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企(地)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农业行业的特点,通过与企业(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定单班、定制班等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创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方式,为解决农业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媒体曾传出这样的名言 :智力比知识更重要 ,素质比智力更重要 ,觉悟比素质更重要。思虑再三 ,不无道理。联系到我们搞文秘工作的 ,若能在知识、智力、素质、觉悟四个方面加强修养 ,并融为一体 ,贯通自身 ,无疑正是当代党、国家和人民对自己所期望的。我们应跟上时代 ,提高自己 ,不辱使命。1 牢记职责 ,跟上时代 ,不断提高1 1 文秘工作者的职责及工作特点 文秘工作即办公室工作。文秘工作者的职责主要有 12件 :(1)文书管理、(2 )文书拟写、(3)文书编制、(4)档案管理、(5 )会议服务、(6 )调查研究、(7)信息收理、(8)内外接待、(9)日程安排…  相似文献   

3.
"秘书"作为词语由来已久,作为职业亦自古有之。随着"秘书专业"的开设与发展,至今,秘书专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文科基础性、学科交叉性与复合性、应用性与现代性、技能性与实践性。文秘专业的发展格局:"文秘+",具体采用资源整合型和技能创新型;文秘专业的发展态势是:小而美,"小"是规模,"美"是内涵。"大而全"不现实,也无必要。  相似文献   

4.
艾军 《河南农业》2012,(24):26-27
商务文秘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各种现代化公司或企业管理的综合性辅助管理人才的专业,商务文秘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关系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报告主要分析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商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英语教育六个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的方向设置最多,包括经贸英语、商务翻译、涉外文秘、旅游英语、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报关与报检等,另有开设涉外会计、幼儿双语、对外汉语等特色方向。商务日语专业的方向设置有经贸日语、日语翻译、涉外文秘、旅游日语等。而应用韩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英语教育等专业开设的院校较少。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经济管理系,简称农经系,组建于1984年,几经调整,现设有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会计三个专业,下分农业经济管理、贸易经济管理、投资经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7个专业方向。设有经济学,企业管理、贸易金融,数量经济、财务会计5个教研室。另有电教部与系合署办公,全系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专职教师24人,在专职教师中,有正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助教5人。目前,在校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有脱产班3个,107人;业余班有20多个教学点,1100多人。  相似文献   

7.
<正>9月22日-24日,中国人民大学农资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14期班第3次课程开课。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农资企业家学员及高管学员相聚人大明德楼,参加了为期3天的课程、拓展及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探究如何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据了解,人大农资MBA班自2006年创办至今,已成长为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聚集地、农业管理问题的智库、农资企业的必修课堂。十余年来,国内近半数农资企业负责人及高管曾在此学习,人大农资MBA班已成为国内农资行业的"黄埔军校"。本次课程期间,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8.
<正>宁夏农林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目前,全院内设机关党委及7个职能处室,下属11个公益性研究机构、6个院监管企业和1个后勤服务中心;在职职工841人,其中,事业编制503人,在岗484人,参照事业单位管理31人、转制科技企业326人,高级职称292人(其中,正高103人,副高189人);二级研究员10人);博士31人,硕士266人;获国家及自治区各类人才称号90余人次,其中"院士后备人才" 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 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相似文献   

9.
高职秘书人才一方面供不应求,一方面就业率下降,究其原因是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实际要求的脱节.我校文秘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构建“五模块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能力教育、素质拓展教育、能力拓展教育五大模块,并基于“五模块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此提高秘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秘书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秘书专业综合实训是学生以具体的企业实际任务为引导,在模拟环境或情景下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完成的秘书综合技能训练。通过专业综合实训可缩短社会需要与学生成长的距离,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从而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结合文秘专业综合实训的现状,从建立规范化文秘实训室、组建优质教学团队、设计综合性项目、有计划地开展实训项目以及创建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五个方面,探索文秘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路径,有助于增强文秘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畜牧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畜牧业生产性服务人才短缺。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通过实施"三层次"加"企业班"人才培养模式,对畜牧业生产性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班设置农业物联网应用的背景,介绍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设置情况及课程体系特点,总结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方向)的开设情况。  相似文献   

13.
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粉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固相微萃取采集班×印2号、班×印3号、班×印4号和班×印5号这四种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共鉴定出α-蒎烯(2.21%~2.80%)、β-蒎烯(3.43%~5.60%)、3-蒈烯(3.68%~6.16%)、柠檬烯(4.24%~6.04%)、δ-榄香烯(2.49%~4.57%)、可巴烯(5.85%~8.56%)、石竹烯(17.14%~32.15%)和石竹烯氧化物(1.03%~1.48%)等59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现有在职人员142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组建了1个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拥有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杂交水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和长沙、三亚两大研究试验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关键性的作用,如何吸引人才便成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瓶颈。浙江省安吉县开发区(递铺镇)人力资源和社会救助服务中心、递铺镇中心成校与递铺镇辖区内部分知名企业于2013年联合组织了"HR云社区"。"HR云社区"是一个交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沟通专业信息、为成员搭建学习充电的平台,旨在助推企业建立招人、用人、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现有在职人员142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组建了1个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拥有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杂交水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和长沙、三亚两大研究试验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8月30日-9月2日,辽宁丰禾肥友俱乐部三届二次年会在辽宁锦州市召开。"联合体"、"金融联保"、"物流平台"成为本次会议的关键词,其中,金融与物流联合,金融联保的无抵押、无第三方担保模式成为俱乐部会员关注的焦点。会上,中国农资传媒记者王旭波的《中小型复合(混)肥企业发展方向》专题报告,引起了在场中小型生产企业的共鸣。俱乐部成为真正的联合体丰禾肥友俱乐部是我国首个集肥料研发企业、原料供应企业、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等为一体的民间沟通联系平台。丰禾肥友俱乐部是由辽宁丰禾农业生  相似文献   

18.
结合汉中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食品检测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的实践为例,探索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融入到高职食品检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所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成立于2003年5月,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建于1957年)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建于1979年)整合组建而成,是国内一流的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5年12月底,资划所有在职职工29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58人。研究人员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人才2人,国家"特支计划"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所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成立于2003年5月,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建于1957年)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建于1979年)整合组建而成,是国内一流的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5年12月底,资划所有在职职工29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58人。研究人员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人才2人,国家"特支计划"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