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本文按Niox(1965)分类系统,报道10种绒萤蜂,记录如下雌体长2.4mm,黑色。足基节黑色,前足除转节和腿节基部暗褐色外,其余浅黄褐色;中后足转节,中足腿节基部3/4及后足胫节端部1/2深褐色,后足腿节黑色外,其余金黄褐色。颜面、唇基、额、头顶都有微细刻点;两后单眼之间的距离小于后单眼至复眼的距离,触角短于体长(7:8),15-17小节的长稍大于宽;中胸背板暗,稍有光泽,密集微细刻点,盾纵沟后端有细线和刻纹。小盾片有光泽,有浅而微细的刻点;倂胸腹节有浅的“V”形中区,气门后方有一稍明显的斜脊,前翅透明,翅面微毛有色。翅痣浅黄色,具暗色边缘。前  相似文献   

2.
黄胸锤跗姬蜂Acrodactyla takewakii(Uchida,1927) 锤跗姬峰属Acrodactyla隶于长尾姬蜂亚科Ephialtinae。在我国已知两种,均分布台湾省。本种在我国系新发现。本属特征后头脊完整;中胸背板中叶前缘两侧各有一条竖脊;无小翅室;雌性跗节末节扩大,比基跗节稍宽,爪有基齿;雌性产卵管由中部附近至末端逐渐变细,末端尖锐。本种特征如下: 雌;体长约4毫米。头部光滑;颜面宽稍大与长,县浅刻点和细毛;唇基长宽相近,端缘钝圆;上颊弧形收窄,侧观长与复眼最宽处等长;触的丝形,24节,各鞭节长至少为祖的2倍。胸部甚光滑;盾纵沟深,止于中央稍后方,中胸盾片呈明显隆起的三叶;小盾片基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八种绒茧蜂,其中四种为我国新记录,现分别描述于后。 1.粘虫小绒茧蜂Apanteles Cirphicola Bhatnagar(中国新记录) Apanteles cirphicola,Bhatnagar,In dian.J.Entomol.1948.10:135 形态: 雌:体暗红黑色,头部后单眼间距离为后单眼至复眼距离的3/4,为后单眼至前单眼距离之半,有微细和模糊的刻点;后头稍凹陷,光滑有光泽;颜面暗红褐色,有微细而浅的刻点及明显的中纵脊;触角比体稍长,红褐色,柄节除基部红暗色外,柄节其余部分暗褐色、不达到前单眼,唇须和后足胫距黄白色。胸部:黑色,翅基片之间的距离和头等宽;中胸背板具强,而紧密的刻点,端半部两侧具稀细而浅的刻点;小盾片尖三角形,  相似文献   

4.
一、形态特征 双斑萤叶甲又叫双斑长跗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体长3.6-4.8毫米,宽2.0-2.5毫米;卵形,棕黄色,具有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的2/3;复眼大,呈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鞘翅部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有1个接近圆形的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它的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位有1根长刺;腹管外露。  相似文献   

5.
<正>绿盲蝽形态特征一、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0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采自新疆北部梭梭林平腹小蜂属Anastatus Motschulsky一新种:荒漠平腹小蜂Anastatus desertus HuangHu, sp.nov.,其鉴别特征为:体大部分黑褐色,具紫蓝绿色金属光泽;头正面观宽为高的1.21倍,背面观宽为长的1.48倍;触角13节,触式11173,着生位置低于复眼下缘连线;触角索节第三节最长,条形感受器分布在索节第三节至棒节末端,其中端棒节感器最多;中胸盾片中叶前缘微突部分菱形,密布横条状刻纹,长为中胸盾片长的1/3;小盾片狭长,长为宽的3.25倍;前翅短小,不超过腹部第二节背板,末端尖。腹部拱起,长大于中胸,中间较宽两边窄。模式标本保存在新疆大学昆虫标本馆(ICXU),另外,文中还提供了中国已知平腹小蜂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8.5~11.5 mm,翅展16.5~24.5mm.雌虫触角长6~8 mm,胸部与小盾片部为桔红色,小盾片有时蓝黑色;翅浓烟褐色,半透明;足全部蓝黑色.雄体较小,体蓝黑色,具金属光泽;头部蓝黑色,唇基上区(触角窝、唇基及额基间部)具明显的中脊,触角黑色,圆筒形,3节,其长大约等于头部和胸部之和;卵椭圆形,长1.5~2mm,初产时为淡绿色,近孵化时变成黑色.  相似文献   

