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南县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秀田  袁海清 《吉林农业》2011,(4):161+165-161,165
甘南县玉米产量的丰缺直接影响甘南县粮食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玉米螟是甘南县玉米生产中常发性、危害较重的虫害,是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低下、容重小的重要原因。甘南县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示范县,共实施绿色防控面积14000亩。通过绿色防控玉米螟,使防控区玉米螟危害率大幅度下降,文章介绍了甘南县2010年玉米螟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开展玉米螟防治工作要积极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将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该文主要是从玉米螟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积极意义入手,重点介绍了玉米螟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包括使用性诱剂法、消灭幼虫源头方法、生物绿色防治技术以及物理诱杀方法等,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尽可能的从玉米螟的源头进行消灭和控制,从而更好的保障玉米的生产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以种植玉米面积大较大玉米螟防治成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2014年在大力示范推广白僵菌与赤眼蜂结合一起生物防治玉米螟的基础上,又将两种绿色环保的投射式杀虫灯和性诱捕器的物理防控玉米螟的技术集成应用进来,形成绿色环保防控玉米螟技术。一、绿色环保防控玉米螟技术原理1.投射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  相似文献   

4.
连续多年对天水地区玉米螟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探明了为害天水玉米的主要虫害为玉米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天水地区的发生情况、危害程度及生活史。在掌握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试验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提出了在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前,采用白僵菌封垛,减少虫源基数;在玉米螟成虫发生期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在成虫产卵初期、盛期连续2次释放赤眼蜂的绿色防控措施。通过绿色防控方法适期集成应用,达到绿色防控玉米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常发性害虫,并呈现进一步严重发生危害态势.论述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危害情况、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并根据不同发生程度提出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昌图县2011-2015年连续5年开展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该文介绍玉米螟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及效果调查等方面的内容,为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继续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绥中县玉米生产安全,2014年该县开展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该文介绍防治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调查应用结果,总结实施经验,以为玉米螟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农业部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各地各级植保部门切实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因靶标有害生物制宜,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200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适时提出并组织了全国玉米螟绿色防控行动。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玉米螟绿色防控行动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重要害虫,如果防治不力,可造成10%-20%的损失。加快推进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促进玉米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也是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绿色植保事业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迫切需要。汝州市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73万亩左右,开展"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通过示范推动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是优化农技推广结构、切实有效减低化学农药施用量的重要举措。我市于2012年开始进行"生物导弹"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玉米螟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总结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以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鲜食玉米害虫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生活史等,提出了广西鲜食玉米各生育期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鲜食玉米生产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采用白僵菌、赤眼蜂、物理诱杀、性诱剂诱杀等高效、无污染、无残留农药及生防技术进行论述,并着重介绍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提高玉米螟绿色防控的综合能力,以实现农业绿色环保、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玉米螟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总结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以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青冈县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了防治效果,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防控玉米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青冈县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了防治效果,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防控玉米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采用白僵菌、赤眼蜂、物理诱杀、性诱剂诱杀等高效、无污染、无残留农药及生防技 术进行论述,并着重介绍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提高玉米螟绿色防控的综合能力,以实现农业绿色环保、 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害虫,在防治方法上。常规的化学方法很难控制,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而且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玉米螟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较,在总体防治效果上要提高60%左右,而且避免了化学农药防治玉米螟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文章主要阐述了平河乡在玉米生产中玉米螟发生规律和4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可以减少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现代化防治工作积极作用,利用先进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自身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文章通过分析玉米螟的危害、生物学特征并提出了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减少农药的残留和污染,采用投射式杀虫灯加挂性诱剂、田间释放赤眼蜂和喷施Bt可湿性粉剂4项技术,分别在亚洲玉米螟一代区的越冬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设置三道防线,全程绿色防控亚洲玉米螟。结果表明:全程防控技术平均防效达91%以上,玉米挽回产量损失达20%以上,玉米增产达17%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20,应用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能高效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满足玉米生产的高标准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忻定盆地主要种植作物,结合近年来玉米螟为害发生规律,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应用白僵菌封垛压低越冬虫源,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控,性信息素诱杀,生物农药BT等绿色防控措施,实现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