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前者以皮肤(尤其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鸡白喉.有的病鸡,两者可同时发生.鸡群发生轻度皮肤型鸡痘时死亡率较低,但病鸡生长迟缓,产蛋减少.  相似文献   

2.
鸡痘是肉种鸡的一种常见病,由禽痘病毒引起。主要危害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如鸡冠、肉垂等发生痘疹以及在鸡口腔、喉粘膜等处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俗称鸡“白喉”)和混合型鸡痘。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生产中危害极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前者以皮肤(尤其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鸡白喉。有的病鸡,两者可同时发生。鸡群发生轻度皮肤型鸡痘时死亡率较低,但病鸡生长迟缓,产蛋减少。如发生白喉型鸡痘或并发其他传染病,或在恶劣的环境下,则可引起大批死亡。本病对各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易感,锥鸡更易感,特别是大群鸡场危害严重。笔者在实践中曾遇到一起混合型鸡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禽》2000,22(1):33-33
编者按:应张万灵先生1999年8月17日来信(1999年第11期已刊出)倡议,就“鸡痘疫苗可以饮水免疫吗?”议题,禽病学专家刘学贤副研究员发表意见如下:鸡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节最为流行。病的潜伏期4~8d,因临床症状及受侵害的部位不同而异。在病鸡少羽毛或无羽毛部位的皮肤、羽囊上皮发生痘疹、结痂、脱落为特征的称“皮肤型”;仅在病鸡的口腔、咽喉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病变的为“粘膜型”(也称“鸡白喉”);也有的病鸡可以同时在皮肤和口、咽粘膜均出现病变,称“混合型”。粘膜型和混合型病鸡,以及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正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大量存在于病变的皮肤和粘膜中,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临床上依侵犯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皮肤型的特征是在鸡冠、髯部等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粘膜型的特征是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本病在春秋、雨水较多、蚊子活跃的季节最易流行,常引起病禽增重缓慢、消瘦,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我市近几年来养禽业发展很快,乡镇养鸡专业户日益增多,但鸡的传染病却日趋严重,鸡瘟病表现尤为突出。在病源鸡痘病的病源是鸡痘病毒,主要经皮肤、粘膜创伤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秋冬季节最易流行。2症状可分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两型也可混合发生。皮肤型:发病鸡病初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如鸡冠、肉垂、眼脸、口角等处的皮肤形成灰白或黄白色小结节,小结节逐渐形成带红色的小丘疹,互相融合形成痘痴。白喉型;发病后可见病鸡吞咽和呼吸困难,口腔、咽喉等处部位粘膜上出现黄白色小斑点,后逐渐连成片,成为黄白色假膜,常…  相似文献   

7.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慢性扩散、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秋冬季节较为严重。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鸡的无羽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形成痘疹(即疣状结节),或在口腔、咽喉粘膜上形成纤维素蛋白性坏死的假膜。  相似文献   

8.
今年济南地区鸡痘的流行特点赵增成,魏祥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250023)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皮肤上形成痘疹,最后结痂而愈,此为“皮肤型”;还可在口腔、咽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谓之“白喉型”...  相似文献   

9.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明显的过敏性炎症过程,上皮毛囊增生、胞浆内有包函体,并以变性上皮的结痂和脱皮而告终。有些病鸡的口腔和咽喉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据多年观察,鸡痘是我县鸡的多发病之一,任何年龄、性别、品种的鸡均易感染,而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以皮肤型居多,冬季则  相似文献   

10.
鸡痘是蛋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的部位皮肤发生痘疹,鸡口腔、咽喉部位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本病对雏鸡的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1.
禽痘是由于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特征为短暂的炎症过程,症状主要表现为无毛部皮肤(尤以头部皮肤)滤泡增生,形成结痂和上皮脱落。有的病例,在口腔和喉粘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称禽白喉,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鸡群在自然感染下死亡率较低,如存在较强病毒,或并发寄生虫或其他疾病,死亡率较高,病鸡发育迟缓,产蛋较少,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尤其是头部皮肤)、口角、冠等处出现痘疹(皮肤型);有的在口腔和咽喉部粘膜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伪膜,故又称禽白喉(粘膜型).  相似文献   

