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我们饲养的猪群,发生了猪咬尾现象。发生原因是猪群过密、猪圈潮湿引起皮肤发痒,相互磨蹭、啃咬,一旦尾部出血就会被群猪咬舐;饲料中缺少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是猪咬尾的又一个因素。咬尾现象在长白猪、哈白猪较多,民猪少见;后备猪比成年猪多发。发现猪咬尾时,应立即把  相似文献   

2.
猪"无名高热"现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8月份,我国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育肥猪、繁殖猪群先后发生了一种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躯体全部或局部毛孔出血、局部皮肤皮下瘀血为特征,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疫病,有人称为“猪无名高热症”。1临床特征此次疫病的明显特征是:①主要发生于养殖场和散养猪群,规模饲养场很少发生;②主要发生于育肥猪群和繁殖母猪群,尤其是购买仔猪育肥猪群和饲喂饭店下脚料的猪群多发,自繁自养猪群较少发生,但与鸡混养的猪群也有疫病发生的报告,但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按照临床症状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1高热加出血型多发于繁殖…  相似文献   

3.
<正>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常见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临床上以关节炎、脑膜炎、败血症和化脓性淋巴结型为主要特征,该病原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感染,本病传入之后,往往在猪群中陆续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重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可引起猪的死亡,如果发展为慢性或潜伏于猪群内,可使猪生长缓慢,提高猪群的治疗及免疫费用,甚至导致死亡。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皮肤损伤是猪只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及时正确的处理,不会对生长构成损伤,如果处理不当,轻者影响猪只的生产性能,重者会危及生命,一定加以重视。1环境因素导致皮肤损伤1.1晒伤晒伤常见于开放饲养而日照防护不够的白猪,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引起本病。青年猪和从未接触阳光的猪群患病较严重。日照数小时内,猪只皮肤即出现红斑,以背部、耳后多见。皮肤水肿,患处发热,触摸疼痛。病情较重的猪步态谨慎,  相似文献   

5.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虫寄于猪的皮肤内所引起的猪最常见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5月龄以下的幼猪,主要临床表现为猪骚动不安、皮肤发红、猪体患部与墙体摩擦、猪体消瘦等;针对猪疥螨病的发病史,发病后的症状,对猪群的危害,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技术,以提高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猪皮肤病     
猪对侵害皮肤的一些疫病较为易感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养猪场饲养的猪皮毛稀少、皮肤为白色 ,猪只体表的病变易被养猪者所注意 ,因此识别和了解猪皮肤病对从事猪病的临床兽医人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引起猪皮肤病的病因包括寄生虫、传染性病原、环境或其他猪只引起的机械损伤和其他未明确的病因。1 寄生虫引起的猪皮肤病1 .1 疥癣 疥癣是由猪疥螨引起的当今集约化养猪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猪皮肤病 ,以四肢、双耳和躯干体表皮肤出现典型的慢性结痂性病变为特征 ,应用阿维菌素通过肠道外途径给药 ,疗效显著。但在疥癣感染的母猪群或育成猪群中…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月四川隆昌某猪场陆续发生以高热、皮肤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疾病,不同年龄段的猪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程一般持续5~7 d,发病猪一般以死亡为转归。送检病猪3头。  相似文献   

8.
猪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于体表皮肤而引起,呈全世界流行,疥螨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过程,发育史包括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常以密切接触的方式传播;感染猪以局部瘙痒,皮肤出现炎症、溃烂、化脓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导致死亡;预防本病需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对猪群进行科学药物防控;治疗本病可注射伊维菌素,也可使用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以及脒类化合物外用杀虫。  相似文献   

9.
仔猪渗出性皮炎,俗称油皮病,主要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以破坏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真皮层的一种传染病,常常发生在5~30日龄较小的猪群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由于猪葡萄球菌是一种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通常寄居于仔猪的皮肤、黏膜上,当卫生消毒不完善、饲养管理较差,机体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极易诱发本病。发病后,猪群的生长速度几乎停滞且常继发绿脓杆菌、链球菌等疾病,传染性较强,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上引起的一种猪皮肤寄生虫病,又称为猪疥癣病。由于病猪皮肤发炎、发痒、粗糙肥厚、结痂、脱毛、裂口,使外观污秽不堪,所以俗称“猪癞”。猪疥螨病呈世界性分布,可以说除SPF猪群外,各猪场和猪群都有该病的存在,它虽然造成的直接死亡不多,但由于皮肤剧痒、精神不安、食欲下降等常造成生长缓慢、耗料增加,甚至形成僵猪,严重影响了养猪者的经济效益。1虫体形态及生活史猪疥螨的虫体很小,其长度约为0.3~0.5毫米,所以肉眼不易看到。雌雄异体,虫体呈圆形或龟形,通常潜藏在猪的皮肤表皮层,并在此处发育和繁殖完成…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是一种以高热、厌食、黄尿、前期皮肤发红、后期耳和体躯皮肤发紫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猪群多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其他致病性病毒病混合感染,猪群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前提下,一旦出现应  相似文献   

