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宫脱出,一般多因猪营养不良、衰老、产仔次数过多、胎猪过大、产前运动不足、骨盆韧带松弛、胎衣滞留引发子宫外翻、母猪分娩时患有严重便秘等疾病引发如不急时治疗,易损伤子宫造成坏死细菌感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子宫脱出,一般多因猪营养不良、衰老、产仔次数过多、胎猪过大、产前运动不足、骨盆韧带松弛、胎衣滞留引发子宫外翻、母猪分娩时患有严重便秘等疾病引发如不急时治疗,易损伤子宫造成坏死细菌感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谭英全 《养猪》2023,(6):71-73
猪子宫内膜炎常发生于经产母猪,部分未进行配种的后备母猪也时有发生。随着近年来引发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疫病种类增多、饲料霉变等因素影响,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情况逐渐增多。虽然,多数养殖场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此疾病进行治疗、防控,但发病率仍旧处于上升趋势。一旦母猪发生此疾病,治愈率较低,只能将其淘汰。因此,猪子宫内膜炎主要以预防为主,减少其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对规模化猪场影响很大,许多猪场均存在此病,发病率20%左右,有的猪场高达40%以上。患猪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会转为隐性或慢性感染。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则会增加生产母猪的淘汰率。笔者根据对猪场的调查发现,因子宫内膜炎导致淘汰生产母猪的比例达到40%~55%。1病因分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与不同的胎次、季节和不同饲养场的生产管理有明显的关系。母猪子宫  相似文献   

5.
1引发去势母猪再发情主要因素去势术中未能完全摘除母猪卵巢,在手术中往外导引子宫角时不小心拉断了一侧子宫角,卵巢就会被遗留在腹腔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仔猪或腹内压过大的小母猪。因小母猪的子宫角细而柔嫩,稍不注意就会被拉断,留在腹腔内的卵巢随着猪的生长发育而产生雌激  相似文献   

6.
<正>猪的胎衣在生产完全部仔猪后将会排出,但是如果3 h后胎衣还未全部排出或只排出一部分则称之为猪胎衣不下,猪胎衣不下是当前一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又称为猪胎衣滞留。它的致死率不高,但是患病后会导致猪的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滞留的胎衣会引发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而且胎衣的长时间滞留会使子宫感染而让猪患上败血症从而导致母猪提前被淘汰甚至死亡。1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1.1母猪生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相似文献   

7.
正猪子宫炎一般是指难产、子宫脱出或者胎衣不下等原因导致的子宫感染,是规模化养猪场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一些规模化猪场发病率高达55%。母猪子宫炎不仅会影响母猪的产后泌乳与生长发育;还会影响母猪的发情,降低其繁殖能力和猪场经济效益。此外,该病还易引发肠道疾病。因此,研究猪子宫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猪子宫炎的发病原因1.1病原菌感染病原菌感染是导致母猪子宫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猪的配种错位,指的是公母猪进行交配时,公猪阴望插入阴道口后,未能沿着阴道进入子宫,而是经尿道口插入尿道,进而插入膀股或穿破膀优腹腔壁甚而进入腹腔。猪配种错位现象,发生在母猪配种采用本交方法之中,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时,一般无此现象发生。配种错位轻则引起母猪尿道口破裂出血,疼痛并发炎症,母猪失去交配欲,影响其适时配种受孕,重则膀胱破裂;引发膀胱溃烂、腹腔炎症,最后造成母猪死亡。配种错位是因猪的生殖系统特点引起的。一是公猪阴茎充血后的长度比母猪阴道长约2-3倍,交配时明茎到达子宫,发生错位时,如继续插入,…  相似文献   

