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淳安县近年来蚕茧质量的现状。论述了淳安县蚕桑生产具有自然环境优良、区域优势明显,政策扶持力度大、蚕桑产业体制合理,蚕茧质量优良、栽桑养蚕技术服务全面,服务网络健全、蚕桑技术人才充足的优势。指出了淳安县蚕桑产业存在桑园基础薄弱、养蚕用房比较紧张、蚕桑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桑园立地条件,合理调整养蚕布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养蚕房屋利用率和劳动效率;稳定蚕茧收购市场秩序,坚决实行仪器评茧计价等持续提升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把蚕桑生产技术普及到广大养蚕农户,以科学栽桑养蚕来促进蚕桑生产发展这一目的,广安县恒升镇于1986年11月2日成立了蚕桑科普协会。按协会章程,会员由热爱蚕桑事业,懂栽桑养蚕技术,有实干精神和组织宣传工作能力的社员组成,协会共吸收会员36人。全体会员,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全镇1987年净增蚕茧3691公斤,比上年增产10.2%,单产达到31公斤,提高9.5%,社员蚕茧收入增加1.8万余元,秋季栽桑75万余株。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蚕桑科普协会给普及蚕桑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将该会成立一年所开展的活动情况,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3.
《江苏蚕业》2017,(1):32-34
为化解蚕桑产值逐年下降,蚕桑生产不断萎缩的困境,探索蚕业家庭农场对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桑园利用率和产出率,笔者从农场选址、规划、建设、管理、生产等环节逐一介绍述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收集、记录原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总结了现阶段发展蚕业家庭农场,有效解决了蚕茧质量、产量不高;生产者、经营者经济效益低;栽桑养蚕先进技术及省力化养蚕、上蔟技术无法推广应用,劳动成本居高不下,蚕农丧失栽桑养蚕积极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贵州蚕桑起步较晚,蚕桑技术人员馈乏,蚕农养蚕科技含量不高,大多靠天吃饭,普遍存在重蚕轻桑,重量轻质的现象,蚕茧单产低,茧质差,蚕农收益低.特别是近年来蚕业不景气,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为此,如何增加养蚕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农收益,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1998年底遵义县蚕桑公司与我校蚕桑专业科协商,以建立遵义农校遵义县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形式,对该  相似文献   

5.
<正> 栽桑养蚕,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栽桑模式、养蚕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七十年代主要是四边桑,以大队、生产队集体养蚕,量小面大。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四边桑逐步向小桑园、间作桑发展、分户养蚕。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亩栽3000株桑的速成密植桑园,仍分户养蚕,虽然养蚕量、产茧量有较大增加,但质量没有提高,蚕桑生产大起大落,为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提高蚕茧生产质量和效益,笔者认为,集中发展,规模经营,是今后蚕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贺代军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1,21(3):49-50,55
蚕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涉及种植业与养殖业等各个领域 ,技术要求高。栽桑养蚕相辅相成 ,只有有了优质的桑叶和先进的养蚕技术 ,蚕茧生产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但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的流失 ,蚕农知识结构层次较差 ,因此在吸收和应用栽桑养蚕技术 ,创造蚕桑经济收益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如近年来 ,我市栽桑面积不断扩大 ,发种数量逐年上升 ,但张种平均单产一直徘徊在十几公斤。由于茧质差、产茧量低 ,农民收益低 ,不能充分调动蚕农养蚕积极性。各县蚕桑公司均感技术力量匮乏 ,能担当重任的技术员少。针对我市蚕桑生产基本情况 ,如何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淳安县威坪镇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认为威坪镇蚕桑产业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蚕茧价格与蚕农期望值差距较大,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不高;二是养蚕劳动力数量下降、体能变弱,蚕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广且工价高,养蚕劳动力从养蚕行业转出;四是桑园培管粗放,桑叶和蚕茧的产质量变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现有桑园桑树品种更新力度,结合桑树品种更新集中连片发展消灭插花地;加大桑园土地流转力度,逐步培植养蚕大户;加强桑园基础培管,夯实桑园基础;推行"十天养蚕法"新模式,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强村级蚕桑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养蚕整体技术水平;抓好蚕茧外部市场监督管理,保障蚕农利益;加强蚕桑保险,降低养蚕风险等助推威坪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年来肇庆市坚持“科技兴蚕”,发展“三高”蚕业,是提高蚕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蚕业再上新台阶,加快蚕业现代建设的保证;抓好蚕茧生产基地,是贯彻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基础,又是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广优良桑、蚕品种、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系列,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养蚕的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调动广大蚕农生产积极性,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1992年全市桑地面积达6135.7公顷,生产蚕茧7115吨,比1984年分别增加47%和178.6%,创造建国以来蚕茧产量最高的历史水平。比1978年分别增加6.24倍和8.81倍。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惠阳地区近年蚕桑生产有了新的发展的需要,惠阳地区外贸局于五月二十四日至六月二日举办了蚕桑、收烘技术学习班。有本区各蚕桑县从事外贸和蚕茧收购的专业人员参加。学习班的内容有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和蚕茧评定等技术知识,通过理论讲授和参加实际操作,使学员对种  相似文献   

