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 ℃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 ℃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 ℃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几种诱杀松墨天牛方法的效果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3种方法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松饵木能引诱到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成虫,且雌成虫能在松饵木上产卵,引诱剂对引诱怀卵的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较好。引诱剂和松饵木使用方便、安全,成本较低,大面积应用可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减少松材线虫传播机会。但单独使用达不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标。灯光诱杀远不如引诱剂和松饵木,且其成本高,安全性差,用于松墨天牛防治不宜提倡。利用引诱剂和松饵木在监测松墨天牛及松材  相似文献   

3.
16%虫线清乳油不同浓度防治松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是松树上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又是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于4~5月间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荮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122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用此种农药防治松墨天牛,可以降低虫口密度,以便控制松墨天牛危害,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松材线虫病发生,降低松墨天牛数量密度,德化县林业局于2009-2010年,开展了清除松枯死木试验.以诱捕器诱集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为指标,在松墨天牛中度危害区,开展了松枯死木清理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清理松枯死木可以有效降低林间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对当前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噻虫啉药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根据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2%噻虫啉微胶囊对林间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对松墨天牛等难以防治的鞘翅目害虫有速杀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马鞍山市马鞍山林场,对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传媒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病原微生物进行调查,结果鉴定了8种真菌和1种细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率测定显示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同一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不同菌株均有显著差异.白僵菌的高毒力菌株营养生长无明显差异,而产孢量有明显差异.通过测定,白僵菌菌株226可能是优良菌株,对生物防治松黑天牛方面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引诱剂诱杀松墨天牛成虫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昆虫。诱杀松墨天牛成虫,减少松墨天牛虫口密度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之一。笔者于2003年5—7月在重庆万州区天城镇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及发生区外围采用引诱剂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试验。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松林内,连续3 a进行劈杀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天牛幼虫的虫口密度明显下降,下降率达63.9%~80.4%;松材线虫病病死松树数量明显下降,下降率达89.4%。因此,认为劈杀松墨天牛幼虫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松树数量,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PP袋+肿腿蜂等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PP袋能有效地阻断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把病死松木放入PP袋 ,次年只有 2 98%松墨天牛成虫能咬破PP袋而逃逸 ;PP袋 PEM农药 ,对松墨天牛成虫的阻断率达到 10 0 % ;PP袋 肿腿蜂对松墨天牛的阻断率也达到 10 0 % ,同时 ,该方法能促使肿腿蜂种群在林内增殖扩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墨天牛的种群发生规律,在闽侯县马尾松林内连续3 a使用APF-I型引诱剂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成虫,结果显示,闽侯县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5—7月,APF-I型引诱剂诱捕器对青口镇、南通镇和鸿尾乡的松墨天牛具有较好引诱效果。根据松墨天牛成虫活动规律,在松材线虫疫情防控工作中,松墨天牛诱捕器适宜在5—11月布设,其中5—7月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