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钱小兰  陆琳 《蚕桑通报》2021,52(2):39-40,44
如皋市桑树的主要害虫是桑螟、桑尺蠖,全年桑树害虫防控布局以桑螟、桑尺蠖的消长为主线设计,一般通过测报灯诱集成虫,掌握成虫羽化高峰,采用期距法推算低龄幼虫高峰期,再结合田间幼虫发生量调查,确定防治适期.但生产中往往由于气温、雨水等气象因素以及蚕农耕作差异性的影响,各年份各代次诱集的成虫数量和高峰也出现较大差异,为提高测报...  相似文献   

2.
正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 Butle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别名造桥虫、弓腰虫等,是危害桑树芽叶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正常年份,睢宁县李集镇桑尺蠖以2~4龄幼虫在桑树枝干隙缝或附于枝条背面越冬,具较强的耐寒能力,越冬成活率高。由于越冬虫龄不同,翌年越冬代桑尺蠖的个体间发育开差较大,甚至最多可以相差到40 d以上,从第1代起,各代桑尺蠖幼虫发生期就比较悬殊,世代重叠严重,直接导致桑园内桑尺蠖不间断地发生危害,防治困难。1李集镇桑尺蠖发生规律1.1发生世代桑尺蠖在李集镇1年发生4代,每代个体间发  相似文献   

3.
仝德侠  董辉  李仕亚  郭飞 《中国蚕业》2013,34(1):29-30,37
通过埋蛹观察、幼虫罩养等方法,基本摸清了桑园枣尺蠖在江苏睢宁地区的发生规律,即枣尺蠖在睢宁地区大部分是1年发生1代,少数以蛹滞育的2年发生1代,其蛹期长达10个月,雌成虫寿命为6d左右,雄成虫寿命为8d左右,卵期一般在20 ~ 35 d,而盛羽化时期所产卵的卵期一般在25~ 30 d.根据枣尺蠖的发生规律,采用埋蛹观察法,或灯光诱蛾法,或积温法进行成虫羽化期的预测;采用积温预测法,或物候预测法进行幼虫发生期的测报,并提出了采取以药物防治为主、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桑褶翅尺蛾又名桑刺尺蛾、桑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以幼虫食害花芽、叶片和幼果。3~4龄幼虫食量最大,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完,幼果吃成缺刻状,造成大量脱落,削弱村势及降低产量。已在部分地区苹果上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损失。 桑褶翅尺蛾在河北邢台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果园中石块下、杂草间及树干基部土下紧贴树皮的茧内越冬。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中旬苹果萌芽时始见初孵幼虫,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成虫羽化与降水量关系很大,雨后第2天羽化成虫数量猛增。成虫有假死性,寿命只有5~9天。雄成虫有很强的趋…  相似文献   

5.
杨梅油桐尺蠖为暴食性害虫,研讨发生规律与测报防治技术,对于综合控制虫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监测调查,探明了杨梅油桐尺蠖生物学特性与发生消长规律,在浙江临海、黄岩等杨梅主产区,年发生2-3代,以5月下旬至6月初,8月下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旬发生危害重,全年发生危害呈明显三个高峰期。,寄主植物、栽培管理、自然天敌和气候条件对杨梅油桐尺蠖发生有较大影响,制定了杨梅油桐尺蠖测报方法,确立了虫口发生基数与危害、虫口发育进度和农事管理等监测调查与发生期、发生量与发生程度预报方法,提出了防控对策和诱杀成虫、整形修剪、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虫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已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孙艳玲 《北方蚕业》2001,22(2):32-33
桑瘿蚊是我县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自1981年在滨海县蚕种场少数桑园发现以来,受害面积逐年扩大,且日趋严重,1986年危及全县500hm2桑园,并扩散到阜宁、响水等县。目前,桑园的危害几乎遍及长江以北的所有蚕区,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地调查研究。基本摸清桑瘿蚊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为生产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年的联合防治,本县的桑瘿蚊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就滨海县桑瘿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1 桑瘿蚊的发生规律 1.1 桑瘿蚊的发生,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我们通过定点调查,得出本地区桑瘿蚊大约一年发生五代,各代发生期见表: 成虫多于傍晚羽化,白天隐藏在杂草等暗处怕光,多在傍晚飞翔交尾,产卵在顶芽叶背或第一、二嫩叶叶背,每处2~3粒,雌成虫产卵30粒左右,卵期2~3d。 