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菌草和传统木屑两种培养料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草和木屑栽培的猴头菌在菌蕾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实体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都在不断变化.其中,成熟期用菌草栽培的子实体蛋白含量是木屑栽培的1.14倍,总糖含量与木屑栽培的相当,氨基酸总量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均略高于木屑栽培的子实体,除总汞外,铅、镉、总砷等重金属含量均略低于木屑栽培的子实体.可见,用菌草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木屑栽培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2.
以菌草栽培灵芝,分析灵芝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转化率、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在配方1(芒萁30%、巨菌草53%、麦麸15%、石膏2%)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产量与生物转化率接近对照;灵芝在配方2(芒萁30%、五节芒53%、麦麸15%、石膏2%)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产量与生物转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两种菌草灵芝的营养成分接近于、有的甚至略高于对照。且两者子实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综上所述,配方1和配方2可以替代木屑栽培灵芝。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菌草与莲子壳、莲子蓬等废弃物为混合原料栽培平菇的效果,为提高莲子壳和莲子蓬等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提供新思路.[方法]设4个以菌草、莲子壳和莲子蓬等为主要原料的平菇栽培配方,以木屑原料为对照(CK)(配方①为CK,配方②为38.0%巨菌草+39.0%莲子壳+20.0%麸皮+3.0%石灰,配方③为38.0%五节芒+39.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配方④为38.0%五节芒+20.0%莲子壳+19.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配方⑤为39.0%莲子壳+38.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开展平菇栽培试验,比较分析各配方栽培平菇的菌丝长速、满袋时间、长势、形态及鲜(干)菇产量、生物学效率、产投比和主要营养成分.[结果]以配方②和配方④为原料栽培的平菇菌丝长势旺盛,前两潮鲜菇平均产量分别为360.2和372.4 g/袋,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5.6%和84.7%,产投比分别为1.69和1.76,均优于以CK、配方③和配方⑤为原料栽培的平菇.配方②和配方④栽培平菇子实体的蛋白含量分别为21.50和20.40 g/100 gDW,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6.90和16.65 g/100 gDW,粗纤维含量分别为5.10和6.10 g/100 gDW,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9和4.6 g/100 gDW,粗脂肪酸含量均为1.80 g/100 gDW;微量元素中Mg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010.0和999.0 mg/kg;重金属含量均在绿色食品食用菌卫生指标范围内.[结论]利用莲子壳和莲子蓬为原料栽培平菇具有可行性,含巨菌草(五节芒)和莲子废弃物的培养料更有利于提高平菇产投比及生产效益.其中,以38.0%巨菌草+39.0%莲子壳+20.0%麸皮+3.0%石灰和38.0%五节芒+20.0%莲子壳+19.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为原料栽培平菇效果较佳,其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均较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符合食用安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桑黄子实体与菌丝体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黄子实体与菌丝体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般营养成分中。除灰分两者相差不大。而菌丝体中粗蛋白、粗脂肪、多糖、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子实体;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菌丝体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两者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比例基本一致;菌丝体总脂肪酸含量比子实体稍高,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稍高。  相似文献   

5.
以菌草栽培的平菇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菌草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菌草平菇具有高蛋白(22.5 g/100 g)、高膳食纤维(22.16 g/100 g)、低脂肪(2.8 g/100 g)、丰富的多糖(20.2 g/100 g)和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的特点。菌草平菇的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1.75 g/100 g,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的总含量为8.33 g/100 g;3种支链氨基酸,其支链氨基酸总量/芳香族氨基酸总量的比值(F值)为2.19;富含鲜甜味氨基酸,其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3%;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值为0.38,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值为0.62,与FAO/WHO提出的蛋白质模式的限量值相近。菌草平菇对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均有富集能力,尤其对镉的富集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6.
应用菌草技术,以改良红壤山地地力、保持水土所栽种的决明属牧草圆叶决明和五节芒及稻草为培养料,建堆发酵返生态野生栽培姬松茸,通过对姬松茸子实体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即脂肪酸、氨基酸及多糖含量的比较分析,为探讨返生态野生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及发展瓜蒌棚下生态循环栽培技术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选用已应用于市场的常规菌草配方,对14株香菇菌株进行常规栽培,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及子实体的含水量、产量、外观性状等,进行优势菌株的筛选,以获得适合菌草栽培的香菇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在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上,1~3号菌株表现优异,菌丝生长旺盛,颜色纯白;在菌袋重量上,1号菌株下降最少,有利于后期出菇;在子实体含水量上,1号菌株的含水量最低;在子实体的产量上,1和9~11号菌株子实体的鲜重较重;在外观性状上,综合考虑子实体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和菌柄直径,1和9号菌株适合市场化栽培。综合各因素,最终筛选出1号菌株(LC236)为最适合菌草栽培的中温型香菇菌株,其子实体大且饱满,产量高,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8.
板栗苞壳栽培的平菇和秀珍菇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苞壳为主料,以棉籽和稻草为辅料,设置了5个栽培配方进行平菇与秀珍菇的栽培试验,分别测定子实体中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总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其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适当添加棉籽可提高平菇和秀珍菇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而添加稻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质对秀珍菇生长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山核桃壳、桑枝屑及棉籽壳3种不同基质栽培秀珍菇,测定了3个配方中秀珍菇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并对3种基质栽培的秀珍菇子实体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中秀珍菇菌丝长势最好,菌丝粗壮洁白,生物学效率也最高,前两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44.74%;营养成分检测表明,利用山核桃壳栽培的秀珍菇除了总糖含量低于棉籽壳和桑枝屑培养基栽培的秀珍菇外,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及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后2个配方栽培的秀珍菇.  相似文献   

10.
