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薄膜覆盖棉种植面积的扩大,棉花生育期提早,伏前桃比重增大,棉花烂铃愈来愈严重,直接影响纤维品质与棉农经济收益。我们于1983、1984两年进行了棉花的烂铃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现报导于下。 (一)棉花烂铃的病因分析 棉花烂铃,是由烂铃病菌侵害引起的腐烂现象。1983、1984两年,在整个烂铃期间,  相似文献   

2.
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烂铃成为棉花生产上一大障碍,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引起棉花铃期烂铃原因有病害因素、虫害因素、气候因素、栽培因素,介绍了防治棉花烂铃的措施,以期为棉花烂铃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保铃剂3号防治棉花烂铃的研究和应用高宇人,刘邦杰,顾国华,宋益民,陈惠祥,顾春燕(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226541)棉花烂铃不仅降低产量,还严重影响品质。烂铃在我省各地都有发生,逢多雨年份,发病率可达50~80%。我所自1976年以来,对南通棉区棉...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邢台市第一大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80万亩左右。烂铃是邢台市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顽症,对棉花生产影响很大,不但造成减产,而且使棉花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笔者针对邢台市棉花烂铃发生特点,总结出防治棉花烂铃的8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省绝大部分地区棉花的花铃期处于持续的阴雨天气,这样使田间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结铃期的棉花十分不利,常发生烂铃现象。为此,我们年年都在棉花采收之前。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棉农防治烂铃,可是效果不佳,烂铃现象照样出现。今年,我们改变以往的做法,在雨季来临之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方比较,我们分析出了烂铃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在棉花烂铃病流行趋势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选用T.Kohonen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江苏省射阳县1980~1987年棉花烂铃病流行趋势资料,建立了烂铃病控制预报模型,经1980~1989年回报和1990~1991年预报,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烂铃危害已成为影响湖北棉花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对湖北棉区棉花烂铃的发生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品种选育、药剂研发、栽培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棉花烂铃的对策,并提出了加大对烂铃成因和预防措施的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和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烂铃、烂桃是棉花的常见多发性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人们通常把这两种病称之为“双烂病”,  相似文献   

13.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14.
辽宁棉花烂铃病发病的关键因子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3-1985年、1992-1994年先后共6年时间的研究,明确了辽宁棉区烂铃病的主要种类是棉花铃疫病。烂铃病发病的关键因子是降雨量和铃期,当田间棉花开花后的一个月左右,遇连续降雨或日降雨量超过10mm时,烂铃病严重发生,出现明显烂铃高峰。通过烂铃剧增期3天前的连续5天累积降雨与烂铃增长率回归分析,得出烂铃病剧增期前3天的短期预报模型y=ax^b=0.00603x^1.218,结合当日调查  相似文献   

15.
<正>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产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我国北部棉区一般棉田烂铃率为5%~10%,多雨年份可达到30%~40%。近几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冀中南地区棉花烂铃发生日趋严重,造成棉花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同时增加了棉农的工作强度和采摘成本。因此,烂铃成为当前棉花生产上高产优质高效的严重障碍。目前生产上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很多,主要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和药剂防治。如:合理施肥、及时  相似文献   

16.
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少棉花烂铃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以及降低棉农的用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冀优01为试材,比较了在棉花烂铃发病初期喷施9种杀菌剂(20%乙酸铜WP 500倍液、75%百菌清WP 800倍液、20%噻森铜WP 400倍液、12.5%烯唑醇WP 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40%甲硫.30%福美双WP 500倍液、20%松脂酸铜EC 500倍液、25%腈菌唑EC 400倍液、50%多菌灵WP 600倍液)以及在棉花管理中运用5种常用农艺措施(化控、推株并拢、整枝、浅锄松土、去除苞叶)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防治或降低棉花烂铃的杀菌剂种类和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试验的9种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有机铜类杀菌剂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的5种常用农艺措施中,推株并拢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浅锄松土和去除苞叶对减少烂铃也有一定效果。今后对棉花烂铃防治的研究重点应在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和筛选,以及抗烂铃棉花品种的选育上。  相似文献   

17.
棉花烂铃与铃壳生化成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铃病害直接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是棉花高产优质生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烂铃病害已成为棉花病害防治上较为复杂、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是安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由于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植棉效益的提高,据测定,和健铃比较,烂铃铃重减轻40.2%,皮棉减少52.7%,衣分降低22.1%,绒长缩短40.2%,强度降低48.9%。如何防治棉花烂铃,成为植棉效益再提高的主要问题。一、棉花烂铃形成的原因棉花烂铃每年都有发生,但烂铃率差异较大,除品种、密度、播期因素外,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因为棉花烂铃是由铃疫病菌侵染引起的。此病菌在温度24~27℃、相对湿度85%以上条件下蔓延发生为害最重。因此,在棉花结铃盛期,降雨量大小,连阴雨日的多少,是决定烂铃多少的主要因素。连阴天多,降雨量大,光照少,棉田湿度大,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造成烂铃发生。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气象条件与棉花烂铃关系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棉花烂铃的规律:即高产棉田重于低产田,棉株下部多于上部,涝年烂铃重于旱年,早播棉田重于晚播棉田,密度大田间荫蔽  相似文献   

19.
<正> 棉花进入结铃吐絮期,常发生烂铃烂桃现象。一般田块烂铃烂桃率达10%~15%,严重田块达30%以上,常造成棉花减产和品质降低。 防治烂铃烂桃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除虫防烂:主要是防治好棉铃虫、红铃虫。对棉铃虫可采用杨树枝把或性诱剂诱娥及在卵孵盛期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5,(24):22-22
大丰市 2005年大丰市棉花生产“天公不作美”,前期持续干旱。中期长时间多雨寡照,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又遭受两次台风袭击,棉花倒伏严重,棉田三次受淹,蕾铃大量脱落,下部成铃烂铃发生早,危害重,棉花受灾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