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技术对4例确诊为犬细小病毒病的藏獒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肠系膜淋巴结以及心脏;整个肠黏膜上皮广泛变性、坏死脱落,肠绒毛裸露,肠腔中有大量变性、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炎性渗出物,肠黏膜固有层充血、出血,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程度不等的增生;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淋巴细胞坏死及急性淋巴结炎;心肌纤维程度不等变性、坏死、崩解,肌纤维间程度不等的水肿及炎性细胞渗出;其他各器官还可见程度不等的淤血、出血、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猪场猪的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爆发的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并表现为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主要为肺间质性肺炎、非化脓性脑炎、急性淋巴结炎、脾自髓淋巴细胞减少,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散在性变性坏死及管腔内有滴状物、血管周围和间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心、胃和肠等部位可见到血管周围和间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的增加,猪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和复杂.广西某养猪场送来一急性死亡猪病料,通过发病情况、病理变化、细菌分离、PCR方法进行鉴定诊断,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剖检发现肺脏、淋巴结和脾脏肿大,但未从肺脏、脾脏和淋巴结分离出细菌.PCR/RT-PCR的结果显示,伪狂犬病毒为阴性,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为阳性.确诊该病例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体剖检、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法研究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肺脏表面和心包的壁层、脏层有大量浆液纤维素性、化脓纤维素性渗出物。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淤血和坏死。镜检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蛋白、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实质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和坏死,实质和间质可见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素渗出和水肿液蓄积。  相似文献   

5.
为诊断贵州省都匀市某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类型,调查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征,并采用多重PCR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豫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和抗体水平,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疾病综合防控措施,采用PCR和ELISA方法对南阳、驻马店、信阳市2017—2019年57个猪场送检的723份病猪组织样品(淋巴结、肺脏、脾脏、肾脏、脑等)和2476份血液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技术和免疫荧光试验对福建省某猪场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发病猪群进行多重病原检测和人工感染病猪肺脏淋巴结等器官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病猪肺脏和淋巴结等病料匀浆的RT-PCR检测为PRRSV变异株阳性,但PRV、CSFV、PCV2及SIV均为阴性;免疫荧光试验结果与RT-PCR一致;将阳性病料接种Marc-145分离到1株病毒,人工感染断奶仔猪能复制出与临床自然病猪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人工感染濒死猪肺脏呈间质性肺炎病变。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该猪群暴发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型引起。  相似文献   

