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蟹学名中华绒螫蟹,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江淮丘陵地区,境内水库众多,中小型水库1209座,面积50多万亩。水库河蟹增养殖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因其技术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到1998年底,全市水库河蟹养殖面积达4467公顷,河蟹产量达2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每公顷产蟹10-75kg。发展水库养蟹对调整优化水库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哲  许敏  端博林 《水利渔业》2003,23(2):37-38
2000-2001年在6座中型低坝水库中,开展网拦养殖河蟹试验。2000年网拦养蟹面积133.3hm^2,投放豆蟹40万只,扣蟹30万只,年底起捕成蟹1.5万kg,销售额147.6万元,实现利税107.9万元,水库分成30万元。2001年推广网拦面积346.7hm^2,起捕成蟹2.75万kg,水库分成60万元。为丘陵地区低坝类中型水库充分利用其水土资源发展水利渔业,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水产》2005,(4):28-29
木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境内幅员面积3179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2乡,有人口26.6万,其中农业人口18.9万;耕地面积127万亩,其中水田42万亩;境内有河流26条,中小型水库21座,大小塘坝1000余座。2004年,是我县发展河蟹养殖的第二年,全县共发展河蟹养殖面积12600亩,其中池塘养蟹4280亩,大水面养蟹6000亩,稻田养蟹2320亩,比上年增加了7600亩。实现河蟹产量25万斤,成蟹规格最大个体达250克,实现产值300万元,亩纯盈利210元。另外还生产无公害蟹田大米350吨。  相似文献   

4.
李锐  熊向辉 《河南水产》2003,(3):13-13,12
河蟹通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深受人们喜爱,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之说。水库围栏养蟹充分利用水库水质好,溶氧量高,水草螺蚬等饵料生物丰富等有利条件,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围栏养蟹对调整优化水库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库渔业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1水面选择围栏养蟹水面要求水域面积大,水流平缓,避风向阳,水位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水深以5米左右为宜。底面要求平坦,黄泥或淤泥底质。一般选择在库湾、库汊的浅水区内,要求水草、螺蚬等底栖生物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2围栏设施围栏水面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大水面人工放流河蟹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河蟹放流主要在水较浅而水草丰富的湖泊中进行的,报道水库养蟹的资料较少。我省水库面积有11.5万公顷,多数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然而不少水库拦水坝是土质结构,中、小型水库更是如此。可否在土坝水库中放养河蟹?对库坝的安全有无威胁?经济效益如何?对于这些问题一直有不同认识。为探讨上述问题,在水利、水  相似文献   

6.
陈卫境 《渔业现代化》2002,(1):15-16,18
在江苏的特种水产养殖中 ,河蟹的养殖规模一直高居榜首。河蟹的养殖模式不断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创新 ,目前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模式有虾蟹混养、稻田养蟹、种草养蟹等。无论何种模式 ,放养的大规格蟹种越来越多。河蟹养殖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转变。1 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格、集约化之路短短数年时间 ,每 5 0 0 g河蟹已从动辄百元的“天价”降至现在的 2 0~ 30元甚至 1 0~ 2 0元。蟹价走低已使河蟹养殖步入微利时代。不过 ,养蟹边际效益的大幅递减已使其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的临界点。因此 ,今后河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渔业丰收计划,发展优质高效渔业,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促进了水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河蟹养殖,在我市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了渔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河蟹养殖也得由大养蟹变成养大蟹,由常规养蟹变成养无公害的河蟹。无公害蟹就是必须在优良的水域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严格规范饲养管理和严密的全程质量监控措施养成的商品蟹,要求河蟹规格大,质量好,品质佳,口感美,无异味,真正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质河蟹。’  相似文献   

8.
水库栏网养殖河蟹对调整渔业养殖品种结构,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林七水库投放规格为4~6克/只的长江系扣蟹进行栏网养殖,收获成蟹规格多为110~220克/只,最大个体达356克/只,回捕率36%,养殖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河蟹是我国传统的水产珍品 ,在近年来的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中 ,河蟹养殖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历史较短、技术路线还不够完善等原因 ,目前国内池塘养蟹的亩产一般仅 35kg左右 ,而且个体规格偏小 ,商品蟹的个体平均只有 60~ 80 g ,超过 1 2 5 g的大规格商品蟹的比例不足 30 % ,严重影响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从 1 999年1 0月至 2 0 0 1年 5月开展了池塘种草养蟹技术研究 ,采取了从改善池塘养蟹生态环境入手 ,进一步调整种草及管理措施 ,改进投饲方式等技术路线 ,经过二年的试验 ,产量、产值、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现将试验情…  相似文献   

10.
实践篇     
<正> 盘山县河蟹养殖概况盘山县地处辽河入海口,淡水资源丰富,从1985年开始养殖河蟹。当年在盘山县胡家镇150亩稻田中放蟹苗10kg,产扣蟹4000多kg,获纯利10万元;1991年河蟹养殖面积3000亩,1992年5000亩,养殖扣蟹一般亩产值3000~5000元,每亩获纯效益1500元左右。高利润带来大发展,1993年全县河蟹精养面积近5万亩,其中:水库养蟹8000亩,稻田羊蟹1.1万亩,坑塘养蟹3万亩,预计产扣蟹150万kg、成蟹20~25万kg,全县总产值可达1.8亿元。该县胡家镇1992年河蟹养殖面积3688亩,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金坛市稻田养蟹始于1992年,首先在指前镇湖塘村进行了稻田养蟹的小区试验,从经济和生物学两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摸索并积累了部分成功经验,1993年又在该镇进行了中试,推广面积达到1323亩,平均亩产稻谷309公斤,亩产河蟹25.4公斤,部分稻田还套养了一些鱼种和青虾。稻田养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引起了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稻田养蟹的积极性,1994年全市稻田养蟹掀起了高潮,范围扩大到15个乡镇,养殖面积迅速发展到10090亩,共投放蟹种3.9万公斤,平均亩产稻谷400公斤,亩产河蟹25公斤,获得了稻蟹双丰收。今年全市稻田养蟹迅速推广到2万多亩。  相似文献   

