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调查藏西北绒山羊羔羊腹泻病例中的大肠杆菌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西藏自治区尼玛县15只腹泻羔羊粪便样品,经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确定分离菌株均为大肠杆菌.使用纸片法对两株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两株分离菌均对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阿奇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敏感,对强力霉素、卡那...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山西太谷县某鸡场蛋鸡发病、死亡的原因且及治疗方案的确定,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的分离培养和47种生化试剂的生化鉴定,并对鉴定出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中使用了传染性喉气管炎包涵体检查、琼脂扩散试验、动物试验以及新城疫的RT-PCR试验等方法。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安普霉素等药物敏感,并且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感染。针对这种情况,联合使用药物和疫苗控制住了病情,鸡群恢复健康。通过本案例警示养殖场在动物发病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某蛋鸡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集重庆市某蛋鸡场48份羽毛样品、123份肛拭子样品,将羽毛样品经MH高盐培养液增菌后划线接种于MH高盐平板,将肛拭子样品经沙门菌增菌液增菌后划线接种于S.S.平板。将疑似菌落接种LB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提取基因组,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nuc基因和沙门菌特异性invA基因片段。对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共分离鉴定出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耐药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本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蛋鸡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该蛋鸡场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是兽医工作中的基本技能,亦是使用药物治疗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根据药敏试验中某种抗菌药物是否具有抑菌、杀菌或无效的原理,制定最佳药物治疗方案. 1 试验菌的采集 细菌在机体内繁殖很快,在病菌采集时,尽量采集细菌在对数生长期的菌体.采集的细菌样品应来自发病或被监测场具有典型症状的病鸡群.做到每采1次菌样,进行1次药敏试验.病菌应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采集,对心、肝、肺等内脏及关节腔、鼻腔、气管等器官样品采集数通常需要10份以上.  相似文献   

5.
无菌操作采集某规模养猪场疑似感染猪丹毒杆菌的病死猪肺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从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经细菌分离培养、形体特性及生化鉴定,确定为猪丹毒杆菌。通过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阿莫西林、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为临床用药防治猪丹毒杆菌病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6.
腹泻犊牛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某奶牛场一起犊牛腹泻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无菌采集腹泻犊牛肝脏和脾脏组织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被检测病料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腺病毒7型(BAdV-7)、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别从脾脏和肝脏组织分离培养到2株细菌,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结果与大肠埃希菌高度相似,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为100%;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菌能致试验小鼠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呋辛、恩诺沙星不敏感;临床选择敏感药物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犊牛腹泻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2015年5月,某实验室送检病死兔1只,对其剖检并无菌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根据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结果,分离菌可能为沙门氏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病死动物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无菌采集病料,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共采集到10株细菌,将其接种至绵羊血平板上出现β溶血,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变为粉色;生化鉴定结果基本符合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生化特点;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中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达到95.5%,而对多西环素的敏感率仅为4.5%。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易感染动物,且呈现不同的药物敏感率。  相似文献   

9.
氟苯尼考胁迫对土壤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土壤中残留氟苯尼考对土壤中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于添加药物后第14天、28天、56天采集土壤样品分离细菌,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进行细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试验,并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对用药前后分离的氟苯尼考敏感菌和耐药菌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残留的浓度越大,耐药菌的数量也就越多;在供试的18种抗菌药中,氟苯尼考敏感菌对其中的9种药物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氟苯尼考耐药菌(P<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貉、狐、貂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情况,试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并无菌采集母貉的阴道分泌物及死亡胎儿的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主要生物学特性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同时还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河北省6个地区狐、貉、貂阴道加德纳氏菌广泛存在,其中狐阳性率为7.05%(31/440),貉阳性率为4.50%(9/200),貂阳性率为4.80%(10/208);经病原的分离培养、主要生物学特性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证实,分离菌株为阴道加德纳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呋辛酯、氧氟沙星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2017年贵州省某绿壳蛋鸡养殖场主要疫病的感染情况,试验从发病鸡场采集11只发病鸡组织器官和30份临床健康鸡血清样品,应用ELISA方法对30份临床健康鸡血清样品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禽呼肠孤病毒(ARV)、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和禽败血支原体(MG)抗体检测,应用RT-PCR方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应用PCR方法检测安卡拉病毒(FAV-4)、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MG,并对发病鸡肝脏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16S RNA引物对分离菌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比对,最后通过药敏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鸡场中,ALV、ARV、AEV和MG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00%(12/30)、83.33%(25/30)、80.00%(24/30)和53.33%(16/30);ALV和MDV的病原核酸检出率都较高,分别为100%(11/11)和81.82%(9/11),而IBV、NDV、AIV、FAV-4和MG均未能检出病原核酸;从发病鸡肝脏组织中均分离得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序列比对证实该分离菌为沙门氏杆菌;分离菌对硫酸新霉素和硫酸安普霉素极度敏感,对磷酸替米考星、林可霉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和硫酸黏杆菌素高度敏感,对盐酸多西环素中度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酒石酸泰乐菌素低度敏感,对酶法阿莫西林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河南省原阳县某大型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因,采集病死猪的肺、心血、关节液、脑等组织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以及动物试验。结果从该猪场病死猪心血中分离到猪丹毒丝菌,血清型为1a型,分离的猪丹毒丝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哌酮、青霉素最为敏感,其次对头孢唑林、头孢拉啶、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该分离菌对仔猪具有强毒力,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结合的方法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东莞地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某镇一养殖场内部分1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无菌操作采集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结合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确诊雏鸡死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分离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  相似文献   