13.
鸡痘是肉种鸡的一种常见病,由禽痘病毒引起。主要危害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如鸡冠、肉垂等发生痘疹以及在鸡口腔、喉粘膜等处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俗称鸡“白喉”)和混合型鸡痘。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生产中危害极大,应引起高度重视。1流行特点不同日龄的肉鸡均可感染,以雏鸡发病率最高,常引起大批死亡。鸡痘多通过健禽与病禽接触,经受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蚊子(如库蚊、伊蚊)等双翅目昆虫及体表寄生虫如鸡皮刺螨可传播该病。蚊子的带毒时间可达10~30d。人工授精也可传播…  相似文献   

14.
鸡痘是由痘病毒科的禽痘病毒引起,主要表现有皮肤型、粘膜型(白喉型)及两者混合感染型等。现将我们在畜禽门诊中所接触到的不同日龄三黄鸡群爆发皮肤、粘膜型鸡痘混合感染的病例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例一 宁海县力洋镇某养鸡户饲养三黄鸡1500羽,90~100日龄时陆续发病,鼻端、眼睑部形成明显痘痂,部分鸡张嘴伸颈,呼吸困难,并发出异常“咯咯”声。打开口腔,可见有一层乳白色伪膜布于喉头表面。根据皮肤及喉头伪膜的典型病变诊断为皮肤、粘膜型鸡痘混合感染。治疗:及时隔离病鸡,全群用病毒灵拌料连用5天,皮肤患部用皮康…  相似文献   

15.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前者以皮肤(尤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鸡白喉。本病对各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易感,雏鸡更易感,特别是大群鸡场危害严重。笔者曾在实践中遇到一起混合型鸡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痘是由症病毒科的禽痘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有皮肤型、粘膜型(白喉型),亦有两者在同一鸡群中的混合感染。现将我地区两群不同日龄的产蛋鸡群爆发皮肤、粘膜型鸡痘混合感染的病例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发病情况一:某养鸡户饲养罗曼白鸡1800只,在60~70日龄时陆续发病,鼻端、眼睑部形成明显痘痴,部分鸡张嘴伸颈、呼吸困难,并发出异常“咯咯”声,打开口腔,可见病鸡喉头,有一层乳白色伪膜布于喉头表面。诊断:依据皮肤及喉头伪膜的典型病变诊断为皮肤、粘膜型鸡痘混合感染。治疗:及时隔离病鸡,全群鸡用病毒灵拌料连续用药5天,并于…  相似文献   

17.
秋冬防鸡痘     
鸡痘是鸡的常见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鸡冠、肉垂等无毛部皮肤及口腔、喉粘膜处形成纤维性坏死假膜。在秋冬季节容易流行,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年份,鸡群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蚊子较多,蚊子叮咬是鸡痘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更易造成大面积流行。一般...  相似文献   

18.
<正>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鸟类的一种缓慢扩散的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少毛或无毛的皮肤上长有痘疹,或在口腔、咽喉粘膜上形成一层坏死性假膜,机体消瘦,增重缓慢,产蛋鸡产蛋量暂时下降。随着养鸡业快速发展禽痘也由农村散养鸡散发转为鸡场流行,鸽有时发生,鹅鸭很少感染;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都能感染发病,以雏鸡和中雏最常发生,雏鸡死亡多。秋冬季节易流行,一般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禽痘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痘又名禽白喉,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常发性、接触传染性、(?)发性疾病。通常分为皮肤型,以皮肤(尤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粘膜型,则以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腹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为特征。还有混合型,两者可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20.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是在少毛或无毛的皮肤上形成痘疹 ,或在口腔、咽喉粘膜上形成一层坏死性假膜 ,病鸡增重缓慢 ,消瘦 ,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各种年龄 ,品种和性别的鸡都可感染 ,但以幼雏和中雏最常发生 ,最易引起雏鸡大量死亡。春秋两季和蚊子活跃的季节容易流行。一般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 ,而冬季则常见白喉型鸡痘。鸡群过度拥挤、通风不良 ,鸡舍阴暗潮湿、营养不良、体外寄生虫、维生素缺乏、饲养管理恶劣等 ,会促使本病发生和病情加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 (如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