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随着近几年在我区芦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也有了加重发展的趋势。2009年我区种植的5000多亩芦笋茎枯病大发生,严重地块的病株率达70-80%,给广大笋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芦笋是我县的主要出口创汇蔬菜之一,但由于笋区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大、年限长,加之近几年茎枯病对部分农药的抗性不断增强,甲基托布津等品种对其防效甚微,致使茎枯病逐年加重,化学合成药剂使用频繁,芦笋产量和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我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芦笋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残留,筛选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芦笋茎枯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上海蔬菜》2001,(1):28-29
芦笋因其风味独特 ,营养丰富和特殊的防癌功效 ,近年来已成为人们保健的佳品 ,倍受青睐 ,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 ,全国各地芦笋产业发展也相当迅速。但随着芦笋栽培面积的扩大 ,病虫害也随之逐年增加 ,特别是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为害日趋严重 ,已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如何控制该病的为害已成为目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1 症状芦笋茎枯病主要为害芦笋的茎及分枝 ,病菌从幼茎侵入 ,先在茎秆上呈现水渍状的小斑点 ,后逐渐扩大成纺锤形或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 ,边缘呈红褐色 ,中央灰褐色凹陷 ,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4.
<正>芦笋茎枯病发病快,流行广,是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的主要病害之一。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或减少茎枯病的发生。1发病症状病菌主要危害茎和枝,靠地嫩笋最容易感染。开始  相似文献   

5.
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agi Sacc)。是芦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害,在防治上有一定难度,往往成为老产区毁园绝产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我们针对该病在金华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发生特点以及芦笋在田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简介如下。一、适期留母茎试验本地区春季留母茎的时期是3月下旬到4月初。田间试验的留母茎时期分别为4月  相似文献   

6.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又名石刁柏,是一种雌雄异株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以其鲜美风味和抗癌医疗功效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然而,随着芦笋栽培面积的增加,茎枯病已成为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造成芦笋地翻耕改种或边种边毁的局面,严重制约芦笋产业的发展。据笔者深入陕西芦笋各产区调查,一些老产区病株死亡率占总栽植数的40%,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及广大笋农的高度重视。 1 症状 芦笋茎枯病主要发生在芦笋茎枝上,有时也发生在叶上,果实未发现有病斑(但种子可以带菌),重病株枯死甚至根盘腐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茎秆上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一种是急性型病斑,即温度适宜时,茎秆上先出现水渍状棱形或短线型略凹陷的褪色斑,边缘  相似文献   

7.
芦笋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嫩茎质地细腻,有鲜美芳香的风味,纤维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芦笋病虫害较多,主要有茎枯病、立枯病、炭疽病、茎腐病、夜蛾类害虫、蚜虫、蓟马等。在栽培管理上要重点做好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主要病害1.1茎枯病茎枯病是我国芦笋的主要病害,南北均有发生,一般在长江流域、华南各地温带次湿润区危害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的蔓延,轻则使翌年严重减产,重则全园茎秆枯死,造成绝产。①症状此病都在茎、枝上发生,病斑纺锤形或短线形。发病初期由水渍状变为黄色小斑点,后为褐色,…  相似文献   

8.
芦笋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芦笋茎枯病及夜蛾类害虫的发生为害,笋农盲目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导致上市芦笋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危及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对芦笋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有效探索,总结如下。1清园茎枯病、褐斑病等是芦笋的主要病害,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遗留田间,通过雨水传播,侵害茎部和植株,导致发病。芦笋田在管理中通过清园可减少田间菌原基数,降低病害发生。栽培中要重点抓好每年冬季地上茎枯萎后,秋季春留母茎枯黄留养秋母茎前,春笋采收结束留养春母茎前的三次…  相似文献   