幼虫孵出后即侵入顶芽内部,以口器刺破桑芽组织,吸食汁液。一芽中2~3头至7~8头,有的多达30多头。受伤桑芽轻则变成虫口叶,重则桑芽弯曲变形,发黑腐烂,造成桑株封顶,经12~14d后,上部腋芽萌发,又被下一代幼虫寄生为害,幼虫期7~14d,幼虫有背光向湿性,在湿润处很安定,在水中可生活一星期以上,老熟后从芽中爬出,弹跳入土,常分布在离地面13cm的表土内,以6~10cm为多。然后化蛹,蛹期12~16d。 1.2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桑瘿蚊每年第一代发生数量少,桑树受害较轻,迅速蔓延扩展,第2~3代扩散最快,数量最多,第二代后期开始有明显世代重叠现象。尤其在7月中旬之后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7.
(一)春季羊寄生虫病有什么特点?羊寄生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不同寄生虫的发育规律、季节、饲养管理条件和方式以及羊的营养状况和抵抗力等有差异,因此,羊寄生虫病的发生呈现不同的季节特点。春季则以羊消化道圆线虫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较多。线虫繁殖力强,虫卵和幼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强,不易被消灭。羊上年秋季感染的线虫,冬季在羊胃肠道内停留在幼虫阶段,呈现"休眠"状态,进入春季,温湿度增高,羊胃肠道的幼虫"苏醒",发育为成虫并出现产卵高峰,虫卵随粪排出并污染圈舍或牧场。冬季寒冷,羊只拥挤,或农  相似文献   

8.
桑树天牛是一类为害范围较广的害虫。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园林植物、果树栽种面积的扩大 ,其为害日趋严重 ,已成为桑树、园林观赏植物、林木、果树等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桑树天牛是一类典型的钻蛀性害虫 ,主要以幼虫在枝干内部蛀食为害 ,常规农药防治难以达到防治目的 ,所以 ,此类害虫应强调综合防治。1 桑树天牛的发生规律为害桑树的天牛种类很多 ,主要的有桑天牛、桑虎天牛和黄星天牛等。这些天牛虽各有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 ,但也有许多的共同规律 ,了解这些共同的发生规律 ,就掌握了解天牛的为害特点 ,制订合理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1.1 分布广泛 :如桑天牛在我国北至辽宁 ,南至广东 ,东至东部沿海 ,西至四川、云南均发生 ;桑虎天牛和黄星天牛在全国大部分蚕区也有发生 ,而三种天牛都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发生较重。1.2 成虫、幼虫 :这几种天牛的成虫咬食桑树枝干皮层或直接食害桑叶成缺刻和孔洞。幼虫则进入枝干内部 ,蛀食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 ,并在蛀食枝干内每隔一定距离会向外蛀成不定向的排泄孔 ,用于通气和排粪 ,致使桑树枝干蛀空、枯死 ,甚至整株桑树生长不良或死亡。幼虫在桑树被蛀枝干内越冬 ,越冬场所安全 ,...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种柠条开花结实特性、柠条果荚和种子发育进程的研究,并结合3种种子害虫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可得,害虫成虫的羽化、产卵及幼虫的发生发展与其寄主———中间锦鸡儿的花、果荚和种子的生长发育基本是同步的,因此可利用中间锦鸡儿对柠条种子害虫进行物候期预测;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和卵期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成虫高峰期进行田间药效防治效果良好。高效氟氯氰菊酯50.00ml~666.7m2和25.00ml/666.7m2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8.91%、85.06%,2种生物复配农约齐螨素B.C25.00ml~666.7m2和爱福丁1号25.00ml/666.7m2的防效也分别达到了81.76%和81.42%。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梨小食心虫在宁波地区的种群发生动态,利用性信息素对慈溪桃园和梨园的梨小食心虫成虫进行了系统的监控调查,基本明确了梨小食心虫在宁波果园的危害规律。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宁波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至第二代世代明显,第三至五代世代重叠;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要早于梨园,数量要高于梨园,两者的危害高峰均为7-9月;从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梨、桃的成熟时期分析,要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以压低虫量基数。