10.
<正> 栽桑养蚕是我县的一项传统性副业生产。建国后,我县蚕桑生产有很大发展。1958年全县产蚕茧20020公斤。1985年全县桑园面积曾达16734亩,1984年养蚕703张,产茧24680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栽桑养蚕已成为我县群众的扎根副  相似文献   

11.
<正> 如皋县吴窑乡为了适应新的生产体制形式,坚持做好服务工作,把蚕桑生产技术传到千家万户。使全乡蚕茧生产连续三年张产、张产值、总产、总产值逐年稳步上升。他们的做法是:1.当后盾,与专业户搞技术承包。吴窑乡根据本乡栽桑养蚕的现状,组织蚕桑技术服务员与蚕桑生产专业户搞技术承包。沈王村三组范云承包桑园5亩,在服务员陈仁甫同志的指导下,1986年该户养蚕  相似文献   

12.
<正> [按]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深入推行,有力地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蚕桑生产属子农业的组成部份,积极推行技术承包,对贯彻栽桑、养蚕科学技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蚕桑生产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苍溪县推行了技术承包,促进了蚕茧丰收,他们前作法,值得提倡,望各地蚕区因地制宣,扬长避短,在实践中充实完善,进一步调动蚕农积极性,促进蚕桑生产蓬勃发展。编者  相似文献   

13.
我国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的栽桑养蚕专用机械设备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蚕桑生产恢复时期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出一系列桑园管理机具、养蚕机械设备、制种及蚕茧干燥设备。但是,这些机具的生产实用率较低,特别是蚕桑机具的研究队伍薄弱、资金匮乏,导致其在蚕业技术体系中仍然是一个弱势环节。2008年建立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及所属的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在以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适合养蚕农户栽桑养蚕的设备改良与省力化设备研究;桑枝伐条机械研制;桑枝粉碎机及食用菌专用烘干机研制;废弃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热风烘茧机研制等。为提高我国蚕桑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建议加大对蚕桑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重点开展省力、高效、优质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制,并将生产急需的一些实用蚕桑机械的推广纳入农机补贴。  相似文献   

14.
提高蚕茧产质量的五要素张今会(江西抚州农业学校)我区自1989年实施“蚕桑工程”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栽桑面积、蚕茧产质量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发挥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仍普遍存在张种产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究其原因,栽桑养蚕的先进技术没有被广泛推...  相似文献   

15.
<正> 科技兴蚕是稳定蚕桑生产基础、提高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的根本出路,但是,没有稳定有序的蚕茧经营环境,科技兴蚕就没有保证,这二者互为依存,决定其丝绸行业的兴衰与存亡。四川蚕业长期排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栽桑养蚕没有到位,原始的、粗放的、自然的养蚕方式长期的沿续,造成单产低、质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伩     
<正> 编辑同志:栽桑养蚕是我们农民脱贫致富的可靠道路。为丁学到蚕桑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蚕茧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我们渴望买到《四川蚕业》这本书,作为学习的资料,用它提高我们的蚕桑科学技术知识,使蚕桑生产跨入新的台阶。敬请告诉1989年的订阅办法:我们万分感谢!  相似文献   

17.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养蚕农户最多时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目前全市有农业户口14万户,养蚕农户近6万户。2014年全市有桑园7453 hm2,饲养蚕种21.61万张,总产蚕茧1.05万t,蚕茧产值3.6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7.9%,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值居全省各县市的首位,蚕桑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桐乡桑苗饮誉全国,长期以来每年为蚕桑发展地区提供了数亿株优质良种桑苗。目前,嫁接桑苗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夏蚕之后,由于丝绸行情受国际形势的影响,蚕茧价格大幅度下跌,严重地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发种季季减少;同时,我县由于养蚕量大,零星分散,单张产茧量低,科学养蚕技术难以普及与推广.为了搞好基地镇的蚕桑发展,稳定我县蚕桑生产,使其尽早走出低谷,经公司研究决定,1996年度对发种较多的五个镇的蚕桑生产实行科技承包.  相似文献   

19.
<正> 地处我省盆地西南边陲和岷江、大渡河汇流的乐山市,是全省蚕丝生产有悠久历史的基地之一。嘉定绸驰名中外。农民素以栽桑养蚕为支柱产业。该市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以改革开放为指针,采取“巩固老区、发展新区、以点带面”措施,持续、稳步发展蚕桑生产。近年来,推行科学养蚕——系列革新养蚕法获得了蚕茧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据调查:全市1992年栽桑1.4亿余株,加上原有  相似文献   

20.
<正> 作为全县蚕桑生产基地,彭家乡栽桑养蚕已成为经济生产的骨干项目。目前,全乡有桑树280.4万株,人平250株,由于十分重视科技养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发展蚕桑的政策优势和条件,对全乡桑树进行技术改造,开展良桑嫁接,使全乡基本实现良桑化,桑叶产量、质量也随之提高,为发展蚕业经济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近年茧价下跌,挫伤了农民养蚕积极性,不少农民因此而抛种或不认真养蚕,蚕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