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所供港中猪组合有杜洛克X(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3湘白.杂交仔猪从断奶饲养至体重43kg达到中猪标准出栏.按照出口活中精外貌美观,体况结实,肌肉丰满等质量要求,我们采取两阶段快速强度育成法,即从仔猪断奶(体重8kg,4~5周龄)至体重20kg(8~9周龄)为育成阶段,20~43kg为中猪阶段,均采用高热量、高蛋白质口粮.1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1.l饲养与饲料当哺乳仔猪能够充分采食饲料,且健壮无病,体重达8kg(4~5周龄)时,实施断奶.为了使仔猪安全度过断奶关,断奶后仍喂原哺乳期补充饲料,在断奶后的头l~3天适当限制喂量,第四…  相似文献   

2.
高温和低温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影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环境高温和低温对杜长大三元杂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高温试验研究了持续高温(23℃、26℃、29℃、32℃和35℃)对20~40kg、40~60kg、60~80kg和80~100kg生长育肥猪的影响;低温试验研究了持续低温对20~40kg(10℃、15oC和20℃)和60~80kg(5℃、10℃、15℃和20℃)主长猪的影响。总共2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即4头猪(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头猪。供试猪单个饲养于金属代谢笼中,同一钵重阶段的猪在不同温度下饲喂同一饲粮(典型玉米-豆粕型饲粮,4个体重阶段分别饲喂4种饲粮),常规饲养管理,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1)采食量(VFI)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高温和低温对VFI的影响模式不同,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VFI呈二次函数下降,低温下VFI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2)高温降低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ADG).并随温度的升高呈二次函数下降,而低温对ADG的影响不显著。(3)高温和低温均增加料重比(F/G),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F/G呈二次函数增加,而低温下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高温对生长育肥猪的负面影响大于低温,生产中应对热应激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限制饲喂对不同阶段肥育猪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别对肥育猪20~35kg、35~60kg、60~90kg三阶段限制饲喂,分析了不同阶段限翻饲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限制饲喂对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而后期限制饲喂对猪肥育性能的影响较前期限制饲喂小,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小肽、牛至油及相互作用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120头体质量相近且健康的(长×大)二元杂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小肽、牛至油和小肽+牛至油,对猪群进行20~40 kg、40~60 kg和60~90 kg 3个阶段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消化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得出:在20~40 kg小猪阶段,添加小肽+牛至油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及较好饲料消化率;在40~60 kg中猪阶段,添加小肽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及较好饲料消化率和较好的血液生化指标;在60~90 kg大猪阶段,添加抗生素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较好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一)要分阶段选用饲料1.中猪阶段:是指体重20~60千克的猪。也可以进一步分为20~40千克和40~60千克2个阶段。这一阶段以长骨和长肉为主,饲料报酬高。引进品种和地方猪种杂交产生的三元杂种猪,大约每增长l千克活重,消耗2.4千克饲料。饲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应占到16%。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武书庚、张海军博士等用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盐霉素对仔猪、中猪和大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与黄霉素组对照,确定在实际日粮条件下盐霉素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结论是:盐霉素对猪有促生长作用。20~35kg阶段,添加60g/t盐霉素提高猪只体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36~60kg阶段生长猪日粮添加36g/t盐霉素使猪只采食量提高;60~90kg阶段育肥猪日粮添加36g/t盐霉素可以改善饲料利用率。与单独使用黄霉素相比,单独使用盐霉素可以达到改善仔猪、中猪和大猪生产性能的作用,并且效果好于黄霉素处理。  相似文献   

7.
1饲料配制的注意原则 1.1按猪只体重来配制不同的饲料 从猪只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来看,小猪阶段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生长、中猪阶段主要长肉、大猪阶段主要长膘这一生长发育规律,同时猪只对营养的吸收也有一定规律,蛋白质的需要是前高后低,脂肪沉积是前低后高。根据以上规律,在育肥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保育阶段10~20千克、幼猪阶段20~35千克,中猪阶段35~60千克.大猪阶段60~90千克。由于不同阶段猪的生理特点、消化功能、生长速度不同,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数量和比例就不同,要求饲料原料和配方也应该不同,不要采用一个配方喂到底的方式养育肥猪。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鸡粪再生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研究EM微生物制剂发酵鸡粪的功效,我们对45~90kg阶段的肉猪进行了EM发酵鸡粪饲喂试验。使用25%发酵鸡粪的试验猪的效果及与对照猪用100%的饲料的比较如下:1kg增重耗料3.1kg除去鸡粪,降低11.4%,日增重638.9kg,降低5.7%,1kg增重饲料成本3.88元,降低7.6%,头均增重饲料成本182.94元,降低了43.38元。使用50%发酵鸡粪的试验猪的效果及对照猪的比较如下:1kg增重耗料2.4kg,头均饲料成本138.07元,降低85.83元。此外,试验猪舍蝇蚊减少,臭味减轻。  相似文献   

