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李云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55-156
肉鸽养殖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总结了肉鸽的养殖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鸽场建设、肉鸽的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常见病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肉鸽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养殖技术简单易学、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鸽类产品逐渐趋于大众化,因而全国各地再次迎来肉鸽养殖投资的热潮。同其他养殖行业一样,肉鸽养殖也存在各种风险,其中,市场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纵观国内肉鸽养殖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规模化养殖开始,市场对肉鸽养殖业的影响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3.
夏季 《农技服务》2001,(8):47-47
<正> 目前肉鸽养殖作为一项新兴高效养殖项目,各行各业相继投入,兴办鸽场,饲养肉鸽.形成了一股养殖热。为此,农民养殖肉鸽务必了解肉鸽的市场发展前景,并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要点,切忌盲目上马,以免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农民养殖肉鸽,必须对肉鸽养殖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切忌盲目“一窝峰”上马。肉鸽所生产的乳鸽是一种特定的商品,它既有时间、重量规格,又有胴体肤色  相似文献   

4.
肉鸽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鸽养殖,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按下法合理饲养管理,就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掌握肉鸽饲喂的原则 1.少喂勤添原则:添量为科槽1/3时饲料浪费最少,只有1%-2%.既刺激鸽子食欲,又激发鸽子运动,增强鸽子体质.  相似文献   

5.
江西国营金坪华侨良种鸽场经多年科学研究与实践,成功地完成了肉鸽人工孵化、人工育雏和人工育肥的新技术课题,解决了肉鸽人工孵化中长期困扰人们的乳鸽生长慢、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内鸽养殖工厂化的目标,克服了传统饲养肉鸽生产周期长、种鸽使用年限短,饲养管理烦琐、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缺点。人工孵化新技术,因种鸽无育雏任务,负担轻,使用年限大大延长,特别是种鸽的产蛋量成倍增长。同时,人工育肥的乳鸽更肥、更均匀,很适合出口,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具体以100对种鸽为例,分别采用传统肉鸽饲养法与人工孵化新技术,其效益分析如下:(1)一般中等管理水平的种鸽场,采取传统饲养法,每月产蛋200枚,受精率为85%,孵化率为75%,月出雏鸽数为128只。商品鸽成活率按95%计,月产量为121只;按市场价10元/只计算,月收入为1210元。其成本为:每对种鸽和乳鸽合计每天消耗0.11公斤饲料,月支出饲料费为0.11公斤×100对种鸽×30天/月×1.8元/公斤饲料=594元,加上每月保键砂20元,饲养  相似文献   

6.
<正>一、养殖效益鹧鸪具有投资少、饲养容易、收益快等特点。1.投资少。鹧鸪不仅体形同于肉鸽,而且养殖环境大体也同于肉鸽,但单位养殖数比肉鸽多2.5倍,如每组鸽笼养18只肉鸽,而鹧鸪可养45只。只是比肉鸽增加孵化和加温设施。  相似文献   

7.
肉鸽养殖技术向前张秀江刘玉婵(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450003)肉鸽养殖生产程序比任何禽类都简单,亲鸽自繁自育,一年四季均有产出和上市,是投资少、收效快、效益高的项目,家家户户均可饲养。1对种鸽一年产乳鸽12~16只,乳鸽25天活重500g以...  相似文献   

8.
张华 《农家顾问》2008,(4):22-23
我国养鸽历史悠久,但肉鸽饲养作为商品生产,还是上世纪70年代才兴起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肉鸽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畜牧业中的热门。上海、广东率先开始引进、饲养和发展肉鸽养殖,使我国肉鸽养殖由东到西,从南到北,迅速发展起来。各地宾馆、饭店不断推出以肉鸽为特色的菜肴,使其需求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目前不宜盲目发展肉鸽生产。主要原因:①国内、外市场销路有限。国内肉鸽每只7—10元,肉鸽很难普遍端上一般居民的餐桌。国际市场售价猛跌,香港每只内地出口的肉鸽仅2—3港元。②饲养投入产出效益低。肉鸽主要饲以玉米、豆类等精料,不仅饲料成本高,而且吃的多长得慢。③饲养技术难度较大。肉鸽易患病,饲  相似文献   

10.
肉鸽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品种选择、种鸽引种与选育、隔离饲养、疾病预防与保健等方面介绍了肉鸽养殖技术.以期为肉鸽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