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风景林的建设与欣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风景林是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被景观,由不同类型的森林植被群落组成,在森林的经济分类中属于特用林种之一。风景林是旅游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名胜风景区旅游事业的基础。风景林既可以自己特有的景观,作为独立的旅游景点一也可为名胜古迹、天然风光增加色彩,起锦上添花之功效。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森林植被的旅游景区会是什么样子E旅游区中有了独具特色的风景林格外吸引游人。风景林的迷人景色和优越的小气候环境为人们游揭疗养提供才个理想的大B然场所。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城市居民到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噪声的乡…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向人们推介景观优美、空气清新、有益身心健康的森林旅游地,《森林与人类》杂志于2015年4月发起了"寻找中国森林氧吧"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遴选"中国森林氧吧"。经专家评选委员会评选和向社会公示,37个申报单位入选"中国森林氧吧"。  相似文献   

3.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的210名大学生为受访对象,以景观意象素描法为研究方法,从语言知识、空间维度、自我定位、社会意义等方面细分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并探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可以分为"典型性的峰林景观""高互动性的游憩景观""高植被覆盖度的阔叶林景观"和"高美景度的远山景观"等四大类。影响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细分的主要因素为受访对象18岁前主要居住地类型、18岁前主要居住地周边的景观类型和游览张家界次数。构建了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细分影响机制模型,提出了优化森林旅游产品供给、加强自然教育产品供给、丰富森林旅游景观的内在价值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内外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以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养生基地建设实践为例,论述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的共生模式。对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的规划内容:以森林公园优美迤逦的森林景观、鬼斧神工的地质景观为主题,以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为内核,将森林公园定位为"名山名瀑之境,翰墨遗香之地",并将森林公园布局为历史文化、茶文化、诗词文化、禅修文化、归宗文化五大功能区,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和总体定位,归纳出5类文化旅游与森林体验复合型产品体系,将森林公园打造一个集森林体验、文化旅游、科普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综合型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回归大自然”、“到森林里去”,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一股新潮流,森林旅游成为当今世界的旅游热点。森林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走进大森林,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消除疲劳,而且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平衡。 一、我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 1986年,我省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其林木茂密、异彩斑斓的森林景观,层峦叠嶂、岩崖峥嵘的自然景观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吸引着远近的游客。十几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以森林为景观的旅游文化热正悄然兴起。各地相继推出“森林逍遥游”、“绿色之旅”、“回归大自然之行”、“森林快乐游”等一系列森林旅游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睐,已成为现代都市人挡不住的诱惑。我国地域辽宽,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有森林公园870多处,森林公园不仅环境幽美、空气清新,而且动植物种类繁多,地形地貌独特,加之人文景观丰富,更令都市人向往。同时,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过去人们的旅游去向多是名胜古迹或沿海地区的几座大城市,而…  相似文献   

7.
森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刺激人们的旅游动机以进行旅游活动,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而产生良好效益的各种客体和因素的总和。森林景观是陆地上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剖析影响森林景观旅游吸引力的因子关联.并引入心理物理学方法与模糊评价方法,建立森林景观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①森林景观具有旅游吸引物撞击旅游者的吸引力场域,主观上体现着旅游者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消费偏好;②森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在客观上反映了森林景观本身的奇特度、完整度、组合度等特性;③森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因旅游者文化层次、民族风俗、个人偏好产生差异性。只有在考虑客源特征一致的前提下,旅游吸引力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正辽宁省大连市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这里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茂密的森林,将这座城市装扮得绚丽多彩。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大连市被誉为"北方明珠""浪漫之都"。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城市绿起来、美起来,2007年,大连市提出了构建富有大连特色的城市森林体系、打造生态宜居滨海名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2008年,大连市编制了《大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的主要物质载体,也是森林公园最基本的旅游资源。本文以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例项目研究,遵循生态优先性、典型性、个性化、乡土性等原则,从空间体系、植物景观、建筑风貌等方面做出景观规划,以提升森林景观质量,为旅游规划提供更具特色的"亮点"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生态风景林的概念和内涵生态风景林具体有三个层面的概念:一是自然生态;二是视觉景观;三是森林资源。但并非仅仅是生态、风景、森林三者的简单组合,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森林之"意境"乃是"风景",森林之"本质"归于"生态",将森林的视觉景观与生态功能和谐地统一在"森林"这个载体上,合理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即通过工程造林的方法,营造一个功能完备、具有优美视觉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5年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类+森林类型+森林龄组"的三级景观分类对保护区分类,使用patch Analyst软件计算15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阔叶混交林中为基质的保护区内,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区森林林龄景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森林龄组总体是处于演替的不同阶段,但均匀度较低;斑块的聚集度指数较大,空间分布接近于团聚分布,说明斑块之间的邻接程度较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管理。今后经营管理中要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尽量减少道路建设和农业耕作等人为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正>浏阳市大围山镇地处长沙市最东端,位于湘赣两省三(县)市交界处,全镇总面积410平方公里,境内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形成多类地貌。其中林业资源丰富,现有山林面积3.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2.8%。大围山夏无酷暑,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被誉为"湘东明珠"。大围山镇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蓬勃发展的旅游来势,充分挖  相似文献   

13.
正春赏百花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踏雪,如果说湖南森林旅游带来了美不胜收的景观体验,那么,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天空俯瞰森林,看峰峦畔身、任白云绕膝、看万山红遍、叹层林尽染,又是怎样令人心驰神往的潇洒飘逸呢?这不是憧憬,低空产业与森林旅游的融合,不仅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旅游体验,而且将推动湖南森林旅游产业大发展。低空旅游,又称"空中游览",是指人们在低空空域(在中国,原则上是指真高1000米以下的垂直范围),依托直升机等通用航  相似文献   

14.
正贵港市坚持走"生态文明、特色发展"的战略路径,2018年荣获三张国家级绿色名片,分别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南方板材之都"和"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贵港市以"翠贯浔郁森林荷城"为主题,在全市进行大规模国土绿化,开展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单位园区等活动。2018年10月,贵港市荣获国家林业和草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森林公园蕴涵着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景物、景点84处旅游资源单体中优良级以上有75个,属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在当地建立特别生态功能区的呼声中,提出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破旧立新,创新旅游发展要素,开发区域特色旅游产品;跨界发展森林旅游,以全新姿态拥抱"大旅游"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增城依托白水寨风景区旅游资源,辅以南香山森林公园、蕉石岭森林公园、中新森林公园、白洞森林公园、正果湖心岛、鹤之洲湿地公园等森林公园,进行增城森林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与旅游体系建设,并以森林公园为依托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促进了全市旅游业迅速发展.文章结合增城市森林旅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其森林生态旅游景观构建,提出...  相似文献   

18.
刘锦  高文 《陕西林业》2010,(5):21-21
<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走向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旅游正在兴起,森林旅游不仅成为旅游中一种新的时尚,而且是一种健康之旅。要使森林景观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适度的开发利用。一、森林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19.
屈中正 《湖南林业》2010,(12):12-13
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森林旅游业,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有效保护森林、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而兴起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旅游成长环境,中国森林旅游中存在着森林景观与传统文化景观共存的现象,形成一种独特的森林旅游文化。现将我国森林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略予分析,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森林风景资源是森林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其空间分布的离散度调查是森林旅游开发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福建省森林风景资源调查,把福建省的森林风景类型划分为10大类43亚类,并进一步分析全省的主要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分布、景观多样化变化,为福建省森林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森林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