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刀额新对虾育苗试验在浙江获得成功为了解决刀额新对虾这一新的养殖品种的苗种问题,今年5~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与三门湾联合开发总公司牛头门对虾育苗厂在牛头门联合进行刀额新时虾人工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于1989年3—9月,在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进行虾、蛏混养试验,取得了一些效果。 4月22日投放由浙江省三门湾联合开发总公司牛头门对虾育苗厂所提供的规格为0.7cm中国对虾苗80.1万尾。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年12月和2008年6月三门湾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三门湾蟹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地形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对蟹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和6月蟹类重量密度分别为38.44 kg/km2和75.20 kg/km2,尾数密度为1.99×103ind/km2和3.66×103ind/km2。蟹类重量密度分布呈三门湾西北部水域高于东南部水域趋势,尾数密度分布则呈三门湾西北部水域低于东南部水域趋势。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的结果,日本蟳是本海域蟹类第一优势种,其次为经济品种三疣梭子蟹。两季蟹类大部分为幼体,夏季比冬季种类数有增加。上述优势种对三门湾蟹类数量的变化有较明显的回归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浙江省象山港对虾放流增殖获得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三门湾沿岸的三门县水产工作者和渔民。渐江省水产局和台州地区水产局在该县政府的迫切要求下,最近决定由省及台州、玉环、温岭县水产局出资在三门湾放流增殖对虾。省水产局还决定成立以黄木现副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海洋牧场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八十年代开始以来,浙江省十分重视海洋牧场的研究工作,在象山港、三门湾海域进行人工放流中国对虾,近10年,共放流了3cm规格的中间培育虾苗11亿尾。象山港和三门湾每年各放流虾苗1亿尾,根据回捕率测算,回捕率为8—10%。  相似文献   

6.
塔堤网栏养殖方式,曾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利用国产设备,1986年在黄渤海区粉砂底质较为开阔的海区试验成功。本试验选在台风较为频繁的东海区浙江三门湾进行。三门湾由许多小港湾组成,沿岸滩涂广阔,近岸水域饵料生物相当丰富,水质清。  相似文献   

7.
锯缘青蟹黄水病及并发病的综合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水产养殖锯缘青蟹简称青蟹,我国以浙江、福建等省最多,规格以浙江为大,而浙江以三门湾一带盛产。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加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管理不善和防病技术滞后,青蟹常会发生各种疾病,给广大青蟹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笔者2004年10月在浙中江三门湾从事技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象山港、三门湾菲律宾蛤仔重金属含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象山港和三门湾采集菲律宾蛤仔样品30份和20份,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以平均值计,Hg为0.0440和未检出、Cd0.0722和0.0624、As1.1048和1.7045、Pb0.1245和1.0577、Zn10.7410和11.5000、Cu1.4322和1.0577、Cr0.2357和0.1119。对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象山港的菲律宾蛤仔的Hg、Cu、Cr含量比三门湾高,而As却相反,其它Zn、Cd、Pb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Geitler是一种丝状蓝藻,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且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酸。目前国际上对螺旋藻作为饲料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P.Soong(1980)认为,螺旋藻是一种极好的幼虾饲料资源。1987年5月,我们在浙江省三门对虾育苗厂采用纯顶螺旋藻饲喂对虾糠虾幼体作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别在广西北部湾和山东莱州湾开展长牡蛎的室内人工育苗,比较同批次亲贝在两地开展人工育苗的效果以及在南方和北方养殖的效果。长牡蛎的人工育苗于2018年3—9月北部湾和莱州湾同时开展,经过中间培育后,苗种进行了南北两地的养成比较,养成周期为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长牡蛎人工育苗结果显示:莱州湾和北部湾两地长牡蛎的雌、雄配子受精率分别为(95.62±2.09)%、(94.07±0.65)%(P>0.05),幼虫孵化率分别为(88.83±1.40)%、(91.69±2.49)%(P>0.05),变态率分别为(18.95±2.36)%、(11.65±2.45)%(P<0.05),表明在北部湾海域利用自然海水开展长牡蛎人工育苗效果尚可,但整体育苗效率低于莱州湾海域;长牡蛎稚贝中间培育至90日龄时,在北部湾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在莱州湾的生长速度(P<0.05),而长牡蛎稚贝在莱州湾的死亡率则显著低于在北部湾的死亡率(P<0.05)。长牡蛎在南北两地的养成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北部湾养殖场进行海上养成的北部湾苗种和莱州湾苗种均有极高的死亡率,而在黄海养殖场的养成效...  相似文献   

