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正>一、预防鸡群产蛋率下降1.降温防暑。蛋鸡的最佳产蛋温度为18~25℃,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鸡群采食量、产蛋量也会下降,甚至会出现部分或全部鸡只中暑绝产,所以夏季应注意降温、防暑,降温措施又可分为减少辐射、蒸发制冷、药物防暑等。(1)遮阳降温。为了减少阳光辐射首先应增加鸡舍隔热层的厚度或在鸡舍墙体外增加一个隔热设施,其次在鸡舍的上方、前方架设适当面积的遮阳网,或者在鸡舍的前方种植树木或藤蔓植物。  相似文献   

2.
盛夏季节,气温高,雨水多,鸡舍内潮湿,鸡群容易中暑,往往引起鸡的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产蛋减少,甚至引起成鸡的死亡。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夏季养鸡管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盛夏季节,气温高,雨水多,鸡舍内潮湿,鸡群容易中暑,往往引起鸡的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产蛋减少,甚至引起成鸡的死亡。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夏季养鸡管理要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群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中暑死亡,因此夏季要做好鸡群的防暑工作。1鸡中暑症状处于中暑状态的鸡主要表现为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采食量下降,部分鸡绝食;饮水大幅度增加;精神萎糜,活动减少,部分鸡卧于笼底;鸡冠发绀;体温高达45℃以上。2综合防治措施喷水降温:每天中午12:00后,在鸡舍内空间每2~4小时喷雾1次清凉井水;或往鸡舍内喷洒凉水,喷水时应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才会有效地降温。每日每只喂给西瓜皮50克;二是饮用石膏水,或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霍香…  相似文献   

5.
金江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1):25-25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 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群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中暑死亡,因此夏 季要做好鸡群的防暑工作。   一 .鸡群易发生中暑的时间   气温超过 32℃以上,加之鸡舍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时,鸡群易发生中暑;鸡群密度过高,鸡体较肥胖时也易发生中暑;晚上 19: 00- 21: 00是鸡群中暑死亡的高峰时间,因为下午气温较高,鸡只体温调节功能已经发挥到极限,此时体温已升高至热休克的临界温度,所以易发生中暑。   二 .鸡中暑症状   处于中暑状态的鸡主要表现为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  相似文献   

6.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最常见的鸡病有以下几种:一、中暑气温超过32cc以上,加之鸡舍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时,鸡群易发生中暑。鸡群密度过高,鸡体较肥胖时也易发生中暑。晚上19:00~21:00是鸡群中暑死亡的高峰时间,因为下午气温较高,鸡只体温调节功能已经发挥到极限,体温多在此时升高至休克的临界限,所以易发生中暑。处于中暑状态的鸡,主要表现为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采食最下降,部分鸡绝食,饮水大幅增加,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部分鸡卧于笼底,鸡冠发绀,体温高达450℃以上。  相似文献   

7.
由于鸡没有汗腺,体表又有羽毛覆盖,因此在炎热季节,集约化饲养的鸡群最容易受到热应激。当鸡舍温度超过29℃时,鸡群采食量下降,饲养转化率降低,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软皮蛋、薄皮蛋、畸形蛋增加,严重时引起中暑死亡,严重影响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养殖户蛋鸡饲养管理中必须克服这些问题。1防暑降温,改善环境条件夏季应打开所有门窗,增加空气流通,宜使用大功率的风机由鸡舍外向鸡舍内吹风,吊扇的效果较差,最好不用吊扇;在鸡舍周围加强绿化,可得到很好的效果。有条件的鸡场可以在鸡舍顶喷洒凉水,在饮水中加入冰块,保持鸡…  相似文献   

8.
<正>1鸡群易发生中毒的时间气温超过32℃以上,加之鸡舍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时,鸡群易发生中暑。鸡群密度过高,鸡体较肥胖时也易发生中暑。晚上19∶00~21∶00是鸡群中暑死亡的高峰时  相似文献   

9.
(一)要了解鸡群中暑的时间,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夏季,当气温超过32℃,加之鸡舍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时,鸡群易发生中暑;鸡群密度过大、供水不足时,身体较肥胖的鸡只也易发生中暑。鸡特别易出现中暑的时间是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晚上6时至晚上10时,出现中暑  相似文献   

10.
在炎热的夏季,当鸡舍温度超过30℃以上,就会引起鸡群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中署死亡,必须做好鸡群的防暑工作。处于中署状态的鸡主要表现为蛋壳变薄,蛋白变稀,软壳蛋,破壳蛋增多:张口呼吸,采食量下降,部分鸡绝食;饮水大幅度增加;精神萎糜,活动减少,部分鸡卧于笼底。鸡冠发绀。  相似文献   

