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一种被称为细胞内劳森菌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也发生于母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  相似文献   

2.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的利用率下降,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一种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和母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在5%~10%,造成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5%~40%),生长迟缓,猪舍占用时间延长,淘汰率升高,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加大,以及应急频率的增多,猪增生  相似文献   

5.
<正>猪增生性肠炎发生于世界各地,近几年,我国有关该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呈蔓延态势。据统计70%的中国猪场在仔猪保育结束时就感染该病,平均感染率保育期33%,肥育期感染迅速上升到51%。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常发生于6~1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被感  相似文献   

6.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养猪地区日渐受到重视的常见疾病.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9~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很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猪小肠腺瘤病、猪回肠炎及坏死性肠炎等,是一种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皮肤苍白和生长速度缓慢等,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育肥猪,偶见成年猪,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能够感染。  相似文献   

8.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1临床症状此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患猪中  相似文献   

9.
猪增生性肠病义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群,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和育肥猪。  相似文献   

10.
猪增生性肠炎的流行状况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增生性肠炎主要侵害断奶仔猪至成年猪,尤其是6~16周龄育肥猪易感,有时也发生于刚断乳的仔猪和成年公、母猪。发病率5%~40%,死亡率不高,一般为1%~10%,但饲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肠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接触性、慢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接触性感染胞内劳森氏菌所引起的,虽然不会导致大量猪死亡,但是仍有5%-10%的病死率,同时会导致猪群生长迟缓以及饲料利用率下降,从而给养殖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几点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猪小肠腺瘤病、猪回肠炎、坏死性肠炎和局部性肠炎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以一种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生长育肥猪。2015年11月初,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市郊某养猪户饲养的76头育肥猪部分出现腹泻、有的出现血便,消瘦、皮肤苍白,死亡2头。误以为是猪痢疾,曾用痢菌净混饲治疗,效果不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猪增生性肠炎在济源示范区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的防控该病,应用血清学方法对采自全区11个镇、不同规模养殖场、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的1104份血清样品进行猪增生性肠炎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猪增生性肠炎阳性率差别较大,总体来说山区阳性率高于平原;养殖规模大的养殖场猪增生性肠炎阳性率低于小规模养殖户;随着日龄增长猪增生性肠炎阳性率逐渐升高.谨为相关学者了解猪增生性肠炎流行情况、分布规律及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猪回肠炎或坏死性肠炎,是由一种生存于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引起的。是主要发生于生长育肥猪和成年猪以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海市不同地区lO个规模猪场的猪群进行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规模猪场的健康猪群中猪增生性肠炎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34%.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猪增生性肠炎抗体阳性率(50%和6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猪群.  相似文献   

16.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病,是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是细胞内劳索尼亚氏菌,不同的文献资料翻译有所差别,如细胞内劳森氏菌、细胞内劳森菌、细胞内罗松菌、罗森氏菌等。该病也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该病主要发生于3~12月龄的育肥猪,2月龄以内和1周岁以上的猪不易发病,但也可以感染。近期,笔者治疗了一例该病  相似文献   

17.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又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群,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和育肥猪,临床上以进行性消瘦、腹泻、腹部膨大和贫血为特点。本病广泛发  相似文献   

18.
猪回肠炎,又称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6~20周龄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病猪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下降,淘汰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猪增生性肠炎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严重影响生长,影响饲料转化率,延长上市时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常发生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20.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又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群,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和育肥猪,临床上以进行性消瘦、腹泻、腹部膨大和贫血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