8.
对规模猪场生产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疫病如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2型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免疫防控对策,以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猪流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对小型猪组织脏器的影响,将PEDV流行株SHpd/2012经口服感染5日龄小型猪,待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且濒临死亡时剖杀,并采集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肝等组织脏器制作病理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同时利用抗PEDV特异性单抗对各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显示:小型猪在攻毒后24 h即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的典型临床症状,猪只表现出明显的水样腹泻,同时伴随有呕吐、脱水等症状,甚至出现身体衰竭。解剖观察攻毒组小型猪内脏,可见肠腔内充满黄白色内容物和气体,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其他组织脏器未发现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攻毒组小型猪小肠组织病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小肠绒毛脱落、崩解、萎缩。此外,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小梁溶解消失,红髓白髓界限不清;肾脏肾小球变性坏死,肾单位结构崩解,模糊不清。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攻毒组试验猪的小肠组织中可检测到大量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在肺脏、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EDV分布。这一结果表明SHpd/2012株与经典毒株相比病变范围有所扩大,为深入研究PEDV致病机制积累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易导致猪群的严重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其他传染病。临床上包括新生仔猪先天性振颤、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呼吸道病综合症。一、发病情况今年10月某猪场200头仔猪相继发病,新生仔猪表现为先天性震颤,震颤程度从中度到严重不等,通常表现为一侧、双侧性震颤,有的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了解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诊断和石蜡组织切片制作等方法对昌黎县某鸡场发生的一起蛋鸡以心包炎、肝周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进行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试验分离到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患病蛋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表现为:心脏呈心肌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肝脏呈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坏死性肝炎;脾脏呈淋巴细胞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肺脏呈充血、淤血,肺房内存在红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透明变性;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结论]该研究为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猪自然感染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病毒对猪器官组织的嗜性,揭示猪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猪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定量检测自然感染仔猪、妊娠母猪和同时混合感染有猪圆环病毒2型的仔猪器官组织中PPVDNA的相对含量,分析猪细小病毒的组织嗜性及其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在多种器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PV,在感染仔猪的肾脏、脾脏、髂下淋巴结中病毒含量较高,为1.39×105~1.81×106μL-1;在感染妊娠母猪的肾脏、脾脏、肺脏、子宫内膜中病毒含量为4.56×105~5.82×106μL-1;混合感染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仔猪肺脏中的PPV DN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从2.69×104μL-1增加到5.04×105μL-1。【结论】PPV对猪肾脏、脾脏、淋巴结、妊娠母猪子宫的嗜性最强,对肝脏的嗜性较弱;PCV2的混合感染可促进PPV在肺脏的复制增殖,增强了PPV对感染器官组织的亲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2型是以引起病猪体质下降,免疫抑制及仔猪衰竭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猪生殖障碍和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本文就一起猪圆环病毒2型与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一只突然死亡朱鹮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该朱鹮与禽类感染沙门氏菌的病理变化相似。眼观显著的病变是肝脏、肺脏、脾、肾脏肿胀、出血、淤血;输卵管出血并与多数脏器粘连。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细胞颗粒变性,肿胀,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窦隙扩张,淤血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坏死、脱落。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地方有出血现象;肺脏严重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肠黏膜脱落,黏膜下层血管扩张、充血,有炎性细胞浸润。微生物学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自然感染病例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变异毒株的致病特点,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对临床感染病例的肺脏、脾、肾、淋巴结等组织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病理结构变化的观察。PRRSV变异毒株的病理损伤以间质性肺炎和全身性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伴有肝、脾、肾、心脏、胃和肠等器官的变性坏死;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结及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均被不同程度的感染,并含有大量病毒包涵体。研究表明,PRRSV变异毒株的组织嗜性与中国典型毒株ch\|1a相比已有较大的改变,其感染会引起全身性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的繁殖障碍及仔猪和育肥猪发生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猪感染PRRSV后的组织学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肺脏和淋巴结等器官;急性PRRS表现为败血症,全身性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肿大、活化或增生,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是世界上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猪传染性病毒疾病,是在猪繁殖呼吸综合症之后又一个全新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这种疾病发生的地方很多,为各个规模猪场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某市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及耳朵发绀和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39个发病猪场所采集的53份病料进行了主要病毒病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30份,阳性率56.60%(30/53);猪2型圆环病毒(PCV2)阳性25份,阳性率47.17%(25/53);猪流感病毒(SIV)阳性21份,阳性率39.62%(21/53);猪瘟病毒(CSFV)未检出阳性;其中可检出两种以上病原的有29份病料,占54.72%(26/53)。检测结果与调查分析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2型圆环病毒(PCV-2)和猪流感(SI)是导致该市猪场疾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病种,而且PRRS、PCV2和SIV常呈多重感染,这为该市发病猪场针对性地做好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新乡某猪场出现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疑似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贫血和黄疸等症状;剖检变化为淋巴结水肿、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肺炎、腹膜炎、浆液性关节炎、肾炎等。通过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的综合分析,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提出了相应治疗措施,经治疗,7d后全群痊愈。  相似文献   

20.
<正>猪体经过漫长的冬季,一般猪体瘦弱,免疫力和抗病力差,到了开春遇上众多滋生的病毒、细菌,往往容易染病。近年来常见猪病有猪圆环病毒病、仔猪腹泻、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链球菌病等。要加强防范,确保猪的正常生长。1猪圆环病毒病猪圆环病毒(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PCV2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致病病原。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