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重要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危害性广、毁灭性大,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森林生物防火通过防火林带建设、林下枯落物降解等措施主动降低森林火灾隐患、减小了森林火灾损失。今后应加强防火专家系统建设、防火林带布局拓扑优化以及森林生物防火技术标准等方向研究,达到森林生物防火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挥森林生物防火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阻止林火蔓延、控制森林大火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广东省80个森林防火重点县(市、区)森林火险特征及现有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森林防火重点地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对策。实现森林火灾从被动防火到主动防火的转变,对减轻森林防火压力,遏制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腾冲县中缅边境地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腾冲县中缅边境地区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森林火灾隐患大,是森林防火的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着边境不利的自然条件、火源管理难度大、防火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为提高森林防火的综合防控能力,提出加强林火监测系统、防火基础设施、林区防火公路、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和森林火灾扑救系统建设等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物防火林带具有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森林火灾,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惠东县的基本情况及其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惠东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贤良文 《中国林业》2013,(13):43-43
森林火灾是林业工作的大敌,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持林业生态平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别领导认识不到位,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在扑救森林火灾时缺乏综合性扑火方法及扑火常识,有些地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滞后,森林防火通信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组织不得力、扑救不及时,为扑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给林业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实际工作中,笔者直接参加扑救森林火灾800起,对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认识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6.
浅谈山西省森林防火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森林火灾是制约林业建设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介绍了山西省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森林防火工作现状以及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对策,对于搞好今后的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重在预防,而森林防火又是一门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技术,设置生物防火林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森林生态意识淡薄;林分结构单一,森林植被附属物多,森林自身抗火能力低下;森林防火经费投入不足;防火措施不力;火灾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抓好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干部群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队伍建设,配足扑救工具;严管火源;加大防控森林火灾的投入;重视生物防治措施;加强现代森林防火应急机制建设等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陆良县森林防火的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良县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区,据统计1954—2007年共发生森林火灾980次.分析了火灾发生的规律以及当前防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多方筹集资金、强化政府职能;组建各级森林防火协会;推行森林火灾保险;实行有偿扑火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实行疏堵结合的火源管理;实行生物防火等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用是阻隔森林火灾的蔓延、便于对森林火灾的控制和扑救,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森林资源和环境生态损失。福安市森林面积119733hm2,森林覆盖率67.9%,绿化率69.8%,森林资源丰富,且地处闽东中心,环三都澳区域核心区,地理区位重要。依据福安市地理区位及气候特点,对其防火林带建设的必要性、营建原则、营建技术要点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重点探讨了树种选择所依据的技术指标,可以为建设功能完善、可续发展的防火生物林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雨雪冰冻灾害对引发森林火灾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发生在广东省的雨雪冰冻灾害使灾区的森林火灾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并造成伤亡严重、火灾扑救极为困难等影响.灾害使森林火环境恶化、灾害木不能及时清理、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设施受损严重等是造成森林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加大害灾木清理力度、恢复并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建立林火预警机制、修复防火设施、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灾区防御森林火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强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新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并且会带来严重的破坏。从我国森林火灾的发展动态来看,当前的防火任务尤为艰巨,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遥感、GIS、GPS、通信、数据库等技术的应用对森林防火工作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今后林业部门应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提升森林防火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的森林火灾与生物防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东省的森林火灾状况和森林防火措施 ,系统探讨了目前生物防火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广东省生物防火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省森林防火形势好.成绩显著.每年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全省森林火宠受害率为0.239%,比1995年又下降0124十千分点,在我国南方集悼林区中,是森林防火工作比较好的省份之一。取得明显成效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层层落实了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森林防火由过去单靠部门抓,开始转变为各级党政主要行政领导负总责,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二是加强了森林防火法制建设,森林防火有法可依;三是各级森林防火指挥组织和办事机构逐步充实加强,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森林防火指挥管理体系;四是森林防火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全省森林防火“四网二化”建设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加快推进"绿色祁东、美丽祁东"建设,湖南省祁东县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自去年出台《祁东县森林防火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后,今年又重新制订了《祁东县野外用火行为管理实施办法》,首次将公安机关纳入管理主体,对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可以实施治安处罚。2013年全县共发生3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256公顷,因火灾受到政纪处理的干部5人,荣获了全市森林防火第一名。其超常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森林火灾,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湄潭县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森林防火领导;认真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确保科学、安全扑救森林火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建立必要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森林防火基础建设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加大火灾案件查处;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科技含量等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森林防火信息工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升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落实森林防火工作的指导方针,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针对广州市森林防火信息工程的建设现状,根据信息工程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对广州市森林防火信息工程总体框架及建设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设想,并讨论了工程建设的预期效果,对广州市森林防火工作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森林防火是林业生产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森林火灾的发生给森林造的损失往往是毁灭性。因此,在整个营林生产过程中,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就显的格外重要。关山林场在过去的几十年森林防火工作中,从本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抓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积累许多成功经验,为林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千岛湖区森林生态防火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生态防火理论,结合千岛湖区森林燃烧圈的实际,采取森林抚育防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等营林技术措施,全方位多功能地有效控制森林火灾.推广森林生态防火对于树立现代林业经营理念,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杭州市2000-2008年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各年间发生的次数呈波浪状变化与不同年份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相关;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这与杭州市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以及炼山等人为用火活动规律相关;森林火灾次数日发生相对集中在10:00-16:00,占火灾总次数的83%;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森林植被类型相关,在针叶林的发生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发生火源99%是人为火源;森林火灾在中、幼林发生的次数较多,占总次数的80%。指出杭州市存在气候条件不利,林中可燃物多,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防火意识弱,防火责任不够实,防火队伍质量不高,森林自身防火性能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火源管理机制、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及各种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严重干旱期间及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各县(市)区适时颁布“禁火令”,规定禁火期间和禁火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针叶林成阔叶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