12.
外伤指某种外力作用于猪体躯,而造成体表或皮肤组织发生伤害;有时还伴有皮肤及其组织和粘膜破损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依据外伤部位皮肤是否发生开放性损伤,分为创伤和挫伤两大类。创伤指猪的皮肤、皮下浅层组织等处破损的外伤。常见的有猪群中的相互撕咬争斗,所造成的伤害,以及某些机械性的损伤;而挫伤通常是指由于外力冲击、跌伤、闪伤等,致使皮下软组织造成非开放性的损伤,皮肤仍保持着原有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正病原微生物可污染空气环境、土壤、水泥表面等,很多病原体可通过粪便污染而传播给猪或猪群。猪场内有很多疾病起因于受到感染的皮肤损伤,也要防范条件性致病菌导致猪群染病。注射疫苗是预防猪病的有效方式,但必须慎重使用。要了解猪群中病原体的状态,目前国际上有三种公认的描述猪群健康状态水平的术语,即无菌猪、限菌猪或既知菌的猪、无特定病原体猪(SPF)。  相似文献   

14.
1疥癣猪疥癣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猪皮肤病。此病由猪穿孔疥癣虫,潜伏于皮肤所引起的感染症。疥癣感染的严重性依据猪群的健康状况而定。如果猪群的健康状态良好,则疥癣的存在危害不大,但是,一旦猪群有其他疾病侵扰,疥癣可加剧严重。  相似文献   

15.
尤波  刘晓松  李哲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115-115,117
猪皮肤异常疾病是猪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从而在猪体表表现出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猪只不分大小、品种、年龄等均可感染。由猪皮肤疾病引起的经济损失,虽不像腹泻那样明显,但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日增重低下,出栏时间延长,使养猪成本增加。为此,有效控制猪皮肤异常传染病的发生是保证猪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养猪生产仍是以农户散养为主。但由于多数养猪者缺乏科学养猪知识及观念,致使生产经营中猪种、饲料配制、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环节科技含量很低。养猪生产一直存在增重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经营效益低甚至亏本等问题。饲养员和兽医技术员应每天巡视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做好猪群健康与否的检查,一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1检查猪的身体部位1.1皮肤健康猪的皮肤干净,毛色发亮,具有弹性。若皮肤表面发生肿胀、溃疡、小结节,多处出现红斑,特别是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指压不褪时为病态。1.2鼻镜健康…  相似文献   

17.
猪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剧痒、脱毛、湿疹性皮炎和高度接触性感染为特征,本病尤其对幼龄猪危害严重.2001年6月初,阜新地区某规模化养猪场猪群发生该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猪疥螨病又名猪疥癣病,是由寄生于猪皮肤内的疥螨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该病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发病后不及时采取防治,就会迅速传播,被感染的猪可由局部波及全身,同群猪互相传染,可导致猪体消瘦,贫血,易诱发其他疾病。该病仔猪、白猪易见而多发。该病的发生逐年增多,给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现将其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7月,临夏市某猪场饲养的657头猪群中个别猪突然发生以败血和两耳、胸前、腹下、四肢、皮肤出现紫绀为特征的疫病,因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仅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等药物进行治疗,疫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致使蔓延流行,导致猪群(尤其是仔猪)大批死亡,给该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猪场流行的疫病是猪附红细胞体病。采用治疗、消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本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皱皮香猪个体产生皮肤变异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重测序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皱皮香猪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变异(CNV),通过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皱皮香猪中 3 个 CNVs 的拷贝数变异规律,并与香猪和大白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 个 CNVs 在猪群中的拷贝数变异呈现出多态性变化,皱皮香猪中CNV1以拷贝数缺失型为主,其中的 MPC1和 RSK3基因可能与脂肪沉积有关;皱皮香猪 CNV2和 CNV3以拷贝数增加型占优势,其中的 CCL17和 CX3CL1基因参与皮肤等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剂量效应引起香猪皮肤产生褶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