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利用性诱剂连续3年对赣东地区梨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观察和记载,结果发现该害虫在梨树整个生长季节(3-10月)均有发生,一年中有3个明显发生高峰,尤以3月和7-8月发生最盛,梨果成熟季节危害时间长。此外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中下旬还有二个小高峰期;本监测结果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的在赣东地区的发生规律,找到了防治梨小的合适时期,提出了有效防治梨小的关键技术,为赣东地区乃至全省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高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羊羊舍隔栏修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隔栏饲养是指在山羊羊舍内根据山羊数量按家庭式或个体设置间隔栏,供山羊补饲和休息所采取的一种饲养技术,可避免山羊在大圈舍内因个体差异出现打斗和追赶而发生应激所造成的损失,且便于分栏免疫用药、补饲等。现将山羊羊舍隔栏修建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羊舍隔栏面积每只羊占用面积:种羊1.5~2.0 m2(大型羊最多4.0~6.0 m2);怀孕前期羊0.8~1.0 m2,怀孕后期和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密闭奶牛舍越来越受到寒冷地区奶牛场的重视,通过检测牛舍空气中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含量,对河北省北部寒区大跨度密闭奶牛舍夏季有害气体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舍内NH3含量的日变化范围为3.1~6.6mg/m3,其中7∶00~8∶30和18∶30~21∶30达到高峰值;舍内CO2含量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规律,早晚含量均超过2 000mg/m3,且晚上舍内CO2含量与垂直空间高度密切相关,1.8m高度处的CO2含量显著高于0.6m(P0.01)和1.2m处(P0.05)。另外,早中晚舍内CO2含量均显著高于运动场和场中(P0.01),分别是舍外的4.7倍、3.7倍和4.1倍。该研究可为寒区密闭奶牛舍的设计和环境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限食对模式昆虫家蚕寿命等的影响,以二化性家蚕品系秋丰为对象,设置自由采食组(AL组)——每日给桑2次、24 h自由进食,限制给食组(DR组)——每日给桑1次,16 h自由进食、停食8 h,调查了幼虫期和蛹期经过时间、成虫交配繁殖性能和存活时间,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限食对家蚕3个果蝇寿命相关基因的同源基因Bmchico、Bmrpd3和BmAkh2在5龄3 d幼虫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析了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海藻糖水平。结果显示, DR组的给食量为AL组的61.03%,限食后蛹期3 d雌、雄蛹平均体质量分别为AL组的63.34%和63.52%;雌雄平均寿命955 h,比AL组延长131 h,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限食后雌蚕的造卵数没有明显变化(P0.05),雄蛾交尾正常。3个寿命相关基因在DR组与AL组的不同组织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差异。限食后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整体水平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海藻糖水平发生改变。该结果可为研究限食对人体的影响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亚洲飞蝗是阿勒泰市治蝗办的监测重点,苛苛苏苇湖1987年发生亚洲飞蝗控制以来,通过连续多年的监测,当前亚洲飞蝗种群数量开始增加,为摸清其种群消长规律,设置了定位观测点,重点从飞蝗型态(散居型、中间型、群聚型)上开展研究,目的是解释该区域飞蝗的发生数量和发生期。2013年7月下旬调查,采集到群聚型的亚洲飞蝗,发现最高虫口密度5头/m2。说明该区域数量已开始增加。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观察,对苛苛苏苇湖亚洲飞蝗的数量增减有了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16.
