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日韩梨栽培中,果实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和商品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发现梨果实套袋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梨果品质和商品性,导致收益降低。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地产的两个梨品种-冬果梨和软儿梨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表明:果实套袋能改善两种梨果的果实品质,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商品性,具有进一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由于病虫危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发病初期,果实  相似文献   

4.
梨果实套袋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梨果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梨果 ,提高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生产中应用愈来愈广泛。国内外对梨果套袋的效应进行了较多研究 ,本文概述了套袋对提高梨果实外在品质的机理和梨果实套袋的效果。1 果皮结构及果点与锈斑的发生梨果皮有表皮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以及茸毛 (只存在于幼果期 )、皮孔(幼果期为气孔 )、蜡质层、角质层、果点、锈斑等结构。表皮层外面是蜡质层覆盖的角质层(有的深入到表皮细胞间隙 ) ,其余部分为果点、锈斑 ,它们是果实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天然屏障 ,不仅与梨果表面光洁程度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  相似文献   

5.
正套袋梨果成熟时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颜色变浅,果面蜡质增厚、细净、光洁,同时,可有效地避免因尘土污染和枝磨、叶扫造成的果面不净,外观品质明显优于非套袋梨。但是梨果套袋也存在一些弊病,值得我们注意。1梨果套袋存在的问题1.1原有风味下降,含糖量降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果实套袋后,原有的风味和含糖量降低。据报道,鸭  相似文献   

6.
<正>梨果实套袋能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使果面光洁细嫩,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有效防治梨果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增强果实耐贮性,是提高梨果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但生产中发现,梨果实套袋容易引发一种新的病害——黑点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实外观品质及梨果销售。1黑点病症状黑点病多是套袋果才发生,不套袋果一般不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一颗颗针尖大的小黑点,逐渐扩展,至7~8月份,长成直径1~3mm的近圆形黑色小斑点,少则1~2个,多则3~5个,黑点上常附着白色胶质。只发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尝无苦  相似文献   

7.
正梨果套袋可有效防止果实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改善果实品质。而套袋前后的管理是全年栽培中最关键的阶段,直接影响到梨果的产量和品质,应引起果农重视。1套袋前的准备工作1.1疏果疏果应以产定果,盛果期树一般每亩产量控制在2 500~3 000千克。鸭梨留果量可在18 000个左右;黄冠梨15 000个左右;绿宝石梨  相似文献   

8.
套不同果袋对水晶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北方果树》2002,(3):16-16
梨果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果袋种类比较多,但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反映不一.为了解不同纸袋对水晶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我们于2000年对水晶梨进行了套袋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严艳 《中国果菜》2009,(1):12-12
梨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也是大众日常消费的重要水果。近年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日益青睐。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利用套袋技术,能够实现有效防止各种病虫危害果实,防止农药和其它有害物的直接污染,提高梨果的品质,真正实现梨果的无公害;并能延迟果实成熟期,增强果实的贮运性,延长粜实供应期,提高市场占有率。下面就通过套袋技术,实现梨丰产的管理措施做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梨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梨果套袋已成为生产高档果、增加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对高档梨果需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仅山东菏泽产区,每年梨果套袋数量就超过1.5亿只。笔者了解到,由于果农对许多梨品种相关特性缺乏了解,套袋时间或早或晚,造成果实达不到套袋预期效果。针对此,我们对梨果锈斑形成时间及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表面斑点影  相似文献   

11.
梨果实套袋后,成熟时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颜色变浅,果面蜡质增厚,果面细净,光洁,外观品质明显优于非套袋梨.新品种梨黄金、绿宝石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梨果实套袋后可有效地避免因尘土污染和枝磨、叶扫造成的果面不净. 同时,袋内形成一个微域环境,其湿度较大,变化幅度较小,可有效地防止因水分不均引起的裂果并可有效隔离大部分蛀果害虫的侵入,如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另外,梨果实套袋后对果实的黑星病、轮纹病也有较好的隔离作用以及减少果面的尘土污染和一定量的农药残留.套袋后的梨果市场大了,售价高了,经济效益好了.  相似文献   

12.
果实套袋因具有提高果实品质 ,降低农药残留量 ,提高商品价值 ,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 ,目前已成为生产高档梨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也是当前发展无公害果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生产上存在问题较多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现将主要问题及对策简介如下。1 对梨果套袋认识不足 ,存在较大盲目性 长期以来 ,果农对梨果套袋重视不足 ,一些地区只是盲目效仿 ,出现问题后又片面夸大其负面影响。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及技术推广单位应对果农进行宣传引导 ,确保梨农无后顾之忧。2 果袋质量良莠不齐进口纸袋质量好 ,但价格昂贵 ,国内市场上优质纸袋极…  相似文献   

13.
<正>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梨果套袋逐年增多。但由于套袋前防治不到位、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实表面的微环境,套袋后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发生,而入袋的黄粉蚜由于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进行防治很难奏效,从而引起梨园大量落果,个别果园甚至绝产,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在县林业局果树基地及周围几个村的梨园内经过多年的细致观察、试验,初步掌握了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总结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康氏粉蚧,又称梨粉蚧,主要危害梨、苹果等果树。近年来,梨果套袋给康氏粉蚧提供了生存环境,部分梨区发生比较严重,成为危害套袋梨果的又一主要虫害。康氏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果实、叶、芽、枝干或根的汁液。在河北梨产区,康氏粉  相似文献   

15.
选取7种果袋对‘王秋’梨果实进行套袋试验,以未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提高‘王秋’梨果面光洁度,有效减小果点大小及分布密度,同时套袋降低了单果重,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也较大。综合认为,纸袋1-2(1-KK,青岛小林纸袋有限公司)为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王秋’梨套袋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梨果套袋技术发展较快,对于提高梨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生产中也有少数套袋梨园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不是套袋前后管理不周,而是摘袋时间把握不准,摘袋后忽视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代县酥梨原引自安徽砀山,但品质优于原产地,通过套袋栽培。更能发挥其生产优势。梨从幼果期套袋后,可避免危害果实的轮纹病、炭疽病、锈病,黑心病及食心虫、卷叶虫类、椿象和梨木虱等的危害,全年可减少喷药2~3次,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此外,梨果套袋还能明显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了酥梨的商品性。因此,梨果套袋已成为生产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措施。现将代县酥梨套袋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的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果  相似文献   

19.
梨果实袋光温特性及鸭梨套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研究 7种梨果实袋的光、温特性 ,结果表明 :单层袋透光率明显高于双层袋 ;梨果实袋内温度高于树冠内温度 ,昼夜变化趋势与冠温相同 ;单层木浆纸袋内平均温度较低 ,双层纸袋和涂蜡纸袋内温度较高 ,套袋期间套袋果平均温度高于无袋果 ,平均高 0 .13~ 0 .4 4℃ ,最高达 0 .4 4~ 1.10℃ ;套袋期 ,套袋梨果呼吸强度均高于无袋果。鸭梨套袋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但果实含糖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若果实套袋前病虫害防治不力、套袋操作不当,易引发袋内梨黄粉蚜发生。入袋的黄粉蚜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防治效果差,常引起梨园大量落果,甚至绝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6.67hm。梨园套袋梨果黄粉蚜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