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对复方中草药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方法进行完善。选用复方中草药方剂"乌梅散"、"胃苓汤"、"白龙散"、"白头翁汤"分别对自然感染且具有明显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的患猪进行治疗,同时比较四种复方中草药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的效果。发现"乌梅散"、"胃苓汤"、"白龙散"及"白头翁汤"经口服治疗治愈率分别为77.50%、62.50%、75.00%、50.00%;经口服预防未发病率为80.00%、70.00%、90.00%、40.00%,这表明复方中草药对于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有效,其中"乌梅散"的治疗效果较理想,"白龙散"的预防效果较好。复方中草药具有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可以对该病进行防治,但临床预防效果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在鸭上的烈性传染病.呼和浩特市郊区一肉鸭场2000只23日龄肉鸭普遍发病,有部分死亡,通过流行病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及实验室诊断判定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将发病的肉鸭分为A、B、C三个组治疗,A组用剂量为500μL/只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二联抗体蛋黄液注射治疗;B组用剂量为25mg/kg的氟苯尼考注射治疗;C组用4000IU/只的丁胺卡那注射治疗,同时用多维素饮水.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95.5%,B组的治愈率为90.7%,而C组的治愈率为85.6%.结果表明注射使用抗生素在治疗浆膜炎上有很好的效果,卵黄抗体在鸭传染性浆膜炎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天然中草药不同组方对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将健康黄羽肉鸡270只平均分为3组,每组90只,每组分为两个试验组(第1组、第2组)和一个对照组(第3组),试验组分别利用不同配方(配方Ⅰ、Ⅱ)的中药汤剂对其进行预防试验,而对照组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进行预防试验,主要考察肉鸡的发病率;取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黄羽肉鸡270只,分别按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不同程度将肉鸡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三类,每类各90只,每组分为两个试验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一个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利用不同配方的中药汤剂对其进行治疗试验,而对照组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进行治疗试验,主要考察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汤剂对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预防试验期内,黄羽肉鸡的发病率低于17%;在治疗试验期内,病死率低于25%,治愈率最高可达到93%。说明天然中草药具有扶正祛邪、消毒解毒、清热祛湿、凉血消肿等作用,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鹅传染性浆膜炎病在北京市密云区时有发生。2021年6月3日,密云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科接待某养鹅户就诊,经过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诊断为鹅传染性浆膜炎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药物治疗跟踪分析发现,鹅传染性浆膜炎病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难以治愈,通过跟踪回访发现,50只鹅死亡46只,死亡率高达92%,给该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蜂病,典型症状为"花子脾",病死幼虫内含乳白色液体、呈囊袋状,尸体无臭味。通过开展中草药组方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结果表明,中草药试验1组治愈率为26.83%、有效率为56.10%、死淘率为43.90%;中草药试验2组(中囊消)治愈率为51.22%、有效率为78.05%、死淘率为21.95%;中草药试验3组治愈率为24.39%、有效率为48.78%、死淘率为51.22%;对照组治愈率为9.76%、有效率为29.27%、死淘率为70.73%。中草药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以中草药试验2组(中囊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鹅的慢性或者急性传染性疾病。对鹅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鹅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中草药复方制剂对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将5 600只健康白羽肉鸡平均分为两大组,即预防试验组和治疗试验组;利用经中药筛选试验获得的6个复方制剂开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治疗试验,其中,配方Ⅰ-Ⅲ用于预防试验,配方Ⅳ-Ⅵ用于治疗试验;采用拌料给药、饮水给药、雾化给药、综合给药4种方法分别开展预防和治疗试验,每种方法分别设置5个小组,包含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每个试验组应用1种中草药复方制剂。预防试验主要观察肉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试验主要观察肉鸡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表明:在预防试验中,配方Ⅱ在4种试验方法中的整体表现最佳,其预防效果与接种疫苗的预防效果相近,给予配方Ⅱ的肉鸡在4种试验方法中的发病率均在20%以下;在治疗试验中,配方Ⅴ的综合治疗效果最佳,在利用饮水给药和综合给药方法时,其治愈率与给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对照组相近,且从总体来看,各配方在饮水给药治疗和综合治疗方法中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拌料给药治疗和雾化给药治疗。综上表明,天然中草药复方制剂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鹅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30%左右,做好鹅传染性浆膜炎诊断和治疗能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抗IBV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管环组织培养法通过3种加药方式对贯众、黄芩等10种中药及复方组合进行了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筛选试验,并采用滴鼻法对SPF鸡攻毒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应用筛选出的中药复方制剂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并进行病毒毒力测定.不同给药方式显示:将中药与病毒体外作用后接种TOC,除黄芪外,各单味中药和复方组合对IBV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灭活作用,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128以上,其中贯众达到1/4 096;在接种IBV前2 h以及接种IBV后2 h给药,黄芩、贯众、板蓝根、鱼腥草及复方中药均能明显抑制IBV的繁殖,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256以上,其中贯众效果显著,达到1/2 048.人工感染防治试验显示:治疗组和预防组所分离到的病毒毒力均低于感染组,复方中药对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的保护率为93.33%,治愈率为75%.表明该复方中药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且预防效果强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畜牧业生产中,常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试验使用自行研制的中草药合剂治疗仔猪气喘病。将50头临床发病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用高、中、低中草药剂量给药组、泰乐菌素组及空白对照组作对比治疗试验。结果:高剂量中草药组治愈率为60.00%,死亡率为40.00%;中剂量中草药组治愈率为70.00%,死亡率为30.00%;低剂量中草药组治愈率为40.00%,死亡率为60.00%;泰乐菌素组治愈率为50.00%,死亡率为50.00%;空白对照组治愈率为10.00%,死亡率为90.00%。综上可得,将5.5 g/kg体质量拌入饲料中饲喂的中剂量中草药合剂组在临床上对仔猪气喘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效果优于西药泰乐菌素组。  相似文献   

11.