9.
母猪常见疾病有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出、产前或产后厌食、产后便秘、产后无乳或少乳、断奶母猪不发情、后备母猪不发情、炎症引发的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由于诸多疾病干扰,严重影响猪业经济发展,对规模化猪场母猪常见疾病进行防控,是推进猪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主要针对母猪常见疾病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最佳添加剂量,试验选临床两个以上情期内配种不孕的经产母猪150头,分为5组,每组30头猪,进行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剂量筛选试验,其中1~3组为中药组,服用"猪孕散"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天150 g/头、100 g/头和50 g/头,连用3 d;4组为西药组,用0.1%高锰酸钾1 000 m L冲洗子宫,然后再用青霉素240万U、链霉素100万U、生理盐水100 m L,混合后注入子宫内,每日1次,连用3 d;5组为阳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结果表明:对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治愈率,中药"猪孕散"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为93.33%、低剂量组为86.67%、西药组为83.33%,阳性对照组为10%,其中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使用"猪孕散"中、高剂量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青、链霉素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低剂量组疗效与青、链霉素组相当。考虑治疗效果,临床以中剂量100 g/(头·d)使用为宜。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猪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散养或家庭养猪。而在规模化猪场中,母猪子宫内膜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发病率高达30%~40%,是困扰猪场生产者的一个关键问题。本病可对母猪发情和受胎产生影响,若未及时治疗患猪,将转为隐性或慢性感染,加大母猪淘汰率,给规模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入,引发子宫黏膜的黏液性和脓性炎症而致病。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产后不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近年来随着猪品种改良、杂种母猪增加,繁殖母猪产后不食更加增多,尤其在气候炎热的夏季,该病更为常见。尤其是大型猪场发病率特别高,本病的出现造成哺乳母猪泌乳力下降,使仔猪死亡或成为僵猪。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1病因一些纯种或二元杂交的母猪对环境适应性差,生产疼痛出现应激反应致使胃肠机能下降,造成产后食欲废绝;怀孕期由于子宫压迫肠胃,  相似文献   

13.
孙苗  杨奇林  张宁  陈松 《中国猪业》2011,6(12):19-20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常导致母猪不孕,给猪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猪子宫内膜炎多发于经产母猪,部分未配过种的后备母猪也可发生,再加上近几年有关能引发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发生严重和玉米霉变更加提高了其发病率,虽然各地均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予以防治,但其发病率有增无减。一旦发生该病,治愈率低,大多以淘汰而告终。本病重在预防,发病后要及时发现,合理治疗。1发病原因1.1饲料霉变玉米霉变,可引起子宫与阴道水肿,极易感染子宫内膜炎。长时间饲喂发霉的饲料,还会造成  相似文献   

15.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子宫内膜炎主要以子宫炎症为主,通常是在配种、分娩及难产助产时由于细菌的侵入而感染。子宫炎症是母猪产科病中的一种见疾病,由于炎性反应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母畜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产房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当,自身抵抗力低;临产母猪的外阴、尾根部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时术手、器械消毒不严格;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另外,阴道  相似文献   

16.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繁殖疾病,容易发生于规模养猪场,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据不完全统计,母猪屡配不孕、延迟发情或发情不正常,多数是由于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约占85%。如果处理不当,对猪场的危害极大。本文结合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疗病例,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快速治疗猪子宫内膜炎,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张靖 《养猪》2023,(6):106-109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母猪群体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繁殖障碍性疾病,在很多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有50%以上的繁殖母猪均会受到子宫内膜炎的危害。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病原入侵等。尤其是在母猪分娩操作过程中助产不当,就会引发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导致炎症发生概率增加,严重影响到母猪的正常分娩和后续阶段的哺乳、发情、配种,甚至会缩短母猪的利用年限,给养殖户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母猪养殖管理过程中,需要养殖户将关注重点放在子宫内膜炎的针对性防控方面,不断加强防治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以降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流行率,提高猪群的整体抗病力。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众所周知,猪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之为猪胎衣滞留。所谓的猪胎衣就是指母猪在分娩之后,再经过10~12 h之后胎衣仍不能排出体外,即称之为猪胎衣不下。而猪胎衣不下是当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这个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猪死亡,但是会导致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如果母猪的子宫被感染就很可能造成全身的败血症,最终畜体死亡,除此之外也会引起母猪提前被淘汰[1]。2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2.1母猪在产后,其子宫肌的收缩功能会极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19.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法凑 《养猪》2006,(2):36-37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养猪场的顽疾之一,其致病因素有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营养性等多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以两种以上菌感染为多见。在规模化猪场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增加,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势在必行。本场年出栏2万头种猪和8万头商品猪,笔者就数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谈谈体会。1病因1.1后备、初产母猪子宫内膜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颈和阴道口开张、初产母猪分娩过程和产后初期易发生外源性感染;后备、初产母猪还可能发生亚临床细小病毒、猪…  相似文献   

20.
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黏液性和化脓性炎症。原因主要是子宫局部受细菌感染。其中以大肠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最为常见。子宫内膜炎是生产母猪的一种常见病,若不及时和合理治疗,往往引起母猪发情不正常,或不易受孕,或妊娠后易发生流产。而初配母猪的发病者少见。本文就某猪场初配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情况、诊断及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