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茶与志林     
茶与志林江西泰和县政协聂志刚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的发现,茶叶之被利用,已经几千年了。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秦人取蜀之后,我国饮茶的习惯和茶业慢慢传播开来,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并且在以后朝代绵延不绝,深入到...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商机     
茶是中国的国饮,人们日常生活中就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在这一传统行业中,能找到哪些新的掘金点呢?“茶”里乾坤来自茶叶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茶叶消费市场的规模每年约120亿元人民币,并以3倍的速度递增。随着茶饮品种的  相似文献   

3.
刘菁 《今日农村》2002,(4):9-11
中国“国饮”为何物?茶也。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曰“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至俗与至雅,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叶羞雾含轻抖出,香借风送得雨还”———倘若品茗闻香时能见此情此景,我心足矣。对茶的偏爱使我认识了“得雨活茶”,因“得雨”又知道了景德镇有个德宇集团。“得雨”的灵气中国茶之灵气离不开一个“水”字。“西湖龙井”中的“井”、“庐山云雾”中的“雾”,莫不沾连着“水”意。“得雨活茶”,只小小一个“雨”字便平添了烟雨朦朦、叶羞含雾的茶之境界。“得雨活茶”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特供茶…  相似文献   

4.
也谈“柴米油盐酱醋茶”成都市文化局李祥林“柴米油盐酱醋茶”,民间百姓视为日常生活最基本用品,称“开门七件事”。古往令来,大而言之,善治天下者莫不将此“七事”常挂心头,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就曾对他的厨师说:“我这个当总理的,眼皮始终不敢阖上。一阖上,...  相似文献   

5.
茶,在中国知识分子眼里,乃是天地间之灵物,它生于明山秀水,与青山、日月、清风、云雾为友,取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此物可不是圣物、神物嘛!但它在老百姓眼中,又是俗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天天相见、相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  相似文献   

6.
茶中缘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主要饮料之一,被称为“国饮”。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是老么,但开门七件事却不可少它。在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城乡居民喜欢饮茶,几乎镇镇有茶馆,集集有茶炉,更有一种古朴而富含饮茶文化内涵的茶俗。茶俗以“姻缘茶”为主,被称之为“茶中缘”。此外,还有“和事茶”、“成交茶”、“待客茶”、“祭奠茶”等等,不胜枚举。现说一下“茶中缘”吧!在当地,一般青年男女经人介绍或志愿结合,第一次总须长辈带着男孩到女家说合,谓之“相亲”。见面坐定后,经过介绍互相谈话之中,如果女家相中,便由…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1)在这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  相似文献   

8.
古有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对茶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有关茶能养生、抗衰老的研究频频见诸报端,这更使人们对喝茶的兴趣大增。但是,喜欢喝茶却不等于会喝。眼下,春茶即将上市,您不妨对照一下,在买茶、喝茶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9.
经常而又适量的饮茶,不但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民间流传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学子中流传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无论名人雅士抑或凡夫俗子,都不可一日无茶。一人不可一日无茶,或者说人应该经常饮茶,这是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年),两次为相,两次被罢,推行新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经常饮茶赋诗,并继续研究新法。熙宁十一年(1078年),他写成《议茶法》一文,其中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  相似文献   

10.
阅读茶书中话题 古人云:"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中国人的饮茶之风历经千年之久,已经成为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载:中国先民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种植茶树。但茶之作为饮品,  相似文献   

11.
李欣 《农业考古》2001,(2):143-145
“只缘清香成清趣 ,全因浓酽有浓情。”“为爱清香频入座 ,欣同知已细谈心。”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描写茶的佳文丽句。“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早在唐朝就已经进入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琴棋书画烟酒茶” ,茶已超越一般的物质形态 ,进入到精神领域 ,与中国文学艺术、民俗民风、民族性格等都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6月 1 8日 ,江西省首批茶艺师考试在南昌举行 ,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艺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引起人们多少的新奇。首批茶艺师 ,即将新鲜出炉2 0 0 1年 6月 1 8日 ,在江西茶文化的历史上会留…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是绚丽的中华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唐代已产生文化内涵丰富的“茶宴”,并且出现了专著——陆羽的《茶经》。至宋代,茶文化进入了新的繁盛期,浙江余杭径山寺的茶宴,就在这时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品之一传至日本,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茶道”。至明清,茶文化已达于化境。在民间,茶是民众文明生活之必需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文苑中,不但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而且在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著作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均有繁富而生动的记述和考论,截至清代,专著已刊行二十余种,重要者有温庭筠的《采茶记》、蔡襄的《茶  相似文献   