摘要:依托国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46B01)“云南核桃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核桃良种选育与山地高效栽培研究与示范”课题的实施。通过对在云南分布广泛的核桃钻蛀性害虫豹纹木蠹蛾的行为习性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化学、物理防治试验等过程的观察、分析研究,根据对该种害虫的习性在室内和室外分别进行了观察结果的分析,弄清了豹纹木蠹蛾幼虫的羽化、交尾、产卵和初孵幼虫饿及越冬方式等规律,并根据探索发现的规律制定出相应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行试验观察,从而归纳出防控措施:一是要用吡虫啉等内吸性环保型农药进行多次喷施防治,二是密切监测其发生动态,选择时机及时喷药,三是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即:(1)人工防治,一发现带虫枝条,即及时剪除并销毁;(2)物理防治,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对其它成虫进行诱杀;(3)抚育天敌,将剪下的有虫枝条集中起来,并用铁纱网罩罩住,以利其寄生性天敌飞出。  相似文献   

17.
以2006~2012年本实验室狂犬病病毒分离株核蛋白基因完整核苷酸序列和GenBank收录的主要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系统发生树和比对病毒分离株相互间的同源性,对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涉及中国17个狂犬病主要流行省区的62个狂犬病病毒代表流行株,均为基因Ⅰ型,但在系统发生树上可分为i、ii、iii、iv、v共5个基因群,群内同源性91.4%~99.9%,群间同源性84.5%~90.1%.其中,i、ii群占国内新分离株的绝大多数,为2个主要流行基因群.i群遍布各主要流行省区,主要为来源于犬的分离株.ii群主要分布于南方省区,迄今分离到的多个鼬獾狂犬病病毒株在系统发生上也属于ii群.iii群仅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两地,与东南亚国家狂犬病分离株同源性高达97.7%.iv群的地区分布不规律,在中国东北、中原、东南和西部地区均有零星报道,分离株较少.v群近年来仅偶见于内蒙东北部及黑龙江省与俄接壤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韩国流行株同源性高达98.5%.综上,中国狂犬病流行以犬间传播为主,野生动物狂犬病的流行日益严重,东北和西南地区存在境外狂犬病传入.犬等动物种群免疫覆盖率低应是狂犬病持续传播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宁夏固原地区桑树丰产栽培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平 《北方蚕业》2001,22(1):20-21
桑树是多年生叶用经济作物,属落叶乔木树种。喜阳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根据固原地区物候条件和试验、示范表明,全地区六县均可种植桑树。为使桑树丰产、优质,必须进行集约化经营及科学管理。   1 桑树栽植   1.1 品种选择:固原地区栽植的桑树品种,目前应选用“湖桑32号”和“选792”两个优良品种。   1.2 桑园栽植密度:栽植形式分单行式和宽窄行两种形式。单行式:行距1.4~1.5m,株距0.4m。宽窄行式:宽行1.8~2.0m,窄行0.6~0.8m。株距0.4~0.5m,每667m2保证1200株。   1.3 栽植时间:固原地区以春栽为主,一般从4月上旬至4月底。   1.4 栽植技术:分沟栽和穴栽两种。一般凡成片密植桑园采用沟栽,凡零星隙地、山波地采用穴栽。   桑苗假植:选择湿润沙壤土,在干燥背荫处,东西向开沟深0.5m左右,向北成45度斜坡,假植时苗木散开,根部向下摆放,先埋土三分之二,不留空间、踏实,最后覆草或盖草帘。   开沟施肥:采用南北行定植,按预定株行距,开挖栽植沟,沟宽、深各50cm。开沟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放,开好沟以后,每667m2施有机肥3000~4000kg,肥料上填表土,然后将桑苗栽植在表土上。   桑苗栽植:栽植时,苗木按照大小分级,剔除破根和细弱病苗,对根部适当修剪,然后将所选好的苗子根部浸泡在0.3%高锰酸钾水溶液中5~8sin,进行根部消毒。按设计好的株距,将苗木放置沟中间位置,纵横行向对直。栽时一人扶苗,一人填土,用细碎表土壅埋根部并稍提苗干,使苗根舒展,上部再埋底土踏实。覆土高度在根的青黄交界处上方6~10cm,做到“苗正根伸,浅栽踏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