8.
在整理亲自采集及保存的飞虱标本中,经鉴定又发现两种系国内新纪录。 1.眼斑阔足飞虱 Platypareia albipes ocellata Fennah(图1—7) 长翅型雄虫,连翅体长4.8毫米,体长2.8毫米,翅长4.2毫米。 头部从背面观,可见额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头顶基隔室后缘宽与中长之比为3.3:1,与最大长之比为2.7:1,Y形脊清晰;额向前倾斜,最宽处在复眼下缘稍下方,中脊在中部偏下分叉;唇基基部明显宽于额的端部;喙稍伸出中足转节;触角圆柱形,伸达后唇基端部,第一节长为端宽的2.9倍,第二节长于第一节1.3倍;前胸背板宽于头部,复眼后方处明显隆  相似文献   

9.
<正>一、盲蝽的形态特征及在茶园发生危害特点(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2.若虫。若虫5龄,特征与成虫相  相似文献   

10.
现将江西采到的凹头小蜂属两新种和一中国新记录种记述如下。莲塘凹头小蜂 Antrocephalus liangtanensis Sheng,新种雌:体长7毫米左右,黑色。触角柄节基部、端部、梗节、环节、棒节端部和触角间突上部黄色,余黑色。单眼和复眼黄褐色。前、中足基节除端部红褐色外,余暗褐色,腿节、胫节和跗节红褐色;后足基节黑色,腿节红褐色,有不明显暗斑(图6);胫节和跗节暗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中国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 Howard的4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分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中国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Howard的13种,含2种中国新记录和4种新种,提出中国短索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分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采自浙江省莫干山,江西省大岗山,安徽省黄山和辽宁省的竹节虫目枝(虫脩)科,皮(虫脩)属四个新种,并分别与其近似种作了比较,绘有特征图。  相似文献   

14.
<正> 作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箭蜒标本时,蒙该所昆虫标本馆刘祖尧同志给予协助和诸多方便,在此表示感谢!模式标本藏该所昆虫标本馆。细尾华箭蜒 Sinogomphus leptocercus Chao,新种(图1-5)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浙江襀翅目诺蜻属一新种即长刺诺(虫责)Rhopalopsole longispina.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中国背突小蜂属,记述了采自云南的新种尖尾背突小蜂OxycoryphecaudiculaLiu,sp.nov.,这是中国大陆发现的背突小蜂属的第1个种.先前报道的另两种,即弯齿背突小蜂Oxycoryphemaculipennis(Masi)和无齿背突小蜂O.e-dentataNarendran,均采自台湾.本文编制了这些种类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记了云南省草蛉科的8新种与1新属,对过去所记载的云南省草蛉记录进行了必要的订正与补充。还附录了云南省草蛉科目录(2亚科,15属33种)及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记述茧蜂科 Braconidae潜蝇茧蜂亚科 Opiinae短背茧蜂属 Psyttalia Walker的一新种扩颚茧蜂 P.ex-tensa Weng et Chen sp.nov..该新种与分布于南非的 P.ngomeensis Fischer相似 ,但新种的上颚基部齿状扩大 ,触角仅为 2 7节 ,柄后腹光滑可与后者区别 ;与中国唯一的已知种罗氏茧蜂 P.romani Fahringer的区别在于并胸腹节仅具中纵脊 ,上颚基部齿状扩大 ,回脉后叉式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松突圆蚧异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松树上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 phila Takagi的重要寄生蜂,广东省自1986年以来从日本冲绳引进以防治松突圆蚧.在引进的材料中还获得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的1新种.笔者对这2种蚜小蜂作了描述,新种模式标本分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内蒙古翅目3个属4个新种(内蒙古纯Paragnetinaneimongolica,脊刺新Neoperladorsispina,双斑同Isoperlabimaculata,内蒙古同Isoperlaneimongol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