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建光  韩桂兰 《节水灌溉》2012,(8):57-59,62
立足当前塔河流域的成本水价,基于已有研究的流域水资源费和环境水价模型与相关资料,首先构建了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然后,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和流域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进一步构建了流域未来作物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作物农业水价的节水效应。结果表明: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调整可大幅提高节水效应,只是环境水价更侧重于实现流域生态用水保障的经济补偿。再者,不同流域和作物水价需求弹性效应差别很大,可以实行有差别的农业水价调整政策。还有,流域水价弹性系数会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受作物基本灌溉定额限制,就是采用高效节水技术也难以保证水价节水效应的实现,这成为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可行性的一个标志。但是,这也使未来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粮食安全和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问题,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研究的重要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塔里木河流域农业供水成本水价基础上,基于流域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投入,首先构建了流域农业节水水价;然后,利用流域农业水价和灌水量资料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节水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节水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可大幅降低灌水量,提高水价的节水效应;而且,如果农业水价弹性系数同时被提高,较单独提高农业水价,未来塔河流域水价的节水效应更高;尤其是,未来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和粮食安全问题,是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于塔河流域农业水价承受力分析的基本指标,首先确定适宜流域的水价补偿标准与水价补偿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塔河流域不同水价补偿方案对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流域和作物农业水价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未来塔河流域应当对叶尔羌河与和田河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给予至少需要90%的水价补偿,干流下游需要60%的水价补偿;而且,对干流下游和叶尔羌河流域的粮食作物水价给予至少90%的水价补偿,经济作物给予60%和80%的水价补偿,和田河流域仅小麦水价需要80%的水价补偿;未来应当根据农户的水价承受力,不同的流域和作物实行不同的水价补偿政策;尤其是,为保证流域的粮食生产安全,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调整既需要更高的水价补偿,又需要高的其他种植补贴,才能更好的保证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首先在成本水价基础上,分别构建塔河流域作物和流域基于水资源费的未来农业水价,然后进一步汇总和计算了塔河流域农户对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承受力分析的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塔河流域农户对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承受力,主要结果表明:除叶尔羌河、和田河流域和干流下游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流域和作物水价的农户承受力超过适宜经济承受力外,其它源流和干流上中游的农户水价承受力则处于适宜经济承受力范围,未来塔河流域应当实行差别水价政策;干流下游、叶尔羌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承受力很低,尤其是流域未来粮食作物水价的承受力很低,必须给予粮食作物农业水价直接补偿。而且,环境水价对农户水价承受力影响较小,能够成为未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塔河流域农业水价承受力分析的基本指标,及适宜流域的水价补偿标准,分析了塔河流域不同水价补偿方案对不同农业节水水价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未来应当根据农户的水价承受力,不同的流域实行不同的水价补偿;为保证流域的粮食生产安全,对粮食作物应当采用更高的水价补偿水平;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调整既需要更高的水价补偿,又需要高的其他种植补贴,才能更好的保证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主要水价调整年份的农业水价和相应的灌水量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节水效应和水价调整的需求弹性;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需求效应模型,基于成本水价和调整的需求弹性系数,分析了农业成本水价对灌水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尽管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需求弹性很小,但可促进初期灌水量大幅降低;流域内水资源丰富、利用率低的源流和干流上游农业水价调整的需求弹性高;与单纯提高水价到成本价比较,同时提高水价需求弹性系数对灌水量的节水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7.
王钇霏  许朗 《节水灌溉》2021,(11):65-70
为实现农业水资源节约与保障粮食安全双重目标,提供农业水价改革优化策略.基于2020年河北省4个小麦典型产区农户调研数据,利用标准彭曼公式测算小麦正常生长节水空间,进而基于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计算恰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需水量的农业水价,在粮食安全视域下探讨农业水价调整空间.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小麦生产,当前农业水价可逐步上涨至0.546元/m3,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使得水价上涨空间存在差异;单位面积小麦种植成本和节水技术应用成本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建议农业水价定价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区环境差异、作物种类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农业水价适度提升的同时,通过实施节水奖励与用水补贴兼顾保障农民收益与粮食生产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一明 《节水灌溉》2021,(10):59-64,70
农业水价政策是激励农户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不仅农业水价会影响农户的灌溉用水行为,农业水价激励结构也可能对农户的灌溉用水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广东省流溪河流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水价激励强度的增加,大规模农户倾向于选择节水的灌溉技术,小规模农户倾向于选择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小规模专业种植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向更多的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提高经营收入从而弥补灌溉水费的支出,对其节水行为的影响有限.因此,农业水价激励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其激励强度,以激励更多的农户采用节水的灌溉技术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9.