13.
茶市新动向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俗话,道出了茶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在江苏苏州,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今,"茶颜"悄然换色,绿茶一统江湖的局面不再,红茶等发酵茶大行其道,一股"新茶风"正悄然向我们袭来。"茶颜"换色:红茶悄然崛起"过去苏州人是不喝红茶的,喝的  相似文献   

14.
喝茶、品茗,在我国可以说是雅俗共赏的事了,无论是全书60多处写到茶,被赞为“满纸茶叶香”的《红楼梦》,还是中国古代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茶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尤其是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及精神需求都跟着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歌舞厅、游乐场、咖啡馆等等,都开始冷清起来,随之而来的一种既传统又新潮的茶楼、茶艺馆在全国各地兴办起来。江西,作为天下第一名泉和庐山云雾茶的故乡,作为全国茶文化研究成就最突出和专业研究人员最集中的地区,作…  相似文献   

15.
1调查背景及意义 我国饮茶历史有数千年之久,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神农尝百草"的时代(1)。一开始茶是作为食用,后来经过药用发展到饮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早已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关于茶的保健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深。茶中含有的多酚尤其是黄酮类以及茶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犹如我们称京剧为“国剧”一样,是“累日不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的“国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我国的饮茶历史最悠久,正如茶圣陆羽所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耀,晋有刘棍、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济时侵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同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可谓渊源流长。中国又是茶文化的源头。我们的祖先从茶的含嚼阶段走来,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和探索。“柴米油盐酱醋茶”,曾几何时,茶叶从“开门七件事”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引子我们曾经写下《茶茶茶——长沙茶馆大扫描》的文字,对长沙茶文化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透视(发表在湖南电视报1991年3月21年第六版)。我们不敢说这篇文字产生了什么影响,但我们毕竟道出了大众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的“茶”字,大家读来就自然有了几分亲切;我们毕竟用我们涉世不深的那双手捡起了一颗茶色的小石子,把它投向了看似平静的茶文化的深潭之中,自然就有了一些波纹。那深潭藏龙卧虎且深不可测,这以后发生的茶事,就令我们很有些激动了。上篇茶文提及:长沙还没有哪家茶馆为茶客提供名茶的环境和服务。  相似文献   

18.
辛丑新春来到,就地过年成为新风尚。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糖罐子”“肉案子”充足供应,农业国家队责无旁贷。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农垦充分发挥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优势,为农产品市场稳定充足供应贡献农垦力量。  相似文献   

19.
“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事占陵(宋徽宗)时,益穷极新出,无以复加矣!”这是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一文中对有宋一代特别是宋徽宗时代茶文化兴盛局面的描述。“始于唐、兴于宋”的茶,至此已成为普通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开门七件事之一,成为文人雅士“棋琴书画诗曲茶”之修身品性要件之一。由相对奔放热情、色调热烈的唐文化向相对封闭内敛、色调淡雅的宋文化转型,得益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发展、个体的主体价值意识和人格意识较为明朗、教育对象打破严格的门阀贵族限制、以及奉行“右文轻武”政策的宋王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从而创造出一种“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象。  相似文献   

20.
喝茶谈茶     
喝茶谈茶王广彬“茶”是饮料,是圣草,也是姻缘草。远古时代我国就发现了茶,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到现代为止,已经被广大人民认定和接受。以茶治病、以茶解暑渴、以茶会亲友、以茶缔结婚姻等等,广为流传。“寒夜客来茶当酒”之句,和“开门七件事,盐、油、柴、米、酱、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