14.
宠物犬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洛阳地区宠物犬源沙门菌耐药情况,对采集的120份宠物犬肛门拭子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通过培养特性、革兰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型检测和分子鉴定最终获得21株沙门菌。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23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检测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共12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1株沙门菌对头孢吡肟、诺氟沙星等6种药物均未表现耐药,对阿莫西林、磺胺异恶唑等17种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并出现多重耐药现象。PCR检测结果证实,耐药基因tetE、blaPSE、blaTEM、sulⅠ和sulⅡ的检出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洛阳地区宠物犬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为防治宠物犬源沙门菌病及宠物犬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饲料厂合理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从河南省开封市、信阳市、洛阳市、新乡市四地仔猪白痢疑似病例中采集病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选取饲料厂常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制成4个浓度梯度的药敏片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新霉素高度敏感,对硫酸黏杆菌素、硫酸安普霉素中度敏感,对金霉素、喹乙醇、泰乐菌素和土霉素低度敏感,对林可霉素几乎不敏感,且各浓度梯度间的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四个地区间分离菌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诊断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患泌尿系统感染猫的致病原因,无菌采集了该患猫的尿液进行尿液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MALDI biotyper(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MBT)分析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的毒性,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特性。结果显示,该细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可发酵果糖、蔗糖等。MBT分析结果,该菌为人葡萄球菌。小鼠攻毒试验及回归试验显示该菌有较强毒性,可致小鼠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美洛西林、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均极为敏感。以上结果表明,该猫患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为人葡萄球菌,选用药敏试验结果提示的药物后,该猫的疾病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宁夏固原地区引起鸡发生输卵管炎的病原菌及致病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试验选用固原某养鸡场两栋鸡舍中7只有输卵管炎的病死鸡,无菌采集输卵管病料7份,采用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致病力试验的方法,判定致鸡输卵管炎的病原菌,并分离培养,进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提纯的7株菌中有5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5株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头孢吡肟敏感,对氟苯尼考、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耐药。说明引起鸡输卵管炎的病原菌是大肠杆菌,应选用对此菌敏感度高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从重庆市几个规模化猪场的发病仔猪中采集病料,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呈红色,革兰氏染色为G^-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对葡萄糖、乳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表明所分离菌为大肠杆菌。用分离菌对头孢唑啉等29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头孢类药物、氧氟沙星、氨苄西啉等药物高度敏感,而对链霉素、替硝唑产生耐药性。但从不同场分离到的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鸡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相当高,是目前大肠杆菌耐药的一个普遍现象。本试验从湖南永州市6个蛋鸡场采集120株大肠杆菌样品,分离培养获得91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鸡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目前常用和应用时间较长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在70%以上。分离的鸡大肠杆菌对临床新药和未大量应用于鸡的药物比较敏感,如对阿米卡星呈现高度敏感,敏感率为82.4%,其次新霉素,敏感率为71.4%。因此细菌耐药性与用药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离导致熊蜂幼虫变黄、发黑、死亡的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熊蜂黑色幼虫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16srRNA测序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16srRNA测序及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缓慢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21种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