5种培养料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常用的培养料对平菇进行栽培,并测定分析了5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5种培养料营养成分差别较大,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棉籽壳,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玉米芯,灰分含量最高者为大豆秸,氮源含量最高者为棉柴屑,碳源和木质素含量最高者为木屑。5种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就常规成分而言,棉籽壳栽培的平菇中总糖含量最高(49.10%),玉米芯栽培的平菇中粗脂肪(2.28%)及灰分含量最高(7.73%),大豆秸栽培的平菇中粗纤维含量最高(6.91%),棉柴屑栽培的平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23.30%);就氨基酸含量而言,木屑栽培的平菇氨基酸含量最高(16.82%),其次为玉米芯(16.64%)、棉柴屑(16.61%)、大豆秸(14.44%)和棉籽壳(12.37%)。由此可见,培养料的营养成分显著影响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因此,今后可根据消费者对平菇营养成分需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11.
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长3个月、1 a、2 a的巨菌草、象草、芦竹、五节芒等4种菌草为材料,对其进行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菌草的干燥基灰分含量为5.85%-18.25%,挥发分含量为64.28%-75.79%,固定碳含量为15.70%-19.54%,全硫含量为0.12%-0.76%;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为14.67-18.49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70.0%-88.3%,空干基高位发热量为14.27-18.20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68.2%-86.9%;巨菌草、芦竹和五节芒不同生长期的干燥基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发热量不同,且随着生长期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生长1 a时达到最高,最适宜作为生物质燃料,4种菌草中,芦竹的发热量最高。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同一栽培棚的香菇子实体,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香菇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生物合成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季节香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分析和环境因子监测结果的相关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一茬新鲜香菇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81%;二茬和三茬新鲜香菇总氨基酸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56%和1.5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湿度、CO2浓度与子实体中生物合成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温度、湿度、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香菇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有显著性影响。综合气象条件可以看出,环境温度是影响其氨基酸生物合成含量的主要因素。香菇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影响其子实体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湿热高温灭菌和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及水分的含量,2种子实体间相差不大,而总糖、粗纤维、粗灰分、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总糖、铜、铁和钙在湿热高温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中的含量较高,而粗纤维、磷、锌、硒、VB1及VB2含量在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子实体中较高.试验证明,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平菇对其营养价值没有不利影响,硒、VB1等营养成分还有明显提高,微波灭菌技术可以在平菇培养料灭菌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木屑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铎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3-2304
[目的]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提供依据。[方法]用玉米秸秆粉代替部分木屑(40%)的混合生料和木屑生料地栽香菇,计算香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投入产出比。[结果]混合生料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培养料时间、转色时间、始菇期均比木屑生料提前。生料栽培污染率均比熟料栽培高,且混合生料的比木屑生料的高。混合生料的香菇出菇数量较多,菇体较小,木屑生料的出菇数量相对较少,菇体较大。混合生料香菇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低于木屑生料,投入产出比高于木屑生料,达1∶4.2。[结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秸秆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豆秸秆设置不同培养基替代木屑和麸皮栽培香菇,分析各培养基对香菇子实体产量、经济性状、氨基酸含量、经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大豆秸秆含量15%左右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效果较好,同时替代麸皮时培养基中大豆秸秆含量可达35%;大豆秸秆可以完全替代麸皮栽培香菇,并能提高鲜菇商品性,丰富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生产10 000袋香菇可降低生产成本达4 250元。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利用大豆秸秆高效栽培香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摄食青草和人工配合饲料的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方法对摄食青草和人工配合饲料的草鱼(青草组和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鱼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评价了鱼肉品质.结果表明,青草组鱼肉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人工配合饲料组草鱼鱼肉,青草组和人工配合饲料组鱼肉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6种氨基酸,总量分别占鱼肉干样的1.5263%和1.4182%,其中 7种EAA(Leu、Ile、Phe、Try、Th r、Val、Lys)、1种HEAA(Arg)和4种NEAA(Glu、Ser、Tyr、Pro)的含量在青草组与人工配合饲料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132.34、36.29.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分别为2.52、1.85,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干样的0.3749%、0.1853%;两者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青草组草鱼肌肉味道更鲜美,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鲍先巡  张彦  凌琳  杜畅  汪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61-20363,20367
[目的]用由桑枝和蚕沙组成的培养基培养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并分析平菇的营养成分,研究以桑枝和蚕沙为生产平菇培养基配料时对平菇营养成分的作用效果,探讨最佳的培养基配方。[方法]以11个不同比例的桑枝和蚕沙等基质组成的培养基生产平菇,并测定平菇的含水量、总干重及灰分、总糖、脂肪、蛋白质含量。[结果]桑枝和蚕沙能明显提高平菇总糖和蛋白质含量,且在其余指标上与玉米芯、棉籽和麦麸的效果相仿。[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蚕桑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为蚕农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条件对香菇甲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木屑种类、香菇品种、出菇管理模式等对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香菇的主要原料木屑中存在微量甲醛,树种不同其甲醛含量不同;不同树种木屑培养料栽培获得的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且明显低于木屑中甲醛含量;香菇不同品种间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栽培模式不同,香菇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大棚式栽培最低,为15.10mg/kg,层架式栽培模式为16.50mg/kg,覆土式栽培模式最高,达22.13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