9.
4 不同生理阶段猪的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4.1 铜。表中资料表明,多数国家仔猪饲粮中铜的需要量为5~6.5mg/kg,比较接近:生长肥育猪为4.0mg/kg左右.繁殖母猪为40~6.0mg/kg,但法国、前苏联猪各生理阶段铜的需要量较高为1O~15mg/kg。  相似文献   

10.
从体质量1、20、40、60、90kg左右的杜长大猪的肝脏组织中提取基因组RNA,RT—PCR扩增CuZnSOD基因,获得了1务255bp的片段,以pGEM—TEasyVector为载体,将该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coli)中,筛选阳性克隆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报道的猪CuZnSODcDNA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编码8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成熟肽的一部分。以CuZnSOD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18SrRNA为内标,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肝脏组织中CuZnSOD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kg左右猪肝脏组织中CuZn—SODmRNA表达水平较高,体质量1~20kg猪的肝脏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体质量40kg的猪又显著上升,到生长后期即体质量90kg左右,CuZnSOD基因表达量又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用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盐霉素对仔猪、中猪和大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与黄霉素组对照.确定在实际日粮条件下盐霉素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证实盐霉素对猪有促生长作用。20-35千克阶段.添加60克/吨盐霉素提高猪只体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36-60千克阶段生长猪日粮添加36克/吨盐霉素使猪只采食量提高;60~90千克阶段育肥猪日粮添加36克/吨盐霉素可以改善饲料利用率。与单独使用黄霉素相比,单独使用盐霉素可以达到改善仔猪、中猪和大猪生产性能的作用.并且效果好于黄霉素处理。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情况 某自繁自养猪场,现存栏基础母猪150头,2004年12月初,在20~30kg体重猪群中偶尔出现突然死亡猪只,死前表现呼吸困难,鼻腔有分泌物.休表某些部位偶见紫斑,附近兽医诊断为气喘病继发巴氏杆菌肺炎.在饲料中投入枝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连用7d.症状并未得到控制.且症状加重,波及猪群数量加大、体重范围增大.至12月18日.20-60kg体重猪群有30余头出现呼吸急促.体表偶有紫斑,  相似文献   

13.
40头体重约20kg左右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四组,前三组为试验组,第Ⅳ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喂以在10%苜蓿粉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15%水平的复合纤维素酶饲粮,进行试验,观察其对猪胴体品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I-Ⅲ组屠宰率分别提高了2.74%、5.69%、2.40%,滴水损失显著降低;试验各组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能量表现消化率提高2.10%、4.90%、3.00%,无氮浸入物提高0.10%、5.70%、3.60%,粗蛋白提高16.3%、19.2%、18.3%,粗纤维提高33.7%、41.1%、39.2%,料重比分别下降11.5%、13.9%、13.7%,日增重分别提高9.1%、17.9%、12.6%。结果表明:在苜蓿草粉日粮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有助于猪胴体品质的提高;生长肥育猪20-40kg体重阶段(8-12周龄)0.15%的复合纤维素酶添加水平,体重40kg以后(12周龄后)0.1%复合纤维素酶添加水平有利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秸秆生物饲料对育肥猪的效果,笔者在5个育肥场对800余头育肥猪进行了试验。育肥期分中猪和大猪两个阶段,在日粮中各添加秸秆生物饲料20%、28%。结果表明:育肥105d出栏体重均达98kg/头,日增重均7409/头,饲料转化率(料肉比)3.6:1。经统计学分析,全期日增重、出栏体重和饲料转化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期饲料成本试验组均下降0.12元/Kg,降低9.4%,育肥猪每增重1kg投入的饲料成本试验组降低0.30元,降低6.7%,每育肥1头猪试验组多获利37.64元,饲养效益提高42%。  相似文献   