9.
芦笋茎枯病(Asparagus stemrot)是浙江省芦笋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据报道,70%甲基托布津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系进口产品,数量很少。因而寻找价格低廉,效果好的国产农药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药剂及不同用药方法防治芦笋茎枯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芦笋因其独特的营养保健性能不仅在国际市场十分紧俏 ,供不应求 ,而且国内市场也日益畅销 ,发展生产十分迅速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但其病虫危害却日益加重 ,轻者减产 ,重则绝收。且芦笋茎枯病的危害更为严重 ,已成为影响我市芦笋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几年来 ,我们对我市临川区湖南乡、乐安、崇仁等地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症状 该病菌主要在茎枝上发生 ,发病初期呈水渍状 ,病斑呈梭形或短线形 ,周围呈现水肿状 ,随后病斑逐渐扩大 ,呈纺锤状 ,中心部位凹陷 ,呈赤褐色 ,斑中央最后变成灰白色 …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芦笋茎枯病发生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芦笋野生种质资源及其抗茎枯病应用前景和芦笋茎枯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认为大力加强芦笋抗茎枯病品种的选育是病害防控的根本方向和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菌剂防治芦笋褐斑病和茎枯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又称石刁柏、天门冬,是一种高营养、高纤维、治病、防癌的药膳蔬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其发生的病害近年来种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重,尤其是芦笋褐斑病和茎枯病。严重的可造成芦笋大量枯死,为了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特作了防治芦笋褐斑病和茎枯病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当前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冒牌Grande和美国进口F1代全雄杂交种Jersey Knight两个芦笋品种,在露地和保护地(普通塑料大棚)两种栽培方式下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芦笋茎枯病发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栽培方式间,芦笋茎枯病发病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积极推广F1代杂交种和采用设施避雨栽培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陈福如  翁文桑 《蔬菜》1998,(4):19-19
芦笋茎枯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0013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陈福如翁文桑芦笋是一种高产值的作物。然而,由于茎枯病发生严重,已对芦笋的生产和发展构成障碍。如何控制该病害已成为当前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就多年来,茎枯病防治存在问题提出一点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是芦笋生产的大省,同时也是芦笋出口量较大的省份之一,约占全国出口量的40%~50%。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茎枯病毁园的现象越来越多,给广大笋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未来发展种植过程当中,合理种植,高效栽培,政府引导,使芦笋产业步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芦笋茎枯病田间发病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青  胡顺峰 《蔬菜》2001,(6):23-24
芦笋是高产值的经济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近年来,我国出口的芦笋产品逐年上升。但芦笋茎枯病是近年来发生在芦笋上的一种分布广、危害重的毁灭性疾病,已成为芦笋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十几年来,全国已有近1万多hm2芦笋田因该病毁种,田间实地防治一直是个难题。本实验通过田间实地试验,测定病原越冬、病枝、降雨、苗龄对茎枯病发病的影响,以期找到较有效的田间防治途径和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病原越冬活性测定秋季田间采集病枝,分别置于室内、室外和埋于不同深度的土层,次年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芦笋营养丰富,种植效益高,大棚芦笋已成为江苏省涟水县的农业特色产业,涟水芦笋已被列为江苏省优势农产品。随着当地芦笋种植规模和种植年限的延长,芦笋病害发生逐渐加重,其中立枯病、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已成为大棚芦笋的主要病害,严重降低了芦笋的产量和品质。该文介绍了上述4种芦笋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雷蕾 《长江蔬菜》1991,(4):16-16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又名石刁柏,百合科天门冬属,其嫩茎可作珍贵佳肴。为我国“七五”计划的重要发展商品。我市芦笋发展也很快,种植面积已有两万多亩。但由于芦笋茎枯病为害,严重影响了商品的产量和质量。该病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芦笋茎枯病是我县芦笋生产的大敌,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通过近年对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摸索,初步控制了芦笋茎枯病的危害。目前我县芦笋亩产量已达到1000~1500kg,产值3000~4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雌雄异株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以其幼嫩的主茎作为蔬菜食用。由于受到芦笋茎枯病的为害,造成我县芦笋生产停滞不前。最近由于我们采取一系列合理的田间管理及药剂防治技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压前控后”的方针,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1 芦笋茎枯病症状芦笋茎枯病以为害茎秆为主,有时也会发生在拟叶上。嫩茎发病初期,在茎的表面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变成棱形或短线型,以后发展成长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大型病斑,病斑的一部分稍凹陷,病斑由淡青色、淡褐色,中心部转化成灰褐色至黄白色,病斑表面形成小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