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杨凌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07-1008
[目的]研究60%吡虫啉sc种衣剂拌种对水稻苗期害虫的防治效果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设4个处理,于水稻秧田期进行拌种处理。[结果表明]60%吡虫啉Sc种衣剂对秧田灰飞虱和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lkg稻种拌60%吡虫啉sc种衣剂5ml对灰飞虱揭膜后20d的防效在85.51%,对蓟马的防效在90%以上,控制期长达30d以上,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作用。[结论]60%吡虫啉sc种衣荆是秧田期控制灰飞虱和蓟马为害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吴正宝  吴庭友  张春云  张桥  王德江  傅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4,(36):13050-13052,13054
[目的]评价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对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控制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吡虫啉600 FS 83.3 ~125.0ml/hm2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400 FS150.0 ~ 300.0 ml/hm2在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重发生情况下,秧田虫口防效高达45% ~55%,大田病害防效在28.71% ~ 56.52%,结合无纺布覆盖育苗以及秧田期防治灰飞虱,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结论]为吡虫啉种衣剂的应用及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邰祥友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45-146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探明了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病毒来源,病毒在带毒灰飞虱体内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来源,麦田是灰飞虱向秧田和直播田迁入传毒的主要虫源地。如果秧苗期与灰飞虱迁入期吻合程度大,发生危害程度重,4月底-5月下旬早播的秧田,感染灰飞虱传毒的机率大。如果灰飞虱基数大,该病就易大流行。直播田还受到二代灰飞虱的传毒风险,因此直播田要加强防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应坚持“治虫防病、早预防早控制”的防治策略。药剂拌种和秧苗期采用长效药进行预防,其次是合理调整播期,避开灰飞虱传毒危害高峰,减轻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4.
防治水稻秧田期灰飞虱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药剂防治1代灰飞虱成虫是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不同药剂处理,在秧田1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拓胜可湿性粉剂25 g防治秧田灰飞虱不仅有较好的速效性,且持效期长,最终大田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秧田灰飞虱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发田 《农技服务》2009,26(5):106-107
水稻秧苗期防治灰飞虱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和发展的关健时期,通过对水稻秧田防治灰飞虱10种药剂的筛选试验,初步确定了水稻秧田防治灰飞虱的策略及药剂配方。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田期无纺布全程覆盖,能有效地阻隔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毒链,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秧田期控制效果达100%,移栽大田后,分蘖期控病效果仍达100%。  相似文献   

7.
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防治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期防治灰飞虱是控制秧田和大田初期水稻条纹叶枯病较为有效的方法.试验效果表明:秧田期治虫防病的最佳用药时期为灰飞虱迁移高峰后2天.  相似文献   

8.
防虫网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期采用防虫网覆盖与不盖防虫网两种措施,对8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口数量。阻止带毒灰飞虱在秧田期对水稻的集中侵染,对防止大田条纹叶枯病发生效果极显著.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防虫网在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期采用覆盖防虫网与不盖防虫网2种措施,对8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口数量,阻止带毒灰飞虱在秧田期对水稻的集中侵染,对防止大田黑条矮缩病发生效果极显著,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的严峻形势,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田期无纺布全程覆盖,能有效地阻隔1代灰飞虱对秧田的传毒危害,切断毒链,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危害。秧田期控制效果达100%,移栽大田后,分蘖期控病效果仍达100%。  相似文献   

11.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防治好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既可减少前期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还可压低二代发生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为选择有效防治药剂,控制秧田期灰飞虱虫量,笔者于2005年6月进行有关药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受耕作制度、暧冬等影响,本地区大麦田后期灰飞虱虫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后茬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控制早期迁入秧田灰飞虱的数量,对降低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大麦田进行防治灰飞虱药剂筛选试验,考查对灰飞虱的防效和持效期,为指导麦田防治灰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1 种子包衣 对种子的父母本进行不同颜色的种衣剂包衣处理,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2 适期播种 为避开灰飞虱成虫为害高峰,可根据玉米品种的制种天数,选择套播或轮茬直播,播期在麦收前后7天为宜。如条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1 kg水稻种子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 g或5%锐劲特悬浮剂8 ml拌种防治秧田灰飞虱,不仅有较好的速效性,而且持效期长、杀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种传病害在不用药的自然情况下发病仍然较重。因此在种子发芽安全前提下,采用适量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进行一次种子处理,可有效控制稻蓟马、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以及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多种病虫危害,缓解秧田期稻蓟马和灰飞虱的防治压力,节省成本,减少用工和面源污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6.
无纺布覆盖秧苗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无纺布覆盖水稻秧苗,控制灰飞虱传毒,在秧田期效果达到100%,移栽到大田后,控制条纹叶枯病效果仍达到90%,并且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常武地区灰飞虱特大发生,其主要危害代(一代)虫量是常年同期虫量的30倍左右,由于气候与环境条件适宜,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早,向秧田迁移早,高峰期长,秧田期单靠药剂喷雾防治灰飞虱已不能理想控制前期水稻条纹叶病的危害,增加用药次数和药量,虽能明显提高治虫效果,但极易导致为数不多的几种特效药产生抗性,也会增加化学药剂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当前灰飞虱猖獗危害和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严峻形势下,通过示范试验,笔认为推广水稻机插栽培技术和推迟播栽期等农业措施,前期控病优势更为突出,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  相似文献   

18.
机插秧育秧期间采用防虫网覆盖与不盖防虫网两种措施,对8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口数量,阻止带毒灰飞虱在秧田期对水稻的集中侵染,对减少大田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效果极显著,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秧田防治一代灰飞虱优良药剂筛选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是一种危害较大又难以控制的害虫,2006年发生量特高,其带毒率也较高,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秧田药剂防治一代灰飞虱成虫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措施.为筛选对灰飞虱击倒快、效果更好的新药剂,2006年在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南通地区灰飞虱在不同寄主间的转移规律,以及小麦播期和水稻栽培方式等对灰飞虱发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当推迟小麦播期、麦田穗期兼防、增加水稻直播比例、秧田用药保苗等综合治理由灰飞虱传介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玉米粗缩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