农业水价调控可将农业节水与农民的经济利益联系到一起,激发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对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德州市基于工程措施和管理模式节水基础上的"提补水价"节水模式,结果显示:傅家村作为引黄灌溉"提补水价"试点,节水可达17%。西烟台村作为井灌与引黄灌溉"提补水价"试点,节水为15.5%。水价调控达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主要受到供水成本、资源成本、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电费及国家补贴等影响。构建引黄灌区阶梯水价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将对引黄灌区农业水价节水模式的探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首先,把塔里木河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中的资源水价细分为绝对水租、级差水租、水资源稀缺价值、水资源选择价值和超定额用水的水资源价值,并确定了流域资源水价形成的准市场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资源水价各个组成部分的计量模型,并利用流域相关资料,计算了塔河流域的资源水价,其中粮食作物资源水价为0.1000-1.2970元/m3,平均0.4120元/m3;经济作物资源水价0.1500-1.3520元/m3,平均0.4670元/m3;经济作物完全资源水价0.2000-2.0010元/m3,平均0.6730元/m3。而且,叶尔羌河流域和塔河干流资源水价较高,约1.0000元/m3,其它流域约0.2000元/m3。  相似文献   

11.
针对80年代骊为华北平原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问题,选择河北省雄县胜利灌区为水资源平衡调控研究区,对水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水量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地下水动态规律、渠床入渗率分布、地表水引用量在年内的分配、研究区农业用水和地下水的回灌要求,提出水量调控措施。结合田间农业节水研究,提出以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的不管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库"储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土壤水资源是土壤层内经常参与陆地水分交换的水量,特别是根系带中能被植物利用并可恢复的水量。它表现为土壤水分不断补给与消耗的动态水量。土壤水的存储、补给、更新和平衡,对农林牧业、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平衡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土壤水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土壤水储量的计算方法,并以华北平原沧州地区土壤水的季节变化为例,对土层储水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以达到有效利用土壤水分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引细入汤”工程即将本溪市境内清澈的细河水引入兰河,再经过已建成的“引兰入汤”工程,将细河水引入汤河水库。该工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从总体上合理有效地解决鞍山市水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引细入汤”工程水权转让的必然性和可性行、初始水权的确定、水权转让及“引细入汤”工程的兴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影响系统节水价值的因素很多,如系统的结构型式、产业结构型式、节水成本、节水技术水平、节水量、水资源价值量等,合理地量化分析计算各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贡献大小,把这些因素的复杂关系概括成矩阵形式,形成3个矩阵,从而构建了系统节水价值的矩阵模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离心泵灌水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不同使用条件下离心泵的灌水方法,为水泵用户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灌水方法的空间,对泵站的运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要求水资源竹理应尽快向水资源资产化管理转变,但对于如何实现这目标,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对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水资源资产及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内涵,进而构建了我国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并对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水质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应对当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中央提出实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限制”三条红线控制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淮河流域严重缺水城市淮北为例,就城市中水工业回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水量、水质、保证率、经济性等方面分析表明中水有条件作为城市发展的供水水源,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因地制宜的鼓励和促进中水回用.研究对于拓展城市水源、节约一次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体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土水势值对油菜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叶水势、叶温、叶气孔阻力、蒸腾强度、叶细胞液浓度等生理性状,以及油菜的经济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影响。对油菜的适宜灌水势值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结合当前治水的新思路,从对配置方法进行理论阐述入手,探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方法-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比较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水资源配置手段的优缺点,引出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进而阐明该配置的特点,并从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水权、机制-水市场以及水价手段-水价三方面入手,全方位构建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体系。然后从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入手,分析"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的目标和特点,结合二者所长,将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引入到该配置中去,提出水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有计划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域回归水重复利用的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三项主要指标之一,国家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通过以水量平衡法为主线,采用根据年度区域作物结构变化修正的"浮动定额"法计算了广东省1997-2011年间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以全省6个地理分区为单元,采用彭曼公式计算了历年灌溉需水量,并计算得到各年度灌溉回归水量。结果表明,期间广东省多年平均灌溉回归水利用系数为0.27,考虑灌溉回归水基础上的年度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值多年均值为0.56,年际间变化总体表现出灌溉水利用系数上升而回归水利用系数下降的趋势。比2005-2011年度的实测值年均高0.16,说明灌溉回归水的影响客观存在。研究对于计算区域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回归水利用系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