11.
赵瑞生  朱夏娣 《海洋渔业》1996,18(4):155-157
在象山港和三门湾采集菲律宾蛤仔样品30份和20份,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以平均值计,Hg为0.0440和未检出、Cd0.0722和0.0624、As1.1048和1.7045、P了245和1.0577、Zn10.7410和11.5000、Cu1.4322和1.0577、Cr0.2357和0.1119。对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象山港的菲律宾蛤仔的Hg、Cu、Cr含量比三门湾高,而As却相反,  相似文献   

12.
<正> 三门湾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从象山县高塘乡坑头向西南延至三门县青峙山西北海城),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生物资源丰富。三门县由三门湾而得名。三门县海域面积达64.8万亩,其中10米等深线内的猫头洋,蛇盘洋、满山洋等浅海面积达38万亩,可供海水养殖面积2万亩,滩涂面积达21万亩,可供滩涂养殖面积10万亩,海岛总面积4.2万亩,海岸线长227公里,自北向南有清溪等8条溪水经旗门港、海游港、健跳港、浦坝港、洞港等五港入  相似文献   

13.
杜荣斌 《齐鲁渔业》2003,20(4):18-19
近年来,三疣梭子蟹的养殖面积不断增加,很多育苗厂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的人工育苗生产,解决了大规模养成用苗种。但由于各育苗厂技术水平高低的差别,导致了产量和效益差别很大,本文重点围绕高产高效育苗技术进行探讨。1准备工作1.1育苗厂的厂房可利用现有对虾育苗厂,池子以30-50 m2、深1.2-1.5 m为宜,育苗池内的充气软管和气石必须由底敷式改成垂吊式,气石离开池底5cm,并用坠石固定好,既防止气石摆动搅起池底污物。又要方便于桂附着网.  相似文献   

14.
三门湾滩涂是螠蛏的传统养殖区域,在该区域进行南美白对虾与螠蛏套养试验,取得了较为稳定与良好的经济效益,对这一试验进行总结,以期对生产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洋渔业》2021,43(5)
为评估浙江省三门湾海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三门湾海域3种优势鱼种(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中华栉孔虾虎鱼Ctenotrypauchen chinensis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姑鱼、中华栉孔虾虎鱼、龙头鱼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别为125 225个、51 283个、55 128个,变异位点比例分别为1.74%、0.79%、0.54%,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208、0.177、0.221,核苷酸多样性(P_i)分别为0.259、0.219、0.281。其中白姑鱼观测杂合度小于期望杂合度,显示出群体内纯合子较多,杂合子缺失;而中华栉孔虾虎鱼、龙头鱼观测杂合度大于期望杂合度,显示出杂合过度。3种鱼类群体以龙头鱼观测杂合度最高。综合以上SNP位点多样性、多态性信息含量、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三门湾海域3种鱼类群体变异位点比例均较低,相同群体的个体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结构较稳定,总体上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6.
陈度煌 《水产养殖》2010,31(3):39-39
<正>在浙江台州沿海调查时发现,三门湾一带兴起泥蚶、对虾、锯缘青蟹、缢蛏混养模式,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已形成较大规模高产养殖新格局。围塘蓄水贝类精养技术模式很值得借鉴,笔者就池塘混养  相似文献   

17.
《舌尖上的中国2》中有专门介绍浙江台州三门的跳跳鱼,并把它作为三门的特有海产品。其实在山东省青岛的胶州湾底部,从白沙河入海口沿胶州湾北岸到胶州洋河入海处的浅滩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胶州湾不仅有跳跳鱼,而且其品质也是最好的,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由胶州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三疣梭子蟹传统育苗工艺大量换水,消耗大量能源,并增加生产成本。目前自然海区经常发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大量细菌、真菌繁殖,给水产育苗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各地开始利用沿海内湾进行人工育苗,周剑敏曾报道中国对虾保水育苗技术,但关于三疣梭子蟹保水育苗技术少见报道,笔者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此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宁海县胡陈港工程管理处位于东海之滨、三门湾北侧宁海县境内,是一座典型的堵港蓄淡海湾水库。近三年来,通过技术改造,挖掘内部潜力,使水库渔业生产连续三年高产稳产,实现了产量、产值、净收入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量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河蟹育苗事业的发展,在我国陆续建成一批河蟹育苗厂,并已先后投产见苗。纵观这些厂的年育苗量,还不够理想,达到最低设计要求的,仅有一、二个厂。建厂后生产蟹苗较多的安徽省五河县蟹苗厂,1986年仅36.7公斤,1987年产苗156.2公斤,基本上达到设计要求;霍邱县蟹苗厂1987年11月开始建厂,投产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