11.
盛夏季节,由于外界环境温度高,加上鸡体本身产热,蛋鸡易发生中暑,一旦中暑鸡群将出现产蛋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死亡增多,甚至引起大批死亡,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很重要。一郾加大鸡舍内空气循环,最大程度保持通风不要认为只要将门窗打开,就可使空气流通好,有些鸡舍由于受周围环境影响,空气流动受阻,达不到通风效果。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办法,加快空气的流动。①利用排气风扇。实践证明,排气风扇优于吊扇,吊扇只是将上升的热空气压下来,而排气扇可将热空气排出鸡舍外,或将外界空气压进鸡舍内,并能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12.
2002年秋冬季节,山东省日照市产蛋鸡群发生以产蛋下降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危害严重,但未开产的鸡群不发病。经临床症状观察,结合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产蛋鸡变异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流行特点通过对我市各发病区域跟踪调查,本病具有如下特征:该病仅发生于产蛋鸡群,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开产鸡皆可发病,其中170~210日龄产蛋高峰期的鸡最易暴发。该病传播速度快,具有明显传染性,临近鸡舍的鸡很快感染;产蛋下降幅度较大,应激频繁鸡群可下降50%以上;发病鸡群多数未接种过变异型传支疫苗,普通传支…  相似文献   

13.
正本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所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咳嗽、打喷嚏和支气管湿啰音。鸡雏会有流鼻涕的症状,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蛋的品质也不好。1 发病情况2019年11月,榆树市某小型蛋鸡场发生本病。鸡群出现咳嗽、打喷嚏。产蛋量明显下降,畸形蛋、软皮蛋增多。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2 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但雏鸡发病严重。鸡舍温度过高、过冷,鸡群过于拥挤,鸡舍通  相似文献   

14.
蛋鸡在夏季多产蛋的技术措施夏季高温高湿且持续时间长,鸡群产蛋量下降极为普遍,中暑死亡现象亦时有发生,但如果管理得法,措施得当,鸡群仍可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1.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工作:密闭鸡舍要把通风量加到最大,开放式鸡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养鸡场夏季遇到最大问题之一是炎热导致的鸡只中暑。研究表明,蛋鸡群在18℃~23℃时料蛋比、肉鸡群料肉比等经济效益是最理想的。鸡群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料蛋比、料肉比、生长速度等,直接决定着养鸡场的经济效益,要求养鸡场在夏季应做好鸡群防暑降温工作。1鸡舍基础设施设备运行要有保障有条件的鸡场,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肉鸡场,建造鸡舍时就要考虑安装湿帘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一、流行情况及临诊表现 1.去年夏天,某养鸡场几幢鸡舍的产蛋母鸡在几天内先后发生产蛋下降(下降3%~30%),产生软壳蛋、破壳蛋和无壳蛋,在鸡笼、粪坑有很多无壳或软壳蛋,部分鸡停产,双腿无力,不能站立,呈现蹲伏姿势,很少有鸡死亡,用药物治疗4天后产蛋率慢慢回升。 2.鸡群按既定免疫程序已接种鸡新城疫(ND)疫苗、减蛋综合症(EDS-76)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疫苗等。 3.发病前后一段时间鸡舍的水、电供应和饲养管理均正常,鸡群未受任何应激因素的刺激,每天饲料消耗量、饮水及鸡粪正常。  相似文献   

17.
开产前后是指开产的前几周到约有80%的鸡开产这段时间。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这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20周龄时产蛋率可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的鸡对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均要求十分严格。为了适应鸡体的生理变化,配合鸡群向产蛋转换,为以后的高产稳产做好准备,应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1产蛋鸡舍的清理与消毒当雏鸡即将达到性成熟而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鸡舍时,事先必须对产蛋鸡舍及设备按如下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即喷洒消毒(用百毒杀、1210或过氧乙酸等普通…  相似文献   

18.
蛋鸡群渡过炎热夏季后体质有所下降,进入秋季,气候转凉,蛋鸡群的采食量逐渐增加,此时加强饲养管理有利于蛋鸡群体质恢复,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1防止应激夏季一过,天气逐渐变冷,夏秋季过渡时,鸡群极易发生冷热应激,从而改变产蛋周期。此时,养殖户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创造一切条件来保障鸡群的高产稳产,并尽量延长产蛋高峰期。鸡舍及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避免惊吓、转群、捉鸡等可能的应激发生,防止鼠害、其他家养动物如猫、狗等冲入鸡舍而使鸡群受到惊吓,解决因通风温度下降和密闭空气质量下降之间的矛盾,饲料加工车间应远离鸡含。临近秋末要注意鸡舍入冬后的防寒保暖,搞好设施维修。做到有备无患,不致因气温突然下降而过分降低母鸡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19.
鸡没有汗腺,散热功能差。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导致蛋用鸡的产蛋率下降。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就会造成鸡群中暑死亡。因此在夏季挖掘蛋用鸡的产蛋率是有潜力的,这就需要科学的饲养。本文仅将夏季提高蛋用鸡产蛋率的四项关键工作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左右,我区一些规模蛋鸡场出现不同程度产蛋下降,平均产蛋下降60%左右,并有少量鸡死亡,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确诊为鸡非典型新城疫。现将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特点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日龄均为产蛋高峰期,主要症状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在呼吸道症状出现2~3d后,出现采食量下降,同时出现产蛋波动和下降,蛋壳质量不佳,软壳蛋、白壳蛋、沙壳蛋、畸形蛋增多。鸡场的某一鸡舍发病后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其它鸡舍,使整个鸡场鸡群全部发病。鸡群发病后产蛋持续下降,经1到2个月左右后才逐步回升,回升速度极为缓慢,产蛋鸡群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基本无鸡死亡现象。鸡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