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是教育部、科技部为切实提升高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能力和水平,整合高校优势资源,服务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南京农业大学依托江苏农村发展学院,对接地方需求,加快其实质性运转,通过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开展定向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建立新农村服务基地、提供政策咨询和搭建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建立了“立足江苏,服务江苏”的地方模式。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由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的。连接农村、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办学理念落后、服务能力弱、面对部属高校和专门性科研机构的竞争、政府和社会支持不够等,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利条件。政府要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地方高校应更新观念,重新定位,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工作是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在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大力引进高校入驻,并以合作共建基地的方式引进高校科技与人才资源,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围绕教育部、科技部的建设要求,结合地方农业发展需求开展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随着新农村服务基地在全国各地的建立,其成效逐渐显现,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与矛盾逐步显现,在选择18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问卷调研对其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图书馆存在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主体之中,有责任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从当前我国农村现状入手,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地方高校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服务外延,服务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研究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条件,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新时期农业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几十年来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实践,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高校传统优势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发挥农业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的优势地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姚国新  卢磊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86-87,9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地方高等院校处于大城市和农村的衔接地带,对农村需求较为熟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高校职能具有优势。总结了湖北省属院校孝感学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方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沃土,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有着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存在"服务项目单一、意识淡薄、支持不足、机制缺位"等问题,迫切需要地方高校主动介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中,依托"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高校为主体"的合作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服务社会功效能动性,最终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校地"双赢"。  相似文献   

9.
易清传  陈德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53-46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技术是关键,人才技术的严重不足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造成了学校办学的新问题;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技术需求出发,寻求构建地方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赢平台是地方高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图书馆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惠农政策信息、丰富的科技信息、及时的市场信息、准确的农业决策信息等方面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在新农村信息建设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纵深发展也到了关键阶段。新农村建设需要从基层建设开始实践,要求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并践行中央惠农政策,加大三农事业投入,其中地方农业经济管理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服务农村文化是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文化应该介入到乡村社区体现。以社会需求和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为目标,面向农村文化,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是地方高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英  郝占辉  张亚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74-14475
从三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一是改革高校选拔人才与毕业生就业政策;二是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与专业设置模式;三是引导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完善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4.
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两条具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于君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97-5598,5601
研究了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关系,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高校的基本职能之间存在有效对接的可能,高校应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建立服务新农村考核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区)的角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吉林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大量借鉴其它省份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例,总结出我省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和对策,为我省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对于地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应注重发挥高校的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积极改革服务模式,助力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结合当前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服务策略,带动地方农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速增效。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业高校科技推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业高校的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农业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自身在“科教兴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推广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服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应利用自身优势,从提供文献信息、技术、场所,培训农民,举办各种活动等多种途径来为新型农民的打造提供平台,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网络信息资源、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得天独厚的基础设施优势,在技术、人才支持、信息服务、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中可以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农村现状入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和及其介入新农村建设的滞后原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