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216d的池塘高效健康主养黄颡鱼试验,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合理放养和安全健康生产,可提高产量和效益。放养规格为18.5g/尾的黄颡鱼种9万~15万尾/hm2,搭养规格为80g/尾鲢鱼种3000尾/hm2、100g/尾鳙鱼种900尾/hm2、6g/尾泥鳅鱼种4500尾/hm2,试验获得较好的效益。通过主养鱼不同放养密度以及搭养鱼类相同的比例,均达到总体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健康养殖放养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颡鱼池塘养殖进行不同放养密度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22.7g/尾的黄颡鱼冬片鱼种,放养密度以4.5万尾/hm2为宜,此时,黄颡鱼养殖成活率80%以上,平均出池规格150g/尾以上,池塘养殖平均产量4 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黄颡鱼为母本、瓦氏黄颡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P.ca-chelli(♂)],在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表现。2条试验养殖槽分别放养不同规格的杂交黄颡鱼7.5万、10万尾,放养密度分别为341、455尾/m~3,产量分别为8 906.3、9 048.0 kg,折合产量分别为40.5、41.1 kg/m~3,净利润分别为3.79万、4.69万元,产出投入比分别为1.22、1.35,收益率分别为21.99%、34.51%。IPA养殖杂交黄颡鱼,每个养殖槽放养量7.5万~10.0万尾,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净增重量可超过7 800 kg。在市场接受黄颡鱼规格的范围内,选择投放较小规格的鱼种,可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增重倍数和较好的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一、放养技术在同一池内,以养蟹为主,鱼、虾为辅,互利混养,同池共生;在不改变投饵的情况下,三者皆获得好收成,必须掌握放养技术。放养:投放幼蟹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亩放4~6千克,规格每千克在100~160只;在开春后投放鱼种,每亩放养13厘米以上白鲢200尾及花鲢80尾以及10厘米以上鳊鱼100尾和草鱼100尾(规格100克/尾),6厘米以上鲫鱼150~180尾,鲤鱼不放。同时每亩放1~2厘米幼虾(青虾)1.5~2.5千克  相似文献   

5.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放养规格为17.5 g/尾的黄颡鱼鱼种,平均密度为12.72万尾/hm2,投喂黄颡鱼浮性专用饲料,采用微孔增氧和泼洒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措施,黄颡鱼产量为17 954.41~18 375.00 kg/hm2,成活率90%~92%,平均盈利125 947元/hm2,利润率可达40.2%~41.3%。  相似文献   

6.
生物防治鱼病用某些生物来消灭或控制病原体,可以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如当鱼发生锚头鳋病的池塘内放养黄颡鱼(每亩放黄颡鱼20—30尾,每尾100—125克),对防治锚头鳋病有很好的效果;也可在池塘内适当放养青蛙或癞蛤蟆,可适当抑制和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很多寄生虫在其生活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自由的幼体阶段,可  相似文献   

7.
利用3口池塘开展了主养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搭配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的高效健康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均为0.6hm2,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0g/尾的黄颡鱼夏花15.0、22.5、30.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规格为0.5kg/尾的白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鱼种6000尾/hm2,规格为0.25~0.50kg/尾的中华鳖2250只/hm2。采用一次放足、分批上市方式,经过319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9000、12800、14700kg,盈利分别为72300、92900、9630元,利润率分别为35.81%、36.11%、33.00%。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黄颡鱼池塘高密度高产高效养殖技术,通过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大规格商品鱼池塘主养试验,分析比较其养殖密度与生长速度及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结果表明:8到9月放养鱼种18万尾/hm2(规格200尾/斤),次年9-10月可产规格150-200g/尾大规格商品鱼;使用饲料蛋白质含量40%-42%,饵料系数1.4;主养品种黄颡鱼平均单产18750kg/hm2,产值51.795万元/hm2,利润18万元/hm2;养殖的黄颡鱼生长快、成活率高、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3口池塘开展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8.1 g/尾的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分别为300、750尾/hm2进行对比试验。经过2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 627、3 759、3 665 kg;个体平均规格分别为139、153、166 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产量分别为18 135、18 795、18 330 kg/hm2;3口试验池塘盈利分别为19 892、23 774、22 225元,合计盈利65 891元,平均盈利109 815元/hm2。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为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江河、湖泊、池塘中。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一定的滋补和药用价值。由于环境污染和酷捕,造成野生资源枯竭,而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其它水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唯黄颡鱼价格稳中有升。我站于2000-2001年度,在肥西县丙子水产养殖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池塘主养技术的推广应用。2001年 6月 26 日至 12月 20 日选择面积为5亩的池塘,经过6个月精心饲养,获商品鱼 1288千克,亩产257.6千克,其中黄颡鱼1032千克,亩产 206.4千克,规格为100-150克,成活率86%,饵料系数20,亩均获纯利1191.4 元。现将有关池塘主养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养殖方式 采用池塘主  相似文献   

