其土壤全磷含量分别为:2.469、2.180和2.160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607.80、509.76和443.84mg/kg。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为:坡下〉坡中〉坡上,平均值为50.41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为:坡上〉坡中〉坡下,其值分别为:500.16、476.00和443.15mg/kg,平均值为473.10mg/k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其他养分元素含量呈正相关,除与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相关性较差,其余相关性均较好。在不同坡位上,土壤全量养分间的差异不显著,速效养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潼关县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13年渭南市潼关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测定的土壤p H值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数据,对潼关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当地合理施肥、提高粮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潼关县土壤p H值为8.47,属于碱性,呈弱变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56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2.02、16.26、149.98 mg/kg,其中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处于低肥力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肥力水平。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均与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从空间分布来看,潼关县土壤p H值总体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由南向北递减,且西南角含量最高;速效钾含量总体表现为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南方丘陵山地农业区的适用性,以重庆市合川区主要农用地测土配方施肥为例,用土壤发生学理论,对研究区2 156个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南方丘陵山地农地土壤肥力主导因子及各指标测定值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以强淋溶为主导发育因子,土壤普遍酸化,pH≤6.5的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达81.4%;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8g/kg,水稻土平均为17.9g/kg,大于紫色土(13.4g/kg);土壤全氮平均为0.943g/kg,碱解氮为97.3mg/kg,水稻土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水平均显著高于紫色土;土壤全磷平均含量为0.54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6.0mg/kg,水稻土有效磷平均含量为9.5mg/kg,不足紫色土平均含量21.1mg/kg的1/2。研究区水稻土与紫色土的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含量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全氮和碱解氮水平可由有机质含量推测计算。  相似文献   

19.
农作制度对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期种植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的特点及其与农作制度的关系,在浙江省范围内采集草莓-水稻与草莓-蔬菜2种种植制度下的代表性设施草莓土壤,比较分析了2种种植制度下设施草莓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及p H值、电导率等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浙江省设施草莓土壤盐分积累不明显,电导率较低,但土壤酸化显著;土壤有机质以中低等水平为主,平均为23.9 g/kg;全氮处于中高水平,平均为1.5 g/kg;土壤有效磷积累显著,平均高达142.1 mg/kg;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平均为122.9 mg/kg;交换性钙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1235.5 mg/kg;交换性镁处于较低水平,平均为72.0 mg/kg。草莓-水稻与草莓-蔬菜2种种植制度下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后者低106.5μS/m、3.4 g/kg、0.6 g/kg、128.7 mg/kg和137.0 mg/kg;但土壤p H前者比后者高0.1个单位。研究认为,草莓-水稻种植制度下有利于缓解设施草莓土壤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减免氮、磷等养分的过度积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