15.
合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测定了24头合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合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0kg,35kg,40kg,45kg)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屠宰体重。研究结果认为,合作猪瘦肉率在48.8%~55.O%之间,肌肉pH1值在6.35~6.50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均在3.75~4.05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3.60%~3.85%之间;当40kg体重时屠宰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最低,分别为10.68%和1.84%,且剪切力值最低,为3.08kg。相同性状间的有较高的正相关,肌肉pH1值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负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结果认为,合作猪是在活重达到40kg时屠宰,其肉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鸡粪再生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研究EM微生物制剂发酵鸡粪的功效,我们对45-90kg,阶段的肉猪进行了EM发酵鸡粪饲喂试验。使用25%发酵鸡粪的试验猪的效果及与对照猪(用100%的饲料)的比较如下:1kg增重耗料3.1kg(除去鸡粪),降低11.4%,日增重638.9kg,降低5.75,1kg增重饲料成本3.88元,降低7.6%,头孢增重饲料成本182.94元,降低了43.38元,使用50%发酵鸡粪的试验猪的效果及对照猪的比较如下:1kg增耗料2.4kg,头均饲料成本138.07元,降低85.83元。此外,试验猪舍蝇蚊减少,臭味减轻。  相似文献   

17.
分30-60kgBW、60~100kgBW和30~100kgBW三个阶段研究了降低饲料中磷酸氢钙水平及降低磷酸氲钙的同时添加植酸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钙添加水平在生长猪(30~60kgBW)饲料中由对照组的0.920%降低到0.552%、肥育猪(60-100kgBW)饲料中由对照组的0.760%降低到0.380%时都没有显著降低猪的生长性能(P〉0.05),降低磷酸氢钙的同时添加植酸酶虽没有显著提高猪的生长速度(P〉0.05),但能降低料肉比,其中在全阶段(30~100kgBW)的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EM发酵鸡粪喂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鸡粪再生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研究EM微生物制剂发酵鸡粪的功效,我们对45-90kg阶段的肉猪进行了EM发酵鸡粪饲喂试验。使用25%发酵鸡粪的试验组猪的效果与对照组猪(用100%的饲料)的比较如下:1kg增重耗料3.1kg(除去鸡粪),降低11.4%,日增重638.9g,降低5.7%,1kg增重饲料成本3.88元,降低7.6%,头均增重饲料成本182.94元,降低了43.38元。使用50%发酵鸡粪的试验组猪的效果与对照组猪的比较如下:1kg增重耗料2.4kg(除去鸡粪),降低31.4%,日增重551.4kg,降低18.6%,1kg增重饲料成本3.49元,降低17.1%,头均饲料成本138.07元,降低85.83元。此外,试验猪舍蝇纹减少,臭味减轻。  相似文献   

19.
自拟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生长猪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体重类同的原则,将40头长杂猪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加添1.5%的自拟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经60天试验期后,试验组猪的寺重比对照组提高22.5%,饲料消耗比对照组少0.23kg,饲料转化率提高7.4%,平均每头猪比对照组多盈利23.8元。  相似文献   

20.
高温对不同体重生长猪采食量影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T(23℃、26℃、29℃、32℃和35℃)对不同体重BW(20~40kg、40~60kg、60~80kg和80~100kg4个体重阶段)生长猪日均采食量(VFI)的影响,供试猪单个饲养于金属代谢笼中,每一体重阶段猪在不同温度下饲喂同一饲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高温对VFI有极显著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猪的体重和高温的程度有关。20~40kg生长猪以26℃的VFI最高,但在23℃、26℃和29℃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32℃开始,VFI显著下降(P<0.05);40~60kg、60~80kg和80~100kg阶段从26℃开始,VFI就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23℃(P<0.05,P<0.01)。温度对全期(20~100kg)VFI的影响在23℃~32℃之间,呈线性下降,当温度由32℃升至35℃时,VFI的下降幅度加大,32℃比23℃、35℃比23℃和35℃比32℃温度每升高1℃时,VFI分别下降50g/d、65g/d和108g/d;VFI随温度的升高呈二次函数关系下降,其回归方程为:VFI(g/d)=1262.2420 89.5679T-2.6572T2(R2=0.98,RSD=29.15);VFI同时受温度和体重的双重影响,随体重和温度变化的回归方程为:VFI(g/d)=-1858.4446 86.6914BW 114.9760T-2.0148T2-0.3346BW2-1.1077T×BW(R2=0.96,RSD=9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