11.
利用3口池塘开展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8.1 g/尾的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分别为300、750尾/hm2进行对比试验。经过2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 627、3 759、3 665 kg;个体平均规格分别为139、153、166 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产量分别为18 135、18 795、18 330 kg/hm2;3口试验池塘盈利分别为19 892、23 774、22 225元,合计盈利65 891元,平均盈利109 815元/hm2。  相似文献   

12.
1.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要求不高,面积1300~6000平方米的零星小塘均可用来养殖黄颡鱼。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水深1.5米左右,按0.2千瓦/667平方米配备增氧设备,以保证养殖全过程不发生缺氧现象。2.放养前的准备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  相似文献   

13.
<正>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40元/千克左右。福建水口电站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用规格为3米×3米×3米的网箱,放养尾重25~50克的鱼种600~1000尾/箱,经过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200~400克,单产可达10~20千克/平方米,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宁 《新农村》2006,(11):17-17
1·生活习性黄颡鱼,俗称黄骨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2·苗种培育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黄等。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3·成鱼养殖(1)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2~1·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网箱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进行黄颡鱼网箱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试验放养14 000尾鱼种,共收获黄颡鱼13 681尾,平均规格243 g/尾,成活率97.7%,产量32.59 kg/m2,饵料系数1.46。净利润为36 626元,平均净利润为366.2元/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16.
一、池塘条件池塘一般要求为长方形,东西向,水深1.6~2.2米;池底平坦,无淤泥或少淤泥,有进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8.5;每1350平方米池塘配1.5千瓦增氧机1台。二、鱼种放养1.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15天,先清除池塘淤泥,保持水深6~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60~100公斤进行消毒,待池塘水体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后放苗。2.鱼种要求鱼种应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形正常,体表不充血,背部肌肉丰满,尾柄粗短,游泳活泼,  相似文献   

17.
赵戬  李威 《新农业》2011,(6):54-54
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主养品种,多品种合理混养,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养殖品种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公司采用配合颗粒饲料养鱼,以鲤鱼、草鱼、鲂鱼、黄颡鱼为主养品种,每亩放养鱼种1200~1300尾(75~150克/尾重),混养鲢鳙鱼300~350尾,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5月16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银川试验站灵武示范点在宁夏灵武市梧桐树乡梧桐九队渔场一口3亩池塘,进行福瑞鲤苗种高产养殖,2014年4月4日干塘出鱼,总产鱼种2840千克,平均亩产946.7千克。其中福瑞鲤2590千克,863.3千克,平均规格138.8克/尾;鲢鳙鱼258千克,平均亩产86千克,平均规格100克/尾,养殖效果显著。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塘口面积3亩,平均水深1.5米,淤泥15厘米,排灌方便,电路齐全,水源为黄河水,配备一台3.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自动投饵机。  相似文献   

19.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放养规格为17.5 g/尾的黄颡鱼鱼种,平均密度为12.72万尾/hm2,投喂黄颡鱼浮性专用饲料,采用微孔增氧和泼洒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措施,黄颡鱼产量为17 954.4118 375.00 kg/hm2,成活率90%18 375.00 kg/hm2,成活率90%92%,平均盈利125 947元/hm2,利润率可达40.2%92%,平均盈利125 947元/hm2,利润率可达40.2%41.3%。  相似文献   

20.
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网箱设置网箱由聚乙烯制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在2~3厘米,网底网目为1.5厘米,网箱的规格以12~24平方米为宜,箱深要求2米.   用楠竹或木条制作框架,将网箱安置于框架内,用圆柱体的泡沫作浮子,网箱底部用鹅卵石作沉子,让网箱随水位涨落而升降.网箱设置水域的水质要求活爽,溶氧较高.在鱼种放养前1周将网箱放入水中,使网箱壁粘附藻类,减少鱼体被擦伤.网箱之间的距离为2~3米.   2.鱼种放养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始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低,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箱前需用10克/米3孔雀石绿或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网箱养殖黄颡鱼密度一般在100~150尾/米2.此外,可适当搭养一些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以充分利用饵料,净化网箱水质.   3.饵料投喂黄颡鱼为肉食性鱼类,可以投喂小鱼、小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菜饼、麸皮、豆渣等植物性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点和下午4~6点各投喂1次.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6%.   4.日常管理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以调整投饵量.定期(一般5~7天)清洗网箱和周围的附着物,保持水体的对流.检查网箱是否损坏,防止逃鱼.另外,注意水位的变化,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5.适时捕捞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从8月初开始分批起捕销售,商品鱼规格一般可达到200克/尾以上,养殖效益约为40~50元/米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