用中草药不同方剂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其结果是:中草药止痢汤组、郁金散组、白头翁汤组治疗仔猪黄痢治愈率分别为95%、93.1%、93.5%,对猪白痢治愈率均为100%,中草药止痢汤组、郁金散组、白头翁汤组预防保护率分别为96.7%、93%、93%;3个中草药方剂体外大肠杆菌抑菌试验,止痢汤、郁金散和白头翁汤的M IC分别为15.6、23.6和23.6 g/L。试验结果表明,止痢汤治疗和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最好,临床上可作为首选方剂。  相似文献   

12.
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雏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特征病变.该病在阴雨潮湿、低温寒冷的冬春季节较易发生,给雏鹅养殖带来严重的损失.笔者对一例鹅传染性浆膜炎病例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特征,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并就雏鹅科学养殖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观察3种方法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疗效,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雏鹅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分别进行人工感染预防及治疗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在临床治疗试验中选自然发病的莱茵雏鹅共5466只,将患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保肝散、病毒灵、保肝散加病毒灵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保肝散配合病毒灵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6.05%;保肝散组次之,为77.97%;病毒灵组再次,为72.18%;对照组为14.72%。采用保肝散配合病毒灵组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中草药组成方Ⅰ、方Ⅱ,分别以1%、2%、3%的剂量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两中草药组方治疗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均有效,治愈率在76.7%以上。经统计学分析,处方Ⅱ2%添加组,连用5d效果最好,治愈率和增重优于其他治疗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试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草药制剂“强力禽喘宁”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保护率为86%,治愈率96%,显著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防治有机肉鸡球虫病效方法,使用大蒜、驱球散等中草药进行肉鸡球虫病防治试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大蒜和驱球散联合使用治疗鸡球虫病,治愈率达到96.7%,超过了复方磺胺二甲基嘧啶钠可溶性粉的93.3%的治愈率。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在网上平养条件下,大蒜与驱球散联合使用保护率为98%,超过了地克珠利95%的保护率;药物保护作用的大小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网上平养的保护率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的保护率。我们认为,中草药只要组方合理,并辅以合适饲养环境,完全可以替代西药来防治鸡球虫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起送检的发生以肝周炎、心包炎及气囊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死雏鹅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为该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用送检的病死鹅肝脏组织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上述病死鹅的肝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单个存在两端钝圆中等大小杆菌,该菌能利用葡萄糖只产酸,不能利用乳糖、麦芽糖和蔗糖;能产生H2S,MR试验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为阳性;吲哚形成试验、VP试验和脲酶试验均为阴性;药敏试验结果为头孢西丁、舒巴坦-先锋必对该菌效果好。结论:该送检病死鹅为沙门氏菌导致的传染性浆膜炎,选用敏感的头孢西丁进行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8.
用珍珠草、华荠苧2味中药制成口服液,研究其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效果。将试验雏鹅随机分成6组,其中中药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 m L,2次/d,连用4 d。西药奥司他韦(达菲)胶囊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8.75mg,2次/d,连用4 d。结果中药口服液预防组存活率90%,治疗组存活率80%;西药预防组存活率95%,治疗组存活率80%。表明中药口服液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疗效与奥司他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以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的阳性鸡群为试验对象,使用临床上常用的中草药作为配方,与抗生素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试验,考察中草药对鸡白痢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在人工感染试验中,中药方剂预防组及中药方剂治疗组的阳性率要低于抗生素治疗组,说明中草药制剂在防治鸡白痢中有显著效果。在自然感染试验中,使用中药方剂治疗可使鸡白痢感染阳性率下降85.9%,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在鸭上的烈性传染病。呼和浩特市郊区一肉鸭场2000只23日龄肉鸭普遍发病,有部分死亡,通过流行病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及实验室诊断判定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将发病的肉鸭分为A、B、C三个组治疗,A组用剂量为500μL/只鸭病毒性肝炎一传染性浆膜炎二联抗体蛋黄液注射治疗;B组用剂量为25mg/kg的氟苯尼考注射治疗;C组用4000IU/只的丁胺卡那注射治疗,同时用多维素饮水。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95.5%,B组的治愈率为90.7%,而C组的治愈率为85.6%。结果表明注射使用抗生素在治疗浆膜炎上有很好的效果,卵黄抗体在鸭传染性浆膜炎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