12.
邹云龙是肇东市东发办事处昔阳村党支部书记。 2 0 0 3年 ,他到辽宁省盘锦市学习养蟹技术 ,并带回蟹苗率先进行试验养殖 ,一举获得成功。2 0 0 4年他在自家稻田养蟹 55亩 ,为群众当好示范户。在他的示范和带领下 ,昔阳村养蟹总面积已达 3 0 88亩 ,其中池塘养蟹 2 588亩 ,稻田养蟹50 0亩 ,预计 2 0 0 4年全村养蟹收入可达 2 0 0万元。邹云龙养蟹特别注意科学管理 ,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示范。他的主要做法是 :1 挖好蟹沟根据稻田面积大小在稻田四周挖“口”型蟹沟。标准是 :宽 80cm ,深 60cm ,满足河蟹两栖生活需要。2 选好苗种从…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内陆 ,没有天然河蟹的分布。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 ,吉昌农场水库、大海子水库和博斯腾湖曾放流天然蟹苗 ,但因技术原因 ,收效甚微。 90年代末 ,地处南疆的前进水库从上海引蟹种进行放养 ,效果也不理想。由此看出新疆的水库养殖河蟹可算起步早、发展慢。为突破这一技术障碍 ,促进西部水库渔业的发展 ,2 0 0 0年我们经过认真考察 ,和地处南疆的农三师小海子水库管理处开展合作。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 ,水库河蟹养殖取得成功 ,经济效益显著。1 水库生态概况小海子水库南库建成于 1 982年 ,设计正常水位高程 1 1 0 2m ,兴利库…  相似文献   

14.
一、河蟹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滨江临海,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原产地。境内湖泊河道纵横交错,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域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河蟹养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突破河蟹工厂化育苗、90年代全面推广养殖以来,江苏的河蟹养殖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网围养蟹模式多样,蟹苗繁殖、扣蟹培育、商品蟹养殖配套成龙,河蟹生产、销售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河蟹为中国特产,因大螫上密生绒毛而称之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我国河蟹增殖和养殖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蟹、湖泊网围养蟹、稻田养蟹、小型湖泊和小型水库养蟹,在大型水库尤其在高寒地区的大型水库从未有人进行过养殖。1999年我们通过对水库资源的调查,选择泥河水库和东湖水库(面积在40000亩以上)作为大水面河蟹养殖的试验场地。在对河蟹苗种品系进行慎重选择后.于1999至2001年进行大水面河蟹养殖,经过4个月的养殖,于当年8月中旬至10月上甸进行捕捞,回捕时平均规格达到100g/只,最大个体达200g/只,回捕率高达31%。结果证明,规格160-260只/kg的河蟹苗种是比较适合高寒地区.大水面养殖的。河蟹最佳投放期在春季,最佳生长期在7、8两个月,最佳回捕期在9月份。  相似文献   

16.
河蟹又名毛蟹,因原产于我国,两只大螯上有绒毛,故学名中华绒毛蟹。它以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成为我国著名的水产品,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河蟹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倍增,以高昂的价格畅销海内外。近年来池塘养蟹、河沟养蟹、水库养蟹、稻田养蟹以及大水面网围养蟹业的发展使我国的养蟹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养殖群体的退化对河蟹养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年斌 《水产科学》1998,17(5):40-42
辽宁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养殖业的兴起始于90年代初,且发展迅猛。至今已有养蟹面积达1.33万hm2;人工育苗水体达30多万立方米,年可产河蟹苗种4万多kg。但随着养殖技术日渐被人们认识和掌握,幼蟹、成蟹和苗种生产的单位产量却呈下降趋势。幼蟹的早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虾蟹养殖已成为太湖流域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热门产业 ,但由于池塘养蟹的生态条件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商品质量上显示出个体偏小、肉质较差 ,以及饲养过程中病害发生率增加等 ,以致经济效益不稳。为了促使我镇的虾蟹养殖业健康发展 ,从 1 999年起开展河蟹、青虾池塘混养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至 2 0 0 1年 ,全镇蟹虾混养面积扩展到 80hm2 ( 1 2 0 0亩 ) ,每千平方米 ( 1 .5亩 )产河蟹 90kg ,青虾 30kg ,每公顷池塘效益达 1 95 0 0元 (折合每亩 1 30 0元 )之多。总结三年来的经验 ,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四项环节。  一、建…  相似文献   

19.
六合县1987年共有1 163户农民养河蟹,总面积达810亩。共放齐规格为2~5克的一龄天然蟹种1.225万公斤,平均每亩放养蟹种15.12公斤,约5 500只。为了帮助养蟹农户养好蟹,促使养蟹业的发展,县有关部门帮助农户组织蟹种1万多公斤,解决做防逃墙的钙塑片27吨,並多次举办河蟹人工养殖技术培训班和讲座,使养蟹户基本掌握养蟹技术。(周宪章)  相似文献   

20.
(四)黑龙江省持续发展养蟹,选择优质蟹种、开展生态养蟹(一)日本绒螯蟹养殖在俄罗期境内的绥芬河入海口及朝鲜境内的图们江入海口盛产的大河蟹,即是日本绒螯蟹。该蟹个体大,体重达150~200g,个别体重达300~400g。日本绒螯蟹是未经人工养殖的纯种河蟹,是目前我国唯一未被破坏的河蟹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